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鏡頭下的緬甸佤邦(下)

2021-02-25 緬甸在線1
營盤中心小學

營盤中心小學,曾經是佤邦營盤區最挺尖的學校,由當地華人、鄉紳等在東南亞地區發展起來的華僑名流中募捐籌資所修建的。最為醒目的當屬學校門頭及兩側的繁體字。

學校校長楊曉福,祖籍雲南騰衝,曾做過中國「友誠基金」的志願者。

學生們在操場上打籃球。從某種程度上講,營盤中心小學曾經的輝煌與這塊水泥球場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繫,因為這是唯一有水泥場地的學校。

教師辦公室

報時用的種和鈴鐺

高年級學生的教室

黑板上的教學內容:圖畫配英文

黑板上的教學內容,仔細一看才發現,在中國的叫《真心英雄》的歌被翻譯成《心中的夢》,這就是孩子們的語文課。

低年級學生的教室

低年級學生上課用的課桌椅

鴻建小學

鴻建小學是中國雲南西盟森鴻商貿有限公司在跟佤邦政府合作「替代種植」項目時援建的一所小學校,目前,也是營盤區唯一一所學生擁有完整校服的學校。

森鴻公司自2008年10月開始承擔境外禁毒罌粟替代種植示範園區建設以來,以「政府主導,企業參與,菸民受益」為宗旨,結合當地實際,擴大示範效果,提高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以替代種植的長期成效杜絕罌粟的生存空間,探索一條對當地、我國河對世界毒品禁種的模式。並綜合長期的工作經驗與緬甸佤邦地區現實情況,提出了二個方法,即從引導思想轉變的精神扶持與實際成果示範等物質扶持雙重工作重點來做。通過幾年來的努力,目前,禁毒罌粟替代發展示範園區建設已初見成效。

一、農業生產提高發展

糧食(水稻、旱稻、玉米)實驗示範65畝,其中取得了雙季稻及兩熟玉米的成功經驗,與當地畝產相比,最高水稻單產680公斤增產40%,玉米單產620公斤增產70%,旱稻單產280公斤增產25%。為解決當地的養殖與農業生產矛盾,引進了高產牧草種植繁育,改變落後的養殖模式。通過高產示範,改變了當地菸農的生產勞動方式,給當地群眾帶來了嶄新生產觀念。

2011年應政府的要求,擴大糧食示範,再與當地農業部門合成效。代的文化素質提高了,一則可以擺脫貧困,二則能自我創造財富,徹底改變對鴉片經濟的依賴;三則是大家意識形態、思維方法能統一方向,這對我們國家的「穩邊固邊富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社會公益事業硬體建設

新建建築面積905平米標準完小學校一所,按國內標準建設教室7間,可容納學生380多人,目前配備全新課桌椅子180套;社會捐贈學前班椅子250個。

新建706平米鄉級衛生院一所,共有門診室八間,住院部七間可住28人,另有醫生、護士住房八間,兼顧周圍三個區受益人數達二萬多人。

修建人畜飲水工程九千米,20立方米飲水池三個,多功能飲用水臺二個,解決270多戶1300多人畜飲水問題。

修築鄉間公路幹道75公裡,方便兩個鄉群眾的出行。

從國內架設10KV電力線4千米,給當地帶來了從未有過的光明,為以後的經濟發展和文化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公司還免費發放水東瓜樹苗15萬株,發展水源林,薪炭林,逐步恢復生態環境。

此外,公司還第一個引進國內基金會志願者到國外進行長期幫扶指導脫貧,並組織國內社會捐贈等方式,捐贈了大批的圖書、文化學習用品、農具及衣物等一大批當地需要的物資,給當地文化、衛生、農業生產做了大量的基礎建設工作,保障了當地文化的不受外界的浸染,有利於我國「穩邊固邊」睦鄰友好政策的執行。以實際解決當地群眾的疾苦,注重培養當地的人才和致富帶頭人,以民間公益援助的形式,贏得與當地群眾對項目的喜愛接受,因勢利導,擴大推廣應用在當地取得的確實成效。

