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東芝彩電決不是燙手山芋 海信全球化再添三個籌碼

2020-12-19 砍柴網

 

東芝彩電在歐洲的品牌認知至少60%以上,局部地區或達80%左右;東芝彩電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很好的渠道建設;雄厚的技術實力與海信深度融合,對於海信用核心技術在全球佔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三個籌碼,正是海信併購東芝彩電的底氣。11月14日,當海信併購東芝消息甫一出臺,旋即在全球家電行業引爆,成為2017年底家電圈收官之戰的一大「吸睛」事件。

但市場對這一併購併不全是贊同,基本有三種觀點代表著不同立場。讚揚者,認為海信的全球化將會加速,手握海信+東芝和夏普(北美地區品牌使用權)三個品牌,形成品牌集團軍優勢,將會進一步坐實海信全球銷量第三的位置;反對者,認為東芝是一個江河日下的日本品牌,未必能給海信的國際化加分,原因是在全球很多國家,東芝彩電已經撤出該地區。海信收購之後,東芝捲土重來能否復活,是個未知數,而且海信需要投入更大的財力物力和精力。

中立者則對海信持觀望態度。根據藍科技分析,併購東芝對海信是一個利好,而不會是燙手山芋。無論是從渠道建設、品牌認知還是消費者對東芝彩電技術的認可,東芝對於海信,都是一個強加分項;海信對於東芝的強加分項,則是肩負東芝品在全球牌重新復盤,上演強者歸來的重任。

我們以歐洲市場為例,通過分析東芝在歐洲市場以往的成就,可以猜想,上述三個籌碼,將是海信依託於東芝通往全球的增量路徑。

併購東芝彩電決不是燙手山芋 海信全球化再添三個籌碼

東芝品牌認知高於中國現有品牌

東芝衰敗,這是事實,但品牌底蘊依然存在。對於歐洲消費者來說,他們對東芝的記憶還沒有忘得一乾二淨。11月14日,藍科技在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和匈牙利派出5位記者在SATURN、Media Markt等家電賣進行隨機訪問時了解到,超過60%的歐洲消費者對東芝品牌印象深刻,在英國和德國一些規模較大的家電賣場,消費者對東芝品牌認知度達到80%左右。

公允地說,即使東芝電視銷量早已經被中國品牌超過,但在歐洲市場的認知度方面,中國品牌和東芝還不具有可比性。藍科技在採訪中獲悉,以英國市場為例,2015年東芝彩電的市場佔有率為6.2%。僅就品牌認知而言,中國品牌還有很長的距離才能達到今天東芝的知名度。

海信併購東芝,在全球具有一定的轟動效應。將海信與東芝品牌一起借勢世界盃,將會有積極的作用。所以,從品牌認知而言,東芝還是有一定市場基礎的。

海信在公告中稱,東芝品牌歷史悠久,是全球知名品牌,並且曾經是電視行業領導者;海信則正在實施國際化戰略,目前海信電視市場佔有率已經進入全球前三,收購後將進一步加速海信電視的國際化進程。

借力東芝渠道 海信或將提速

輝煌時期的東芝,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銷售。如今,東芝彩電的身影正在這些國家和地區逐漸退去,但並不意味著多年辛苦建立渠道關係的終結。

在海信國際化加快的背景下,渠道建設是重中之重。相較而言,目前的海信渠道建設處於相對弱勢格局時,借勢並修復東芝原有的渠道關係,對海信的作用不言而喻。

11月14日晚間,日本家電行業內一位資深人士對藍科技表示,儘管東芝彩電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芒,但對於苦心經營一百四十多年的品牌,東芝仍然希望這個品牌持續發展下去,他們對海信寄予厚望。尤其是東芝過去在全球建立的渠道關係,是一個非常好的渠道。維護老客戶,比開拓新客戶要容易得多,海信一定會明白這個道理。

併購東芝彩電決不是燙手山芋 海信全球化再添三個籌碼

技術佔位與海信深度融合

大多數日本人或許都想不到,在1960年生產了日本第一臺彩電顯像管電視機的東芝,在誕生140多年之後終於還是易主。卸下「彩電之父」的盛名,除了希望海信激活東芝品牌以外,他們還會在技術上與海信共享。

雙方的技術融合還是有基礎的。比如東芝電視在圖像處理、畫質晶片、音響等方面有深厚的技術積累,海信電視在智能化技術及內容運營服務、以及雷射電視等新型顯示產品和技術方面具有領先優勢,收購後可以實現雙方在電視技術、產品方面的互相補充提升,同時有利於縮短東芝電視產品上市的周期和降低開發成本。

