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訪學人|走近王兆鵬先生

2021-03-01 湖北大學文學院團委

王兆鵬常年承擔著大量的科研任務,但他從未因此擠佔自己的授課時間。在他看來,知識的傳承是千秋大業,需要一代代學人的接續,教書育人永遠是自己第一位的工作。

無論是初出茅廬,擔任講師時,還是聲名漸隆,飲譽學界後,王兆鵬始終視教好書、上好課為天職,長期堅守在教學第一線。在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王兆鵬一直堅持在上課的頭一天備好課,增添新內容,構思新教法,面對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採用不同的上課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求知慾。同學們都說,聽王老師的課是一種享受。由於教學成績突出,王兆鵬先後獲評湖北省優秀教師、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武漢大學本科教學質量優秀獎、武漢大學「我最喜愛的十佳優秀教師」之「最具風度的專業課老師」等諸多榮譽。

凡是自己的學生,王兆鵬都以九個字要求他們:讀好書,做好人,做好事。讀書要注重內容,既要閱讀專業書籍,也要廣泛閱讀其他領域的書籍,如讀一些西方的哲學原著可有效提高理論思辨能力。同時要講究方法,一是縱橫讀書法,研究作家不僅研究與其同時代的作家,還要研究其前後年代的作家,研究文學,又不能光是看文學,史部、子部群書也得有所涉獵;二是比較讀書法,從文學史觀、文學研究方法等方面比較中西文學作品的異同;三是「一網打盡」法,每讀一本書,把凡是需要的、可能有用的材料全部記下來。

做人須遵守五點:與人為善,待人以誠,助人為樂,懷人以德,替人著想。做好人方能處好事、治好學。做事要有認真的態度,不能眼高手低,不能急功近利。

在治學方面,王兆鵬特別強調,要有虔誠的求學態度,樸素的學術精神。王兆鵬說,自己的老師張國光、曾昭岷、唐圭璋研究學問都極其嚴謹嚴格,對自己影響巨大,唐圭璋先生九十高齡仍在做學問,逝世前躺在病床上仍在讀書和修改著作,這種學術重於生命的精神值得每一位求學者學習。

除了課堂教學,王兆鵬還把眼光放之於整個古代文學學科發展的大局上。1995年,王兆鵬擔任湖北大學古代文學科帶頭人,1997年至2000年,又擔任湖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任職期間,他秉持「學科帶頭人不僅要自己帶頭幹,還要帶著大家一起幹」的理念,鼓勵教師們相互改文章,聯名發論文,營造了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良好氛圍。同時,積極打造精英團隊,想方設法廣攬學術人才,凝聚了一批知名學者,湖北大學人文學院一度成為古代文學學術重鎮,培養了大批學術人才,遙遙領先於湖北省其他高校,在全國也享有盛譽,推動了湖北省乃至全國古代文學學科的發展。

日後,從這裡走出去任教於其他高校的學者均成為所在高校的學科帶頭人,如尚永亮成為教育部長江學者、唐代文學知名學者;王齊洲成為華中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古代小說研究專家。

學術輝煌莫如培植桃李。王兆鵬表示,如今自己在進行學術研究時,更加注重探索研究方式,拓展研究視野,關注的不是永久的學術結論,而是能夠予人啟迪的學術方法,以啟示後學,傳承文化,開拓新境。

為人閱世,一片素心,治學修業,兩座崑崙。懷著對知識純粹執著的痴迷,王兆鵬從湖大學子一步步成長為詞學巨匠,飽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王兆鵬矢志執教於三尺講壇,為學術傳承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不斷攀登著學術高峰,自己也成為令人仰望的高峰。