原當地老百姓的飲用水

建設前的小學校

正在上課的小學生

這不是孩子們的零食,而是他們的中午飯。

「替代種植」項目合作以前,這裡漫山遍野都是罌粟花。

開展「替代種植項目」時對菸農展開動員大會

對菸農進行稻穀種植培訓

改建後的小學校,學生在操場上表演節目,歡度六一國際兒童節。

著裝整齊的孩子們在舉行升旗儀式

改建後的教師辦公室和教師宿舍,門口掛著的玉米,是「替代種植」喜獲豐收後留下的種子。

改建後的學生宿舍

教室裡的黑板報

《支教地理》的志願者們正在清點交給學校的愛心物資

《支教地理》編輯部援建的愛心圖書室。照片上的玩具由昆明六歲的湯寧小朋友捐贈。

志願者在和孩子們做遊戲互動

有些鞋子是跑掉的,有些是孩子們主動脫掉的

大家在主題布標上簽名,還不會寫字的學前班的小朋友給我們畫了花朵、鴨子、蜜蜂,還有星星。

「六一國際、愛在佤邦」主題活動合影

和幾年前相比,這已經很好了,然而。。。。。。。。

易拉罐的空瓶、樹枝栓根線、線頭綁個小棍兒——釣魚,這就是孩子們的六一遊園活動。

這是學校的鐘

學校專門有一間房子是給孩子們做飯用的,可是,這麼小的孩子就自己做飯,看了還是令人十分心酸。

改建後的蓄水池已經有了乾淨的水,一個小孩子在水池邊洗菜。

這就是孩子們下課後在學校旁邊的山上挖的野菜

老師利用課餘時間砍來的竹子或撿來的柴火,學生做飯時,自己在撿一些砍小。

學生自己做的中午飯,這還算好的了,因為今天是六一兒童節。

像這樣迄今為止仍然用手直接抓飯吃的孩子、甚至大人,依然不是少數。

中緬光芒友好學校

這是一所由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合作援建的一所小學校,其中政府出資60%,企業出資40%,目前學校共有學生300多人。

中緬光芒友好學校全景

在操場上集合的孩子們

唱歌的小女孩

這應該是父輩的衣服

《支教地理》的志願者在和孩子們做遊戲

志願者在給孩子們上公開課

上公開課的孩子們

這個小朋友為我們背誦了李白的《靜夜思》

這個小朋友也背誦了一首唐詩,王維的《使至塞上》

這個活潑開朗的孩子為我們演唱了中國歌曲《愛的奉獻》

學生作文《假如我是仙女》

校長帶領學生做的黑板報

全校合影

就在我們從學校出來返回駐地的時候,我們意外的發現一個躲在樹上哭泣的孩子。從其所在的位置推斷,他應該是爬在樹上觀望學校裡的情況,但由於男孩始終不和我們講一句話,所以,我們不能知道發生了什麼。在溝通無果的情況下,我們給孩子留下食物和水並默默離開,可孩子的眼神卻另我們久久難忘。。。。。。

躲在樹上哭泣的男孩,他始終不和我們講一句話,以至於我們懷疑他是否會說話。我們離開時,他是這樣送我們的。

中緬營盤友誼醫院

這是一所由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合作援建的醫院,其中政府出資60%,企業出資40%,這也許是整個佤邦地區最好的醫院了。目前,該醫院交由「無國界衛生組織」管理並使用。

中緬營盤友誼醫院的大門

醫院一角

「無國界衛生組織」公務用車(圖左)

《支教地理》的志願者和「無國界衛生組織」的志願者合影

無國界衛生組織是一個總部位於倫敦的衛生發展慈善機構,始建於1984年。主要由一些醫療救助志願者組成,目的在於向被慢性和多種疾病困擾的人們提供醫療救助,特別是賑災援助。1999年,由於其突出貢獻,無國界衛生組織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目前,無國界衛生組織在緬甸的工作主要內容包括婦幼保健、愛滋病與性病和生殖健康防治服務,瘧疾與肺結核防治和改水改廁與環境衛生。

