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大心理系支教老師梁繼來 感恩兒時「被支教」 用「積極心理學...

2021-01-07 大洋網

    「啪、啪……耶,進了,12比9!」9月14日下午,清遠佛岡縣湯塘鎮上黎小學五年二班的孩子們正在「教練」梁繼來的指引下開心地打籃球。22歲的梁繼來今年從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畢業,就加入廣東團省委的「鄉教計劃」項目,來到清遠開啟了自己的支教時光。同樣作為在鄉下讀書的孩子,梁繼來的小學時和支教老師的接觸對他影響深遠。「支教老師開啟了我求知的好奇心,點燃了我積極上進的理想,如今,我也以應該感恩之心,向留守在鄉下的孩子們播下一顆這樣的種子。」梁繼來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說。




    感恩兒時支教老師 鄉下娃考取華師大心理系


    梁繼來老家在廣東省陽江市,後來因為父母去惠州工作,就把他接過去惠州的博羅橫河鎮上小學。「那是一所有很多少數民族學生的學校,在四年級以後,我們學校也開始有大學生過來進行暑假支教,那會我覺得很新鮮,因為平時看到的都是有一定年紀的老師,突然一下子多了那麼多大哥哥大姐姐。讀完六年級,暑假的時候又有過來支教的大學生哥哥姐姐了,那段經歷讓我至今印象非常深刻。」梁繼來說,那時候,過來支教的哥哥姐姐教給他們手語、天文、地理、歷史、專業的籃球指導等很多課程,「這些都是以前從沒有接觸過的,我仿佛一下子被打開了新視界的窗戶。孩子的心理世界是非常神奇的,你給他打開了一扇門,他就能去探索很多新奇的事物,我感覺自己想要主動去了解新奇事物的願望,就是從那會開始的。」

    支教老師讓小繼來體會到了學習的趣味,而雨中的一次家訪,更讓他暗自立志要好好學習。「那是我印象中唯一一次老師去我家家訪的經歷。我小時候成績不錯,老師可能覺得我不太需要特別注意,但其實我也很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那一次,支教老師下雨天跟我走了很長的路去家訪,他們和爸爸媽媽聊了很多,說了很多我的情況,具體是什麼我也忘了。感覺他們很了解我,也對我有很多期望,我不想辜負他們,那時候暗自立志,要好好學習。從山坪中學初中畢業後,繼來以920分的成績考上了陽春市第一中學,又以563分的高考分數考上了華師大綜合文科試驗班,大二專業分流時因為對「積極心理學」感興趣,進入心理學院就讀。

    用「積極心理學」點亮留守兒童內心光芒


   「記得那時候來支教的老師們教的內容都好陽光,手語歌的內容是《愛的奉獻》和《陽光總在風雨後》,給了我潛移默化的影響。支教老師們那時候教我們『感恩』這個詞,那時候我沒有深刻的感受,但現在長大了,回想起兒時的那年暑假,會覺得需要感恩,自己也需要做一些事情去回報這份感恩。」繼來慶幸自己在在青春期有支教老師的陪伴,也由此種下了去往鄉村支教,燃燒青春、擁抱遠方的種子。在華師大讀書期間,繼來也去過小學短期支教,「那時候,我就為鄉村孩子的改變而震驚、驕傲,所以想繼續到基層儘自己所能,給鄉村孩子帶去溫暖。」

    作為華師大心理學院的畢業生,梁繼來認同「積極心理學」的理念,所以會用這一方法引導學生,在支教過程中特別注意鄉村留守兒童「積極心理」方面的訓練。針對性格內向、做事不積極、不自信甚至自卑、容易沉迷網絡等鄉村留守兒童較易出現的心理問題,梁繼來運用所學的心理訓練方法針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點亮孩子們的內心的光。「現在都還是起步階段,從理論到實踐還是有很多困難要克服。」


   組建班級籃球隊培養「向上力」


    想到兒時,自己被支教老師的課程開啟了求知的窗戶,這次我來支教,也在糾結:自己能給孩子帶來什麼不一樣的內容呢?慢慢的,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小時候就很愛打籃球,拉球的經驗也在我的人生中一直給我帶來一種『向心力』。」

