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來臨,家長們總是分外焦慮,尤其是二胎家庭,焦慮翻倍。讓大家焦慮的不止期末考試,還有暑期安排。
杭州有位媽媽,家有二寶,大寶下半年即將升入六年級,面臨小升初,小寶也上幼兒園了。正所謂「大寶忙升學,小寶打基礎」,這幾天,光是給大寶和小寶排一張暑期日程表就操碎了心,一起來看看↓↓
大寶叫「哈哈」,二寶叫「娃娃」。這張暑期日程表,媽媽排了好幾天,因為兩個小朋友年紀不同,所以暑假計劃各有側重:周一到周五,給哈哈報了數學和科學兩門學科類培訓班,爭取六年級衝刺一把;雙休日,活動下筋骨,打打籃球,在小升初階段,身體素質也很重要。娃娃才讀幼兒園,暫時沒有升學壓力,但是素質類教育還是要儘早重視起來,輪滑、鋼琴和英語,暑假都得上。
很快,這位媽媽的朋友圈就有朋友轉發並評論:「這張即將小升初的二胎暑假日程表,看了可以避孕,就問你們還敢不敢生!」
今年暑假,類似故事不止這一個。
故事一
杭州胡女士的大兒子今年五年級,小女兒剛上小班。這個暑假,她將重心放在即將迎來小升初的兒子身上。
這是她剛做好的暑假日程表:
胡女士的暑期計劃表
等候兒子培訓班下課時,胡女士通常會帶著女兒在培訓班附近的圖書館或是花鳥市場打發時間。對她而言,這樣的接送模式的確辛苦,但已經習以為常:「其實接送和等候也不是大事,最怕的就是遇到突發情況。」
胡女士回憶,有一年假期,母女倆等兒子培訓班下課,女兒突然說要上廁所,一下解不出來,另一邊兒子馬上要下課,胡女士在女廁所裡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但也無可奈何。「幸虧那時遇到了兒子同學的媽媽救場,不然真不知如何是好。要是有人搭把手就好了。」
故事二
像胡女士這樣的全職媽媽,感嘆沒人搭把手。可事實上,有老人幫忙的二胎媽媽,也難逃兩難境地。
王女士在寧波工作,大孩今年五年級,在杭州一所小學就讀,工作日由她的父母帶著。二孩今年三歲,還沒到讀書的年紀,因此每周跟著她往返於杭州和寧波。
「在寧波,白天我上班,孩子就交由保姆帶,晚上回家後我再全身心陪孩子,每周五我會帶著二孩一起回杭州,陪大孩度過周末。」在王女士看來,這樣來回奔波其實不算累,只要沒有意外,都是輕鬆的。
然而,意外總是不期而至。
故事三
除了時間不夠用,二胎媽媽還普遍擔心暑假出現財政危機,因為家裡有兩臺「碎鈔機」。
杭州的葉媽媽(化名),大寶大葉今年六年級,下學期就要去初一年級報導;二寶小葉3歲,下半年上幼兒園小班。她同樣為兩個孩子制定了一份暑期學習計劃表:
雖然表格列得密密麻麻,但兩個孩子的暑期學習任務並不重。比如,大寶的暑期計劃表裡,不僅沒有一個培訓班,還出現了好幾處旅遊勝地的名字;而二寶的暑期計劃中亦是如此,閱讀、手工課、數學啟蒙和旅遊佔了大頭。
和其他二胎媽媽的暑期計劃表對比,葉媽媽簡直堪稱「佛系」。「我身邊的二胎媽媽們,每年的大寶暑期培訓班都是4個起步。我們家情況比較特殊,大寶白天都要練遊泳,和大部分暑期培訓班的時間段都撞了,所以培訓班基本沒報,屬於『自學派』。」
考慮到初中階段學習壓力較大,因此葉媽給大寶安排的主要學習任務有二:一是預習初一階段語、數、英3門學科的知識點;二是加大閱讀量,多看一些中外名著,彌補課堂上的閱讀不足;至於小寶,由於現在正處於語言啟蒙的關鍵期,所以以中英文閱讀為主,數學啟蒙為輔。
即便是如此「佛系」,葉媽媽也有煩心事——暑假開支,要比普通的三口之家多得多。比如,光是帶兩個孩子在周邊城市旅遊,估計就得3萬;至於小寶培訓班的費用,起碼1萬;再加上各種課外書籍、練習冊等小頭支出,這個暑假過完,起碼得花個5-6萬。
養娃真的不容易
你有類似的煩惱嗎?
來源:升學寶(shengxuebao001)、錢江晚報(qianjiangwan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