相關焦點

  • 緬甸佤邦初中畢業典禮,學士服,學士帽
    緬北華文學校動態‖佤邦軍政幹校畢業典禮佤邦最高學府,初中畢業典禮,學士服,學士帽。學校操場,就是畢業大禮堂,一塵不染。緬北特色。緬北地區,小學四年級就是高材生,這批畢業生,國內博士待遇,禮做前臺,未來可能是直升機駕駛員,也可能是飛彈操控手,科教興邦,科技強軍,守土安邦,他們是未來佤邦建設的棟梁。
  • 這個緬甸小中國用人民幣中國網絡學漢語拼音,不是果敢也不是佤邦
    說起緬甸的「小中國」,或許大家想到是總是果敢和佤邦,其中在緬甸還有一個和他們一樣的「小中國」,那就是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緬甸第四特區與緬甸的佤邦及緬甸撣邦孟洋等地接壤,與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州打洛口岸相鄰。
  • 緬甸佤邦紀行(3)——從幹部成長經歷看佤聯軍的強大
    從他簡歷看,那些熟悉的官職,不注意的話以為在介紹中國某個地方,其實這裡是緬甸的一個特區,特到有自己獨立的政-府機構以及軍隊和公檢法系統。緬甸作為一個國家,按理不應該有這樣的「國中之國」,甚至佤邦的人也不願意這樣。「我穿了整整五十年的軍裝,真的不想穿了,我一直在問,什麼時候能脫下軍裝?」這是肖先生親口對我們說的。
  • 緬甸佤邦被稱為「小中國」,說漢語使用中國教材,和中國有何淵源
    緬甸是一個聯邦共和國,下轄7個省7個邦和2個中央直轄市,也是1個多民族國家,但是其內部的民族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佤邦與我國的雲南接壤,曾經是我們的領土,也叫緬甸第二特區或者撣邦第二特區,撣邦是緬甸最大的行政區,果敢、佤邦、勐拉等名義上屬於撣邦,但卻有自己獨立政治軍事的實體。
  • 緬甸佤邦小夥的迷茫
    緬甸佤邦雖然用漢語教學,大力引進中國教材跟師資,但因為起步太晚,能說好中國話的不多,尤其在下面的寨子,能說幾句雲南官話就是很牛×可以做村長的人才了。所以,能碰到一個漢話說的好的,是讓人眼前一亮的。
  • 為什麼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這類「民地武」還不少,為何緬甸如此明確地是一個獨立國家,對邊疆的控制卻如此力不從心?回首看一下緬甸二戰期間走向獨立的道路,過程中總有一些「驅虎吞狼」的味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緬甸曾經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實際上在大英國協控制下。
  • 佤邦緊鄰中國,背面與雲南接壤,南面挨著泰國,首府為邦康市
    大家知道我們中國擁有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在古代的時候,有很多時候是鼎盛時期,那時自然對周邊的國家影響很大,不用多說,就緬甸、越南等,都算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還有很多地方,曾經深受漢文化的影響,至今仍然保留很多的漢文化。
  • 從緬甸佤邦回來,感慨同種不同命
    佤邦的小孩身材偏瘦小,我有時候從國內背過來七八歲小孩淘汰的衣服,他們很多十二三的穿上還很寬鬆。 在國內,孩子少,生活水平高,大人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營養是每個家長都關心的事情,在佤邦,食材匱乏,能吃飽就不錯了,沒有太多東西來改善夥食。
  • 緬甸佤邦被人造謠「發現確診」,造謠者已抓
    佤邦發現確診?假的!造謠者已被刑拘緊張情緒,往往是謠言的「溫床」。近期撣邦緊張情緒升級,而佤邦有謠言稱,佤邦勐能縣曼相礦區出現確診。對此,佤邦第一時間發文闢謠。
  • 佤邦政府副主席趙國安4月18日記者招待會上答外媒記者問現場文字實錄(全文)
    雖然沒有辦法,但是我們各地方政府現在也是下了決心,在今後各地方政府的財政稅收上,要加大教育資金的投入。  當然,在這方面,我們也得到國際機構的資助,也得到政府方面的幫助,派了一些老師來。我們佤邦自己也選拔了一些初中畢業的學生去師範學校進行培訓。現在我們一直正在做著這些工作。
  • 今天緬甸+1308例;南散+4例;佤邦已擁有核酸檢測實驗室;她是全球...
