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探路】 一代人終將老去 圓西路永遠年輕

2020-12-24 大眾網

  記憶的畫面會隨著時光的流逝日漸模糊,但味道卻會被歲月薰香長留心間。關於記憶,味道其實要比聲音、畫面更加刻骨銘心。在離開昆明40年後,汪曾祺曾寫道:「我離開昆明整四十年了,對昆明菜一直不能忘。」他最難以忘懷的,是這裡的煙火味。

  圓西路(園西路),一條隱於眾多學府間的小巷,因為匯聚了上百家小吃店,成為可能是昆明最好吃的一條路。特別是對莘莘學子來說,多年以後,他們也許會忘了入學之初、最後一課,但一定記得在圓西路上啃豬腳、喝木瓜水,初嘗傣味撒苤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吃貨一條街——圓西路

  圓西路的名字和它的外貌一樣很普通,有一種說法是因為位於圓通山西側,所以被稱為圓西路。但如今在手機上輸入拼音,多半會顯示為「園西路」。不過,不管字形如何變化,只要提起這條長度約400米的道路,但凡稍識昆明的人,馬上就會條件反射似的向你推薦,可見其在食客心目中的江湖地位。

  圓西路被眾多學府環繞,雲南大學、雲南師範大學、雲南民族大學、雲大附中、昆明第三十中學……就連最遠的昆明理工大學,距此地步行也僅15分鐘腳程。因此,這是一條大家都愛來的路,用今天的話說,它是「網紅打卡地」。

  家鄉,總是要等人離開,才能回味眷戀的味道

  德宏傣味

  「很多都是以前上學的時候來吃,現在畢業了,工作了,哪怕是帶著孩子了,還是會來吃。」喊野在圓西路上經營一家傣味店,19年的時間裡,喊野眼見當年的愣頭青們變成了如今成熟穩重的中年人,她覺得感觸很深:「他們的青春,他們的故事都是這個店的一部分了。」喊野說,如今這些青春也成了她的一部分。

  舂乾巴

  喊野的傣味帶給了圓西路不一樣的氣息,「我們的傣味是德宏風味,特別是民大的一些德宏來的學生,他們就很喜歡,說找到家鄉味了。」聽到這樣的評價,喊野非常開心,也就延續了自己的風味傳統。喊野告訴記者,如今每年還是有不少新生會在這裡大快朵頤,一邊接受著新環境帶來的欣喜與不安,一邊用美食安撫內心,道一句「還是家鄉的味道最好」。更多的,還是把青春鐫刻入門店的人們,他們帶來了家人,帶回了朋友,三杯兩盞下肚,又引出少時趣事,喊野提起這些故事,總是面帶微笑,就像這些早已不再年輕的人們,又回到了過去。

  味道

  總是要再次感受,才能再現逝去的青春

  與喊野類似的,是圓西路上鼎鼎大名的「金豬腳」,大多數人提起這家店,總伴隨著幾個朋友「跋山涉水」「萬裡迢迢」趕來一飽口福的故事。20年前,孔老闆的金豬腳店開門,從最初每天賣出100多個豬腳,到如今最多一天超過8000個,不少80、90後曾是這家招牌店的顧客。金豬腳,成為圓西路的必選美食之一。

  鼎鼎大名的「金豬腳」

  「以前上學的時候就來吃過了,現在只要是經過這家店,依然會進來買一個。」魏先生是玉溪人,畢業後遠離圓西路,但這口味道卻無法輕易忘記,只要路過圓西路,魏先生都會再吃上一個。「圓的還是尖的?」老闆熟練的剪開放在炭火上溫熱的豬腳,顧客選擇,老闆裝袋、送出,與每一個顧客的交流短的不過10秒鐘,長的不超過1分鐘,但就是這「一面之緣」,在每一個人撕開外焦裡嫩、肥而不膩的豬腳時,變成了長久的想念。這味道既是外來客的清晰記憶,亦是每一個本地人植入腦海的回憶。

  鼎鼎大名的「金豬腳」

  「每次吃都會想起來以前讀書那會,放學了幾個人約著湊錢,買兩個豬蹄啃的日子。」彭先生是土生土長的昆明人,從還在上初中開始,他就早早領略了這圓西路金豬蹄的魅力。「那時候上學沒什麼錢,幾個同學一人幾塊湊出來,買兩個就在路上啃,滿滿都是回憶。」回味著這股味道,如今他早已告別了湊錢買豬蹄的年紀,但依然熱愛這爽口的味道。「就是一種習慣吧,吃了那麼多年了,也沒什麼特別的,但不吃就是有時候會想。」

