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支教活動變了?支教活動不再被歡迎,支教老師:理由太現實

2020-12-17 天意媽媽談教育

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不能直視的,一個叫做太陽,一個叫做人心。——東野圭吾

文/天意媽媽談教育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從教育的質量上就能看出一個國家發展的程度。我國領土面積大,人員分布不均勻,這就導致了對在教育資源的分布上,也極其的不平衡,很多偏遠地區甚至都沒有學校。為了改變偏遠地區孩子學不上習的問題,國家貼心地推出了「大學生支教」活動,這樣不僅可以讓大學生得到鍛鍊,還能讓山村中的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

政策剛發布的前幾年,支教活動確實極大提高了我國偏遠地區的教育水平,而去支教的大學生們也從中得到了不少寶貴的經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雙贏」的大學生支教活動,卻漸漸的變了「味兒」,網上關於大學生支教活動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大學生支教活動不再受人待見,具體都是因為什麼呢?

大學生支教活動不受人待見?

1、志願者素質參差不齊

現在大學的支教活動,對人員篩查的並不嚴格,甚至可以只要你是大學生,那麼不管是什麼專業的都可以去支教。這也就導致了,支教群體大多都是剛進入大學校門的「熊孩子」,他們並沒有相關的授課經驗,對待去支教的這件事也是盲目樂觀的。

這些大學生去支教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把將於帶到「山中」,大部分都是抱著新鮮、旅遊、學習、炫耀、體驗生活等目的而來。很多志願者都沒有認真的了解山區學生,對待支教這件事也並未重視,所以,在支教的時候經常會把一些不良的行為帶給山區的學生們。

除此之外,因為這些大學生並不重視支教活動,授課質量自然不會好哪去,這些大學生不僅缺乏實際的授課技巧,也不會制定學習計劃等等。實際教書的時候,課堂內容沒有連貫性,也不能掌握課堂的節奏,導致班級中的學生壓根聽不懂老師教課。

2、給當地帶來很多麻煩

曾經的大學生支教活動,非常受山區學生和村民的歡迎,但是隨著近幾年大學生支教的「功利心」越來越重,很多活動和講課都太「形式化」。再加上一些大學生穿著不良,和一些不好的習慣導致教壞的山區學生,有的甚至嫌棄自己父母太窮,想要脫離父母去外面闖蕩等等,這樣多加結果自然會不被「待見」。

大部分去支教的大學生,將支教看得輕而易舉,認為自己什麼環境都能適應。支教的大學生到了本地之後,需要當地安排大學生們日常飲食、居住、安全等問題。但是大學生卻覺得地區做得遠遠不夠,這對本就貧困的地區負擔進一步加重。

還有一些大學生,到了本地之後,並不會愛惜身邊的一草一木,甚至一些大學生會在支教期間破壞學校公物。除此之外,貧困地區的孩子通常要照顧家中的老人,還有一些農活等等,如果大學生來支教的話,那麼家中的老人和農活就沒有人做了。

3、對山區孩子的影響

山區的學生都非常的天真,對山外邊的地區幾乎是一無所知,性格也都十分單純。這些大學的支教老師在短時間內就能與學生建立感情,一些老師會跟學生約定好下次放假再來,但是這個下次卻變成遙遙無期的事情。久而久之,本來就缺少關愛的「留守兒童」再一次次地被「拋棄」過後,變得很難對人付出真心。

個人觀點:

大學生支教活動本意是好的,但是現在大學生支教的「功利心」是越來越重了。而且這類大學生支教活動都是短期活動,對參與人員的審核並不嚴格,這對本地山區學生的傷害是很大的。特別是最近層出不窮的大學生支教事件,前幾天某知名985大學的研究生,還在山區校園中體罰學生呢!

最後寄語:

我國教育資源水平傾斜的問題,是一個非常難改變的事情,而山區的學生只能通過自身的努力,才能從山區中大步大步地走出來。支教活動原本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它可以有效幫助這些孩子走出大山。所以,不要讓原本會成為山區孩子「翅膀」的事情,變成「阻礙」,山區孩子想出大山本來就不容易,所以大學生支教活動,還要靠各位學生認真負責才行!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你對大學生支教活動有什麼看法和經歷呢?請在下方評論區寫下來,我們大家一起互動探討!#支教#

