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全英文小班互動教學模式、國際化師資教學團隊、國內外學習雙重體驗……近年來,中外合作辦學院校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受到許多考生和家長的關注和認可。
為幫助更多的考生和家長了解中外合作辦學,我們推出了「中外合作辦學系列解讀」,為大家詳細解讀9所中外合作辦學獨立院校。
本系列的第一講為大家介紹的是上海紐約大學。
上海紐約大學(NYU Shanghai),簡稱「上紐」,位於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是美國紐約大學(2021QS世界大學排名35,復旦大學排名34)和中國華東師範大學(國內頂尖985名校)合作舉辦的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研究型大學;是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和學位授予權的第一所中美合作舉辦的國際化研究型大學,為中外合作大學聯盟成員。
在上海本地的家長論壇中,有一項「上海紐約大學性價比」的調查,數據顯示:至少有72.2%的上海本地家長認為上海紐約大學同等於上海的985院校,10%的家長認為上紐大等同於復旦大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強強聯合」的上海紐約大學在家長群體中有著極高的認可度。
也許有家長認為,大學就是學習的地方,學校所處環境與學生學習發展沒有必然的聯繫。事實上,一座城市的文化對高校的影響很大,對正處於成長轉型期的學生們的影響也不容小覷。發達城市名企眾多,學生也往往擁有大量優質的實習實踐機會,能在學習之外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和人脈資源,這都將成為未來人生中寶貴的財富。
上海紐約大學位於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黃金位置。選址於此,也是借鑑了紐約大學與曼哈頓金融區合為一體的「立足城市,融入城市」的理念。
獨特的區位優勢,為上紐大創造了獨一無二的教學體驗與校園生活。與此同時,上海大量的實習實踐機會,非常有利於培養學生開放包容的國際視野,隨時緊追世界與社會變革前沿。
1、「雙重申請」,早做準備
上海紐約大學採用的是「雙重申請」模式,即中國內地學生既要參加高考報名,也要通過Slate在線申請系統提交申請。
需要提醒的是,整個申請流程需要學生和家長自己注意時間節點,而且截止日期臨近時系統繁忙,建議學生至少提前一周提交。
申請流程中,前期網報及校園日活動耗時較長,校方考慮到考生學業繁忙,給予最大時間限度,希望考生能夠早做準備,將申請材料準備齊全,充分展示個性優勢。
(根據《上海紐約大學2021年本科招生簡章》整理)
2、首創「校園日活動」——24小時的雙向選擇
上海紐約大學在全面審視每位學生申請材料的基礎上,通過「校園日活動」評價、高中學業和高考成績相結合的招生錄取模式,選拔出一批最適合上海紐約大學的優秀學生,不再「一考定終身」。
校園活動日是上海紐約大學首創的獨特招生流程,於每年春節後開展,全程用英語進行,通過模擬課堂、英文寫作、團隊活動、個別面談等環節,全面考察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求知慾、領導力、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心理素質、團隊精神等各方面素質,選拔最適合上海紐約大學培養目標和培養理念的學生。
上海紐約大學「校園日活動」不簡單等同於「面試」,而是一次雙向選擇,在24小時的活動中,學校可以全方位了解和考察學生,學生也可以近距離深入了解上紐大的方方面面,參觀學校各種教學設施,還有機會深入體驗上紐大的課堂氛圍,並與在校學生交流學習生活、社團活動等各方面的信息,提前體驗在上紐大讀書的感覺。
3、分檔錄取,綜合考評
上海紐約大學招生委員會將根據學生「校園日活動」表現,對每位學生進行嚴謹的評價和討論,劃分出A、B檔,並給予相應錄取政策:
在校園日活動中表現優秀、綜合素質高、英語口語水平強的考生獲得A檔,屬於待錄取狀態,高考成績可降到一本線錄取;而B檔考生屬於待定區,需要達到中等985院校錄取分數才有可能被錄取。
師資質量是世界一流辦學機構的重要評價指標,上紐大依託紐約大學世界一流的師資資源和選材體系面向全球招聘教師,目前已經建立了一支近200人的高水平、國際化的師資隊伍。
他們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或地區,均具有世界一流大學學術或任職經歷,其中不乏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會士等世界頂級學術大師。
辦學至今,已經先後有23位各國院士或頂尖學術協會會士級別的學術大師來到上海紐約大學全時任職,為本科生上課,僅2018學年就有8位大師在校任教。
上紐大每屆生源規模均不到300人,生源小,卻擁有大師資。上紐大1:8 的師生比保證了小班化教育的優勢,在全球範圍內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人均教育資源超越絕大部分985高校。這是上紐大和大陸高校最大的區別,也是吸引優質生源的一個重要因素。
重視通識博雅教育和全面發展是上紐大人才培養的理念。上海紐約大學注重學科多樣化,培養方式豐富,將通識培養與專業訓練的優勢相融合,打造獨具特色的本科教育模式,開展全英文教學,和美國本部接軌,教材和教學內容大多採用國際版本或直接由紐約大學院校提供,學生考核也參考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