    作為一個在鄉村小學成長的孩子,繼來很清楚:鄉村小學的大部分孩子沒有輔導班可上,所以有豐富的課餘時間,但大部分都是玩過的。「玩和玩之間可以有很大區別,玩什麼、怎麼玩、收穫什麼。」繼來說,大部分男生都喜歡籃球,自己來支教的學校也不例外。「很多人玩籃球是出於簡單的快樂,沒有人指導,現階段他們又沒有能力去探索一種系統的練習方法,打得很隨意,因此在面對具有誘惑力的手機、電腦遊戲時,可能就會『投降倒戈』了,這事實上浪費了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如何利用好學生對籃球的愛好,填充課餘時間,並使它成為一種向心力,進而去促進他們的成長,這是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在推廣基層籃球教育時說過的一句話,現在我希望可以由我去踐行。」

    現在,繼來每天都帶著班級的學生進行籃球訓練。「重點在兩方面,一是籃球基本功的訓練,二是提供實戰的平臺給學生,現階段重點在籃球基本功的訓練。」在他看來,學習籃球與學習課本是觸類旁通的,「要想打好籃球,必須狠抓基本功,這是不是和學習知識抓基礎很像?我希望在指導他們訓練的過程中,能慢慢引導他們感悟這個道理。」怎樣在打籃球的過程中形成向心力呢?繼來說:「打籃球很簡單,想打好籃球很難。事實上籃球基本功的訓練是枯燥而辛苦的,要想打好籃球就必須沉下心來苦練,久而久之這會鍛鍊到他們的耐心和毅力。當他們真正感受到訓練帶來的進步,感受到基本功在籃球中的重要性,他們對籃球的理解將更進一步。他們的課餘時間有了為之努力的目標,我想這就是姚明所說的向心力。有了向心力,再稍加引導,定能更好地向上生長。」


文 圖 視頻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秋瑜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蔡凌躍

