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別於蛋糕之糯,不同於饅頭之軟,軟歐包開啟麵食新紀元

2020-12-24 倩倩的果實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可謂最經常吃的食材就是米飯了,可能在北方的地區,有一些人的日常糧食就是饅頭或者是餃子的麵製品,但是隨著現在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現代化,而且也有很多的行業漸漸的與國外的文化進行了接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麵包烘焙行業了,從一開始我們最經常接觸到的蛋糕,到如今幾乎風靡了很多個城市的軟歐包,這無一不在證明我們的國人的美食徵途已經越來越廣闊了。

所謂軟歐包就是以前歐包的升級版,可能在我們國人吃起來,來自於外國的這種舶來品,歐包的口感和我們的習慣吃的那種香軟的麵包不一樣,歐包一般來說它的口感都是偏比較硬,而且嚼頭是非常有的,所以一些牙口不好或者是胃不太好的人,難免就會覺得不舒服,而也是因為這一個國人不太能夠接受的條件,所以人們也漸漸引進了軟歐包,食材配比上也來了一個更進一步的升級,現在的軟歐包基本上都是堅持著低糖、低鹽以及低油的這個方式來做。軟歐包基本上只能放個兩天左右,因為沒有香精和防腐,也更健康。

這種歐包一經面世,就受到了很多喜歡歐包的麥香,可是卻吃不習慣的食客的廣泛歡迎,軟歐包的外觀看起來與我們傳統的麵包極其不一樣,它們的個頭普遍都比較大,顏色以及外觀上也有極大的差異,吃下去的第一口就能夠非常濃烈的感受到來自麵包小麥粉的那種香氣,而且又加之了,其他的堅果類輔料的輔助,感覺就像是在吃大自然最原始的味道一樣。雖然軟歐包的價格普遍較貴,基本上都在20元到30元,一個麵包的定位價格雖較高,但裡面卻還包裹著堅果碎、奶酪、巧克力等這些能量含量比較高的,用量十足,麵包的味道層次豐富,而且基本上這一個麵包下去這一頓也就解決了。

這個價格也就是我們平時吃一頓飯的價格左右吧,只不過是把我們最經常吃的米飯、青菜和肉類換成了一個討喜的麵包罷了。初次吃軟歐包的人,比較推薦的是谷予巧克力的軟歐包,這一款麵包是用穀物新鮮機打製作,然後加上黑可可,吃起來的外皮是酥脆的,但是吃起來卻沒有傳統的麵包那麼甜膩,而且外皮上裹的脆脆的巧克力渣,一口咬下去,內裡卻非常的鬆軟蓬鬆,雖然有一點點嚼勁,但是不至於吃到嘴酸。

食客滿口都是巧克力的香味,再加上了搭配著核桃或者是其他的穀物的豐富口感,一下子就讓人覺得飽腹感十足,而另外一款經常被別人掃購一空的就叫做綠精靈,綠色一般都是抹茶的代表色,這一款歐包的主打味道也就是抹茶。外表看起來,就像我們平時在揉面的麵團一樣,中間裂開了一個小口子,裡面擠上的就是滿滿的牛油果沙拉或者是抹茶慕斯,又撒上了一些些奧利奧的碎末,一口咬下去,裡面還有黑豆沙,口感十分甜鹹交匯在這一個軟歐裡。

一般來說,這種專門在出售轉讓包包的店鋪裡面都會有功能性指向明確的麵包,比如這一類的麵包是減脂的,這一類的麵包是補充能量的,他們對於麵包的分類非常的非明確,所以由此也受到了許多健身的愛好者的喜好,如今外來文化已經席捲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連這個小小的麵包,也已經有了新的一層色彩。當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面,已經吃了太多的麵包雜糧,不妨可以踏入一間軟歐包的麵包店裡面,試試看這一個升級版的舶來品,相信當你投身到小麥的香氣以及烘焙的醇美香之後,你一定會在心靈上感覺到一種釋放,通過嘴巴裡面不停的咀嚼動作,使精神得到了一層放鬆,是不是誇大其詞,試試就知道了。