專注分享教育那些大事小情!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不妨點擊、關注、分享!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期再見,拜拜~(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短期支教是錯誤的?親身經歷過支教活動的人有話要說
    >有些人則選擇了四處旅遊,逛遍祖國大好河山;還有這樣一群人,放棄了旅遊,也放棄了打零工,也放棄了這家爆玩兩個月的機會,他們選擇了更有意義的支教活動,給貧困地區小朋友們當一段時間的小老師。為了彌補這部分的教育資源缺失,國家出臺政策鼓勵大學生和社會的志願者參與支教活動,多年下來,成果斐然。有官方組織的志願者,也有非官方組織自願前往的支教志願者,他們的支教行動也分短期和長期。但是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叔叔,阿姨們,求你們不要來了》,文章表明短期支教百害無益,是一件非常功利的事情,認為對孩子的學識幫助不大。
  • 大學生支教活動不受人待見?當地村民嫌棄,村長:別來給我添麻煩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雙贏」的大學生支教活動,卻漸漸的變了「味兒」,網上關於大學生支教活動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大學生支教活動不再受人待見,具體都是因為什麼呢? 2、給當地帶來很多麻煩 曾經的大學生支教活動,非常受山區學生和村民的歡迎,但是隨著近幾年
  • 大學生參加支教活動有哪些意義
    大學生參加支教活動有哪些意義中國教育服務網(匕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國家對於貧困山區學生的受教育程度更為關注。在這方面,國家不僅實行了培養免費定向師範生的政策,還開設不少的了大學生支教活動以增加學生普遍的教育接受量。大學生支教是指在校大學生利用部分寒暑假的時間,或者畢業前實習的時間前往貧困地區參加國家支持貧困山區教育計劃的行為。本質上來說,大學生支教是一種影響力深的公益行為,對於社會教育事業的發展和農村學生知識接觸量具有深刻意義。
  • 把支教當成一種鍍金行為,支教的意義何在?支教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支教,顧名思義就是支援教育,支教的服務對象主要是落後地區、教育資源匱乏地區的鄉鎮中小學。通過支教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鄉鎮中小學或者教學點「有學生,沒老師」的問題,讓那些地區的孩子也能夠接受相應的教育。
  • 福建漳平:開展大學生支教研學活動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龍超凡 通訊員 陳俊毅 陳有超)近期,福建漳平市舉辦為期5星期分5批次的「小課堂•大世界」大學生志願者義務支教研學活動,當地3所學校120名學生參與其中,秉持「立德樹人」理念,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動手,培養創客思維,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 南大女學生下鄉支教被性騷擾,支教行動到底能不能繼續?
    說到支教活動,相信很多大學生和一些社會人士都是欣欣嚮往的,對很多人來說,支教活動也是一個增長閱歷長見識的過程!也有很多大學生和社會人士在支教過程中也得到很多不同的生活體驗和感悟,甚至很多人都對支教生活的印象都是受當地村民的熱情招待,會被當地的村民孩子尊重,當地的民風也十分淳樸,可以為當地的貧乏教育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可以讓人開心的不行!然而這些都是人們對支教生活的善良淳樸的想像,現實中可能也有這樣愉快的支教過程,但是也有很多與這差之萬裡的黑暗面!
  • 大學生們,請不要去短期支教
    現在有的大學生們會利用暑假時間去鄉村的地區支教,這好像在前幾年是一種潮流,在每年的寒假或者是暑假。高校都會有計劃的組織一批大學生去比較偏遠的地方去進行支教活動。其實從客觀長遠的眼光來審視,大學生們利用暑假期間去支教。
  • 寧德師院大學生自發開展線上支教活動
    從7月17日開始,該校21名大學生自發組成「飛鸞中心小學支教隊」,為127名孩子提供近一個月的義務支教服務。寧德師院17級生命科學學院的蔡家鑫是這次義務支教活動的負責人。據其介紹,受疫情影響,今年學校沒有統一組織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他們就通過已建立的「飛鸞中心小學支教隊」QQ帳號平臺發布義務支教的消息,自發組織起支教隊伍,為孩子們進行線上授課。「雖然今年情況特殊,但是我們不想讓支教活動中斷,也不想讓孩子們失望。」蔡家鑫說。
  • 鄉村需要什麼樣的支教
    贊皇縣陽光小學校長曹增利對石家莊鐵道大學的支教團隊十分感激,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山裡的孩子度過了安全快樂的暑假,支教大學生也是收穫滿滿。」今年的支教為何「尤其成功」?曹增利坦言,原因是學校對支教隊伍的精心選擇和支教活動開始前雙方的精心謀劃。
  • 被利用的愛心:「愛心支教」變收費輔導班
