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40歲博士年收入僅8.2萬?!竟不如網紅一場直播,究竟寒了誰的心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許戈說財經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個新聞,說的是40歲的復旦大學博士年收入僅8.2萬元,折合月工資6833元。

5月21日,在2020年「聲音責任」醫藥衛生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的何琳副所長向包括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內的媒體及與會代表激動地表示:「我們2018年流失的一個博士,上海復旦大學流行病學與統計學畢業,現在已經到深圳去了。作為40歲的副主任醫師,2017年全年的收入只有8.2萬元。」

何琳指出,從2010年開始,疾控人才隊伍就在流失,這幾年流失了200多人,包括她所在的貴州疾控中心省級人才流失也很嚴重,很多博士都走了。

堂堂復旦大學畢業的博士月入不到7000,這合理嗎?

根據2018年發布的一則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37個主要城市的平均薪資為7629元(月薪),按照這個數據,我們的復旦博士月收入還趕不上全國平均工資。

上海住家保姆的月工資就有五千左右,稍微有些職業資質的月嫂,則工資過萬很正常。

這樣的落差,令網友大跌眼鏡。立即站出來有人為一線博士叫屈,「請尊重知識分子」「社會地位與收入明顯倒掛!」

(圖片來源於網絡,大概圖文無關)對此,有人云淡風輕地說,其實這才是很多博士、教授的常態收入,沒啥好驚訝的。

我陷入了沉思——都說知識改變命運,但如今,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

從小我們的父母就教育我們要好好讀書,將來才能夠出人頭地,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現在我疑惑了——月入7000的人,真的能夠享受生活嗎?或者說,在上海,真的能夠生活下去嗎?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博士待遇

在很多行業都有點低

復旦畢業40歲博士年收入僅8.2萬元,這絕不是個段子,同時,這也絕不是個例。

誠然,博士生畢業後的待遇與很多因素掛鈎,比如選擇的職業,還有博士生本身的專業等。但縱觀大環境,大多數博士生們首選的從業行業(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大多數的專業(比如四大天坑專業)畢業後的待遇,都和這位復旦博士的年收入差不多,總結起來就兩個字「偏低」。

我們曾調研過身邊一些材料學專業的博士,他們畢業後的薪資待遇。

總體來說,在高校的博士都比在企業的博士,薪資方面差了很多。

@老王。雙非本科,211碩士,雙一流博士,博士畢業後進入了雙非的本科,補貼要分5年領,每個月加年終平均7.5k,進學校立刻懷孕生小孩休產假,現在謀求跳槽到畢業學校做實驗員,離家近,沒有科研任務,綜合月薪也大概7.5k,結果要賠之前籤的學校違約金,大概前幾年都白幹了。

@老劉夫妻。同屆同學,夫妻同實驗組,打包進北方某大學,每人一套房,憑發票報銷,月薪不到1萬/月,有科研要求,感覺比企業壓力大。

@老李。來自於非一線城市,博士畢業之後進入了博士後流動站,現在大概年薪12萬,出站後年薪不低於12萬,當然還可以兼職一些企業的顧問,不用朝九晚五,但科研壓力大。我覺得還不錯,每天早起簡直就是最痛苦的事情。

@老徐。老徐本碩博都是雙一流,博士畢業留校,師資博後,長相帥氣,女朋友還算有錢,市裡幾套房,薪資25-30萬,時常抱怨科研壓力大,可能性格比較要強,希望自己買房和女朋友一起,這樣在女方家裡更有底氣。

當然了,這些例子是特指材料學專業的博士。但情況可以普遍適用於大多數專業。

實際上,大批剛剛畢業,沒有海外經歷,沒有人才帽子,沒有傲人履歷的博士生,在求職時,都是處於高校生態圈的最底層的。

他們當中,有的人到中年還只能拿到7、8萬的年薪;有的為項目、論文徹夜不眠,疲於奔命;有的不得不接受工作考核,甚至正面臨失業的風險。

據青塔的一項調研,在我國,高校教師的工資構成大概是這樣

也就是說,普通高校新晉講師基礎工資約在1000-1500元/月,加上課時費、公積金等勞務及福利補貼,普通青年教師的基本工資可達到3000-5000元/月。高校引進人才時承諾的安家費或租房補貼一般都是按照月或季度發放。這樣下來,一個普通高校新晉青年教師每年的基本收入最多約在9萬元。

這樣是不是就直觀一點了?那麼高校是這樣,普通的科研院所呢?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曾刊發的這樣一篇文章,《中國天眼年薪10萬招不到科研人才,究竟諷刺了誰?》

簡單來說就是,在2018年,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中國天眼)開出10萬的年薪招聘科研人員,但卻有點「難覓人才」。

在當時,就有不少人提出,市場經濟已經這麼多年,真心希望政府和科研機構能審視一下自己的薪酬體系,我們沒有要求讓科研人員一夜致富,但至少要讓他們的收入配得上安心奉獻的程度,這已經是最起碼的底線了。我們要講情懷,但也不能只講情懷,對吧?