相關焦點

  • 有著軟糯夾心的麻薯軟歐包,配方和秘訣都給你,做法簡單味道棒!
    導語:有著軟糯夾心的網紅美食:可可麻薯歐包,配方和秘訣都給你,做法簡單味道棒!前段時間和朋友在蛋糕店品嘗了一下網紅美食麻薯軟歐包,潔子當時就被這豐富的口感徵服了。它從外觀看起來就像俄羅斯大麵包那樣感覺很硬,但是表皮卻很柔軟。
  • 什麼是現在流行的軟歐包、軟歐包與硬歐包的區別
    本來想寫一個最近做的軟歐包的貼子,但琢磨一下還是給軟歐包一個定義吧,自己也有點模模糊糊,正好藉機研究一哈啊!最近比較喜歡做軟歐包,既有嚼頭兒又低卡健康!那麼什麼是軟歐包呢?與硬歐包有什麼區別呢?日式調理吐司麵包日式加料麵包歐式麵包可大概可分為老歐,硬歐,軟歐包等;硬歐麵包:一般為較低成分麵包,配方中使用的糖、油脂皆為麵粉用量之的4%以下,具有外脆內軟的特質,如法棍。
  • 我愛抹茶軟歐包!
    軟歐包一直受大家喜歡。它不會太甜,鬆軟可口,尤其和各種堅果和奶酪最配。今天這款是抹茶口味的(我太喜歡抹茶翠綠的顏色了),你可以將配方適當調整,做成原味或巧克力味的(詳情看配料表)。順便我想問問大家,大家平時做軟歐包,是用來當早餐,還是用來當正餐的主食呢?
  • 麵包的新貴:軟歐包——手把手教你製作麻薯豆沙軟歐包(有超級詳細的手套膜和法及注意事項)
    這是一篇有責任感的(原創),在研究了大量的資料和多次反覆實踐後,終於做出了不是饅頭的麵包,特此把最寶貴的經驗總結在這,文章很長,卻值得讀完,歡迎收藏和轉發。                          烘焙界的新寵兒,軟歐包。歐包的外表,軟歐的心。
  • 紫薯饅頭的做法,來一份香甜軟糯的營養早餐
    那為什麼不自己動手做一份紫薯饅頭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變快,人們對食品的營養價值也越來越看重。饅頭作為北方的主食,而南方經常當作早餐,其營養價值也是備受關注。現在市面上的饅頭多由小麥麵粉製成,缺乏營養且口味單一,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對食品的健康營養需求。
  • 紫米別再煮飯了,試試做成麵食,鬆軟拉絲又軟糯,新手1次成功
    紫米別再煮飯了,試試做成麵食,鬆軟拉絲又軟糯,新手1次成功今天大年初四,接連吃了好幾天的水餃,炸貨有點吃膩了,小孩子一早就吵著換換口味,能不能吃小麵包。小麵包我常做的就是餐包,小小的一個,用來搭配牛奶和米粥都是很好的早餐,鬆軟細膩又美味,不管包餡還是無餡,小孩子都愛吃。小餐包是早餐中常見的一款麵包,做法簡單又方便,對麵團的要求不高,只要會做饅頭,就能做出來,對於新手來說,是一款簡單易做零失敗的基礎麵包。今天雨媽做的這款小麵包,只需一次發酵,做法簡單又方便,即使新手小白也能輕鬆搞定。
  • 為什麼在國內軟歐包這麼受歡迎?
    那麼為什麼在國內軟歐包這麼受歡迎呢?歐包與軟歐包的區別歐包,就是歐式麵包,是歐洲人當作主食吃的麵包。代表有德國的鹼水麵包、法國的長棍麵包、奧地利的雜糧麵包以及丹麥麵包等。雖然它們種類不同,但都有一些共同點,比如個頭大、分量重、顏色深等。
  • 可可麻薯軟歐包的做法
    用麻薯做的軟歐包就是這麼Q彈有韌勁,一改我對歐包幹涸的刻板印象。啥?麻薯不是薯,麻薯是一種糯米制的食物,軟而有黏性,為日本傳統小吃。在香港,臺灣也有相同的小吃。 這種美食在中日韓的讀法各不相同,在香港一般稱為糯米餈。
  • 在中國大火的「歐包」是什麼麵包?軟歐包和硬歐包有啥區別
    兩種截然不同的烹飪方式也讓麵粉煥發出不同的魅力。西方的烤麵包進入中國市場後,逐漸壯大,如今已經是中國人的日常美食,通常會被當做早餐或者下午茶。歐包西式麵包種類繁多,而近年來,有一種麵包更是在中國市場上風生水起,那就是歐包。在中國大火的歐包是什麼麵包?它還有軟硬之分,軟歐包和硬歐包有什麼區別?
  • 葡萄乾和大棗做餡,發麵蒸出來的創新小面點,軟糯香甜
    日常生活裡,我們每天都要吃到一些麵食,麵食大家購買的來源也各不相同,由於工作的繁忙,大部分人都採取去麵食店裡買,我也常常去麵食店裡購買,可很多時候買回來的花卷或者饅頭都是那種看著特別漂亮,大大的軟軟的,咬上一口裡面很空,吃一個大饅頭也感覺不到飽,常吃也不愛吃了。
  • 外國人做的「軟歐包」,中國人做的「軟歐包」,差距大到難以想像