除此以外,海信電視擁有採購和製造的成本優勢和規模效應,收購後通過與東芝電視共享供應鏈資源,可以提高東芝電視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曾經,90年代的東芝與索尼、夏普、松下、日立、三洋曾號稱日本彩電六巨頭稱霸全球市場。甚至在2010年時,東芝彩電在全球的銷量還達到1400萬臺。如今,這一頁經成為翻篇,而且永遠了歷史。

自併購之日起,東芝已經烙上了海信的標籤。對海信來說,國際化的徵途又平添了許多增量渠道,意義非凡;對東芝來說,重新復盤東芝品牌,指日可待。

相關焦點

  • 【關注】海信或拿下東芝電視業務,日系彩電僅剩索尼苦撐
    ,而中國彩電品牌海信是潛在購買方。東芝電視雖然整體境遇不佳,但在部分國家市場,東芝電視還有享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比如,在日本市場,東芝電視品牌知名度仍然位居第二,高於索尼和松下。如果購得東芝電視業務,對海信的全球市場拓展大有裨益。三是鞏固全球前三的地位。海信是國內的第一大彩電企業,全球市場位列前三。但海信與身後TCL、索尼的差距並不大,而與三星、LG的距離又有些遠。
  • 因為這三點海信拿下東芝電視
    對於海信來說,收購一家日系老牌彩電企業是其從全球第三登頂世界霸主地位的關鍵一躍,之所以選中東芝電視則有三點重要原因。 一、品牌的全球影響力在CRT時代,東芝與索尼、松下、日立一起被譽為日本彩電的「四大天王」。雖然在平板電視時代,東芝的影響力有所下跌,但這並不妨礙其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
  • 因為這三點海信拿下東芝電視!
    這一系列舉動表明,海外擴張早就成為海信電器的戰略核心。由此此次海信電器收購東芝電視早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對於海信來說,收購一家日系老牌彩電企業是其從全球第三登頂世界霸主地位的關鍵一躍,之所以選中東芝電視則有三點重要原因。一、品牌的全球影響力在CRT時代,東芝與索尼、松下、日立一起被譽為日本彩電的「四大天王」。
  • 海信彩電的王位,東芝如何保駕護航
    海信的成績與國內彩電行業上半年市場萎縮12%,全球彩電市場亦被預期全年萎縮10%,形成了鮮明對比。反差之中,海信到底依靠什麼「逆勢突起」的呢? 殺手鐧東芝究竟有多強 在圍繞海信彩電的成績分析中,東芝始終是一個中心點。
  • 東芝電視成中國企業 中國品牌全球化之路再續新程
    海信相關負責人在記者採訪時確認,東芝株式會社還保留持有TVS的5%股權。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彭健鋒向記者表示,海信併購東芝電視業務是場雙贏的合作,由於整個顯示產業鏈逐步向中國轉移,東芝固守東芝電視已經意義不大,與中國廠商合作可以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和折現率最大化。
  • 23年來中國彩電首次登頂日本市場 海信東芝立戰功
    撰文/藍科技2019年是日本彩電行業格局變化最大的一年。23年來首次有中國彩電品牌在日本市場成功登頂。毫無疑問,海信+東芝立下赫赫戰功。根據對日本全國消費電子零售商ECショップ的POS數據進行統計後得出的結論看,海信電視銷量超越索尼和松下,海信單品牌就位居市場銷量排行第三位,這對日本彩電行業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排在海信前面的兩個品牌分別是夏普和東芝。由於海信收購了東芝的電視機業務,所以從整體來看,海信+東芝銷售數據位於日本市場第一位。
  • 海信回應收購東芝始末:「撿垃圾」還是「布棋局」
    近日,海信電器收購日本東芝電視的消息發布,引發各界再度將關注的焦點投向海信的全球化布局。收購日本電視巨頭東芝,反擊、起訴夏普專利侵權,在美國黑色星期五大促中一天即銷售52萬臺4K電視……海信集團的國際化「動靜」有點大。   收購東芝,這步棋對海信來說,是國際化布局的優化,還是如外界質疑提出的「撿垃圾」?
  • 東芝電視這一品牌未來能否在海信旗下重現輝煌?
    >  有一點毋庸置疑,就是東芝目前遭遇整體潰敗和萎縮。其近兩年一路甩賣旗下業務,「東芝視頻」只是一道縮影。此次東芝拋售東芝視頻,是因為儘管多次採取裁員等合理化措施,但其主營業務仍持續虧損,留在「自身難保」的東芝門下,也很難再改善狀況。  關於海信電信的收購行為,各方也有很多分析。其中主要的觀點的海信將會藉助東芝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 海信「接盤」東芝正式完成
    歷時近9個月的海外收購終於完全落幕。  面對TVS公司糟糕的經營狀況依然選擇收購,海信電器曾公開說明是基於三個方面:其一,東芝歷史悠久的品牌,並且曾經是電視行業領導者,收購後將進一步加速海信電視的國際化進程;其二,東芝電視在圖像處理、畫質晶片、音響等方面有深厚的技術積累,收購後可以實現雙方在電視技術、產品方面的互相補充提升,同時有利於縮短東芝電視產品上市的周期和降低開發成本;其三,海信電視擁有採購和製造的成本優勢和規模效應
  • 海信半價收購東芝值不值