  「我有個朋友,非要在大晚上要吃豬蹄,我們從南邊開車一個多小時過來,買到了,吃上了,就覺得開心了。」「還有朋友,人還在外地,告訴我飛機落地第一頓就要吃豬蹄,不然覺得不痛快。」……吃慣了一個口味,便會無論在何處,總會想起來,身在外鄉的人提起,總是會先想起那味道,與之相伴的,還總有那時的歲月流金。「以前自己來吃的,後來結婚了帶著老公、老婆來吃的,帶著孩子來吃的,太多了,記不住了,但把店開好,把這味道留住,就夠了。」孔老闆說,很慶幸能在圓西路這樣的地方開店,與喊野一樣,他也認可一句話:圓西路既成就了他們的店,他們的店也組成了圓西路的回憶。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一份小吃,陪伴著不知多少人度過了年輕的時光。

  圓西路上的奶茶店總是換得勤,能從中窺探當時的年輕人愛吃什麼。在過去網絡尚不發達的年代,在昆明判斷一家小吃流行與否,可以從園西路有沒有開店來判斷。如今,圓西路上最多的還是品類繁多的奶茶店,400米長的街面上,匯聚了近50家奶茶店。總有一款能撩動當下年輕人的心弦,也總有一家,是從小喝到大的選擇。奶茶店,甚至可以說是讓無數年輕人走進這條美食巷的一大理由,也經由奶茶,讓圓西路上的眾多美食店被眾人所熟知。

  章魚小丸子

  一杯奶茶、一份小吃,陪伴著不知多少人度過了年輕的時光。如果說奶茶是午後必需品,那麼小吃便是最好的配菜。位於園西路中段的漁之船章魚小丸子店,也在這條小吃街上度過了十餘個年頭,每逢路過,總有人忍不住停下腳步,要一份剛出鍋的小丸子,就著騰騰熱氣一口吞入,有的被燙得淚水打轉,有的卻面不改色淡定咽下,就像年輕時眾多幼稚但有趣的比賽。

  奶茶店總是換著裝潢風格招攬顧客,有的店卻把內裡做到足夠豐滿,比如「楊大媽」。

  69歲的楊大媽

  遠近聞名的「楊大媽」泡菜

  這是一家泡菜店,還沒走到店門口,一陣泡菜特有的酸爽味道撲鼻而來,挑動著食客的味蕾,忍不住要進店一探。「水果是我家賣得最好的,泡草莓、泡蘋果、泡桃、泡芒果,年輕人最愛吃了。」今年已經69歲的楊大媽熱愛泡菜,而且這似乎是她與生俱來的能力。「小時候就會了,昆明人愛吃酸辣還帶點甜味的,泡菜裡面都有。」泡菜頗受外省學生的歡迎,他們大都沒見過把水果做成泡菜的。而她也總是樂於向顧客推薦這類美食。「酸酸甜甜,算是一種獨特的風味。」

  楊大媽和章魚小丸子店工作人員提及最多的,是迎來送往的學生們。他們來時帶著對昆明這座城市的期待和對新鮮世界的好奇,離開時總帶著這裡的苦辣酸甜。「鐵打的圓西路,流水的學生」,這些圓西路上的老店們,也成了眾多離人的回憶。

  ◆◆你懷念的,是青春年少的自己◆◆

  鐵打的圓西路,流水的學生。

  「你知道嗎?我的畢業散夥飯就是在火王燒烤吃的。」青春的散場,總會摻雜入燒烤的氣息。或許只有在夜深人靜的燒烤攤前,才能伴著酒精,把年輕時候的稚氣一股腦全都撒出來。圓西路上的火王燒烤,就是一個理想的「青春告別地」。最別具一格的,是餐廳正中一顆依然在生長的參天大樹。它默默站在那裡,眼看著一個個從懵懂到成熟的故事。燒烤的味道早已不是重點,向依依不捨的青春揮別,才是這裡賴以成名的關鍵。

  火王燒烤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圓西路不再像過去那樣熙熙攘攘。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它又再度冒出了久違的煙火氣。「前幾天我們忙都忙不過來,可算是過完節了。」喊野笑著抱怨,「這兩天生意沒有之前好了,不過每天也還是忙得不行。」金豬腳店的孔老闆臉上堆滿笑臉。正如他們所說,圓西路讓他們衣食富足,他們也讓圓西路成為一張美食名片,他們既是別人回憶裡的各種味道,也珍藏了圓西路上的種種回憶。

  越夜越美麗的圓西路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條圓西路,你懷念的也許不是她的美味豬蹄、飄香奶茶、酸辣泡菜,只是懷念那時候無憂無慮,肆無忌憚的自己。一代人終將老去,但圓西路見證總有人正年輕。

