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近學生中「發現」教育

2020-09-07 山東教育新聞網

暑假中,每天走在去學校的途中,我幾乎都會遇到我們學校的學生。其中,既有高年級的,也有低年級的,還有的是從我們學校畢業,正在上初中的。見到我,他們大都會微笑著招招手,說一句:「校長好!」我也趕緊招招手,微笑著回一句:「你們好!真有禮貌!」

學生們在校內見到校長、教師主動問好,當屬正常;而在校外,他們見到老師和校長能夠問好,則令人感到欣喜。無論在校內還是在校外,學生都大方、自然、有禮貌。在我看來,這應該是學生應該有的樣子。

每次跟學生打完招呼,我心裡總會生出一種成就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我感到特別欣慰的是,我這個當校長的能夠和教師們一樣,贏得學生的喜歡和尊重。當然,收穫不僅僅是這些,更重要的是,我從中獲得了一種感悟,一種關於教育的感悟:走近學生,親近學生,才會走進學生的心靈,贏得學生的尊重,而「走近」和「走進」同時也是一種發現——發現教育,發現教育的秘密。

在欣喜和欣慰之餘,我也在思考:學生為什麼會對我這麼友好呢?我認為,這首先應該歸功於我們的拍手禮。每天早晨、中午入校時間,我都會帶領學校領導、教師在校門口迎接學生,微笑著跟他們互相拍手、問好。時間長了,學生們都認識我了。無論我出現在校園的哪個地方,他們見了我都會微笑著說一句:「校長好!」許多學生還爭著跟我拍手。當我走進教室時,學生們會齊聲喊「校長好」。最近,有位教師對我說,高年級一些調皮的學生私下裡稱我為「森哥」。我想:正是因為天天跟學生們微笑問好,他們對我已經沒有了距離感,取而代之的是親切感和親近感。這種親切感和親近感溫暖了彼此,拉近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可以設想:如果我只是每天站在學校大門口,表情嚴肅地看著學生,盯著教師,學生可能也會說「校長好」,但那可能是出於畏懼感,是一種機械的問好,而不會走心。

我還堅持每天深入班級,接觸學生,了解他們的想法。看到學生有哪個字寫得不好時,我就會在黑板上示範一下。學生們「崇拜」我寫的字,有時留在黑板上不捨得擦去。每年的「慶六一音樂美食節」活動期間,我都會到各個班級去跟學生們一起過節,並且給他們送上節日的祝福。每一屆六年級學生舉辦畢業典禮,我都會到每個班的教室裡給他們送去祝福和期望,跟他們一起合影,給他們籤名,與他們擁抱。

從師生關係的角度看教育,可以說教育學也是關係學。好的師生關係的構建,需要校長和教師主動走近學生,走進他們的心靈,贏得他們的信任和尊重。好的師生關係本身就是一種教育,走近學生本身也是一種教育。

為培養學生的文明素養,我們學校要求學生不亂扔廢紙,見到廢紙要主動撿起來。去年秋天的一天上午,我在操場上巡查的時候,發現有一名學生在操場邊上撿起一些廢紙,便記下了這名學生的名字和他所在的班級。下午,我一上班便來到這個班級,找到了那名撿廢紙的學生。當著全班學生的面,我獎勵那名學生一枚「學子星」,並號召全體學生向他學習。他們的班主任李老師非常有心,利用課外活動時間,以「小小的舉動,大大的讚賞」為題召開了主題班會,對全班學生進行了好習慣和環境保護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過了幾天,我正在操場上走著,突然跑過來兩名學生,對我說:「校長,我們剛才在操場上撿廢紙了。」我說:「哦,你們真棒!」然後伸手就去摸口袋,卻發現沒帶「學子星」獎牌,於是就對他們說:「壞了!我今天沒帶『學子星』。」其中一名學生說:「我們是二年級(3)班的,他叫×××,我叫×××。」我說:「好!好!你們都是好孩子。」