    一、12月8日晚上8點,緬甸衛生與體育部發布疫情進展情況通報:檢測樣本:23348個,累計:1331092個新增確診六、在中國的幫助下,佤邦(第二特區)建起了核酸檢測實驗室12月6日上午,中國紅十字會雲南省普洱市孟連分會向佤邦援建核酸檢測實驗室。目前,佤邦是唯一擁有covid-19核酸檢測能力的地區。
  • 緬甸果敢老街為什麼叫緬甸中的中國
    在緬甸竟然有一個這樣的地方,居住在這裡的人們每天說的是漢語,使用的是簡體漢字,就連教科書和市面上流通的貨幣都是中國的。這個地方就是果敢。到了果敢就會發現當地街道上的店名都是中國漢字。緬甸果敢民族和平紀念碑果敢(Kokang),全稱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北面和東面緊鄰中國雲南省。
  • 福建商人緬甸開金店被搶劫殺害 3兇手11天後被槍決
    (原標題:福建商人緬甸南鄧開金店被搶劫殺害,3兇手在犯案11天後被槍決)今年5月3日凌晨,緬甸佤邦南鄧發生一起搶劫殺人案:3名中國籍男子對當地一家名為「中國珠寶」的店鋪實施搶劫後,將中國福建籍店主葉某殘忍殺害,隨後將店內大量黃金首飾搶走。
  • 緬甸國防軍支援佤聯軍、克欽獨立軍
    軍方向佤邦捐贈抗疫物資【緬甸中文網訊】國防部消息,5月19日,撣邦東北部軍區司令昂梭敏少將,帶領相關人員前往撣邦第二特區佤邦特區首府邦康,為佤邦特區內的民眾捐贈了國防部海陸空家屬捐贈的防疫物資。疫情防控物資交接儀式結束後,佤邦特區副主席肖明亮親自帶領相關人員出席,與軍方代表團親密交談,對捐贈防疫物資表示感謝。肖明亮副主席稱,軍方與佤邦特區之間已經保持了長達30年的深厚情誼。雙方的友誼及互幫互助的情誼仍然會生生不息的保持下去。
  • 緬北戰事膠著陷入拉鋸戰 緬甸政府軍實力佔上風(圖)(1)
    緬甸政府軍與果敢同盟軍之間的戰鬥進入複雜的拉鋸戰狀態,已迫使至少3萬平民跨境逃至中國境內。緬甸總統吳登盛1日強調,將堅持以對話解決國內武裝衝突,繼續推進國內和平進程。緬甸民族問題 由來已久緬甸政府軍與少數民族地方武裝之間的戰事,斷斷續續已經進行了半個多世紀。這一切的根源,恐怕要追溯到殖民地時期。
  • 愛心無國界 德邦快遞護航暖心物資馳援緬甸
    近日,由德邦快遞承運的啟慧教育向緬甸佤邦學生捐贈的教學物資,從海南啟程,穿越山水,最終安全抵達西雙版納州勐海縣,為佤邦貧困學子送去拳拳愛心。「那天正好是我接到啟慧教育趙老師的電話,他說之前常常在網絡上看到德邦快遞為武漢免費運送抗疫物資以及積極推行助農脫貧、教育扶貧的新聞,感覺我們公司是一家蠻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聯繫我們,看能不能幫忙運送這批物資到緬甸
  • 佤邦金店劫案兇犯屍骨未寒 實兌兩名嫌犯窮兇極惡蹈其覆轍
    不久前在緬甸佤邦南鄧,發生一起搶劫金店沙海老闆的惡性案件,在網際網路上傳得沸沸揚揚,因為此案三名兇手以及受害人都是中國籍,所以不少中國網友也十分關注。最終從案發到三名兇犯伏法,不過十來天時間。佤邦警方破案效率的帶網友的點讚。
  • 2020我鏡頭中的時光流水,足跡下的金色中原,兩都一國紀實篇
    以下,這是2020我鏡頭中的時光流水,足跡下的金色中原,暢遊兩都一國之紀實篇,記錄2020年11月到12月我的遊程和風光掠影。十一月,暢遊兩都一國,陶醉金色光影2020年11月1日,洛陽洛浦公園。李成橋東風光。2020年11月1日,洛陽洛浦公園。
  • 男子犯下命案潛逃緬甸,最終被龍巖警方抓捕歸案!
    8月12日,龍巖警方就在雲南警方的配合下,在緬甸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陳某平。至此,一年前發生的一起命案圓滿畫上句號。KTV發生命案 嫌疑人連夜潛逃在龍巖市看守所,我們見到了剛從緬甸押回龍巖受審的犯罪嫌疑人陳某平,他的一番話說出了自己潛逃在外的生活寫照。
  • 海南日報數字報-緬甸60年的恩怨纏鬥
    緬甸政府軍與少數民族武裝之間的戰火曾延綿了半多個世紀,少數民族武裝數量之多,與政府對抗之激烈,持續時間之長,不僅在東南亞獨一無二,在世界上也屬罕見。  緬甸少數民族與中央政府衝突的產生有其深厚的政治社會背景,而這一切都要追溯到緬甸獨立之前甚至更久遠的那段歷史。  殖民地時期:埋下禍根  緬甸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