誠然,博士畢業後拿到高薪的也有,比如,華為開出最高年薪 201 萬招應屆博士。

但這些,也都屬於領域內的頂尖佼佼者,對於我們大多數剛畢業的普通博士來說,很多人會發現寒窗苦讀這麼多年,出來後薪資水平還不如當時不考博直接工作的同學。

網上有這樣一個段子:

A問B:做什麼可以不需要學歷就能在短時間內賺到100萬?

B:大概是搶銀行吧。

A:不行,我們要合法正當的職業。

B:那就只有當網紅了。

略帶諷刺意味的黑色幽默,總是讓人回味無窮。

在第一批網紅經濟中,最先崛起的大網紅們已經賺得盆滿缽滿,身家少則千萬,多則上億。

就比如快手網紅giao哥,他曾經在直播過程中向粉絲們吐露心聲,毫不隱瞞地表示自己以前就是一個騎三輪車賣蘋果的小商販,一年收入僅僅一兩萬。但是自從在網絡上爆紅後,一年收入超過1000萬。

明星需要才藝和演技才能年入千萬,部分網紅卻未必需要這些。他們往往是通過賣慘的人設、或是奇葩的才藝表演來吸引人們的眼球,甚至是喊一句「奧力給」就能吸金無數。

前段時間羅志祥出軌風波沸沸揚揚,一位小網紅因長相酷似羅志祥,在直播中被刷屏痛罵「渣男」。隨著叫罵而來的還有源源不斷的錢財——在短短3天內他通過直播打賞和帶貨將200萬元收入囊中。真是人在家中坐,錢從天上來。

客觀來說,我們並不是說網紅直播不好,現代社會節奏加快,人們工作壓力也在加劇,如果能夠通過這些網紅直播表演放鬆身心,倒也並無害處。但是,如果讓這些毫無營養的網紅鬧劇佔據社會娛樂主流,無疑會對我們下一代的價值觀造成嚴重影響——有名有利很輕鬆,住著豪宅開著寶馬,當個網紅多好!

這個社會也許沒有我們想的那樣好,但是也絕不會像你想像的那麼糟糕。

當一個國家的孩子們理想的職業已經不再是科學家、太空人,而是網紅明星,這個社會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這位博士迫於生計被迫下海,相信這是他無奈的選擇。疾控人才隊伍的不斷流失對我們也是一種警示,不僅是疾控中心,更多的科研機構工作者的待遇遲遲得不到保障,我們的人才缺口會無可避免地逐漸擴大,人才大量流失,這並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內容來源:本文由募格學術綜合整理自21世紀經濟報導、青塔、募格學術此前報導等,文章僅作分享之用。

這6篇文章你看了嗎?

1、 四次熔斷?別急,全球金融危機或已來

2、突發重磅 剛剛美聯儲降息100點至零 史上未有

3、全球性危機?原油之災遠比想像的嚴重

4、市場血崩!大蕭條會來嗎?買什麼能自保?

5、假設經濟徹底崩潰,買房能保值嗎?

6、多國禁止糧食出口,世界進入囤糧時刻,我們要囤點嗎?