    ,有很多大學生們想通過鄉村支教、兼職打工等方式來擴寬視野、增長見識,本來是好事一樁,但日前,陝西部分高校學生參加了一個愛心支教活動,到達支教點後才發現是收費輔導班。小茹是西安一所高校的大學生,今年暑假前,幾名自稱是「陝西愛心支教聯盟」的負責人來到她所在的大學招募支教老師。
  • 2017「陽光支教」暨「孔子行腳」湖北支教活動宣恩行圓滿結束
    自2013年起,華中師範大學已連續5年舉辦「陽光支教」暨「孔子行腳」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大學生湖北支教活動,先後有來自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地區相關高校的400多名大學生深入湖北偏遠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支教,向當地2200多名學子傳播知識和快樂。
  • 常州市武進區第三批支教團隊到漢濱區開展支教交流活動
    蘇陝協作情意長,支教交流再行動。8月28日上午,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教育局副局長萬琴鳳、武進區教師管理服務中心主任蔣衛山帶領6名骨幹教師走進安康市漢濱區開展支教交流活動。、漢濱小學開展為期6個月或1年的支教工作;來自武進區寨橋初級中學戴世平和東安實驗學校周華興、陸永新3位專家將到漢濱區瀛湖中學、張灘九年制學校、漢濱高中西校區,每校開展為期10天的教育教學管理交流活動,為漢濱學校傳經送寶。
  • 大學生西部支教,愛在路上
    他們是當代的大學生,他們支教的費用,有的是父母資助,有的是自己省吃儉用。他們參加這次支教的時候,沒有想過回報與收穫,單純的只是愛心。深深的被他們感動,也想為他們申請一點微不足道的補助。他們受到過最熱烈的歡迎,他們聽過最美的情話,他們經歷過最難捨的分離。他們有太多的難以忘懷。夏日炎炎,烈日當空。而他們,踏上支教的旅程,望著這豔豔的烈日,感受著慢慢蔓延在空氣中的支教熱情,猶如這炙熱的空氣。一路行軍,浩浩蕩蕩。輾轉騰挪,最終到達。層層疊疊的山巒,從眼前掃過。溝溝壑壑的土丘,從腳下路過。
  • 為什麼大學生暑期支教越來越不受待見了?
    短期支教項目,一般是有學校或者學院組織十幾個人的實踐隊,來到農村或是偏遠地區教育條件欠發達的地方進行支教活動,一般為期兩個禮拜。主要內容包括給孩子們普及一些當地老師無法教授的社會生活和科學文化知識,比如軍事知識,火車高鐵,天文學知識等等。
  • 常州市武進區第三批支教團隊到安康市漢濱區開展支教交流活動
    趙軍蘇陝協作情意長,支教交流再行動。今天(8月28日)上午,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教育局副局長萬琴鳳、武進區教師管理服務中心主任蔣衛山帶領6名骨幹教師走進安康市漢濱區開展支教交流活動。、漢濱小學開展為期6個月或1年的支教工作;來自武進區寨橋初級中學戴世平和東安實驗學校周華興、陸永新3位專家將到漢濱區瀛湖中學、張灘九年制學校、漢濱高中西校區,每校開展為期10天的教育教學管理交流活動,為漢濱學校傳經送寶。
  • 山西孝義:下堡鎮第二屆暑期大學生支教活動開班
    24日,下堡鎮第二屆暑期大學生支教活動舉行開班儀式,來自北京高校的10名本科、碩士、博士生將在第十二中學為下堡的百餘名中小學生開展為期五天的支教活動。此次支教活動開設文藝、語文、數理、科學、實踐、體育六門課程,以及素質教育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們開拓視野、開闊眼界。
  • 大學生暑假短期支教, 是理想照進現實還是自嗨?
    全國大部分高校都已經開始放假了,不少同學選擇了暑假參加短期支教活動,去貧困農村和當地的孩子們零距離接觸,在回饋社會的同時提高自己對於社會的了解。但不少同學可能並不了解的是:這種大學生暑假赴農村短期支教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社會上實際一直爭議不斷。
  • 6個團隊大學生深入偏遠地區中小學支教 開展環保科普活動
    未來網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 謝青)「通過環保手工課、環保知識競賽、簡易水質監測等實踐活動,讓孩子們親身感受環保的重要意義。」在「種子力量——中國青年豐田環境保護行動」大學生環保支教活動成果分享會上,6個大學生團隊分享了環保支教活動的經歷。
  • 燭光行動—外研通支教行 大型科技支教活動
    博鰲鎮望南小學,由於地處偏遠,教學條件簡陋,常年沒有英語老師,學校英語成績比較落後。2011年,外研社在海南開展公益活動,贈與了包括望南小學在內的近20所偏遠地區小學"外研通"點讀教學設備。燭光行動-外研通支教行"活動作為民盟中央"燭光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改善農村貧困地區師資匱乏、課堂發音不準的現狀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對於改善城鄉差距過大有著深遠的社會意義。
  • 大學生鄉村支教,會有什麼意義?
    大學期間,差不多大家都會聽說有大學生支教的活動,大學生的短期支教對於當地的教育跟或者小朋友們來說,還是非常有幫助的。大學期間我也曾參加過校志願者社團,做過多個公益服務項目,參加過「暑期三下鄉」活動等,2017年的暑期也和幾個朋友去了一些小山區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