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樂不思:用文創的力量,讓泉州天后宮走進千家萬戶

2020-12-27 騰訊網

「如果說起泉州天后宮,你的腦袋裡,會冒出什麼樣的畫面?」

是古色古香的老建築,還是人潮鼎盛的香火,亦或是莊嚴肅穆的媽祖神像?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泉州天后宮大約是略顯古板的,好像只有中老年人才會前去朝拜的神祗一樣,沒有年輕活力的」濾鏡「,也不甚討年輕一代的歡喜。

(上圖:始建於1196年的泉州天后宮)

我們如果把眼光從泉州移向全世界,你同樣會發現,全世界的文物古蹟,似乎都面臨著與泉州天后宮一樣的煩惱:年代更迭,古老的文化正面臨著被新世代遺忘的趨勢。

當然,全世界也與我們有著同樣的共識:我們無法左右年輕朝代的喜好,能做的,唯有順應時代變化。

有著800多年歷史的泉州天后宮,需要立刻行動起來,做出些改變!

(上圖:位於天后路1號的泉州天后宮,是全世界媽祖信仰的重要朝聖地)

可以說,所有的古老文化,從根本上講,都是一種獨有的「語言」,而以溫陵媽祖文化為核心的泉州天后宮,當然也不例外。文化是個性的,而年輕人恰好是「個性」的追隨者,所以,我們的行動思路開始變得清晰起來:以泉州天后宮和溫陵媽祖文化為切入點,找到能和年輕人溝通的「語言」。

2019年,泉州天后宮首次和我們團隊(廈門樂不思傳媒)接觸,雙方思維才初步碰撞,結果便一拍即合:用文創的力量,讓泉州天后宮煥發活力!讓年輕人喜愛上媽祖文化!

(上圖:廈門樂不思文化傳媒公司內景)

以國內外多個知名景點為例,「文創+景區」的模式,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諸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文創品的火爆,也印證了年輕人對文創的難以抗拒。

(上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文創設計)

因此,不管是從泉州天后宮文化推廣的角度,還是長久運營的角度,泉州天后宮的文創開發,成了一件順理成章的事兒。

經過團隊數月的討論和實地考察,我們一致認為:泉州天后宮和溫陵媽祖文化有著太多的亮點可供挖掘。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泉州天后宮簡直是世界宗教文化、中國文化、媽祖文化以及閩南文化的「寶庫」。

(上圖:泉州天后宮無處不在的文化細節)

我們首先對泉州天后宮的整個視覺系統進行簡化和藝術化創作,以泉州天后宮特有的元素和建築形態,進行年輕化重構,最終呈現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驚豔效果。

(上圖:廈門樂不思為泉州天后宮設計的全新視覺方案)

(上圖:以泉州天后宮細節元素為靈感,創作的輔助圖形)

另外,我們還根據溫陵媽祖的特點,設計了可愛的媽祖Q版形象,一下子就讓原本中正規矩的媽祖形象,煥發年輕和童趣,萌化每個人的心。

(上圖:左圖為溫陵媽祖神像,右圖為媽祖Q版形象設計稿)

全新的泉州天后宮VI,讓大家對泉州天后宮有了「新」的認識,但僅僅是泉州天后宮文創開發工作邁出的一小步。除VI設計外,我們還嘗試開發了一套精美的文創商品,希望通過它們,能讓泉州天后宮和溫陵媽祖文化成為每個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給大家帶來正能量。

(上圖:泉州天后宮媽祖插畫)

(上圖:泉州天后宮帆布袋)

(上圖:泉州天后宮手機殼)

(上圖:泉州天后宮平安米票)

文化推廣不是教育,而是溝通。

對我們來說,泉州天后宮不僅僅是一個供民眾信仰參拜的宮廟,更是泉州的非遺項目之一,她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寶庫。在泉州天后宮的文創設計工作中,需要我們不斷推陳出新,去適應每個時代不同的溝通方式。這樣,或許才能真真正正地讓泉州天后宮和溫陵媽祖文化,走進千家萬戶,永久地流傳下去。