看著兩名學生走遠了,我卻陷入了沉思。這兩名學生因為撿了廢紙,專門來告訴我;我很明白,他們是想讓我獎賞他們。呵呵,孩子就是孩子。他們很簡單,做了好事就想得到肯定和鼓勵。但是站在我們教師的角度,做好事是為了得到獎賞嗎?我該不該再到他們班裡去獎勵這兩名學生呢?我又找到他們的班主任李老師,跟她說了這件事。李老師堅決地說:「這次性質不一樣,我們不能再發『學子星』。」我說:「孩子們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看來,我們的故事還得繼續上演。你好好設計一次活動,解決這個難題。」

於是,李老師圍繞「彎腰撿廢紙是為了什麼」這個主題精心設計了一次班會,並給我安排了幾項任務。班會由兩名學生主持,設計了當小導遊、採訪、頒獎、情景劇、講故事、唱《拍手歌》、發倡議書等諸多環節。這些環節的設計或引發學生思考,或引起學生共鳴。我的任務一是給「環保小衛士」頒獎,二是接受採訪。在接受採訪時,我對學生們說:「為什麼我會彎腰撿起一張紙?因為我看到地上有廢紙就感到很不舒服,覺得這影響了環境衛生。學校是我們共同的家,學校的環境衛生需要我們大家共同愛護、保持。作為校長,我必須帶頭去撿。」接著,我引導學生們開展討論:彎腰撿廢紙是為了什麼?在班會的最後環節,小主持人向全校師生發出了保護環境的倡議。這個倡議太好了!我們為什麼不把它變成實際行動呢?我立即給學生們提了一個建議:專門搞一次籤名活動,由他們來設計一個橫幅,寫上他們的倡議,然後籤上他們的名字,並且號召全校師生都來籤名。學生們愉快地接受了。一周後,由他們班發起的「你我彎彎腰,校園更美好」 籤名活動得到全校師生的積極響應,每個人都加入主動撿拾垃圾、不亂扔廢紙的行列。

教育學生的過程,本質上也是一個教育者不斷發現、不斷思考並從中尋找教育機會的過程。作為校長,我意識到,要放下架子,走近學生,深入課堂,深入班級,乃至參加他們的活動,並且從中發現問題,「發現」教育,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教育。

校長名片

劉樹森,五蓮縣實驗小學校長。在辦學中堅持「辦學生喜歡的學校」的目標,探索實施「博雅教育」;近年來開展了「關於教學評一體化的研究與實踐」「關於家委會作用發揮的實踐與研究」「可視化思維在小學學科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等省級課題研究並取得理想成果;關注和思考教育管理、學生教育、教師發展、家庭教育等問題,並有300餘篇通訊、教育隨筆在報刊發表。

