善良撫慰病痛 純潔感化心靈
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既是管理罪犯的人民警察,也是充滿愛心、無微不至護理病犯的護士。他們戰鬥在沒有硝煙的戰場,面對的是特殊的患者,一面挽救生命、保障特殊人群的身心健康,一面維護監所安全,他們集治病救人與捍衛法律於一身,被稱為「鐵窗天使」——他們就是福建省建新醫院的所有醫護人員。在「一學三比」活動中,建新醫院調動全體醫護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凝聚強大合力,以「再上新臺階 建設新福建」的實際成效詮釋擔當精神、體現擔當作為。
「對建新醫院來說,『一學三比』活動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一代代的建新人會將政治素質、履職能力、紀律作風作為寶貴的財富傳承下去。」建新醫院黨委書記陳萬發告訴記者,將「一學三比」與擔當精神聯繫起來,這是該院對於「一學三比」活動最真切的感受,也是最簡明的概括。
以政治素質涵養擔當精神
勇於擔當是領導幹部的優秀政治素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於擔責,是檢驗每一個領導幹部身上是否真正體現了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比政治素質是「一學三比」的一項內容,在建新醫院,正是將擔當精神作為比政治素質的一個落腳點。
建新醫院醫生開展醫學檢驗學習討論
在建新醫院,擔當,是對生命尊嚴的守護,無關善惡。
81歲的愛滋病犯老林,全身癱瘓,大小便失禁,患有糖尿病、重度肺炎、痴呆、多臟器功能衰竭,疾病後期只能靠著呼吸機維持著微弱的生命。病人病情危重,氣管切開護理,鼻飼、導尿、輸液……護理量大,工作繁雜。當時該院傳染科護理組剛成立不久,人手緊張,但是考慮到病人的情況特殊,在只有5名護士輪夜班的情況下,仍每天派一名護士為其做特護。病人入院時還查出感染了俗稱「超級病毒」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這種細菌耐藥、傳染性極強,可通過各種護理操作汙染醫務人員的手、手套、衣服等引起傳播,繁重的護理工作已使人疲憊不堪,強勁的病毒形成更大的壓力,威脅著每個人的心。
為防止細菌蔓延,護理組採取了一切可用的隔離措施,紫外線空氣消毒,消毒水拖地,每天無數次洗手,穿、脫隔離衣,手消毒,每一個細節都容不下一點點的疏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由於醫療護理任務繁重,工作量大,壓力大,醫護人員抵抗力下降,護士醫生也出現了鼻咽部疼痛不適,咳嗽咳痰,可大家依然帶病堅持守護,一邊吃藥一邊努力認真工作著。一邊注意治療護理無差錯,一邊做好消毒隔離,防止醫護人員被傳染上MRSA,防止細菌蔓延。醫護人員帶上隔離眼鏡,穿上隔離衣,戴上手套,防止交叉感染。
同病區的其他病犯私下都說家屬都已經放棄他了,醫護人員為何像親人一樣悉心照料著已很難挽回的生命。尊重生命的擔當是對病犯們最好的回應——哪怕病犯們已病入膏肓,哪怕已經沒有生存的希望,「鐵窗天使」也要盡力施救。這是勇於擔當的精神,也是對於職業和事業的執著追求,更是堅定的政治信仰和高尚的政治品格。
最終,老林安詳地離開了人世,在彌留之際,無法說話的他緊緊地握著護士的手老淚縱橫……
以履職能力錘鍊擔當能力
比履職能力是「一學三比」的一項內容,履職能力怎麼比?在建新醫院,比履職能力是在比業務能力,也就是在比擔當能力。怎樣在勇於擔當、敢於擔當的基礎上善於擔當。「由於政策、體制、場地面積等條件限制,建新醫院不管是從人才、設備、資金來說,都差了一截。這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要在敢於擔當的同時,善於擔當,不斷錘鍊擔當能力。」6月底才完成進修的鄧越峰告訴記者。