相關焦點

  • 【萍院動態】王兆鵬教授應邀來校作講座
    6月2日,著名詞學理論家、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王兆鵬應邀在我校學術報告廳作了題為《宋詞的深度閱讀》的專業講座。校黨委委員田常紅、圖書館館長劉建明、文學院副院長陳敢、科研處副處長徐小勇和150餘名師生聆聽了講座,講座由文學院院長易志文教授主持。講座在範仲淹宋詞《漁家傲》朗誦中開始。王教授以偵查破案的方法作比,認為現場勘察取證的方法在研究宋詞中同樣有用。
  • 高端講壇新聞丨王兆鵬教授為思勉高研院「數字人文的理念和實踐」高端講壇開講
    2019年6月6日下午,中南民族大學數字人文資源研究中心主任王兆鵬教授應邀做客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在閔行校區人文樓3102會議室作了題為「唐宋文學編年地圖的現在時與將來時」的學術報告。
  • 鄰水中學學子 走近大自然 認識大自然
    8月18日,鄰水中學學子代表,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十餘名師生走近大自然,認識大自然,來到農耕文化體驗基地,植物、昆蟲天然寶庫——鄰水縣銅鑼山生態文化旅遊區。學校為此次活動帶隊的教科室副主任瞿德超老師說,這次走近大自然活動主要是讓學生們對昆蟲作初步認識
  • 王兆鵬:英雄詞人辛棄疾的詞世界
    4月25日,經心讀書會邀請著名詞學家王兆鵬老師導讀其著作《辛棄疾詞選》,通過直播的形式與讀書人漫談「英雄詞人辛棄疾的詞世界」,吸引全網87萬餘人觀看。本文根據王兆鵬老師當天的分享整理而成,因篇幅有限,僅摘錄部分精彩內容以饗讀者。
  • 王兆鵬:求學之路(上)
    二1986年12月,我隨曾師昭岷先生參加了在上海召開的第二次全國詞學討論會,提交了一篇《王以寧其人及其詞》的大會論文,由於王以寧其人其詞,很少有人提及,他的生平事跡更鮮為人知,因此這篇論文得到了施蟄存先生的首懇,發表在他主編的《詞學》第四輯上。這對於我這位初出茅蘆的青年求學者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勵。
  • 著名辭賦家、書法家、詩人、開明書院院長劉長煥先生集古人句以賀
    長煥先生在從事教育科研工作23年後,於2014年辭去大學教授,於北京地安門創立開明書院,以純公益模式傳習陽明心法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2017年7月7日,先生受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之聘,出任116年來首位常住、聖道傳習導師。
  • 春蕾中學舉辦第七屆「走近唐詩」展示活動
    學校「走近唐詩」活動以「巡經典詩詞之路,塑校園文化菁魂」為主題,在全員性的唐詩考級基礎上,通過「吟、唱、畫、演、作」等形式,讓春蕾學子在感受、體驗、學習的過程中再現傳統文學魅力,並充分彰顯個性。  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孕育出的璀璨文化中,一路有詩歌吟唱。
  • 王兆鵬老師說學位論文寫作
    「瞻前」,是跟研究對象的前代作家作品進行比較,以見其跟前人有什麼異同,向前人接受了什麼、繼承了什麼。「顧後」,是跟其後代的作家作品進行對比,以見其對後代作家作品有何影響。「左顧右盼」,是跟同代的不同作家進行異同比較,以透視和突顯研究對象的個性特點。先師唐圭璋先生一再強調,研究一個作家,要熟悉一群作家,研究一群作家,要熟悉前代作家和後代作家,就是這個道理。
  • 春蕾中學名譽校長寒石先生回校探訪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李潔雯6月8日下午,杭州市春蕾中學名譽校長——國防大學教授、著名書畫家寒石先生回校指導,在春蕾校園和老師們探討教育,並為春蕾學子們帶來了生動的講座與互動。隨後,寒石先生一行在陶志偉校長、高尚士書記等學校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校園,教科室主任王金健老師隨同介紹了學校的 「小先生·大講堂」「走近唐詩」和「新三好」三個特色品牌活動和學校所在地「仙林寺」的歷史,觀看了仙林寺在春蕾校園中的歷史遺存,寒石先生對學校的歷史文化積澱倍加讚賞。
  • 走近護童創始人楊潤強先生,探尋兒童學習桌標杆企業的成長曆程
    翻看國內財經界標杆雜誌《商界》的最新一期,你會看到一張溫文儒雅的面孔映入眼帘——國內兒童學習桌行業領導品牌護童科技創始人楊潤強先生榮登為封面人物。楊潤強先生能登上這樣具有廣泛和權威影響力的財經類刊物封面,與護童十餘年在兒童學習桌行業的精耕細作分不開。從國內易升兒童學習桌行業「無人區」拓荒,到帶領「護童科技」成行業領軍企業,楊潤強先生歷經數不清的困難與挑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楊潤強先生,傾聽他與企業共同成長的故事。
  • 在走近學生中「發現」教育
    當然,收穫不僅僅是這些,更重要的是,我從中獲得了一種感悟,一種關於教育的感悟:走近學生,親近學生,才會走進學生的心靈,贏得學生的尊重,而「走近」和「走進」同時也是一種發現——發現教育,發現教育的秘密。在欣喜和欣慰之餘,我也在思考:學生為什麼會對我這麼友好呢?我認為,這首先應該歸功於我們的拍手禮。
  • 「走進中國,走近世界」——2017MMUN模擬聯合國杭州國際青少年峰會...