相關焦點

  • 【走近·名師】熱愛教育,關愛學生——首師大附中第一分校江宏傑老師
    江老師多年擔任班主任工作,秉持的觀點是教育一定要建立在真愛學生的基礎上。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需要關愛和寬容。初三某班,中途換了四位班主任,江老師成為了第五任。這一年江老師十分重視陪伴,多傾聽孩子的故事,發現w同學爺爺的離去對他打擊很大,且影響深遠。這就造成了後來他與保姆相處的不愉快。有的時候在傾聽過程中就自然解決了問題,幫他順利到美國高中就讀奠定了心理基礎。
  • 教師日誌 |​​走近一點,再走近一點 ​文/何祥星
    走近一點,再走近一點文/何祥星何祥星,湖北省陽新縣經濟開發區五一學校教師,連續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及班主任工作14年。教學倡導「愛閱讀、愛寫作、愛生活」,在閱讀、寫作中發現生活之美,始終相信拼博的人生最精彩。「何老師,T同學放到你們班吧?其他兩位班主任是新手。」
  • 「幽香管理*教學」 請「你」走近 感受「我」美好
    請「你」走近 感受「我」美好——開封市一師附小「教學開放」活動,各位家長安靜的走入各班教室,期待發現班級管理的美好和各學科課堂的精彩。同時督導組的專家也在各教室深入觀察課堂、觀察學生、觀察教師。學校針對各校區開放全部課堂,通過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美術、書法、心理健康、勞動與技術、綜合實踐活動課、道德與法治等學科聽課、參觀學生作業、讀書作品和社會實踐活動成果,以及教師的基本功練習本、備課本、聽課本、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等,了解學生、走近教師,了解學校教育教學的發展。
  • 走近德國高中畢業會考Abitur——德國學生Abitur以後做什麼?| 下筆成"張"
    繼續跟隨張老師的文章,走近德國高中畢業會考之德國學生Abitur以後做什麼?上期回顧:走近德國高中畢業會考Abitur(4)高中畢業會考Abitur是德國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其重要程度遠遠超過大學畢業或者博士畢業,因為Abitur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剛剛成年,正好是人生的新起點,所以一切都要隆重地慶祝慶祝。
  • 學生講堂——《走近量子理論》
    3月份班宣傳委員許博淳在開完學生會大會回班之後就開始在班裡說了學生講堂的事情,我聽說了此事之後,便立即去向許博淳詢問了有關學生講堂的事項,了解了一些情況之後,於是決定要參與這次的活動,不管是為了鍛鍊自己,還是要為自己的班級、為國際部爭光,最終還是嘗試了要去報名參與這項活動。
  • 走近江山的優秀教師 | 王江森:當學生的「知心人」
    ✎與你分享江山資訊 | 帶給你一個不一樣的江山每個人的成長曆程中都有一些終身難忘的恩師讓我們走近一批普通的一線教師從他們身上感受老師甘於奉獻、潛心育人的動人品質 教學樓的辦公室內,王江森的工位兩側貼滿了往屆學生的合照,柜子一打開,能看見抽屜內裝滿了他給學生們備著的感冒靈顆粒、瀉立停、藿香正氣水等各類常用藥。「學生們難免會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有藥備著,總能照顧得周全些。」
  • 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從平凡事物中發現美
    俄羅斯繪畫藝術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會環境,兼具東西方文化色彩和鮮明的現實主義繪畫理念,於深沉厚重中透出濃濃的理想主義情懷。作為俄羅斯的近鄰,中國在油畫領域深受俄羅斯的影響,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之後,俄羅斯的美術教育對我國油畫創作和教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為我國美術創作和教學培養了大批人才。
  • 學生在教室打牌被老師發現,可走近看到牌面後,老師卻不罰不吵
    正當他們玩得起興時,恰巧這一幕被老師看到了,老師發現有同學在教室打牌很生氣,正準備上前阻止,可走近看到牌面後,卻怒氣全消,並對樂樂和其他同學說:「沒事,你們接著玩。」 這是怎麼回事?原來,孩子們玩的牌是很特殊的「化學牌」,牌面上全是化學符號,這有助於學習的遊戲,老師自然不會批評了。 這幾個學生在玩樂中把知識鞏固了,也愉悅了身心,不得不說「會玩、會學」。
  • 書香呼中丨走近小鎮四季 走近美麗的你
    書香呼中丨走近小鎮四季 走近美麗的你 2020-05-29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迷你世界:玩家意外發現地底下旋轉的鑽石,走近一看卻發現不對勁
    相信大家都知道迷你世界是一款3D類沙盒遊戲,這遊戲是通過玩家破壞與創造方塊來打造屬於自己的方塊世界,玩法和我的世界差不多,在迷你世界遊戲裡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不可思議的發明,這些發明有一些是對我們的遊戲的進程有非常大的幫助,而有一些純屬娛樂性發明,但是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見過在地底下旋轉的鑽石,很多網友直言這些鑽石就像是烤串一樣,最近就有一名玩家意外發現了地底下旋轉的鑽石,走近一看卻發現不對勁,那麼這些發明到底是怎麼製作出來呢
