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回應國際空間站「破洞事件」:俄方過早下定論

2020-12-25 環球網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由多國協作的科學探索項目,其結構的複雜程度超出了常人的想像。由於身處太空環境,空間站會不時地遇到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微隕石造成的破洞。不過近日發生的「破洞事件」,似乎有些偏離了這個方向。這個漏洞的出現位置,處在國際空間站與俄方相連的區域。

昨日,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負責人 Dmitry Rogozin 表示,其已斷定這是故意為之,而不是事故或缺陷的結果。

但是在今日一份新聲明中,美國宇航局(NASA)有不同的觀點要與大家分享。其盡最大努力駁斥了俄羅斯同行發表的一些評論,指出其沒有立即得出該破洞實質上是破壞性的結論。

NASA 完整聲明如下:

2018 年 8 月 29 日,國際空間站發現了一個小洞。其導致了壓力洩露,但已被工作人員識別和修復。

俄媒近日援引 Rogozin 的話稱,該漏洞並非製造缺陷。排除這一點,表明這是一個孤立的問題,不會對未來的工作產生顯著的影響。

這個結論不一定意味著漏洞是故意為之,NASA 和 Roscosmos 都在調查事件,以確定原因。國際空間站計劃於 11 月進行太空行走,以便收集更多信息(從外部檢查破洞狀況)。

10 月 11 日,NASA 太空人 Nick Hague 與俄羅斯太空人 Alexey Ovchinin 將搭乘聯盟號 MS-10 太空梭,從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飛向國際空間站。

NASA 局長 Bridenstine 將出席活動,並與 Roscosmos 局長 Rogozin 首次會面。早在 9 月 12 號的時候,他們以就此事(國際空間站破洞洩壓事件)進行過通話。