  策劃 羅蓉嬋 李星佺 自然

  記者 張瑪睿 劉暢 張成 實習生 馬思穎 楊斯宇 餘青豔 張芳 聶亞

  相關新聞

  【Vlog·探路】文化巷文林街:照亮昆明城的文藝明珠

  【Vlog·探路】武成路往事:老昆明人的記憶

  【Vlog·探路】行走翠湖邊,品閱半部昆明史

  責任編輯:錢霓

相關焦點

  • RR·PEOPLE|一代人終將老去,但街頭藝術永遠年輕
    他被稱為東村的」Forever Loony「(永遠的瘋子),有這樣的稱號一是因為他不修邊幅、經常邋裡邋遢,身邊卻圍繞著 Jean-Michel Basquiat、Keith Haring 這類大咖。
  • 永遠要有一顆冠軍的心!我們終將老去,但是中國女排永遠年輕
    中國女排主教練 郎平  永遠要有一顆冠軍的心  文/郎平  2019年還有最後十天了,我正在做奧運年的訓練備戰計劃。時間很少,工作很多,任務很艱巨,但是我們的團隊心態都很好。  明確目標,確定了要做的事,就一件一件去落實,一個一個目標去努力。
  • 再見凱魯亞克:「垮掉的一代」終將老去,《在路上》的人永遠年輕
    在年輕人眼裡,凱魯亞克成了精神領袖一般的存在,《在路上》被奉為《聖經》,讓無數顆年輕、迷茫的心找到了指引。只有年輕人,能懂得彼此。他們真是「垮掉的」嗎?他們只是不想接受現實強塞給自己的價值觀,他們只是要走出門去、走到世界上去,找尋能夠支撐自己的信仰。但是大人們聽不進去這些,他們只看的到年輕人「不務正業」的樣子。
  • 昆明文化巷、圓西路不完全美食攻略!都給我收藏呀!
    昨天給大家推薦了昆明親子遊的聖地,今天就給那些家裡沒有神獸的小夥伴推薦個逛吃的聖地——文化巷和圓西路!說起來這兩個地方算是一代人的情懷吧,這兩個都是小吃街,各有特點,非常值得一去,而且毗鄰翠湖,遊玩之餘吃東西的地方也不用愁了。
  • 《在路上》: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不同的年代有著不同的時代烙印,羅馬不是一天建成了,美國的文化傳統也是一代人一代人累積而成的。追求民主和平自由,是全人類不斷精進的旅程,只是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方式。無論種族與國家,年輕的靈魂永遠在路上,世界永遠屬於年輕的一代。
  • 「圓西路」還是「園西路」?亂不清的昆明地名 遊客來了一臉蒙
    掌上春城訊打開抖音,看到自己關注的網紅推薦了圓西路小吃一條街,來自四川的大學生許詩曼到昆明旅遊時就準備去打打卡。根據推薦,她打開百度地圖搜索「園西路」,導航上出現「圓西路」及「園西路」,雖然名字不同但顯示的是同一位置。「網上寫的是園西路,到地點了看到路牌上寫的又是圓西路,街上店鋪門頭『園』和『圓』都有,讓人分不清楚。」許詩曼攤攤手說。
  • 人雖老,但心態不能老,每天保持有一顆童心,永遠年輕,青春不去
    「容顏未老,心已滄桑,」曾幾何時,我們慨嘆,青春離自己漸行漸遠。職場歷練中,我們褪去了曾有的懵懂、青澀,變得穩重、成熟、老練,循規蹈矩、瑣碎紛雜的工作,讓我們的內心漸漸變得淡然,少了年少的激情與活力的我們,遠去的不是韶華,而是年輕的心態。
  • 致,我的後半生,即使歲月老去,我們也永遠年輕,用力去擁抱陽光!
    人到中年,要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主動丟棄形形色色的欲望和追求,不要再把快樂寄託於外在的假象,不斷充盈自己的內心,即使老去也要很認真。學會愛自己。如果你們依舊相愛,那麼請繼續保持,人這一輩子,找到一個相伴到老的人不容易,一定要倍加珍惜。如果你的婚姻已經貌合神離,可有可無,像一個爛掉的蘋果,那麼我勸你也不要繼續啃了。人到中年,職場半坡。人到40歲失業是什麼感覺。這種感覺又都可怕?你不敢失業,更害怕失業。沒有年輕的優勢,肩膀上卻只有越來越重的擔子。
  • 致不再年輕的70後:人可以老,心不能老
    曾經風華正茂的少年,豆蔻年華的少女,在如水的歲月中也漸漸老去了,青春一去不復返,就像那清晨的絢爛朝霞一般短暫,但是那種美麗卻永遠刻在了心理,從未被時光磨滅半分。白髮戴花君莫笑,歲月從不敗美人。時光雖然能夠帶走年輕的身體和容顏,卻帶不走一顆年輕的心。
  • 為你讀句子:「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身體會老,心也許不會
    文∣閒時翻書君(原創文字,拒絕轉載,歡迎關注)讀到這樣一句話:「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達摩流浪者》閒時翻書君:這句話的意思,幾乎等同於「永遠不要老去。」心態和身體,究竟哪一個會先行衰老?01身體的退行變化,是先天註定的。