相關焦點

  • 華師大心理系支教老師梁繼來:感恩兒時「被支教」用「積極心理學...
    22歲的梁繼來今年剛從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畢業,就加入了共青團廣東省委的「鄉教計劃」項目,來到清遠開啟了自己的支教時光。同樣作為小時候在鄉下讀書的孩子,梁繼來小學時和支教老師的接觸對他影響深遠。「是支教老師開啟了我求知的好奇心,點燃了我積極上進的理想,如今,我也應該以感恩之心,向留守在鄉下的孩子們播下一顆這樣的種子。」梁繼來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說。
  • 華師大心理系支教老師梁繼來 感恩兒時「被支教」用「積極心理學」點亮孩子內心光芒
    9月14日下午,清遠佛岡縣湯塘鎮上黎小學五年二班的孩子們正在「教練」梁繼來的指引下開心地打籃球。22歲的梁繼來今年從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畢業,就加入廣東團省委的「鄉教計劃」項目,來到清遠開啟了自己的支教時光。同樣作為在鄉下讀書的孩子,梁繼來的小學時和支教老師的接觸對他影響深遠。
  • 華師大心理系支教老師梁繼來 感恩兒時「被支教」 用「積極心理學」點亮孩子內心光芒
    9月14日下午,清遠佛岡縣湯塘鎮上黎小學五年二班的孩子們正在「教練」梁繼來的指引下開心地打籃球。22歲的梁繼來今年從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畢業,就加入廣東團省委的「鄉教計劃」項目,來到清遠開啟了自己的支教時光。同樣作為在鄉下讀書的孩子,梁繼來的小學時和支教老師的接觸對他影響深遠。
  • 感恩兒時「被支教」用「積極心理學」啟發學生
    9月14日下午,清遠佛岡縣湯塘鎮上黎小學五年二班的孩子們正在「教練」梁繼來的指導下開心地打著籃球。22歲的梁繼來今年剛從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畢業,就加入了共青團廣東省委的「鄉教計劃」項目,來到清遠開啟了自己的支教時光。同樣作為小時候在鄉下讀書的孩子,梁繼來小學時和支教老師的接觸對他影響深遠。
  • 長沙支教老師來酈家坪鎮支教的愛心故事!
    支教老師中李敏老師的宿舍是最文藝的,隨處可見的鮮花,而且她的房間裡還有一個有桌布的梳妝檯,打聽一下才知道,原來桌布是她用廢舊床單改造的,桌布下面是一張油膩膩的桌子。在學校參觀時,恰逢孩子們吃中飯,只見一個最多不過八九歲的男生,一個人提著一大桶子米飯從我們身邊走過。胡雪瀅老師說,來這裡之後她一直在反思,我們城市裡的孩子是否太過精細化養育了?很多城裡娃失去了獨立自主的能力,絕大部分的孩子也幾乎沒有勞動能力。她說開學的第一天,這裡沒有舉行有儀式感的開學儀式,開學典禮之後就是大掃除。
  • 一位來自廣西的支教老師在貴州及湖南農村支教後寫出的支教筆記
    在參加支教前,被問到為什麼要去支教時,我想到高曉松的那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在大城市裡工作太久,厭倦了快節奏的高壓生活,想換一種活法,體驗不一樣的人生。開始支教以後,才真正理解支教的意義,遠不是體驗生活那麼簡單,甚至覺得如果只是為了體驗生活,就不該來支教。
  • 大學生支教活動變了?支教活動不再被歡迎,支教老師:理由太現實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雙贏」的大學生支教活動,卻漸漸的變了「味兒」,網上關於大學生支教活動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大學生支教活動不再受人待見,具體都是因為什麼呢?大學生支教活動不受人待見?除此之外,因為這些大學生並不重視支教活動,授課質量自然不會好哪去,這些大學生不僅缺乏實際的授課技巧,也不會制定學習計劃等等。實際教書的時候,課堂內容沒有連貫性,也不能掌握課堂的節奏,導致班級中的學生壓根聽不懂老師教課。
  • ——天津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定西支教記
    遠在1600公裡之外的天津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用持續22年的支教接力為這道難題提供了答案。  1998年,天津師範大學師生捐款20萬元,在定西市安定區捐建了一所希望學校,命名為「天津師範大學希望學校」。2002年,天津師範大學成立研究生支教團,在全校選拔了第一批研究生奔赴西部,服務地正是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一年一屆研究生赴定西支教的扶貧接力大幕就此拉開。
  • 支教接力賽 牽手山裡娃
    這所有6000多名學生的學校只有150餘名老師,大部分老師都身兼多門課程。「我真的很震撼,在這種壓力下,他們仍然像陀螺一樣旋轉在課堂上。」早已習慣了當地生活的郭老師跟記者連線時,時不常蹦出幾句「川普」。郭金娥與來自山東、江蘇、廣西等地的5位支教老師擬定了工作計劃,除了給學生上課外,他們還每周一次為年輕教師做培訓,參加每周三的教師集體備課,與當地老師一起交流、研課。
  • 支教老師連踹小學生,支教需要什麼條件?沒有做好準備不要去支教
    這位老師是東南大學的支教志願者,事情發生後,當地教育局、東南大學都很重視,現在已經停了涉事老師的職。去貧困地區支教,是一件很光榮又很辛苦的工作。那麼,支教需要什麼條件呢?三、心理素質去支教不是過家家,也並不是腦袋一熱,就去的。需要經過深思熟慮,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有的支教老師,工作半年,有的甚至一個月,就走了。原因就是吃不了苦。把自己的班級拋在腦後,這對學生們又是一記打擊。