相關焦點

  • 國際空間站竟然漏氣了!小小的洞是什麼造成的?至今是個謎!
    文/行走天涯國際空間站竟然漏氣了!小小的洞是什麼造成的?至今是個謎!空間站被建立在太空之上,這個工作環境是專門給太空人提供的,一般人也不會在這麼高空的環境下進行工作,那大家也知道太空是沒有氧氣的,太空中的環境都是真空密閉的,而各國建造的國際空間站裡面儲存著特製的高壓氧氣,是專門給太空人在空間站內工作和休息的,這裡完全是一個密閉的環境,倘若空間站漏氣了,將會給太空人帶來生命危險,所以無論何時何刻,地面上的工作者都在注意著空間站內的一舉一動
  • 「先用手指,後用膠帶」,空間站破了都是這麼補的嗎?
    更多科技趣聞,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我~上個月底,北京時間 8 月 30 號的早晨,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們醒來面對的第一個任務不是日常的工作,而是找東西。最初其實是前一夜,地面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發現國際空間站內部的氣壓有輕微下降,但是因為太空人們都已經休息,而經過地面工作人員的數據分析,這個小洩漏暫時不會有什麼影響。於是地面的工作人員等到太空人們醒了才通知他們這個消息。
  • 國際空間站迎豐收:太空人兼職菜農拔蘿蔔,運回地球還要等到明年
    近日,國際空間站迎來了豐收。  研究小組已經在甘迺迪空間站處理設施內的國際空間站環境模擬器(ISSES)室的地面控制植物棲息地單元中種植了同樣的蘿蔔。研究人員將於12月15日收穫對照作物,與空間站中種植的蘿蔔進行比較。  雖然空間站的作物已經收穫,但是實驗還沒結束。在第一次收穫後不久另一套類似的設施將種植另一份蘿蔔種子來重複實驗。
  • 中國空間站正式部署,為什麼NASA局長要求保住國際空間站?
    今天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9月24日NASA局長要求保住國際空間站,他建議可以把它承包給私人公司進行維護。而就在此前三天,我們剛好宣布了中國航天員中心正全力備戰空間站任務……當然,我不認為NASA的反應能如此神速,事實上我國的空間站建設早在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後就已經開始正式部署了。
  • NASA對國際空間站微生物分類—新聞—科學網
    科技日報北京4月9日電 (實習記者餘昊原)據ScienceAlert網站9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對在國際空間站發現的大量微生物進行了分類
  • 全球唯一空間站將停擺,未來只有「天宮」可用
    近日,俄羅斯赫魯尼切夫科研生產聯合體副總裁弗拉基米爾·索洛夫耶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將會重新考慮是否在2024年後繼續參加國際空間站。此前,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小孔",並"開始散架",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
  • NASA為載人龍飛船從國際空間站返回「開綠燈」
    美國宇航局(NASA)已經證實,該航天局和SpaceX仍然計劃在本周末讓「奮進號」載人龍飛船脫離國際空間站並返回地球,儘管人們擔心風暴可能會擾亂這次計劃。「奮進號」在6月初搭載兩名太空人-Robert Behnken和Douglas Hurley到達國際空間站,標誌著SpaceX太空飛行器的一個巨大裡程碑。最終,NASA計劃使用載人龍飛船執行往返國際空間站的任務,將新的太空人、補給和實驗帶到國際空間站,然後帶著即將離去的太空人和其他貨物返回。
  • NASA將人類精子送上國際空間站
    NASA將人類精子送上國際空間站 2018-04-16 10:28: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現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又玩出了新花樣:他們與堪薩斯大學以及科羅拉多大學合作開展一個名為Micro-11的科研項目,將冷凍的人類精液送上了國際空間站。資料圖: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進行太空行走。  據報導,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是堪薩斯大學醫學院的約瑟夫•塔什(Joseph Tash)。
  • 俄質詢NASA:龍飛船對接國際空間站後,異丙醇混入大氣
    【編譯/觀察者網史雨軒】3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經歷了27小時旅途後,太空探索(SpaceX)公司開發的龍飛船2號(SpaceX Dragon 2),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龍飛船2號對接空間站(圖源:SpaceX推特)3月3日,美國龍飛船2號抵達國際空間站後,「一股濃烈酒精味瀰漫了空間站」,航天員們先是聞到「不尋常氣味」,隨後空氣成分監測器查明,站內異丙醇含量超標,濃度達到每立方米約6毫克。
  • NASA 將精子送往國際空間站:研究人類深空繁衍
    NASA在SpaceX火箭最新的發射中向國際空間站送去冷凍的人類和牛精子樣本,以研究其在反重力環境下會發生什麼。當SpaceX火箭到達國際空間站,科學家們將解凍這些精子並且檢測其活力,同時在太空中測試這些精子與卵子的受精情況。實驗完成後,科學家將會讓這些精子和受精卵送回地球,由地面研究人員研究他們的活力,之前有研究顯示,精子在太空這樣的無重力環境下活力反而增強,這項實驗或許將決定人類未來的命運。