  • 評論|年輕幹部當學「圓規畫圓」成長
    有些年輕幹部或整天抱怨命運不公、機遇不好,卻不捫心自問、反躬自省;或志大才疏、好高騖遠,不能腳踏實地、堅定幹事初心,以致難以成長成才,甚至一事無成,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心不定、腳不走。年輕幹部當學「圓規畫圓」,把心定下來,把腳邁出去,走穩成長之路。 年輕幹部當學「圓規畫圓」,堅定初心。圓規畫圓」靠的是「圓心」始終不變,幹事初心如何、能否始終如一,對幹部成長非常重要。
  • 永遠年輕 永遠熱淚盈眶 永遠在路上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永遠在路上。 ——凱魯亞克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們終將變成別人口中的「別人」,無論好壞,所以,不快樂的今天,就此作罷,知道嗎?不要為難自己,為難自己就是與現實世界合謀,所以好好的睡一覺,每天都會有明天,而明天還在等著你呢! 圖/動漫頭像bot
  • 我老了,但我的採三永遠年輕
    我老了,但我的採三永遠年輕! 我叫安玉生,是油房莊第二採油作業區油十轉中心站的修井監督。我幹過修井工、焊工、電工,當過大班班長、井區書記和保安中隊隊長,油田上的工種基本都被我幹了個遍。今天,我站在這裡講述故事,就是希望把我們採三老一輩好的精神、傳統、品質傳承下去,交給年輕人繼續發揚。
  •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高考總在繼續
    8月20日,他接到山西大學法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他一臉迷惘:「我去讀法學幹嘛呢?」很多人一定都忘了,錢鍾書、吳晗、臧克家、錢偉長等當年是怎樣走進了大學。
  •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詞句精選)
    摘自:微博高票改編意思是:喝了這杯酒,所有的煩惱一掃而空5.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永遠年輕這句是jack kerouac書裡寫的,叫作>理解:永遠保持年少輕狂的本真,保留那一股熱血和溫情。——(五代)馮道《天道》意思是:自身要多做義舉做好當下,而不要去牽掛往後的發展。
  • 佛山這條CD街,承載了一代人的獨家記憶
    小編去詢問店主時,她回道:「我們買的都是正版」。 ■■■ 「一代人獨有的記憶」 曾經承載了80、90後回憶的CD街,現在已經幾乎沒有了CD,只留下一間又一間的外賣鋪、小吃店。
  • 致我們終將值得的青春!
    現在有一個話筒和一個板凳遞給年輕的你  我們準備和你聊一聊  十五年後,你會在哪兒  你在做什麼呢?  穿什麼?吃什麼?  出門坐什麼交通工具?  窗外的風景有多旖旎?  身邊那套家電有多神奇?  有沒有找到多吃不胖又不累的辦法?
  • 保姆級 vlog 教程:你的第一支 vlog ,不難剪.
    👇鑑於我們大部分讀者都是 vlog 小白,叉哥也 just 略懂皮毛。所以出一個的「 vlog 新手入門教程」,給大家介紹必學的基礎 vlog 技能,似乎更適合。vlog 就是一種視頻日誌,記錄你生活中真實發生的點點滴滴。不論是學習、旅行、上班,還是聽音樂、睡覺、吃飯.只要你想,都可以拍成vlog。👉第一次拍vlog,要拍點什麼?首先,要搞清楚 vlog 的類型,主要分兩大類:一是以時間為緯度。
  • 南京西路最後的老弄堂,靜安別墅和張家花園
    靜安別墅和張家花園是南京西路上的老弄堂,它們離得很近,只隔一個街區。在繁華的南京路上這樣的地方越來越少了許多人慕名前來探訪這兩條弄堂。雖然都是弄堂,它們卻有著不同的風格。張家花園似乎要更出彩,據說小小的弄堂裡有幾十種建築樣式。其實當年張家花園要比現在規模大得多,而且是一個中西合璧的大園林。
  • 90後到底是什麼樣的一代人
    人和人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人和人的差距,有時候比人和狗還打,所以,我不會給任何一代人貼上統一的標籤。在十年前吧,很多人都在說90後因為大多數是獨身子女,所以自私,不懂得分享,不懂得團結友愛。但是現在看來,這一代人並不是這樣。每個人都有缺點,每代人中也有我們不喜歡的人,當然,也有喜歡的。很幸運地,90後整體上好像還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