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暑期支教項目開啟|一次支教,兩種成長

2021-02-10 莫大中國留學生會

● 一次參與 兩種改變


偏遠地區的孩子渴求知識,那裡的發展需要人才。許多山區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從以前的因缺乏經濟能力輟學,變化為現在因學無所用,在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和未來在社會中所需技能無法匹配,看不到未來而輟學。通過接受支教,缺乏教育資源的地區的孩子們了解到原來山的外面還有更廣大的世界,讓孩子們有選擇的機會、探索的空間。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關注鄉村教育,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到支教隊伍中。留學生支教項目,不僅是推動偏遠地區教育公共服務和教育資源均等化發展的青春舞臺,也是培養有理想、知國情、有擔當的海外人才的實踐課堂。在每個陽光明媚的夏天,選擇與一群可愛的孩子相遇,紮根服務群眾,播撒智慧,傳遞溫暖,奉獻家國情懷,在特殊的教育經歷中收穫了別樣的、寶貴的人生體驗。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

● 支教時短 師生情深 

在支教過程中志願者們發現,通常高年級的同學們可以更順利的開展引導興趣的課程,甚至是關乎職業認知的內容,是因為在這之前,一批批懷著信念的支教隊員來到這裡。暑期支教時長三周,也許並不能落實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知識的傳遞,記憶的傳承,觀點和思維的碰撞,老師所講述的山外世界,可能都不足以觸動孩子們走出大山…… 但一個、兩個,更多個三周過後,疊加在一起的每份努力終會孩子們帶來積極的影響和改變。經歷了十餘年支教,Ofund也在不斷探索更適合留學生志願者通過每年短期,但年復一年的支教所開展的教學內容,見證許多落後地區從國家級貧困縣到脫貧摘帽、撤縣設區、全面小康的歷史巨變。「扶貧先扶智」志願者們用教學成果踐行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接力完成教育扶貧實踐。

 

「當我有了自己的羽翼,我要回到家鄉,去告訴那些和我一樣的學生,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

---- ◆ ----

《 2021年莫大學子暑期支教項目啟動 & Ofund 》

這個夏天,莫斯科大學中國學聯志願者部攜手Ofund中國留學生愛心助學基金,為莫大學子提供暑期支教的機會,希望同學們乘願而來,滿載而歸。

 

● 關於Ofund

Ofund中國留學生愛心助學基金成立於2007年,從英國高校愛心學生社團發展為專業的公益機構,致力於改善中國貧困、流動、留守兒童及青少年的教育困境。Ofund每年面向(但不局限於)海外留學生等華人團體招募優秀志願者,通過一線工作,希望從根本上改善教育對個人、家庭和社區的影響。凝聚留學生及海歸群體的力量,倡導教育的價值,讓中國每一位貧困、留守、流動兒童及青少年擁有平等的發展機會。

Ofund中國留學生愛心助學基金宣傳片

 

 ofund支教概況

自2007年成立起,Ofund每年都會以網絡報名結合各校設點面試考核的方式(2020年起受疫情影響暫行全面視頻面試),在海外全球範圍招募以中國留學生為主體(不僅限於中國留學生)的志願者隊伍,至今已成功舉辦13年次支教活動。目前,Ofund的支教點布及四川、湖南、雲南、廣西、甘肅、貴州、青海的貧困山區。

通過【報名-面試-錄取-線上培訓-線下培訓】後,每年約有130名志願者參與到暑期支教中。2020年受疫情影響,最終組織了33名志願者參與暑期支教,以下為隊伍支教故事:

 

# HIGHLIGHT #

留俄學子如何參與?

如何獲得報名連結?

