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朱德紅小 傳承紅色基因——滇西北支教團隊支教四川儀隴縣朱德紅軍小學總校

2020-09-14 中國傳媒內參

為推動「以支教為主,助力山區教育均衡發展」的支教扶貧新模式,9月7日,滇西北支教團儀隴組在三軍總司令、紅軍之父朱德曾孫朱辰帶領下,深入儀隴朱德紅軍小學總校開展為期一周的支教活動。

在歡迎儀式上,朱辰在致辭中講到,本次活動目的一是回到家鄉,來到曾祖父朱德的母校,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二是為助力山區教育均衡發展,提倡「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的理念,堅持在山區開展音、體、美、衛生、職業教育等課程,總結了以「持續、自然」的支教精神為方向,以「用愛守護你成長」的支教理念為目標,結合客觀環境實際,選擇適當的方式有效改變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支教團的老師在開展支教活動中,非常注重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禮貌素質、思維模式的養成,注重學生積極性的培養。

三年級開篇英語課上,支教團的王老師,課堂以激趣引入,遊戲活動,引導孩子大膽開口講英語,整堂課興致盎然,生動活潑;科學課堂李老師講解無人機的基本構造和飛行原理,讓孩子們知道了無人機不僅能拍照,能追蹤,還能導航,現場為師生演示無人機操作方法,無人機自由翱翔於紅小蔚藍上空,孩子們翹首仰望,夢想隨之而飛翔;音樂課羅老師與同學們進行即興說唱歌曲創作,師生互動,教學相長。酣暢淋漓的課堂,孩子們奔放的生命得以釋放,短暫的學習時光,孩子們的表情儘是「意猶未盡」的模樣。

每節課後滇西北支教團與該校教師針對課堂教學現狀都會刻畫入微,輕鬆愉快的互相交流學習。

課外活動時,朱辰帶領支教團老師與紅小老師進行了籃球比賽,你來我往,現場十分激烈,以高比分結束比賽活動,將活動推向高潮..

在支教的總結會上,各位老師做了交流發言,分享了他們這幾天以來的教學感受和心得。儀隴朱德紅軍小學總校袁校長介紹了本校的近三年的發展規劃,學校以「努力學習,熱愛勞動」為校訓,以「傳承紅色基因,培育紅色傳人」為辦學理念,爭取在近三年來構建川東北紅色教育品牌名校。同時,滇西北支教團的團長,規劃了今後支教的目標和方向,把紅色教育理念傳遍到山區的每一個校園,把朱總精神植根於每一個孩子心靈。

最後,朱辰在總結時說,感謝儀隴朱德紅軍小學總校對滇西北支教團的支持,很高興貴校傳承了紅色基因,把朱總精神發揚光大,培育出新一代的新型接班人。

短期支教時光終將迎來難忘的收官工作,雙方老師均流露出滿滿的不舍之情。本次活動,滇西北支教團注重教學創新,擴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給儀隴朱德紅軍小學總校師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構建了生命奔放的課堂,引領紅小師生走向素質教育的新高地。

END


全國紅軍小學簡介

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於2007年由前中央領導李瑞環和老一輩革命家及其親屬倡導發起,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為主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紅軍小學深耕紅色資源、厚植紅色底蘊、講好紅色故事,努力把紅軍小學打造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紅色搖籃,努力成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事業堅強可靠的接班人。

2018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陝西照金北梁紅軍小學親筆回信要求紅軍小學的同學們;希望你們多了解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知識,多向英雄模範人物學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用實際行動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2018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愛國主義教育要加強,要讓孩子們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紅色基因是要驗證的。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300所紅軍小學的建設,覆蓋了我國29個省市革命老區,成為我國著名的紅色教育品牌。