永安監獄病犯老廖病情危重,達到保外就醫的條件,但家屬拒絕接收。當老廖被送到建新醫院時,外科的醫護人員面臨的情況是這樣的:1、腦出血術後;2、腦積水;3、雙側肺炎;4、低蛋白血症;5、氣管切開術後。「只要還有一點點希望,就要盡最大的努力!」這是所有醫護人員的共識,即便他們知道,老廖的到來會給他們增加巨大的工作量。
為了保證患者的營養,鼻飼是必需的,而使用鼻飼營養液在早期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大部分病人會有腹瀉反應。毫無意外,廖某某腸道反應很敏感,基本上是這邊鼻飼液注完,那邊就開始拉了。患者體重近170斤,每天給他清理大便就成了一項大工程,每次至少要兩名護士才能完成。而餵食完短時間內變換體位又容易引起嘔吐,嘔吐可引起窒息或肺部感染,所以護士在給他清潔皮膚時必須密切觀察他的生命體徵、是否出現嘔吐先兆反應,一刻也不能放鬆。除此以外,氣管切開護理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廖某某因為肺部感染,痰特別多,護士必須隨時用吸痰器把痰液吸出,吸痰管插入氣道會引起反射性咳嗽,大量的痰液隨之噴出,護士常常避之不及,雖然護士服、帽子、口罩甚至是暴露的皮膚都不可避免地被廖某某的痰液招呼過,但沒有哪個護士因此而怠慢他,該做的治療護理一樣也沒落下過。
職業道德、責任心、愛心,再加上奉獻精神,十個多月的不懈努力,老廖的病情有了很大好轉。原本已經被家屬判了死刑的老廖在建新醫院再次迎來了生命的光輝。用善良撫慰病痛的身體,用純潔感化扭曲的心靈,建新醫院的「鐵窗天使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持之以恆、久久為功,一步一個腳印把各項工作推向前進。
以紀律作風強化擔當激勵
習近平同志強調,領導幹部一定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時刻注意自身的形象,乾乾淨淨地做人,踏踏實實地做事,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比紀律作風是「一學三比」的一項內容,在建新醫院,紀律作風怎麼比?建立科學嚴謹的考核機制,旗幟鮮明地激勵擔當作為是一項重要內容。
從1997年開始,謝建新就開始在建新醫院工作。現年45歲的他總是和勸他跳槽的同學朋友開玩笑。「我叫『建新』,這輩子恐怕就要在建新醫院了。」
說到紀律作風的問題,謝建新不禁莞爾。「能留在建新醫院的,紀律作風一定沒問題。不僅需要淡泊名利,還要耐得住寂寞。很多醫療機構會發生的問題,我們這根本就不可能發生。有時候把病患治好,家屬連一句感謝都不會說。」他向記者解釋道,「到了這個年紀,還在從事醫療事業的同學朋友基本都成為所在醫院的骨幹,情況多少會了解一些。收入待遇我們沒得比,晉升進修我們沒得比,甚至連成就感都沒得比。普通的醫院,治療好病患,能收穫家屬的感激;而我們這兒的病人,很多都已經被家庭拋棄,治好了家屬也無所謂。所以能比的,也就是對於社會和職業的責任心和擔當精神了。」
怎麼樣凝心聚力,怎麼樣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為敢於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幹部撐腰鼓勁?建新醫院院黨委建立紀律作風的量化考核機制,讓幹部大膽幹事、大膽衝鋒,為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好幹部提供舞臺,形成褒優貶劣、激濁揚清的正向激勵。
「科室疾病鑑定臺帳登記不完整(登記只有2份,實際為5份),扣2分。」「周末加班血透治療和病情處置患者16例(次),加32分。」記者在一份月度科室績效量化考核情況匯總表上看到,對於日常工作的考核已經非常細緻,內科的在這個月總得分114.39,排在所有科室的第一名。內科的周引告訴記者,這樣細緻的考核可以讓我們不斷彌補工作中的瑕疵。這樣為評優提供依據的考核制度也可以不斷激活我們的幹勁和活力,讓我們真正安心、安身、安業,真正把根深深扎在建新醫院。(記者 朱碩峰 謝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