  • 「一起雲支教」啟動 白巖松邀請大學生積極參與
    未來三年,活動計劃招募一萬名大學生,通過在線教育的專業培訓,為我國邊遠山區超過十萬名中小學老師提供信息化教學的遠程服務。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著名主持人白巖松義務加入到「一起雲支教」活動中,並以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對鄉村孩子們赤誠的愛心,邀請大學生朋友積極參與到本次活動中來,以至少三年為一個支教周期,為邊遠山區的老師和同學們,提供有效的教學幫助和服務
  • 東西協作 | 中山28名老師赴昭通支教!
    李宇、鄒傑峰、李莉、吳權明、白濤等5位老師結束1年的掛職支教工作返回中山。隨後,與會人員一起聆聽了已完成支教任務的李宇、李莉、白濤、鄒傑峰、吳權明、伍潔兒六位老師在各自崗位上所作出的貢獻和心得感悟。六位老師的感人事跡感染了每一位與會人員。新選派的蔡昌盛老師代表新支教教師做表態發言時表示一定會接過前任的「接力棒」,再接再厲,砥礪前行!
  • 支教老師腳踢小學生?沒有愛心的教師,不必借著支教鍍金
    然而昨天一則支教大學生腳踢小學生的視頻熱度不減,改變了小編的看法,由於社會對於未成年人的關注越來越高,事件也迅速衝上了熱搜。12月2日上午,南華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的通報表示,經調查,該視頻內容屬實。事發地為南華縣思源實驗學校,事情起因為該校五(3)班幾名男學生違反學校管理規定,班主任孫某某和老師萬某某先後對幾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萬某某在批評教育學生過程中方法失當,行為過激,踢了學生。
  • 支教印記——記浙江省臨安中學趙淑平老師支教事跡
    支教印記——記浙江省臨安中學趙淑平老師支教事跡「跨越1500公裡,終於到了!」趙淑平老師上的示範課《生物育種》,以西瓜為材料,層層遞進,將各種育種方法串聯在一起,不僅帶來了新的教學思路、方法,還在課堂思維開發上給予了其它老師新的啟示,獲得了老師們的一致讚賞和高度評價。趙淑平老師主動積極參加生物組的每一次聽課、評課,每次都給出中肯、合理的建議和意見。
  • 支教新疆的東莞老師張蕾:連續兩次支教「地理花蕾」在新疆綻放
    支教老師張蕾在給同學們上地理課 受訪者供圖「長得特別漂亮,穿著特別時髦。」這是2018年9月,阿孜古·艾尼玩爾對師傅張蕾的第一印象。張蕾是來自東莞高級中學的援疆老師。之後,同為地理老師的阿孜古·艾尼玩爾經常去聽她的課,從最開始被張蕾的外貌長相和穿衣打扮吸引,到後來被她獨特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所徵服。從2018年9月到今年1月,張蕾一直在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第一中學任高一和高二的地理老師。為期一年半的第一期支教結束後,張蕾再次提出申請,並從今年3月開始,在圖木舒克市第二中學任高二地理老師。除去開講座外,張蕾目前已在新疆教了300多名學生。
  • 瓦吾小學2020年秋季學期支教老師招募通告-胡秋根橙心公益支教
    2015年,瓦吾小學迎來了學校的第一位支教老師,此後三年多的時間裡,支教老師作為學校的教學主力,見證了基層山村教育事業的進步,為改變山村教育落後現狀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作為民間辦學傑出人物,校長曲比史古老師於2017年榮獲「馬雲鄉村教師獎」——網絡上有頒獎典禮視頻,可搜索觀看。
  • 跨越4000公裡,倉山這位老師的別樣支教
    扎紮實實,投身援疆01經過了初期的的疫情隔離後,章海峰老師在奇臺縣第三小學開啟這段支教之旅。根據校方安排,章海峰老師接手三年級兩個班的數學教學任務,課上他與學生積極互動,課後他為有需要的學生培優輔困,得到了當地校方領導的一致好評。
  • 山區支教亮亮老師
    他大學畢業,響應國家號召,去山區支教。兩年後,同行的夥伴回到了城市,而他選擇了繼續,這一堅持就是9年。他實地考察,了解當地情況,選擇條件最艱苦、最急需老師的學校支教。他不僅沒有工資,而且不被當地教育部門接納,一遍遍解釋才能留在學校,慢慢取得信任!
  • 北林大支教老師吳建平:給予每個孩子陽光和溫暖,這是我的心願!
    我來到科右前旗三中支教後,發現這裡的貧困比我想像中更為嚴重,這裡的住校生因熱水資源不足,班裡的女孩子用涼水洗頭;班級裡貧困家庭的學生很多,存在家庭問題的學生也較多。作為一名支教教師,我希望在這裡能為學校和孩子們的發展做些貢獻,不忘初心教好書,盡更多責任,就像陳立群老師所說的「不為功利,只為那份心願」。
  • 在這場教師節慶祝大會上,支教老師千裡之外分享支教感悟
    9月10日下午,「脫貧攻堅勇擔當,人和育人創未來」——人和街小學教育集團慶祝第36個教師節大會召開,學校部分赴涼山支教的老師,通過網絡視頻,與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支教的感悟和收穫。「老師們,教育人生的美好價值,在遠方,更在我們每天耕耘的三尺講臺。」人和街小學校長肖方明在致辭中,首先向人和街小學教育集團的332名教職員工致以最真摯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