相關焦點

  • 傳承紅色基因,昆明首所朱德元帥紅軍小學在五華掛牌
    為慶祝「八一」建軍節,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8月4日,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在昆明市五華區紅旗小學教育集團布新校區舉行「中國工農紅軍昆明朱德元帥紅軍小學」授旗授牌儀式,以此獻禮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讓紅軍小學校歌在雲南昆明嘹亮唱響。
  • 常州市武進區第三批支教團隊到漢濱區開展支教交流活動
    按照第三批支教工作安排,來自武進區禮河實驗學校副校長陳建國、馬杭中心小學教師徐士濤、前黃中心小學教師張清將分別在漢濱區鼓樓小學、漢濱小學開展為期6個月或1年的支教工作;來自武進區寨橋初級中學戴世平和東安實驗學校周華興、陸永新3位專家將到漢濱區瀛湖中學、張灘九年制學校、漢濱高中西校區,每校開展為期10天的教育教學管理交流活動,為漢濱學校傳經送寶。
  • 安徽選派首批赴四川涼山支教教師
    安徽合肥南門小學三位優秀教師即將前往四川涼山開展教育幫扶。王昌餘/攝「未來支教的日子,奇妙又令人嚮往,我十分期待,也有些許緊張。我們三人就像蒲公英的種子,飛往四川涼山,促進兩地教育交流,為當地教育發展而努力。」
  • 常州市武進區第三批支教團隊到安康市漢濱區開展支教交流活動
    趙軍蘇陝協作情意長,支教交流再行動。今天(8月28日)上午,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教育局副局長萬琴鳳、武進區教師管理服務中心主任蔣衛山帶領6名骨幹教師走進安康市漢濱區開展支教交流活動。按照第三批支教工作安排,來自武進區禮河實驗學校副校長陳建國、馬杭中心小學教師徐士濤、前黃中心小學教師張清將分別在安康市漢濱區鼓樓小學
  • 鄉村需要什麼樣的支教
    記者 劉嵐從孩子們手中接過火紅的支教榮譽證書,把朝夕相處一個多月的山裡娃擁進懷裡,趙冬冬和他的小夥伴們心裡既溫暖又傷感。支教活動結束,分別的時刻,彼此已難捨難分。趙冬冬,石家莊鐵道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大二學生,7月初剛剛放假,作為支教團隊的隊長,他就帶著20多人進駐石家莊市贊皇縣大山裡的陽光小學,開始了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變。趙冬冬的支教團隊是被陽光小學從眾多支教隊伍中「招標」過來的。
  • 西工大學子赴子長支教 播科技之種
    西安新聞網訊 8月1日,西北工業大學「科技扶智,築夢翱翔」社會實踐隊結束了在子長市為期6天的支教活動,讓子長市的小學生們接觸到前沿科技知識,為他們播散了科技之種。7月25日,實踐隊抵達子長第一實驗學校,開展以「人工智慧與航空航天」為主題支教活動,實踐隊領隊老師和成員經過精心策劃安排,將課程內容合理分配,在六天的時間裡,為孩子們科普人工智慧和航空航天知識,教授孩子們製作智慧機器人和航空航天模型。製作完成後,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編寫程序控制機器人完成制定任務,並試飛模型飛機、發射水火箭。
  • 石川河畔,玉蘭花語 | 支教是一場接力與傳承
    作為團隊內唯一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我毫無疑問地接過了學校裡「人工智慧可編程機器人」社團課指導老師的接力棒,這是由上一屆的張若鵬學長首先倡議開設的。面對一群好學的孩子與陌生的課程,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埋下一顆興趣的種子」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作為「接棒者」,在課程安排、任務設置、教學方法等問題上,我也會經常向學長請教,以求達到更好的課程效果。
  • 支教故事|願化星光,點亮夢想,聞濤小學教師三個月支教點滴
    他們,就是聞濤小學到貴州的支教教師。5.18帶著小忐忑踏上了為期三個月丹寨支教生活。;與濱江心理團隊進行線上直播,雲上研討,我和孩子們一同成長。,感受到城關一小少先隊工作的踏實穩重。一個學期的支教時間雖不長帶給孩子們的知識也是有限的但聞濤小學的支教教師們願化作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星光點亮孩子們心中的夢想
  • 中央和國家機關第22批青年支教扶貧隊將赴河北、陝西支教
    8月22日至23日,中央和國家機關第21批青年支教扶貧隊工作總結暨第22批青年支教扶貧隊培訓動員會議在京召開。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副書記李勇出席會議並講話,青年支教扶貧隊成員60餘人參加。  青年支教扶貧工作是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扶貧開發戰略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是推動青年幹部在基層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壯筋骨的重要平臺。李勇在講話中肯定了第21批支教隊取得的成績,對進一步推動支教扶貧工作深化拓展提出明確要求。