相關焦點

  • 復旦博士年薪僅8.2萬,不如網紅一場直播,扎心了
    作為40歲的副主任醫師,2017年全年的收入只有8.2萬元。」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非常重要,且對專業素養要求極高的工作,面臨著嚴重的人才荒。何琳指出,從2010年開始,疾控人才隊伍就在流失,這幾年流失了200多人,包括她所在的貴州疾控中心省級人才流失也很嚴重,很多博士都走了。
  • 40歲復旦博士年收入僅8.2萬?網友:復旦博士這點年薪?
    一、《復旦畢業40歲博士年收入僅8.2萬元,全國人大代表建議:疾控納入公務員管理》的寫一篇文章引起了網友的高度關注和熱議。40歲復旦博士年收入僅8.2萬?網友難以置信:復旦博士這點年薪?這點年薪與其學歷完全不搭啊!這愚人節開玩笑的嗎?網友確實難以置信!但是,事實卻是如此。
  • 復旦40歲博士年收入僅8.2萬!?人大代表:望提高工資待遇
    最近,小募注意到了這樣一則新聞,《復旦畢業40歲博士年收入僅8.2萬元,全國人大代表建議:疾控納入公務員管理》新聞中提到:「我們2018年流失的一個博士,上海復旦大學流行病學與統計學畢業,現在已經到深圳去了。
  • 復旦40歲博士年收入僅8.2萬?網友不敢相信:讀書還有用嗎?
    作為40歲的副主任醫師,2017年全年的收入只有8.2萬元」。不妨來捕捉幾個關鍵詞,「復旦大學博士」、「40歲」、「副主任醫師」、「全年收入8.2萬」,首先復旦大學的博士,這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文憑了,不僅學歷高,而且是國內的頂尖名校,其次年齡達到了40歲,說明人到中年,按照這個年齡來算,算得上是畢業比較早的博士了,含金量顯得更加高
  • 40歲復旦博士月入不足7000,熊芳芳辭職後年薪有望百萬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個新聞,說的是40歲的復旦大學博士年收入僅8.2萬元,折合月工資6833元。閱畢,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堂堂復旦大學畢業的博士月入不到7000,這合理嗎?都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如果真的有能力同時擁有魚和熊掌,誰又會選擇放棄呢?一夜暴富的網紅有這樣一個段子:A問B:做什麼可以不需要學歷就能在短時間內賺到100萬?B:大概是搶銀行吧。
  • 顏寧在清華當教授時年薪僅10萬,不如明星一場走秀,如何留住人才
    國內廣為人知的一位美女教授——顏寧,最近就透露出了自己剛入職清華正教授那年的年收入僅有10萬元。顏寧的優秀很多的可能會說在中國目前普通人平均工資3000以下的時候,年薪10萬應該是很多的了,但是我們看一下顏寧的優秀:顏寧,著名的生命科學領域的青年科學家,師從著名科學家施一公教授。在海外完成自己的博士、博士後求學之路,並不到30歲的年紀就成為了清華大學的正教授。
  • 百萬粉絲美女網紅直播帶假貨,直播被抓捕!
    27歲女網紅廖某等犯罪嫌疑人50網紅女主播竟成為售假推手合作近30家涉嫌銷售假商家➘>2017年10月,廖某與一家經紀公司籤約成為一名帶貨主播,短短3年吸粉百萬,成為一名網紅主播。據統計,廖某直播間場均觀看人數在20萬以上,場均銷售額突破7位數。成為網紅後,每天直播10個小時以上,日均收入可達3到4萬元。
  • 【GET2016】英語啪啪啪覃流星:如何打造年收入百萬的網紅名師
    隨著直播在今年的大火,「網紅經濟」成為了被經常談論的熱詞。網紅+教育,究竟會出現怎樣的化學反應?在 GET2016 教育科技大會上,英語啪啪啪創始人覃流星做了名為《打造年收入百萬的網紅名師》的主題演講,分享了他創業一年的網紅教師經驗。目前,音視頻節目「英語啪啪啪」已經在各個平臺播出了超過三百集。在一年的時間內,積累微信平臺粉絲約 35 萬,節目累計播放量過億,累計粉絲超過百萬。
  • 曝光量2.9億+,跟隨網紅直播邂逅一場布裡亞特婚禮!
    曝光量2.9億+,跟隨網紅直播邂逅一場布裡亞特婚禮!報社全媒體運營中心和橙石傳媒為助力此次活動,在先期開展了大量準備工作,讓活動更具民族特色,更具影響力, 讓原本僅有兩名網紅參加直播到吸引了眾多網紅加入,大大提升了活動的知名度、參與度。同時積極主動聯繫當地多家優質企業,如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呼倫貝爾分公司、呼倫貝爾綠祥清真肉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左旗牧場等,組織企業為這場婚禮提供牛羊肉、禮品等物資支持。
  • TVB32歲男藝人年收入僅1.2萬港元,一場秀才2000,羅家英沒騙人