相關焦點

  • 媽祖聖德,兩岸傳馨——泉州天后宮:下
    記者日前踏訪泉州天后宮,天后宮事理林先生談及天后宮與臺灣交流的情況時如是說。    天后宮外景     走進泉州天后宮二00二年七月,泉州天后宮媽祖金身神像巡遊臺灣澎湖縣,被譽為「創世紀的宗教盛事」。泉州天后宮還曾連續舉辦兩屆澎湖「乞龜」民俗活動,接待了眾多前來謁祖進香的臺灣信徒。特別近幾年來,兩岸媽祖宮廟交流交往更加熱絡。
  • 全國最早的天后宮,位於福建泉州,知名度卻遠不及湄洲島天后宮
    明成祖敕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妃」,清康熙帝敕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后」,神號「天上聖母」,俗稱「媽祖娘」。據《泉州府志》記載,泉州天后宮廟址所在之處,當時是「蕃舶客航聚集之地」。自宋代以來,無論軍艦、海舶、 漁船出海均奉祀媽祖娘娘。
  • 泉州天后宮,過橋求平安,乞龜討彩頭
    正月初二,再來天后宮,泉州天后宮是我國現存的媽祖廟歷史最久遠,規格最高最大的廟宇,泉州天后宮有溫陵天后祖廟之稱,許多臺灣、東南亞的媽祖廟都是從這裡分靈出去的。媽祖信仰在人類的海洋文明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 初冬時節看泉州古城之天后宮
    像我這樣的人一般根本看不懂,也沒有看考古現場的技術儲備。算了,別看了。其實,我們到這個N岔路口是來看德濟門遺址對面的天后宮。天后宮就是媽祖廟。媽祖據考是清源軍莆田縣人,當時的泉州這裡是清源軍,後改為平海軍。
  • 旅遊:泉州天后宮——規模龐大,氣勢宏偉,建築充滿了閩南風情
    泉州天后宮,位於泉州市區南門天后路一號,始建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最早稱「娘媽宮」,其是所有媽祖廟中現存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好,仍保留一些宋代構件和明清時代木構。泉州天后宮也是大陸媽祖廟中第一座被國務院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
  • 泉州天后宮,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如今不要門票
    提起泉州,大家會想到什麼?想必很多小夥伴會想到前兩天的泉州某酒店坍塌事件,這也使得泉州一夜成名,瞬間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其實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文化底蘊,泉州在福建省都是屈指可數,城市GDP連續21年蟬聯第一,更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城內還有不少媽祖信徒,這不,泉州天后宮,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如今不要門票!提起天后宮,許多小夥伴會一臉懵逼,但是對於泉州人民來說,這卻是一座家喻戶曉的宮殿,更是許多市民的精神支柱。
  • 福建泉州有最美天后宮,也是最大媽祖廟,你來過嗎?
    提到福建泉州,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這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無論是經濟實力方面,還是文化底蘊方面,泉州在整個福建省它都能排到靠前的位置。另外要說的是,泉州還有一座美麗的天后宮,也是最大的媽祖廟,不知道你來過沒有?
  • 中國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媽祖廟,泉州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位於鯉城區天后路1號,是我國東南沿海現存最早、規模也較大的一座媽祖廟,也是泉州比較重要的一個參觀點,這裡的香火非常旺盛。圖片來源:佑手愛天后宮又名媽祖,媽祖是我國海上的守護女神林默,其現存的建築群規模之大之美也是名列前茅的,觀之可以想像宋元時期泉州的海上貿易和運輸已經達到很繁盛的程度了。天后宮的山門很漂亮,山門兩側為東西厥建築。進入後,你會發現,天后正殿,雖歷經滄桑,但明清木構建築至今依舊保存完好。大殿壯觀,浮雕也顯得很漂亮,屋簷上的雕刻裝飾實在是美輪美奐。
  • 泉州天后宮,海內外現存禮制最高的媽祖廟,比湄洲島亦不遑多讓
    八月,泉州的天氣時晴時雨,一陣颱風剛剛過境,城市上空迎來了晴空萬裡,隨之而來的就是東南沿海的悶熱,行不過數步,人已汗流浹背。古時候泉州城便值刺桐樹,每當刺桐花開,城中一片火紅,隨著馬可波羅在遊記中盛讚刺桐港的繁榮,刺桐城也成了泉州享譽環球的代稱。漫步在泉州古城中心地帶,看不到太多的摩天高樓,一片亂石堆砌的場景映入眼帘。
  • 臺灣彰化百果山廣天宮於泉州天后宮迎回分靈媽祖
    中國臺灣網5月26日泉州消息 昨日,「泉州天后宮天上聖母金身分靈彰化員林百果山廣天宮儀典」在泉州天后宮舉行,來自彰化廣天宮的信眾組成80多人的團隊,以隆重的儀式將分靈媽祖迎回臺灣。泉州天后宮溫陵聖母分靈廣天宮為員林鎮第一回,也是員林第一尊溫陵媽祖。彰化廣天宮在迎回媽祖後,27日將在當地舉辦千人迎媽祖嘉年華會,屆時會有豐富多彩的活動。