  • 走近自閉症——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受邀赴九江市六中...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江曉珍報導:為了促進普校教師對自閉症及自閉症兒童的認識與理解,進一步推動融合教育的發展,發揮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優質教師資源的輻射和專業引領作用,2020年12月29日,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青年骨幹教師、自閉症教育康復研究中心負責人王碧涵老師受邀赴九江市六中開展《走近自閉症》主題知識講座。
  • 教育發現 | 做一天四川鄉村愛心小學的「影子」學生
    「今天,我的身份有了180度的轉變,今天的我不是老師,更不是校長,今天我是一名『影子學生』,跟在結對的孩子身邊完完全全成為她的影子,從孩子的視角來觀察體驗鄉村教育,來體會這裡的師生關係、同伴交往、有效學習、健康生活等方面。」「早上8:40,晨讀時間,我被班主任張老師領進102班教室,看到了我的「真身」小英同學。初見。
  • 洛陽市二十三中李萍:帶著真情走近學生
    李萍有20年教齡的李萍老師說:「獻身教育是我無悔的選擇,追求更好是我一生的目標。」李萍是市二十三中數學教研組組長、初三(4)班班主任,曾先後榮獲省優秀教師、市優秀教師、市教育系統模範工作者、市教育系統業務標兵。20年來,她立足三尺講臺,默默奉獻,辛勤耕耘,把學生的健康成長放在第一位。她既教學生學習,又教學生做事、做人。在學習中,她是嚴師,對學習要求甚嚴;在生活中,她是母親,對學生關愛有加;在交流中,她是朋友,與學生之間沒有任何隔閡。
  • 走近蘇州 遇見倫華——「C20」教育聯盟開啟年度教研交流活動
    走近蘇州  遇見倫華——「C20」教育聯盟開啟年度教研交流活動
  • 「暗示教育」:為何能解決學生的問題?化解師生之間的矛盾?(中
    (下)眾所周知,班主任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學生發現班主任沒有在教室的時候,班級紀律就會有些亂,尤其是是自習課的時候,學生常常高聲喧譁、交頭接耳、打打鬧鬧,遇到這種情況時,班主任突然出現在學生們面前的時候,就會找自己看到出不守紀律的學生很很批評一通,結果教育的效果還是不理想,老師不在還是如此。
  • 明日之後:玩家發現一棵「懸空」樹,走近查看後發現不對勁!
    有玩家發現一棵「懸空」樹,走近查看細節才發現不對勁,這棵樹竟然沒有根,實錘貼圖遊戲!這位玩家覺得遊戲不夠真實,另外一位卻不同。想知道遊戲的末世環境有多真實嗎?安全屋竟然還有熊出沒,一不小心就會被「拍死」哦!本期還是給大家分享三個有趣的「沙雕圖」,看看各位玩家在遊戲中遇到過哪些趣事吧!
  • 春蕾中學舉辦第七屆「走近唐詩」展示活動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實習編輯 鄺穎圖)2017年5月4日,下城區中小幼校本德育推進交流活動(中學專場)之春蕾中學第七屆「走近唐詩」展示活動在春蕾落下帷幕。陶志偉校長對學校「走近唐詩」活動作了追溯。今年春蕾中學「走近唐詩」活動歷時一個多月,在活動中,學生製作「我愛唐詩」為主題的宣傳海報和黑板報;開展唐詩配畫和唐詩的硬筆、軟筆書法比賽;進行唐詩攝影比賽;進行唐詩文化競賽,開展仿唐詩「我為春蕾寫首詩」以及其他個性演繹活動等。
  • 生命之源——讀《教育微創新——發現細節的力量》有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堂,是教育思想的源泉;課堂是創造活動的源頭,是教育信念的萌發園地。如此可見,課堂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是的,課堂是師生,生生,師本,生本,生命遇見的地方,是靈魂喚醒的地方,是心靈交流的的地方,是思想碰撞的地方,是學識和品格養成的地方,是人的生命之源。
  • 走近大提琴 邂逅室內樂
    圖片說明:11月25日,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大提琴教師王碩及其學生正在為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上大提琴與室內樂欣賞課。日前,由山東大學藝術學院組織的"高雅藝術進校園——2020山東大學藝術節拓展項目",走進山東財經大學(燕山校區)幼兒園,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大提琴教師王碩及其學生為幼兒園師生帶來一場《走近大提琴 邂逅室內樂》音樂會。此次活動,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師生充分發揮藝術資源,將活潑有趣的兒歌、清新淡雅的傳統音樂與室內樂名曲巧妙搭配在同一課堂上。
  • 「鑄魂築夢——我們一起走近於漪」人民教育家於漪教育思想誦寫講系列活動展示交流
    近日,「鑄魂築夢——我們一起走近於漪」人民教育家於漪教育思想誦寫講系列活動展示交流會暨上海市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開幕式在上海教育電視臺舉行。第十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榮華在發言中肯定了舉辦於漪教育思想誦寫講系列活動的時代意義,指出從課堂授課到教育改革,從呼籲「教文育人」到倡導「弘揚人文」,從培養學生到培養老師,於漪老師的教育實踐始終與時代同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