    歷時近9個月的海外收購終於完全落幕。日前,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600060.SH,以下簡稱「海信電器」)發布公告稱,關於收購東芝旗下的ToshibaVisualSolutionsCorporation(以下簡稱「TVS公司」)股權的交割事宜已經全部完成,且交割價格也從原來的7.98億元變為3.55億元。
  • 松下夏普東芝相繼被收編,日本彩電品牌是如何一步步衰退的?
    2011年,松下將旗下三洋家電出售給海爾集團;2015年,長虹集團獲得三洋電視品牌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使用權;2016,夏普被代工巨頭富士康斥資35億美元收購,佔股66%;2017年,東芝電視業務被海信以129億日元收購,擁有其今後40年能在全球範圍內出售電視機時使用「TOSHIBA」品牌的權利;
  • 海信東芝銷量奪魁,日本市場中國彩電實現歷史性超越
    但是2019年日本彩電行業發生巨變,23年來首次有中國彩電品牌在日本市場立足,並且還完成了銷量登頂的壯舉。從廣大消費者的評價中可以看出,這個中國品牌不僅拿下了日本市場而且還贏得了用戶的心,這個品牌就是海信!去年年底開始,海信就有崛起的勢頭,電視銷量逐漸超越索尼和松下,品牌銷量在市場排名第三,而排在海信前面的兩個品牌是夏普和東芝。
  • 海信收購了東芝的電視業務,日本老牌電視品牌又少了一個
    11 月 14 日,中國家電集團海信宣布用 195 億日元(約 11.4 億元) 收購東芝集團旗下的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 95% 的股權,預計在 2018 年 2 月底完成交割。
  • 東芝電視投誠海信,國內彩電市場怎麼這麼香?
    導讀:11月14日,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信」)與東芝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東芝」)聯合宣布,海信以129億日元收購東芝電視。這起交易反映出的是日系家電的衰落和國產家電的崛起,不只是海信,包括格力、TCL和海爾等在內的國產企業都在全球市場展現出了日益增強的實力。
  • 東芝電視被創維TCL分食,海信乾脆吃下東芝映像九成股份
    東芝留下的糊塗帳「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許多中國人對此仍然耳熟能詳。擁有142年歷史的東芝在顯示技術領域引領了日本乃至世界科技潮流,全球科技品牌價值排行榜位居前列。據國際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HS的調查顯示,東芝電視的銷量在日本市場仍舊位居前三。
  • 再見,日本東芝!你好,中國製造!
    持續發酵近一年的傳聞終於塵埃落定了,11月14日,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在東京聯合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簡稱TVS)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
  • 海信收購東芝電視,崛起中的中國製造還需警惕什麼?
    11月14日,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近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進行海外投資的案例屢見不鮮,而且收購資金動輒數十億美元。相比之下,此次海信電器收購案涉及的資金規模並不大,但是這宗收購還是引起輿論廣泛關注。
  • 東芝倒下!海信收購!郭臺銘徹底蒙圈了?
    ,果真是幸福都長著翅膀,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就被海信吞併東芝給了結結實實的一頓悶棍。轉讓完成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預計將於18年2月底完成交割。我們都知道,圍繞著北美品牌授權的問題,夏普與海信算是徹底鬧掰了,大老闆郭臺銘勢在必得,但海信也不是吃素的,吵個臉紅脖子粗,關鍵是沒能得償所願,北美品牌授權仍牢牢的握在海信手中。
  • 海信集團8億收購東芝電視業務,又一日企「神話」被中國製造收編!
    海信收購日本東芝電視業務11月14日,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日本東芝株式會社聯合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簡稱TVS)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
  • 東芝電視業務將徹底被拋售 傳中國品牌海信也是接盤者之一
    家電曾是東芝的一張名片,在其公司的歷史上,不少輝煌都由家電寫就。包括製造出日本最早的電晶體電視與微波爐、筆記本電腦和DVD等。尤其在電視機領域,東芝更是擁有厚重的歷史感,曾經在1927年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個能接受電視圖像的陰極射線管、在1960年生產出日本第一臺彩色顯像管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