上紐大學生入學時不分專業,本科前兩年主要對學生進行通識核心課程的培養,通過科學、數學、算法思維、社會文化基礎、語言及寫作等六大課程板塊,利用學科間的縱橫交錯,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最早可以在大一結束後確定自己的專業方向。上海紐約大學本科階段開設12個專業(含19個方向),以及豐富的輔修專業,涵蓋商學、計算機與工程、自然科學、人文社科等各個領域。專業課程的設置在覆蓋必要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為學生充分留出了選擇細分方向和跨學科應用的空間。
學生可以自主組合定製化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模塊,形成個性化的專業發展路徑與核心競爭力。同時結合通識教育塑造的跨學科的視野及能力,成為一專多能、觸類旁通的多元人才,為未來個人發展創造最大化的可能性。
一所高校的科研平臺,決定了其學科建設成效,影響到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中的地位和未來發展。
上海紐約大學立足國家戰略需求、本地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依託華東師範大學和紐約大學兩所母體院校的傳統優勢學科,發揮學校國際化、體制靈活的特色,建立了包括數學、神經科學、計算化學、社會發展、數據科學、凝聚態物理、波動金融、亞洲文化等11個研究中心。
上紐大通過創造教研相長、研教融合,科研—教學良性互動的生態環境,為本科生提供了深度融入學校、紮根國際的機會。
雙學位體系也是中外合辦大學的重要特色之一,學生在畢業以後無論是選擇出國深造,還是留在國內就業,都可以發揮中美兩套文憑所帶來的不同優勢和切實便利。
上海紐約大學頒發中、美兩個學位,共三張證書:即由美國紐約大學頒發的學位證書,和由上海紐約大學頒發的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
截止2018年,上海紐約大學現有在校本科生1300餘人,中國學生和國際學生各半,國際學生來自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世界上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大學之一。
學生不出國門,也能在課外活動及校園生活中進行充分的跨文化交流,體驗文化的碰撞所帶來的愉悅與艱澀,最大程度地培養學生適應並勝任在國際化環境中工作與生活的能力。
作為國際上最早開展大規模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大學,紐約大學在全球五大洲的14個主要城市建立了三個有學位授予資格的校園和11個海外學習中心。
在完成前兩年的學業之後,上海紐約大學的學生可以去到紐約大學全球體系當中的其他校園和學習中心進行為期一至兩個學期的海外學習,無縫接入紐約大學質量統一的全球課程、師資和教育資源,以及更多全球輔修專業,進一步充實頭腦,開闊眼界,實現既讀萬卷書,又行萬裡路。
畢業後,學生將加入紐約大學遍布全球180多個國家、人數超過50萬的全球校友網絡。
中外合作大學的「境外背景」是否真的對學生就業有所助益呢?讓我們根據就業質量報告來一窺究竟。
據《上海紐約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2019屆本科畢業生的職業素養、學術能力,獲得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截至2019年11月30日的統計數據,在總計263名本科畢業生中,有65%的畢業生在非原籍國就業及深造,就業渠道多元化,凸顯了上海紐約大學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跨文化溝通能力的世界公民這一教育理念。
薪酬方面,選擇國內就業的畢業生中,81%的畢業生年收入超10萬人民幣,更有16%的畢業生年收入高於20萬;選擇在美國就業的畢業生中,超過半數的畢業生年薪超過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0萬)。
對比985高校四川大學2019屆畢業生的就業數據,17%的本科畢業生年薪15萬以上,近70%的本科畢業生年薪在8萬以上,可見上紐大的畢業生擁有極強的職場競爭力,足以遠超大部分985、211名校。
中國畢業生的就業和深造情況也十分可觀。2019屆145名中國畢業生的就業率為94.5%,實現總體充分就業。5.5%的中國畢業生為「間隔年」,即正在申請2020年研究生項目,或參加志願及遊歷活動。
67%的中國畢業生選擇出國(境)深造,人均獲得3.5份錄取通知書。共63人前往USNEWS世界大學排名前50大學深造,佔出國(境)深造人數的65%。深造國家(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
其中,8人獲博士項目直接錄取,佔出國(境)深造人數的8.2%,攻讀包括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紐約大學數學、波士頓大學經濟學等頂尖大學的博士項目。他們之所以能夠申請到博士項目,跟他們在本科期間在學校內積累的研究經歷是分不開的。
近年來,中外合作辦學以其國際化的教育理念和超高海外深造率的概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對於許多想要接受世界頂尖大學優質教育的學生及家長來說,其報考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作為中外合辦大學的高水平代表和世界頂級大學的「黃金跳板」,上海紐約大學的社會認可度也在逐漸增加。對入讀上紐大不僅可以享受國外名校的教學資源,還可節省留學費用,對學生而言無疑是一種雙保險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