    今天下午,以「走進中國,走近世界」為主題的2017MMUN模擬聯合國杭州國際青少年峰會正式拉開帷幕。安託萬先生、荷蘭常駐羅馬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代表漢斯?霍赫芬先生、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任代表尤少忠先生、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李雲林先生、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琚朝暉先生、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紅英女士、浙江出版聯合集團總裁童健先生、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楊建華先生、中共杭州市下城區委書記陳衛強先生、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副總裁吳雪勇先生、杭州市下城區人民政府區長柴世民先生、杭州市下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包曉東先生、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汪忠先生、下城區教育局局長黃偉先生等嘉賓出席了本次開幕式
  • 「小熊先生火鍋」創始人助力井江鎮清華學子
    9月3日,井江鎮秋高氣爽,天藍田綠,長寧縣「小熊先生火鍋」創始人羅張一行到井江鎮下寨村為考入清華大學的趙鎮同學送去助學金1000元和美好的祝福和「口福」——小熊先生火鍋。羅張是井江鎮原水利村2組村民,於1999年外出務工,從餐館小工一步一步地成為「小熊先生火鍋」的創始人,其間歷經的艱難困苦讓他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此次為趙鎮送去助學金不僅是對趙鎮的支持更是對知識改變井江人命運的支持。「小熊先生火鍋」創始人助力井江鎮清華學子趙鎮 並不偶然。在他們兩個身上有太多的相似之處,那就是在人生的路上面對困難不屈服,為了自已的夢想不懈努力奮鬥。
  • 哈爾濱工業大學丁建睿博士帶領威海文登學子「走近人工智慧」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6日訊8月25日下午,「走近人工智慧」講座在威海市文登區實驗中學報告廳舉行。文登區教體局特邀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慧與信息處理博士丁建睿為全區250多名學生作報告。隨後,丁建睿博士從走近人工智慧,了解什麼是人工智慧;探索了解人工智慧的應用,明確其廣闊的應用前景;以及學習人工智慧的建議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度解讀。丁建睿博士風趣的語言,圖文並茂、深入淺出的講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 李忠先生話「生猛」——與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學子分享人生智慧
    2020年1月3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工學博士王麗方帶著自己清華大學建八三的10餘名本科學生及數位研究生、博士生一行共計23人參觀了忠書館及華高萊斯,與李忠先生進行了長達3個小時的精彩交流。
  • 走近陳俊武院士
    原標題:走近陳俊武院士 「細細品味,先生和催化劑一樣,他是飽含著甘於奉獻、奮鬥不止的情懷去完成使命、報效祖國的。」 陳俊武的同事、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青年員工劉倩說:「陳院士對自己很小氣,對他人卻很大方。」 陳俊武很早便謝絕了配秘書、配專車的專家待遇。他曾堅持步行上班20餘年。每每到外地出差,他也特別摳門,常常會為省點坐計程車和住賓館的錢而計較,吃飯也是能省就省。
  • 樂山井研高中語文楊元超工作室:走近「經學堂」,探究教與學
    近日,樂山市井研縣高中語文楊元超工作室帶領全體工作室成員和井研中學高2022屆15班全體同學走進研溪溼地公園經學堂開展了「走近大師廖平」的活動。 本次研修活動得到了經學堂的大力支持,解說員認真詳細的講解,讓師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廖平先生的生平事跡。
  • 書送新夢想,情暖學子心——許更生先生、林立新老師為我校捐贈圖書
    為了拓寬孩子們的視野,同時助力我校「書香校園」的建設,充實校園開放式圖書室,莆田教育界、文化界的名家許更生先生和我校辦公室主任(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林立新老師,分別為學校捐贈了圖書。許更生先生捐贈圖書八種共15冊,分別為《媽祖研覃考辯》、《靈境文心》、《名師足跡》、《海絲雕龍》、《廣化寺古今詩文》、《霞光·菊影》、《紅燭·青果》和《中學生對聯入門》;林立新主任捐贈圖書為《致水邊的村莊》,計100冊。為此,11月4日上午8點,莆田第十三中學舉行了隆重的捐贈儀式。校長李鵬及副校長劉春先、副書記林玉洪、教研室主任傅梅斌、校圖書館館長陳立宇參加了捐贈儀式。
  • 【走近科學】蕉爺史綱:為何越虐越愛
    滯銷許久的歷史學術書籍,突然在各大網店離奇缺貨……紫荊公寓桃李食堂,深夜驚現神秘黑影……清華學子頻頻軍閥遊民附體
  • 同學,請叫我先生!教書育人的先生
    旁邊有兩行字:一行是「先生早!」一行是「小朋友早!」翻開現代漢語詞典,「先生」一詞,第一解釋仍是「老師」。因為「先生」,是憑藉自己的學識和理想:去教書育人,去改變中國。所以,于右任給馬相伯寫過一副對聯:「生我者父母,育我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