  • 泉州最「正氣」廟宇,與開元寺、天后宮齊名
    稱為泉州通淮關嶽廟位於泉州市鯉城區塗門街,又被稱為「關帝廟」,始建於明代,但具體年代已經不可考究。如今現存的關嶽廟為民國時期重修而成,是福建省現存規模最大的武廟。關嶽廟是祭祀孔子關羽的地方。據稱,泉州地區的關帝信仰始於明初,並在清朝達到高峰。在此背後,是統治者對以朱熹為代表的程朱理學的認可。為了匯聚儒釋道文化,理學者們推出了「忠、義、智、弟」等信條。通淮關嶽廟就在塗門街旁,廟前是一個下沉廣場,廣場上有石橋有香爐,面積雖下,氣勢卻盛。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其精緻的外觀,大量精美石雕、木雕和泥雕的巧妙結合,讓這座古色古香的廟宇甚是壯觀。
  • 沒想到,泉州鯉城區藏著的天后宮規格如此之高,規模如此之大!
    泉州天后宮位於泉州市鯉城區南天門後路一號,始建於1196年的宋朝,是公認的海內外建築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也是大陸媽祖廟中唯一被國務院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元山門被毀,所以在現代又進行了重建。
  • 天后宮的「辭沙」大典
    賴海京 在古代中國,由皇帝冊封的媽祖廟僅有三座,一座在天津,一座在泉州,第三座就是位於深圳蛇口小南山的赤灣天后宮。由此可見,深圳赤灣天后宮在中國古代的歷史、在中國航海的歷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於是慕名而去!
  • 文創達人徒步話古城 展示泉州古城文創走進「活態博物館」
    在古城裡,有一群痴心於文創的年輕人,為泉州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盡心地努力著。本屆古城徒步穿越,他們是主要的參與者之一。在他們眼中,這場活動能夠讓更多人真正地走近泉州古城和泉州文創。許著華徒步打卡加入文創點2006年起,源於對家鄉安海深厚的感情,許著華開始不斷嘗試用多種方式去記錄、表達閩南傳統文化,碑拓便是其一。到2010年,他和夥伴們就已經拓印了超過200方的安海碑刻,足跡遍布安海各地。
  • 國家開放大學「樂學行動」即將走進千家萬戶
    原標題:國家開放大學「樂學行動」即將走進千家萬戶 國家開放大學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10月27日,國家開放大學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北京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標誌著積極倡導老年人學習、參與的「樂學行動」即將走進千家萬戶
  • 2019廈門第15屆元宵民俗文化節啟動,百餘場活動走進百姓
    2019廈門第15屆元宵民俗文化節上演精彩的文藝晚會。  廈門網訊(記者陳玉琴)團團圓圓鬧元宵,紅紅火火新時代。2月15日晚,廈門第十五屆元宵民俗文化節啟動儀式在湖裡區灣悅城廣場舉行。本屆元宵民俗文化節將持續至2月24日,各街道、社區、文創企業精心準備的百餘場活動將陸續在百姓身旁上演。
  • 鵬城小記者實戰訓練營走進南山赤灣天后宮
    鵬城小記者實戰訓練營走進南山赤灣天后宮「今天參觀的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帶著一個個問題,7月6日上午,招商街道沿山社區民生微事實項目「鵬城小記者實戰訓練營走進赤灣天后宮」活動正式開啟   「今天參觀的最大的收穫是什麼?」為什麼『神仙樹』叫『許願樹』?」
  • 澎湖與泉州石井開啟首次直航
    3日中午,隨著紅白相間的「雲豹」輪穩穩停靠在泉州港石井口岸,504名來自澎湖天后宮的臺胞開啟了「2019泉澎媽祖會香回訪」之旅。  這是泉澎兩地時隔12年後再次開啟媽祖會香活動,也是泉州石井口岸首次迎來澎湖天后宮的直航客輪。
  • 遊泉州天后宮,看最大媽祖廟,這裡免費不要票
    這兩天發生在泉州的某酒店坍塌事件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這也使得泉州一夜成名,引來眾多觀眾的目光。其實提到泉州,無論是經濟實力方面,還是文化底蘊方面,在整個福建省它都能排到很高的位置。除了經濟實力強悍,泉州更是一座知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作為沿海城市保留下來的傳統,城內有很多的媽祖信徒。泉州的天后宮就是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每年來這裡既是媽祖的人絡繹不絕。
  • 看閩南符號如何從西街文創走進泉州人的生活
    有意思的是,比起大多數旅遊文創產品的雷同,這裡貌不驚人的小物件,個個都令人眼前一亮。古早小吃、泉州方言?最是閩南味如果你問福建人,到泉州去哪裡玩?十有八九會聽到,「吃東西吧。」這組閩南方言小吊牌,還被製作成手機殼等文創,「無代志」更是其中主打,大事小事都「沒問題」,實在是太有閩南味。「娶水某」 這句閩南話,許多人已經不會念了而對於這句寫作「娶水某」的閩南話,本地年輕人就有許多不會讀也看不懂了。我們拿著這枚吊牌去請教路過的阿姨,阿姨定睛一看,樂了,「娶水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