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外優質的教育資源越來越被大家認可,很多中產家庭都開始考慮讓孩子出國念高中,低齡留學成為了近幾年的一種火熱趨勢。這些家庭中不乏有很多明星將子女送出國讀書,當然也包括有很多「出名趁早」的童星。
比如最近大火的98後新進小花宋祖兒,她就在一次節目中分享了自己在美國高中的留學經歷。當時主持人給宋祖兒亮出一張困境牌——「在大城市闖蕩,10個人擠在一間出租屋裡」。意思是這種困境,你能接受嗎?
於是宋祖兒分享了自己的留學經歷:在美國留學期間,她住過寄宿家庭的地下室,牆上有個洞,洞是拿枕頭堵住的,床頭是一個帘子,帘子後邊是住家不要的廢棄物,床的上面是他們家的馬桶,每天早上可以聽著馬桶抽水聲醒...
後來她說:「如果10個人擠在一間出租屋裡的生活,是剛開始闖蕩的一個必要條件的話,我沒有覺得這是一件不能承受的事」。這番話讓小樹對她刮目相看,並對她的留學經歷有了興趣,到底是什麼樣的經歷能讓一個女孩產生如此強大的面對困境的承受力?
15歲,自己DIY申請美國學校留學這件事,就是宋祖兒自己決定的。 15歲那年,因為接觸了美劇《暮光之城》、《破產姐妹》,她開始想去見識廣闊的美國,接觸不同的文化。
當時自己憑著這個現在看起來有些「幼稚」的想法,15歲的宋祖兒毅然決然地決定要去美國留學。 但當時家裡並不贊成,覺得她年紀還小,一個人出國留學不安全。 後來父母也尊重了她的想法,但媽媽告訴她:「如果想出國,就自己爭取。如果真的有學校要你,那我就支持你。」
為了能夠順利出國留學,宋祖兒給自己搞了一張電話卡,算好時差,半夜給已經在國外念書的學長們一個一個打電話諮詢,給美國的高中打電話,寄送申請材料。 「如果連申請學校都搞不定,還出去念什麼書呢?」 最後,因為自己獨特的想法和一股韌勁兒,還真申請到了美國的一所教會學校! 她媽媽到現在都不知道她是怎麼申請下來的,只是最後在材料上簽了個字。
第一年是自己一個人去的美國,家裡人並沒有陪伴。 當時媽媽給她帶了滿滿兩箱子的東西,結果取行李的時候,死活從行李託運帶上拖不下來,看著行李一圈一圈的轉,手機也沒信號,小小一個人,在機場急的直哭,後來旁邊有一個黑人哥哥,才幫她拎了下來。
初到美國就嘗到生活的苦,祖兒才真正意識到,那種處處有人照顧的生活已經是過去式了,而眼下的她,要在舉目無親的美國紮下根來,好好念書。
「自己做的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她申請的高中位於芝加哥周邊的羅克福德市的一個偏僻小鎮上。 和大多留學生一樣,出國讀書的她不僅要克服語言上的障礙,還要儘量消減孤身生活在國外的孤獨和無助。 因為所在的高中是教會學校,所以每天要背誦大量的英文版《聖經》,因為每次考試會有三百多道題等著她,所以學習英語就變的尤為重要。
我們都知道,美國高中的課業,一點都不比國內輕鬆,如果把語言的隔閡和綜合素質的要求也加入考量的話,甚至比國內的學業更艱難。 宋祖兒出國還有個原因就是數學不好,用她的話說,是「當時在國內我的語文全班第一,數學卻倒數第二,反正就是偏科非常嚴重。」 但出國後的她,也並沒有在學業上輕鬆半分,「最崩潰的是,國外的數學也沒那麼簡單啊」。
一語道出了無數留學生的心聲,很多留學生出國後把學業看得很重,怕對不起自己申請季時付出的努力,也怕辜負了父母的期待。 所以每逢大小考試,凌晨三四點睡,六七點就起床都是留學生的常規操作。
除了學業,生活上的挑戰也是留學生們需要面對的,尤其像祖兒這樣家境一般的家庭的孩子,面臨的挑戰更多些。 為了給了家裡省些錢,宋祖兒沒有選擇學校的宿舍或者自己租房,而是選擇了寄宿家庭。