有想諮詢關於支教項目

或對於暑期支教有意向的同學

報名方式:掃碼入群,相關資料將在群內獲取

註:支教項目屬於公益項目,項目本身不收取任何費用。

相關焦點

  • 暑期支教 書脊支隊長招募
    想參加一次受教育長才幹的暑期實踐,卻不知從何下手?想來一場刻骨銘心的支教卻找不到組織投靠?快來跟書脊支教團小夥伴一起去支教吧!這位看官,您說不知道書脊是什麼?咳咳,主頁君先簡單介紹一下「書」,象徵人文關懷,代表社團的核心宗旨是為教育欠發達地區的孩子提供精神支持和價值引導。
  • 支教招募|河洛義教2018暑期支教招募開始了
    河洛義教,是一個面向鄉村教育的純公益項目,隸屬於洛陽市民間公益組織——洛陽市義工聯合會。河洛義教以搭建支教供需互動平臺,傳遞慈善愛心,促進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為己任,主要工作是:發布支教信息,傳播貧困地區教育現狀,倡導全民共同關注貧困地區孩子的成長;牽線支教志願者,為貧困地區提供支教資源,緩解師資匱乏的現狀;同時,為貧困地區提供生活物資、教學物資的支持;搭建一對一助學、捐贈的橋梁。
  • 知行合一、共同成長、播種希望、傳遞力量 學生暑期公益支教不只是...
    對此,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院長助理蔣淶副研究員,以其剛剛參與的武漢大學「種太陽」雲南紅河公益行為樣板,對學生暑期支教活動進行了一些思考。 思考一:公益支教行動是單純的獻愛心嗎? 蔣淶:種太陽給我印象最深的特點就是共同成長,而不是單向給予。
  • 華師大心理系支教老師梁繼來:感恩兒時「被支教」用「積極心理學...
    22歲的梁繼來今年剛從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畢業,就加入了共青團廣東省委的「鄉教計劃」項目,來到清遠開啟了自己的支教時光。同樣作為小時候在鄉下讀書的孩子,梁繼來小學時和支教老師的接觸對他影響深遠。「是支教老師開啟了我求知的好奇心,點燃了我積極上進的理想,如今,我也應該以感恩之心,向留守在鄉下的孩子們播下一顆這樣的種子。」梁繼來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說。
  • 山西孝義:下堡鎮第二屆暑期大學生支教活動開班
    24日,下堡鎮第二屆暑期大學生支教活動舉行開班儀式,來自北京高校的10名本科、碩士、博士生將在第十二中學為下堡的百餘名中小學生開展為期五天的支教活動。大學生們從學校走進社會,從城市走進農村,從書本走上講臺,來到下堡鎮雪中送炭,不僅是一次鍛鍊實踐的機會
  • TutorABC「雲支教」項目在線雲啟動
    由中國平安旗下成人在線英語教育品牌TutorABC發起,高盛、中國日報聯合參與的「雲支教——鄉村師生培訓成長項目」日前正式開啟,該項目以中國日報對口扶貧縣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作為試點,運用TutorABC的技術及教學優勢,聚合高盛志願者團隊力量,為當地老師共同提供優質的在線英語指導培訓
  • 大學生暑期支教有多大作用?
    來源:金陵晚報  隨著大學生暑期支教團的增多,引來一些質疑的聲音,如:原本已放暑假在家做農活的學生需要返回學校配合支教團隊;還有一些人認為支教活動並不能真正為山區貧困學生的升學帶來幫助。  大學生支教有沒有意義?有多大的意義?
  • 義務支教——不僅僅是支教
    河南南陽電8月10日(通訊員:婁朝陽),河南科技學院文法學院組成大學生暑期語文語法義務支教服務隊,赴河南省南陽市開展義務支教工作。該次支教過程中,這些大學生不僅僅局限於文化授課,於此同時也對留守孩子們進行繪畫、摺紙等興趣課程的教授。支教隊員們希望可以真正的融入到孩子們當中,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
  • 為什麼大學生暑期支教越來越不受待見了?
    短期支教項目,一般是有學校或者學院組織十幾個人的實踐隊,來到農村或是偏遠地區教育條件欠發達的地方進行支教活動,一般為期兩個禮拜。主要內容包括給孩子們普及一些當地老師無法教授的社會生活和科學文化知識,比如軍事知識,火車高鐵,天文學知識等等。
  • 鄉村需要什麼樣的支教
    「今年二月份剛開學,我就接到很多大學和社團聯繫暑期支教的電話,彼此有了大概了解後,與幾所意向院校進行了深入溝通。」直到4月份,陽光小學才和石家莊鐵道大學籤訂了今年暑假的支教協議。給孩子們看世界的勇氣暑期支教意義何在?支教活動結束,留給志願者的不光有感動,還有他們理性而冷靜的思考。「在教學內容上,暑期支教絕不是去辦免費輔導班,而是興趣教育的有益補充。而教學之外,支教的意義同樣重要。」
  • 思宇計劃校園大使、高校支教團隊招募