  • 暑期社會實踐|這些支教團隊安利給你
    這個夏天,山東師大的學子們赴省內外多個鄉村開展支教活動。支教期間,隊員們跳出課本,發揮專業優勢和自身特長,針對當地學生特點開展特色課程,將新奇時尚的元素融入教學中,讓學生們開闊眼界,快樂成長。下面,來看看教育學部研究生赴菏澤成武劉呂莊小學支教團隊、新聞與傳媒學院赴德州夏津後屯中心小學支教團隊、數學與統計學院赴德州齊河大黃鄉實驗小學支教團隊開展的支教活動吧。
  • 真情支教 哺育桃李!駐馬店實驗小學教師節慰問支教教師
    情牽支教學校,心系支教教師。9月9日下午,駐馬店實驗小學校長常東亮一行冒雨前往確山縣石滾河鄉何大廟村八一愛民小學慰問該校支教老師,並為這裡的孩子們送去了書包等學習用品。鼓勵他們在支教崗位上發揚學校優良傳統,為革命老區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 西北工業大學陽光工程「網際網路+支教」社會實踐隊赴融水和鎮巴調研支教
    西北工業大學「陽光工程」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網際網路+支教」項目團隊,開展了實地調研、線下支教實踐活動。西部網訊(記者 肖陽熠)暑假期間,西北工業大學「陽光工程」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網際網路+支教」項目團隊,赴廣西融水縣和陝西鎮巴縣開展了實地調研和線下支教實踐活動。
  • 三亞兩教師前往四川涼山支教
    9月9日,教育部名校長領航工程「呂銳領航校長工作室」遴選第三批領航班3名學員奔赴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開展教育幫扶活動,其中兩名學員來自三亞。 據了解,第三批領航班3名學員分別是三亞育才中心學校教師陳紅玲,三亞市第九小學教師蔡君豪,陵水中山小學教師黃秋雅。
  • 支教是什麼?為什麼會去支教?支教生活是怎樣的?
    認識支教第一次真正聽說支教還是2013年在南京看到相關的信息並和同事談起支教這個話題,支教是什麼,聽同事們說的是哪裡哪裡有多苦有多窮,小孩上學要翻懸崖才到學校,不通水不通電,和一幕幕觸目驚心的照片,後面才說到大學生和一些社會精英在這艱苦的環境下的生活
  • 長沙支教老師來酈家坪鎮支教的愛心故事!
    酈家坪鎮中心完小其實已經很偏僻了,但是再從酈家坪鎮經山路十八彎,經過罕有人煙的鄉道,繞了二十多分鐘才能到達姚家埔小學校門口。這所學校被一圈小土山包圍著,人跡罕至。後面他們經過了解之後才知道,這所小學是附近幾座山頭唯一的一所完小,很多孩子為了搭便車(出村子唯一的貨車),天還沒亮就需要出門搭車,六點多一點就到學校了。如果沒趕上車,這些孩子要走起碼一個半小時才能到達學校。因為上學路遠,這裡的學校放學都很早,小學基本上不到三點就放學了,中學也不過四點來鍾,就是為了讓孩子們能在天黑之前走到家。
  • 情暖涼山丨教育部管曉蓉名校長工作室徐鑫老師赴四川涼山州支教
    9月2日,教育部管曉蓉名校長工作室徐鑫老師赴四川涼山州開展教育幫扶歡送會在周恩來紅軍小學舉行。參加此次活動的有教育部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淮安區教體局黨委委員、周恩來紅軍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管曉蓉,徐鑫老師和他的父母,教育部管曉蓉名校長工作室教師代表等。
  • 雲南怒江 | 珠海支教團隊:到瀘水支教是一場難得的人生經歷
    在注重教研教學的同時,瀘水市第一中學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支教團隊中就有心育老師,如今,在支教團隊的努力下,瀘水市第一中學建成了全州首個學校心理輔導室,兼職心育老師從最初的12名擴充到了20名,心育工作的幫扶也輻射到其他學校,部分學校已經建成或者正在籌建心理輔導室。
  • 心懷教育 情系築城——記在貴陽支教的北京西城教師
    談到教師,張玥校長始終在讚賞她的團隊如何敬業奉獻,其實,和其他的支教老師一樣,張玥也是克服了家中種種困難,來築城擔任八中貴陽分校的校長。   「2015年,北京八中的周中慧老師也加入到了我們的隊伍中,相信學校教育教學水平一定能再上一個臺階。」張玥表示,西城的教師團隊一定會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根植於貴陽的師生心中,努力把這所學校辦成一所優質初中校。
  • 莫大暑期支教項目開啟|一次支教,兩種成長
    通過接受支教,缺乏教育資源的地區的孩子們了解到原來山的外面還有更廣大的世界,讓孩子們有選擇的機會、探索的空間。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關注鄉村教育,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到支教隊伍中。留學生支教項目,不僅是推動偏遠地區教育公共服務和教育資源均等化發展的青春舞臺,也是培養有理想、知國情、有擔當的海外人才的實踐課堂。
  • 6個團隊大學生深入偏遠地區中小學支教 開展環保科普活動
    向中小學生普及環保知識,傳承環保理念,將環保的種子播撒到孩子們的心靈,讓孩子們做環保理念的傳播種子,發揮一粒粒種子的強大力量,以點帶面,產生綠色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