  • 英國男子給國際空間站打電話 奇蹟通話50秒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癮科技(Engadget)網站8月7日報導,英國小夥Adrian Lane是一名業餘無線電員,為搜集信息,在自家後院給國際空間站(ISS)打電話,而且奇蹟般地得到回應,與太空人通話了50秒。
  • 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NASA局長急了:給錢
    在歐巴馬政府期間,就面臨著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國際空間站怎麼辦。1998年美國決定牽頭建立國際空間站的時候,計劃只做到2020年。後面的經費沒有著落。歐巴馬政府一度考慮2020年後國際空間站不再撥款,改為私人經營。當時國際科學界就預測,2020年之後,如果美國政府真的不再撥款,歐洲+日本+俄羅斯根本養不活這個奢華的空間實驗室,只能放棄。
  • 空間站大氣混入異丙醇,俄質問NASA:知道加加林時代不能帶酒麼?
    今年3月份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發射了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龍飛船2號,並在3月3日與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後來國際空戰通過空氣成分監測器發現,龍飛船2號與空間站對接後大氣中混入了異丙醇,並且異丙醇含量超標,濃度由原來的每立方米1毫克上升到了每立方米約6毫克,好在地面工作人員授權後,航天員打開空氣淨化系統,現在異丙醇濃度下降到了每平方米2毫克。
  • NASA招新人:太空人報考指南
    Francisco Rubio,男,美國陸軍中校,西點軍校國際關係學士,軍警健康科學大學醫學博士。曾在陸軍特種部隊擔任外科醫生,並作為黑鷹直升機飛行員累計飛行時間超過1100小時。
  •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狀況連連 停電破洞航空公司苦不堪言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狀況連連 停電破洞航空公司苦不堪言 2019年03月10日 09:2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3月10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桃園國際機場8日才停電9日又逢連日雨,機場南跑道中段鋪面疑因連日大雨影響,出現長約45釐米、寬30釐米,深度約3釐米的凹洞。桃園機場暫時將南跑道予以封閉進行修補,所有航班暫時均由北跑道起降。
  • 美國這回怕是找錯人了,俄方霸氣回應美方
    在現今的國際社會中,全球各國大多都緊張面對著國內嚴峻的疫情,唯獨美國在國內疫情霸佔全球第一的同時,仍舊不忘挑撥離間中俄關係,意在讓兩國出現隔閡。美國野心不減近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直飛東歐,先後訪問捷克、奧地利以及波蘭等國,而他在歐洲的一系列舉動,都是為了他一直主張的冷戰零和博弈思維以及反華思想。
  • 新知問答|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有什麼區別?
    人類目前共有四代空間站,中國要建設的是一個相當於第三代空間站水平的天宮空間站,預計在2022年完成,壽命十年,亦可通過維護延期。相較而言,它比起目前420噸級的第四代空間站國際空間站的確要小一圈,但天宮空間站對於我國而言已經是最佳方案。先說一下前三代空間站的歷史和特點。
  • 川普邀普京參會,俄方回應:沒有中國就毫無意義
    近日,G7峰會還沒開始內部就已亂成一片,日韓就參會問題互相攻訐,英、加不滿俄羅斯被邀參會,俄方則明確表態,沒有中國任何全球性倡議都「毫無意義」。據韓媒29日消息,韓總統府青瓦臺高級幕僚於當日對此事進行了回應,他表示「日本慣於禍害鄰國、拒不認錯反省,此次行徑更是無恥至極」。該幕僚表示,日方的阻撓並不會對G7參會國家的擴大產生什麼影響,「大家都心知肚明」。川普批G7過時,邀俄、韓等國參加擴大會議G7峰會指西方七國首腦會議,產生於上世紀70年代後半期。
  • NASA為關注12月國際空間站商業物資發射任務的粉絲們提供了虛擬護照
    NASA 即將於下月初通過 SpaceX 的飛船,向國際空間站送上一批補給物資。其中涵蓋了太空人在太空所需的所有裝備,以及科學實驗用的儀器和材料。
  • 丁肇中教授在山大談國際空間站的AMS實驗
    10月16日下午,諾貝爾獎得主、著名物理學家丁肇中教授做客山東大學「大家講壇」,在中心校區科學會堂舉行了題為「國際空間站的AMS實驗」的專題報告會。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出席報告會並致辭。他介紹到,AMS可以從數十億個事件中識別一個反粒子,以前所未有的準確度來探測宇宙射線光譜的組成。這樣,AMS將能對反物質的消失或者存在給出合理的解釋或證明。事實上,發現一個反氦核就能為在宇宙中存在大量的反物質提供證據。AMS-02探測器被成功放置和安裝到國際空間站上後,僅僅工作三天就已經收集到了4×109次方個宇宙線數據,而這相當於過去人類100年收集到的宇宙線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