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懷孕的辛苦,也只有懷過孕的寶媽才知道,不過也有懷孕不那麼辛苦的孕媽,因為她們的寶寶很有愛,還在肚子裡時就懂得保護媽媽!
寶寶這3種護母方式讓人倍感溫暖,自家寶寶如此,可就要加倍珍惜了!
肚子裡的寶寶守護媽媽的三種方式,溫馨有愛,看完「心都化了」
1.讓媽媽變得更年輕
有研究表明,女性懷孕後,肚子裡的寶寶就會分泌胎兒幹細胞,即使孩子已經出生,胎兒幹細胞也不會消失,而可以在寶媽體內存活數十年。
胎兒幹細胞的獨特之處就是具有修復器官的功能,特別是修復心臟損傷。
這些細胞的存在能讓寶媽的器官變得更健康,也因此變得更年輕。所以說,寶寶還在肚子裡時就在為媽媽的顏值做貢獻,稱之為「寶藏寶寶」並不為過。
2.不過度成長
可以發現,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總是蜷縮著的,孩子被胎盤束縛著。雖然可以掙扎通過擠壓媽媽的心肺而使自己的活動空間變大,但寶寶們並沒有這樣做,他們似乎懂得保護媽媽就是保護自己的道理,在媽媽體內就懂得控制自己的身體,以免傷害到媽媽!
同時,孕媽們也會自動分泌一種防止寶寶過大的物質,保護寶寶。因此一般寶寶出生時身長都在50釐米左右。
3.分娩時和媽媽一起用力
孕媽分娩時通常痛苦難耐,但其實孕媽們並不是一個人在奮鬥,肚子裡暖心的寶寶也在和孕媽一起努力。
孕媽分娩時會給肚子裡的寶寶發出信號,把自己縮成最小的一團,全力配合孕媽生產,並努力完成4次翻轉,讓自己順利來到這個世界。
肚子裡的寶寶越配合,孕媽生產就會越輕鬆,所以有些孕媽生產感到很輕鬆,其實也和寶寶的全力幫助有很大的關係。
寶寶在肚子裡保護媽媽,其實是一種無意識的自然行為,他們和媽媽本為一體,在保護媽媽的同時也是在保護自己。
不過,孕期過得舒不舒服,真的和寶寶有一定關係,比如有些寶媽孕吐並不強烈,肚子裡的寶寶也不鬧騰,平時能夠睡個安穩覺,懷孕之後抵抗力也變強了,幾乎沒有生過病,這些現象和肚子裡的寶寶有很大的關係。
寶寶心疼媽媽的三種方式,讓人覺得暖心又有愛,不少網友直言看完「心都化了」,甚至還有網友說,本來害怕生娃,但是這麼一看覺得生孩子不是什麼難事,看完都想生了!
實際上,寶寶在肚子裡也就待個十月,他們在肚子裡的暖心是暫時的,來到世上後的暖心才是王道。
寶寶成長中暖不暖心、乖不乖巧,除了天生帶來的乖巧的氣質,更多地需要家長去引導和教育!
如何引導孩子變身暖心寶貝?
1.家長做暖心的示範
孩子貼不貼心,其實和家庭環境有巨大的關係。那些冷漠、對孩子沒有太多感情的家長培養不出暖心的孩子,想讓孩子變得貼心懂事,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長親自示範,營造溫暖的家庭環境。
比如家人間互敬互愛,互相幫助,感情深厚,這些都能讓孩子變得溫暖。值得注意的是,家長應該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要給予溫暖,可不要傷害孩子後再彌補哦!
2.教會孩子表達愛
年紀小的孩子很難懂得什麼是愛,但他們會去模仿和學習。比如媽媽親親寶寶,寶寶也會親親媽媽,在這樣的互動下,孩子慢慢懂得這是媽媽的愛。家長們要有意識地去引導孩子表達愛,當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愛時,家長們可不要拒絕哦。
比如孩子給家長寫信,家長們最好要給予回應,平時多做有儀式感的活動,給孩子提供表達愛的機會,懂得愛的孩子都是一團溫暖的火焰,點亮自己,溫暖他人。
3.選擇寓教於樂的好方法
如果直接對孩子講「要學會換位思考、為他人著想」「送人玫瑰,手有餘香」這樣的大道理,孩子可能很難明白,也很難記住,更別說去實踐。但若是把這些道理融入遊戲和故事當中,就能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給孩子講講感人的暖心故事,孩子很容易就能記住裡面的內容,並在家長的引導下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學習,這樣寓教於樂的方法能讓孩子更容易懂得去關心他人。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就會疼媽媽是件幸福的事,寶寶長大後也能關愛家人,成為爸媽的小棉襖是更大的幸事,希望每位家長都能擁有貼心小寶貝!
今日互動話題:你孕期的時候寶寶會鬧騰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