    今年TVB對他出了新的合約,每年收入12,000港元,但每年至少要走6場秀,一場秀下來,也才2000塊。總的年收入,還不夠一個月的房租。林師傑說自己今年32歲,有家室,他反問無線,要如何接受這份恩賜?最後他還說,11年前參加比賽立志做歌手,11年後決定做獨立歌手,會遲嗎?
  • 博士大叔濃妝直播,從住地下室到淘寶年入5000萬
    如今,他是被50萬粉絲包圍、年銷5000萬的工科博士。而在10年前他還是借錢出國留學的學生。出國留學的決定,對於當時30歲的龍二來說是有些不切實際的。「沒成家,沒積蓄,沒收入。」他自嘲是三無大齡男青年。可他還是選擇背井離鄉,拿著家人四處湊來錢,從湖南常德來到韓國,攻讀造船學博士。也因此,他與淘寶、電商、商業這般緊密聯繫到一起,甚至反轉了整個人生。
  • 54%的95後想當網紅,網紅真的很賺錢嗎?
    一個二十多歲不想上班的年輕人,多半想當一個網紅。當網紅真的很容易賺錢嗎?papi醬單條廣告拍出2200 萬;李佳琦年收入約1.26億元;薇婭年收入約2.32億元;李子柒年入約1.68億;馮提莫年收入約2.7億……
  • 網紅正直播警察突然上門抓捕!上海警方偵破首例「網紅直播帶貨」售假案
    知名網紅主播廖某正在頻繁試穿各類女裝產品,數以萬計的粉絲正在通過網絡圍觀這場熱鬧的帶貨直播。日前,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經過 2 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成功偵破本市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抓獲正在直播帶貨的廖 某(女,27 歲)等犯罪嫌疑人 50 餘名,其中 41 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
  • 27歲女網紅正在直播,突然闖入便衣警察,抓!
    但是最近,上海警方偵破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5個,查處窩點8處,當場繳獲假冒多個奢侈品牌的箱包、服飾等各類商品3000餘件,抓獲正在直播帶貨的27歲女網紅廖某等犯罪嫌疑人
  • 一場直播賣貨200多萬 湖南「教授縣長」直播賣茶成「網紅」
    「我是安化縣副縣長,也是最紅的網紅縣長,等會給大家唱歌跳舞講典故。」4月3日晚上七點,陳燦平身穿鮮豔的橘黃色帽衫出現在直播間。這是一次較為大型的直播,抖音聯合全國五個縣的縣長,集中在4月2日到3日直播,專門賣茶。陳燦平是其中之一。直播前,陳燦平在帽衫下面加了一件黑灰色的中式褂子,他想等會兒出汗,把帽衫脫下來,也不失體面。
  • 北大、復旦等名校畢業生,從事房產中介、家政被熱議,你怎麼看?
    房產經紀行業歷來兩極分化嚴重,普通從業者收入並不算高,特別是新入行者由於缺乏經驗,沒有資源,遲遲不能開單,往往年收入只有幾萬元,更弱的甚至幹不了幾個月就被迫離職。鏈家大數據也顯示,2019年64%的房產經紀人年收入不到8萬元,這也與目前經紀人平均從業時間不足1年有關。鏈家經紀人稍好,平均從業時間為2年。
  • 網紅直播屢破底線!老阿姨裝小蘿莉 網友質疑涉嫌欺詐
    7月30日,她在直播中承認,「露臉事件」實為前期策劃,後期推廣總共花了28萬元,還發出了「直播不都是這樣嗎」的疑問。直播事故究竟怎麼回事?直播平臺背後還存在哪些亂象?網紅炒作是否涉嫌欺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到了直播事件的另一當事人及相關律師。
  • 歐陽娜娜痛哭:天才少女變高端網紅,誰關心我要的究竟是什麼?
    但這個才十來歲的小姑娘自打進演藝圈以來,成名太快,賺錢太快。因此帶來副作用,就是「憑什麼」?有媒體算了一筆帳,歐陽娜娜僅2018年上半年就賺了近7000萬,平均年收入1.4億,那一年她18歲。而郎朗同學在24歲的時候,個人年收入在1.5億左右。
  • 網紅直播「帶貨」,結果直播間成抓捕現場
    帶貨直播,如今可以說是最火的銷售形式。但是最近,上海警方偵破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今年8月28日下午,浙江杭州某服裝公司的直播間內,一位ID為「默默mo07」的女主播廖某正在對著鏡頭試穿各類女裝,鏡頭背後,數以萬計的粉絲正在圍觀這場帶貨直播:
  • 疫情助燃電商直播,網紅寵粉經濟商機無限!
    疫情期間,網紅主播:辛巴捐款1.5億(1億元現金,5000萬物資),以及網傳網紅主播李佳琦在上海狂砸1.3億買豪宅,與胡歌、唐嫣同小區…這2則網紅主播大手筆豪擲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