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就知道,今天家裡要來客人,因為今天是爺爺的生日。
清晨,媽媽早早起來去菜場採購豐盛的食材。中午,主客圍坐桌前,觥籌交錯,談笑不斷。唯有爺爺奶奶在靜靜地吃飯,他們不知道中年人聊的那些股票、房子、學區,也不懂孩子們談的遊戲和影視偶像,沒有人關注他們,他們也接不上大家的話題。身為壽星的他們,仿佛穿了隱身衣般,不為眾人所注視。
然而,接下來一幕卻讓我深烙於心。餐桌上,只見爺爺顫巍巍地伸出乾癟、青筋凸起的雙手,夾住奶奶喜愛的莧菜,送到對方的小碗裡,輕聲說:「老太婆,多吃點蔬菜。」語氣裡溢滿濃濃的關愛。看到這一幕,仿佛有什麼東西鑽進了我的心裡。
午後,陽光繾綣。酒足飯飽的客人們有的邊剔著牙,邊有滋有味地吃著水果,有的斜倚在沙發上高談闊論,有的沉迷於麻將,砌著四方城,而孩子們早已四散開來,各自拿著手機瘋玩去了。爺爺躺在陽臺搖椅上沉沉睡去,廚房裡收拾消停的奶奶,邊嗔怪著「這老頭子,又不上床上睡」,邊急急忙忙抱來一床毛毯,輕輕蓋在爺爺身上,幫他左掖右掖,生怕哪裡漏了風。
或許,人老成雙也是一種幸福,至少,在被人忽視的時候,他們可以相濡以沫,互相關愛。
黃昏,別離的時刻到了,大人們彼此道別,而表弟兄、表姐妹卻歡呼雀躍。六歲的表弟才被爺爺捉住雙手,隨即便掙脫開來,呵呵笑著蹦躂開了。十二歲的表妹還沒等奶奶說話,便一邊搶著說:「知道了,知道了。」一邊逃也似的跑開了,好像她的外婆一開口準會是一番送別時令人膩煩的陳詞濫調。
這些小客人們真的會「知道了」嗎?不,他們不知道。他們還沒學會換位思考,還不懂得感同身受。我對大家的表現早已不滿,但又不知如何改變,在大家簇擁著出門的時刻,我急中生智說:「感謝大家今天來我家做客,慶祝爺爺生日,我準備了禮物送給你們。」客人們用狐疑的目光看著我,我從桌上拿起一個U盤和一個迷你小音箱塞在爺爺的手裡:「爺爺、奶奶,這個U盤和音響送給你們,我要給你們下載最喜歡的京劇《沙家浜》和黃梅戲《天仙配》,以後還要教你們玩智慧型手機,讓你們跟上形勢,和大家一起聊天。」四隻渾濁的眼睛頓時閃現出灼灼光亮,客人們卻帶著愧疚默默離場……
家裡安靜如初。我打開日記,寫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