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近年來,開發區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來抓,逐年加大教育投入、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加快補齊教育短板、培養專業教師隊伍、著力提升辦學水平,以內涵式發展、「軟實力」提升為重點,在推進地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開發區教育正向達到「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不斷邁進。即日起,《開發區早間新聞快報》陸續推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系列報導,全面展示開發區教育辦學成果和特色,敬請關注。
新城一小:傳承紅色基因 辦好紅軍小學
通遼新城第一小學(通遼紅軍小學)2017年9月建校,立足教育本真,蹄疾步穩、繼續前進。截至目前學生增至1050名,教職工已達80人。通過豐富多彩的特色實踐和教學活動,新城一小紮實推進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彰顯了學校致力於辦好人民滿意學校的信心和決心,展示了學校創新創業的強勁動力。
成功申報紅軍小學
2018年6月,全國紅辦研究通過並批覆新城一小為全國第259所、內蒙古第2所、通遼市第1所紅軍小學,讓這所新建學校立即獲得了一整套成熟的辦學思路、校園文化和特色品牌。在全國紅軍小學紅色基因的巨大感召下,在全國紅辦的全力支持下,「齊心書屋」「周恩來班」「雷鋒班」「中國足協國家D級教練員培訓」「小紅軍足球戰隊」等項目讓新建的紅軍小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9年9月18日,全國紅軍小學周恩來班創建工作研討會在江蘇淮安舉行,通遼紅軍小學榮獲全國周恩來班創建工作先進集體。
紮實踐行立德樹人
通遼紅軍小學校園文化環境以紅軍長徵史、建黨建國史為主基調,校服是「小紅軍服」,課間鈴音為標準軍號,課間音樂為紅色愛國主義歌曲。辦學宗旨是「堅定傳承紅色基因,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校訓是「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優質自己、精彩一生。」校歌是「紅軍小學之歌《紅軍小學,紅色希望》」。自建校以來,學校先後被評為通遼市文明校園、通遼市社會科普教育基地、通遼市平安校園。
在德育方面,「重走長徵路」宣揚紅軍精神,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牢記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繼承團結互助、眾志成城、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在智育方面,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推廣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打造「3+1靈動課堂」,開展語數英學科競賽,組建23個學生社團,引進智慧課堂,建設智慧校園,成為全市首家「釘釘未來校園示範學校」。在體育方面,組織了首屆「紅星杯」足球賽,每天上、下午兩個大課間堅持有氧運動,全體師生的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都得到鍛鍊提升。在美育方面,走進慶祝新中國暨人民政協成立七十周年「大美通遼」書畫攝影展,並協調123幅作品入駐通遼紅軍小學收藏。成立了「小紅軍烏蘭牧騎」演出隊,錄製了快閃《我和我的祖國》。在勞育方面,開展「小紅軍生活能力大比武」系列活動,家校共同努力,讓孩子們在整理內務、打掃衛生、垃圾分類等各方面得到了勞動鍛鍊的機會。
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做一位博學儒雅的新時代好老師。學校教師專業發展培養目標是,堅持全員培訓,做到「一專多能」。今年,11名教師獲市級以上教學獎項,6名教師成為市級名師工作室成員,組建了22人的校級名師工作室。各級教學比賽中載譽而歸。做一名品學兼優的新時代好學生。每個清晨,「小紅軍」們昂首闊步、列隊入校、紅歌嘹亮、書聲朗朗;在「大課間」,舞動安代、鍛鍊體能、作風優良、身強體壯;在每個班級,做到在6年的時間裡,每個孩子在每個座位都坐過,每個孩子和每個孩子都同桌過,每個孩子在每個崗位都擔當過;在23個學生社團,孩子們主動選擇、廣泛涉獵、玩嗨校園、全面發展。學校已被評為通遼市「健康促進學校」。做一個勇於擔當的新時代好家長。成立了三級家委會和家長學校,校長為全體家長作了題為《堅定傳承紅色基因、紮實踐行立德樹人、全力推進家校共育》的專題講座,積極引導家長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下一步,在不斷改革創新、加強學校內涵發展的路上,通遼新城第一小學(通遼紅軍小學)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力爭到2021年建黨100周年時,把學校辦成全市一流、全國知名的紅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