    不少人也發現,現在的麵包口味越來越多,從普通的草莓麵包、葡萄乾麵包、紅豆麵包,變成了現在的所謂「軟歐包」,有抹茶、巧克力、咖啡等等味道,甚至還推出了麻辣小龍蝦版本的麵包。但令人奇怪的是,在國內看習慣了這些網紅麵包,到了國外去看外國人的麵包店,就會看見外國人製作出來的麵包和國內的麵包有很大不同。
  • 軟歐中的經典產品,老少皆宜的最佳歐包,教你製作可可麻薯軟歐
    可可麻薯軟歐作為歐包裡的經典產品,一直都受大眾的喜愛,軟糯Q彈的麻薯、香脆營養的核桃、酸甜的蔓越莓、還有甜蜜浪漫的紅糖,再配合柔軟濃鬱的巧克力麵包體,咬上一口超幸福超滿足。可可麻薯軟歐的做法 材料;高粉;275g 全麥粉;75g 無糖可可粉;25g鹽;5g 紅糖;50g 酵母;4g 黃油;25g 水;150g 老面;80g
  • 你吃的網紅歐包可能只是個「軟妹子」,而真正的歐包是「硬漢」
    而且,多得是顏值高、口感軟糯的「歐包」店,怎麼能說買不到麵包?而他的解釋是:「這裡的麵包很甜膩,不像是我在家常吃的主食,而是更像甜點。」也是,表皮硬或脆,內部有韌性有嚼勁,吃的時候有撕扯的感覺,麥香濃厚,這樣的才是很經典的「歐包」。
  • 早餐,愛上這個小點心,比蛋糕簡單,攪一攪就能烤,軟糯香甜
    早餐千變萬化,大多數離不開麵食,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都要搭配一些小主食。我家最近愛上了這款小點心,比蛋糕簡單,攪一攪就能烤,軟糯香甜。時下火爆的網紅粑粑糕,也叫糯米蛋糕,它的特別之處在於糯米的加入,口感似年糕,但又比年糕軟糯,質地比蛋糕更紮實,表面酥酥的,非常好吃。
  • 麵包再也不用買了,用1根鐵棍山藥,輕鬆做出香甜軟糯的軟歐包
    山藥就是其中的一個,山藥中有很多營養成分,多吃山藥可以養脾胃,而且對肺虛的人也很有好處,而且山藥口感軟糯,味道非常獨特,平時多吃一些總是好的。平時我們常看到山藥做的糖葫蘆,山藥配上白砂糖可以說是非常美味的,其實山藥炒著吃也可以,小編長做青椒炒山藥,這樣做出來的山藥口感不會很軟,還有青椒的清香,很是美味。
  • 比蛋糕健康,比饅頭有味!天氣寒冷多吃它,軟糯清香比吃肉還好!
    雜糧的食用可採取多種方法,如在大米中加小米或豆類;做麵食時在麵粉中加些玉米粉或黃豆粉;將玉米粉做成玉米糊、玉米餅等讓人容易接受的食物。這道【玉米紅棗糕】,是美美家冬天最常食用的一款早餐,它的主要食材是小米,小米不需精製,使它保存了許多無機鹽,對人體有益處。小米含有豐富的鐵質、鈣質、鉀、纖維、澱粉等,能夠為人體補充大量的所需元素和能量。
  • 2018烘焙行業揭秘:歐包憑什麼這麼火?
    與日式軟麵包的不同不得不說日本真的是個會學習的國家,善於借鑑他國的知識,加以改造變成自己的東西。歐包因其本身大個而實誠,口感外脆內韌,少糖少油質地又偏硬,一開始並不合亞洲人的胃口。於是日本人出手了,加入了黃油,蛋,奶去去滋潤麵包組織,使得麵包組織綿密細膩,口感柔軟香甜,將歐包改造成了口感軟糯、以甜為主的日式麵包,也就是我們市面上常見的麵包。但是日式麵包高糖高油高熱量,慢慢的不符合現代人的飲食觀念。於是高纖、低糖、低油、低脂的帶著穀物天然原香的歐包開始佔領人們的眼球。3. 軟歐包?硬歐包?
  • 超實用的4種蒸饅頭技巧,蒸出來的饅頭很香軟,吃起來軟糯可口!
    超實用的4種蒸饅頭技巧,蒸出來的饅頭又香又軟,口感很是鬆軟第一招:要選好蒸饅頭的發酵劑蒸饅頭使用的是起面,也就是已經發酵好的麵團。小編家蒸饅頭,一般都是小蘇打,也就是鹼面了。這是大人們最常用的起面方法了,但是,如果鹼面放多的話,就會讓饅頭髮黃,口感學會很澀。
  • 焙趣:當堅果遇上軟歐包,美味開始蔓延
    軟歐包,指的是指歐洲人吃的軟麵包。相對來說,歐式麵包都比較大,份量較重,低糖、低油、低脂、高纖為特點,注重穀物的天然原香。國內之前一直流行的是口感軟糯,內部結構似海綿的高糖、高油、高熱量的日式麵包。軟歐包吸收了傳統歐式麵包的健康基因,更適合普通大眾的口感習慣,亦更有營養。少油、少糖、無蛋,外脆硬而內柔韌,比軟麵包更有嚼勁,比硬歐包更鬆軟,熱量低又能飽腹,是麵包健康的流行新趨勢、新食尚。
  • 純手工軟歐包,第一次做就成功了,低糖、低油、低脂更健康
    大家好,我是喜愛研究美食的二胎媽媽,喜歡做甜點和小吃,每天不定時的和大家分享好吃的食物,如果你們也喜歡美食,那就點擊關注和泰羊媽媽一起開啟美食之旅吧!軟歐包是相對於硬歐包來說的,不管是軟歐包還是硬歐包都是歐洲人喜歡吃的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