有次她接了一個外出拍電影的戲,回家後發現,自己的房間被搬到了地下室,那是個冬天,地下室更加陰冷,宋祖兒站在地下室門口,特別想哭。
「但是我忍住了,我倔勁就上來了,我覺得我要表現出,我並不在意你們讓我住了地下室,我去買了他們家不要的好看的舊床單,拿釘槍釘在木樁上,拿海報貼在水泥牆上,地下室沒有燈,我就買各種各樣的彩燈,把自己不用的毯子粘在地上當地攤。」
用她的話說,就是「窮開心」,「我把我朋友都找來,周末我們就在地下室下打遊戲。」 因為生性樂觀,又比較要強,在國外的祖兒對家裡也一直都是報喜不報憂。
「這是我自己作出的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況且家人已經為我付出了太多,我不能再讓他們擔心了。」她格外珍惜自己爭取來的出國機會,還嘗試著幫助家裡減輕負擔。 打工是每個留學生的必經之路,她照顧過寄宿家庭的嬰兒baby,也在餐廳做過兼職,正是這樣的生活經歷,培養了宋祖兒獨立自主的性格,比同齡人更能體貼包容地處理一些意外狀況。
「留學真的能改變整個人生」 留學,提前完成成長的蛻變 。有次的訪談,有位主持人問祖兒對那些「有機會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出國學習的學生」有什麼建議。 她說:「要思考自己未來要走的路,因為留學真的能改變整個人生。」
因為留學,她結交了新的朋友,有了豐富的社交經歷。她曾表達過,中國學校和美國學校的差別,有一點就在於社交上的不同,在美國,學生結識的朋友不限於本校的同學,通過學校聯誼活動,還會結識其他學校的朋友,美國的社交生活更加多元化。
而在中國校園,學生的社交可能只局限於同班同學。留學讓她更加學會和人溝通,跟人舒服的相處。 的確,國外本就廣闊的舞臺,來自各種不同種族的同學朋友,都在教會你如何在多元文化下,塑造出獨立的思考方式,以及成熟的交際能力。正是因為留學經歷,讓她更加獨立自主,更加體貼地處理生活中的意外,而且對不同文化和種族,也會更加尊重和包容。
留學,離不開家長的尊重和支持 而且,在孩子出國的決定上,祖兒的家長做得也很棒,首先他們非常尊重孩子的意見,對於孩子的「心血來潮」,並沒有阻止,而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試,錯了也沒關係,但要是成功了,我就全力支持你。 為了支付祖兒上學的費用,媽媽還賣掉一套房。
在出國之前,別人家的媽媽會說:堅持不下來就回家。 但她的媽媽沒有說過,就說去了你就自己咬牙挺著,這也讓祖兒從小就學會堅持,「自己選的事,起碼要做完」。 很多留學生剛去美國的時候,感覺離開了父母,好不快活,但後來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在國外什麼都要自己來,陌生的環境,陌生的生活方式,不斷襲來的孤獨感,真的很想回家,那時候的自己常常深夜一個人躲在被子裡哭。 這個時候,需要家長適當的鼓勵,讓孩子有自己面對的勇氣,就像祖兒媽媽一樣,學會放手,鼓勵孩子學會堅持。
因為孩子孤身在外的留學經歷,會成為他一生都受用的優點。 可以在面對突發狀況的時候,不急不躁,會更加體貼地處理各種人際關係、各種細節,同時也對他人的情緒和感受給予更多的包容。
因為留學,孩子學會了這些時至今日依然沒有過時的技能,提前完成成長的蛻變。 就像開頭那個綜藝節目一樣,嘉賓要選擇用手上好特質去抵消困境或選擇接受那個困境。 15歲就出國留學的宋祖兒就會選擇面對和承受,因為在面對人生困境的時候,有留學的那段經歷會讓她更堅強!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