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準媽媽都說,懷孕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丈夫又不能替自己分擔痛苦。再加上肚子裡的寶寶時不時動彈一下,半夜被胎動鬧的睡不著覺的準媽媽只多不少。
其實女性懷孕後,肚子裡的寶寶也在努力"守護"媽媽
懷孕的時候,媽媽用自己的身體作為寶寶成長的"溫床",提供營養和必要的環境,孕育一個新的生命。肚子裡的寶寶,可並不會只享受媽媽的饋贈而不回報,他(她)們也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守護"著自己的媽媽,溫馨有愛!
1)控制自己"不長大"
胎兒逐漸長大,對媽媽體內的器官壓迫就會越來越嚴重。但是到了一定時期,肚子裡的寶寶就會"停止生長",然後儘可能地蜷縮自己自己身子,節省空間,避免對媽媽體內的器官造成更大的壓迫。他們甚至會分泌抑制生長的激素,避免自己的身高生長過快。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剛出生的寶寶體重大不相同,但是身高(體長)基本都在49釐米左右。
2)保護媽媽身體不受傷害
2011年,美國的科學研究發現,胎兒會分泌一種幹細胞,修復媽媽受傷的身體。根據美國在《循環研究》雜誌上刊登的論文得知,這種胎兒分泌的幹細胞會參與到媽媽心肺、肝臟、大腦、腎臟等器官的修復工作中。很多寶媽懷孕之後,覺得自己身體變年輕了,體質變好了的原因,就是這個。
3)分娩出工也出力
分娩是整個懷孕過程最艱難的一步,準媽媽要經歷劇烈的疼痛,才能讓自己的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在分娩的過程中,胎兒其實出工也出力。他們不僅會4次調整自己的身體,以便更容易進入產道。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會配合媽媽往外用力擠,爭取減輕媽媽的分娩難度。
4)和媽媽共享抵抗力
在懷孕的時候,胎兒待在子宮裡也會產生一定的抵抗力,以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寶寶和媽媽,又因為臍帶而緊密相連。所以寶寶都會慷慨地和媽媽共享自己的抵抗力。很多寶媽都會發現,自己在孕期抵抗力明顯增強了,不那麼容易生病。原來寶寶也在肚子裡默默地保護自己的媽媽,看完想生娃了!
既然寶寶在肚子裡努力地"守護"媽媽,孕媽在生活裡注意一些事情,保護好胎兒:
1)飲食均衡且健康
飲食方面,孕媽要保持清淡均衡有營養,吃一些易消化不刺激的食物,另外還要適當補充微量元素,促進胎兒發育。像燒烤、醃製食品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儘量少吃或者不吃。還有零食方面,選擇有營養價值的零食,如各類堅果、水果,辣條、薯片等少吃。
2)少熬夜不喝酒
保持正常的作息,對胎兒的發育也很重要。孕媽要儘量做到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因為熬夜的話會導致胎兒作息時間也不規律,他們不高興了還會踢肚子。另外,遠離酒水,帶有酒精的食物也要少吃。同時遠離化妝品,尤其是指甲油;二手菸的問題也要注意,丈夫吸菸的話,讓他們去陽臺。
3)適當進行體育鍛鍊
在孕期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可以促進孕媽身體的血液循環,加快胎兒的新陳代謝。這樣肚子裡的寶寶身體會變得更加健康。而且,鍛鍊還可以增強孕媽身體素質,以後分娩體力更充沛。不過,要注意運動的幅度,不可太激烈。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