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一天沒大便
很多新生兒都會有幾天不排洩的狀況出現,出現這一狀況各位媽媽不要著急首先我們要了解發生的原因,從而去避免此類事情的再次發生,也要學習更多的如何護理嬰兒的知識,讓自己的寶貝更好的健康成長,那麼新生兒一天大便幾次正常?
新生兒一天大便幾次正常
嬰兒大便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兒期大便次數較多,一般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嬰兒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只要嬰兒精神飽滿,吃奶情況良好,身高、體重增長正常,家長就沒有必要擔憂。
如果嬰兒吃的是配方奶,那麼大便通常呈淡黃色或土黃色,比較乾燥、粗糙,如硬膏樣,常帶有難聞的糞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較多,大便可能變軟,並略帶腐敗樣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較多。有時大便裡還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不要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軌跡,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數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
新生兒拉肚子原因
1、生理性稀便
由於正常新生兒的腸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餵養方式的寶寶大便性狀也存在明顯區別,如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母乳容易被寶寶吸收,所以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排便次數會較多,會出現假腹瀉現象。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較稀薄,如果寶寶精神好,吃奶好,體重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
2、病理性因素
(1)非感染因素
餵養不當:爸媽給新生寶寶餵食的奶粉過濃、奶粉不適合、奶粉中加糖、奶液過涼或過早添加米糊等澱粉類食物,都會容易導致寶寶積食,從而引起腹瀉。
對奶粉過敏:100名寶寶中有2-7名會對奶粉蛋白質過敏,有遺傳性過敏體質的新生寶寶更容易產生對奶粉蛋白質的過敏症狀。
(2)病毒或細菌感染
患感冒:寶寶在患感冒時,會經常伴有腹瀉症狀,因此只要從根本上把感冒治好,腹瀉也就自然而然地痊癒了。
病毒或細菌感染:新生兒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腸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當腸道感染時,沒有能力去減弱和中和細菌的毒力。可分為腸道內感染、腸道外感染。腸道內感染主要發生在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新生兒,由於奶具不潔而導致病從口入。
最嚴重的要算新生兒流行性腹瀉了。腸道外感染主要是由於病原體毒素的影響或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致使消化系統功能紊亂、腸蠕動增加而引起腹瀉。在新生兒患肺炎和敗血症時,細菌有時也可從腸道外或血液中透過腸壁,滲入到腸道內,引起腸炎。
兩個月嬰兒大便次數對照表
兩個月的寶寶就像是一棵剛剛長出嫩芽的小樹苗。一般情況下兩個月的寶寶只吃母乳,這個時候寶寶的大便也會比較規律,一天拉幾次,大便什麼樣子都是一定的。那麼兩個月嬰兒大便次數一天多少正常呢?
一、兩個月的寶寶大便次數
2個月的寶寶如果是母乳餵養的拉3-4次屬於正常的,奶粉餵養的一般的1-2次屬於正常的。
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是金黃色的,質如軟膏,不臭,每天的大便次數是2-4次;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比較硬,呈淡黃色,中性或鹼性,有臭氣,每天1-2次。寶寶3天一次大便,說明寶寶有些便秘,寶寶便秘可能是消化不好或是寶寶上火。
二、兩個月的寶寶大便情況
1、寶寶大便如果是綠色的,像蛋花湯或稀水一樣,而且不均勻,有白色小凝塊,每日的排便數次,就是消化不良的反映;
3、寶寶大便中皂塊多或有脂肪顆粒,就是脂肪消化不良;
4、寶寶大便有明顯腐臭味,可能是蛋白質消化不良;
5、寶寶大便鮮紅色或像柏油一樣,就是消化道出血;
6、寶寶大便灰白色則可能是膽道阻塞;
7、胎糞一般為墨綠色,沒有臭味、粘稠;
8、吃母乳的寶寶大便是金黃色,有酸性氣味,沒有明顯臭味;
9、吃牛奶的寶寶大便是淡黃色或土灰色,硬膏,略帶臭味;
10、添加了奶糕或米粉的寶寶,寶寶的糞便就比較軟,量比較多,顏色有點暗褐,臭味明顯。若添加蔬菜泥,寶寶的大便可能是菜色的,這都是正常的。
如果你家裡有寶寶你可以對照一下本文所講的關於寶寶大便的這些問題,看看自己的寶寶的大便到底正常嗎?如果不正常一定要積極尋找到造成不正常的具體原因,積極進行對症下藥進行矯正才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