    我們將用十年來的鄉村教育經驗幫助支教團隊解決支教中產生的問題,助力大學生更好的成長!搭建高校公益青年交流平臺,分享專業知識,聆聽公益之聲。我們有大量資源,還有自己的講師團,來幫助大家公益活動中的困惑。「思宇計劃」是由公益人劉思宇先生發起,四川省共青團涼山州委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青年志願者協會等組織特別支持的一項支教與實地調研模式的公益項目。
  • 當大學生遇上短期支教:自我建設是必修課
    這次會議,是他們支教出發前最後一次線下會議。張曉藝告訴《公益時報》記者:「支教隊將於本月底出發,時間緊迫,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忙完,但只能挑重要的完成了,剩下的交給支教過程。」 張曉藝是中國傳媒大學三農學社小白楊支教隊(以下簡稱「小白楊支教隊」)的隊長。今年將是她第二年前往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羅文小學進行暑期支教。
  • 我們是支教志願者」
    結束了崗前培訓 他們在地市團委的有序安排下 參加志願者座談會 乘車來到項目學校 熟悉支教和生活環境
  • 蘇州援疆老師完成暑期充電 再次出發支教
    9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蘇大附中楊周林、南航蘇州附中焦豔琴、西交大蘇州附中朱桂友、星海實驗中學陳小軍、星港學校盛麗麗、唯亭學校周萍六位老師,背起行囊,踏上返疆的行程,繼續履行援疆支教工作。暑期楊周林老師指導徒弟李西茜一起制訂了新學期教學計劃。
  • 感恩兒時「被支教」用「積極心理學」啟發學生
    22歲的梁繼來今年剛從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畢業,就加入了共青團廣東省委的「鄉教計劃」項目,來到清遠開啟了自己的支教時光。同樣作為小時候在鄉下讀書的孩子,梁繼來小學時和支教老師的接觸對他影響深遠。「是支教老師開啟了我求知的好奇心,點燃了我積極上進的理想,如今,我也應該以感恩之心,向留守在鄉下的孩子們播下一顆這樣的種子。」梁繼來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說。
  • 復旦大學第十九屆研究生支教團隊員簡介
    曾獨立策劃和組織兩項暑期和寒假社會實踐,三項日常化社會實踐,獲得一項寒假社會實踐A類項目以及兩項校級日常化實踐優秀項目。  支教宣言:只有荒涼的西部,沒有荒涼的青春。  王璇,女,漢族,共青團員,黑龍江黑河人。研究生(推免)期間將在經濟學院世界經濟系學習。現任復旦大學第十九屆研究生支教團寧夏分團成員。
  • 華師大心理系支教老師梁繼來 感恩兒時「被支教」 用「積極心理學...
    22歲的梁繼來今年從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畢業,就加入廣東團省委的「鄉教計劃」項目,來到清遠開啟了自己的支教時光。同樣作為在鄉下讀書的孩子,梁繼來的小學時和支教老師的接觸對他影響深遠。「支教老師開啟了我求知的好奇心,點燃了我積極上進的理想,如今,我也以應該感恩之心,向留守在鄉下的孩子們播下一顆這樣的種子。」梁繼來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說。
  • 支教感悟:支教是一場有關成長的「畢業」旅行
    選擇到勐臘這個邊疆縣城來支教,我主要有這樣幾個想法:一是想去教書,圓自己一個支教夢;二是想去祖國的邊疆走一走看一看,看看那兒現在建設得怎樣;三是想去熱帶地區感受一下不一樣的文化與風情,來一次未知的沒有計劃的「畢業」旅行。正是因為沒有計劃,全靠自己探索,所以這一年中不期而遇的一些人和事,乃至一些突發狀況才會顯得彌足珍貴,促我成長。
  • 華師大學生暑期支教,捐贈200個「愛心書包」
    楚天都市報8月5日訊(記者梁傳松 通訊員蔡擴 趙超敏 林晨)昨日,華中師範大學心「心火義教之家」160名志願者為期半個月的暑期支教與社會實踐圓滿結束。他們除了給鄉村留守兒童義務授課外,還為他們捐贈200個「愛心書包」。
  • 2019「師者之途,希望之航」河南商丘暑期支教活動——離別·再見
    2019年7月24日知仁青年·夢之翼暑期支教分隊在河南省商丘市雎縣白樓鄉馬吾樓小學的支教活動進入了尾聲。本次活動由CCTV發現之旅合作夥伴,中國實踐教育產學研創新聯盟理事單位——松果仁研習社主辦。注重年輕人的成長體驗和未來職場競爭力的提升,有效的開展校園精品課程、校園青年體驗活動以及校園實習實踐,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堅信,分享和體驗是最好的成長方式。每個孩子小時候都有一個夢,就是能夠傳承自己最敬重的那個老師的所有模樣,以後也成為那個如同黑夜中北極星一般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