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檔賓館裡獨享八九百元一份的大龍蝦,眼睛都不眨一下。如此出手闊綽的顧客,並不是大款或富豪,而是一名大多數時間待在監獄裡、出來後再次作案的累犯。他之所以能維持高消費,是因為偷來了杭州市蕭山區兩名政府機關局長的酒店貴賓卡。
(《今日早報》8月1日)
小偷最後無論被法院做出什麼樣的判決,都是罪有應得。筆者感興趣的是,局長的貴賓卡由何而來。從小偷的消費來看,貴賓卡裡能消費的錢數可不小,作為有薪族局長,能消費得起這麼高的消費嗎?
另外,貴賓卡被偷之後,為什麼沒有報案?雖然新聞中給出了解釋,說是此案一直沒暴露,與貴賓籤單卡一個月結算一次有關,但這樣一個解釋恐怕並不讓人信服。一是貴賓卡可不是一般的卡,裡面有數萬元甚至更多的錢,怎麼對此貴重物件如此粗心?二是小偷偷出的不僅僅是貴賓卡,還有購物卡、高檔香菸等,這麼多東西被偷,怎麼會沒有發現?三是小偷不是偷一次,而是偷了六次,如此高頻率的盜竊,竟然無人追究?
如此種種的反常跡象,不得不讓人懷疑。莫非局長的貴賓卡來路不明?別忘了,許多貪官都是被小偷牽出來的。貪官被偷之後,大多數都不報案,一旦報案,他們的貪汙受賄就容易被發現。貴賓卡是不是公款消費?正因為是公款,吃的是公家的錢,貴賓卡沒有了,吃虧的又不是自己,隨它去吧?
這樣的懷疑可能沒有根據,不妨說是對幹部的「惡意」猜測。但這樣的惡意猜測,也是符合常理的猜測,是許多人根據經驗作出的合理懷疑。幹部不同於一般的人,要經得起懷疑,要能自證清白。在國外,當官員受到社會懷疑的時候,一般都想辦法為自己釋疑。釋疑之後依然無法獲得信任,只有選擇黯然離任。所以,官員們都很注重細節,避免因一些不必要的問題引發公眾的懷疑。由此可見,惡意的猜測,是必要的,它可以使官員更加謹慎,更加廉潔。
對丟失貴賓卡的局長,面對社會合理的懷疑,有責任站出來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