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蘇州,百公裡半徑之間,出現3座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繼西交利物浦大學、上海紐約大學之後,這一次,全美排名第8、全球排名第18的杜克大學真的來了,論最佳排名在三校中處於最高位。歷經4年籌建,崑山杜克大學從美方授予的研究生學位起步,終於獲得教育部批准,設立首批8個本科專業,首次面向全球招收225名學生,計劃明年秋季迎來首屆四年制本科生。
作為中國為外國專家設立的最高獎項「中國國家友誼獎」得主,崑山杜克大學常務副校長丹尼斯•西蒙16日在滬透露,根據2018年本科招生簡章,面向中國內地15個省市招收175名學生,上海也是首批招生省市之一。比對第一座中美合辦的獨立法人高校——上海紐約大學,同樣性質的崑山杜克大學首屆本科招生計劃數雖小於上紐大的300人,但中國內地生源量更大,所佔比例超過3/4,大大高於上紐大的「對半開」。
學費達16萬元,高考權重僅50%
至於學費,丹尼斯•西蒙透露,國際生學費與美國杜克大學相同,即每年5.3萬美元;而根據有關政策規制,中國內地學生學費為每年16萬元,相當於國際生的一半。與5年前的上紐大首屆本科生每年10萬元學費相比,這一學費更高。
但西蒙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表示,崑山杜克大學提供超過千萬元的首批本科學位教育獎學金及助學金。預計明年入學的首批本科生中,大部分都會獲得連續四年、不同金額的獎學金和助學金,最高可減免四年的全額學費,分學年發放,「所有申請人都將自動納入獎學金的評估範圍」。
在考生及家長關心另一個的考試問題上,與上海紐約大學類似,這些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既要高考,又要「綜評」。崑山杜克大學採用「541模式」進行錄取——將綜合考量申請人的高考成績(權重50%)、學校自主綜合評估(權重40%,包括對申請材料的全面評估、申請者「校園日活動」表現以及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情況)、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會考)成績(權重10%),進行綜合評分,擇優錄取。崑山杜克統一在普通類提前批次錄取學生,且只接受第一志願。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了解到,在具體學科專業方面,除已獲批的本科專業外,另有7個本科專業正處於教育部審批階段,預計到2020年首屆本科生選定專業時,將有約20個專業可供選擇,包括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經濟學、世界史、數字媒體藝術、化學、環境科學、歷史學、全球健康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等。因以通識博雅教育為特色,新生入學時不分專業,在大二年級自主選擇。
滬蘇國際化教育走廊人才效應
崑山杜克由母體高校美國杜克大學與武漢大學合作創辦,前者走出美國總統尼克森、蘋果CEO庫克等知名校友,後者的老校長劉經南院士擔任合辦新校的校長,立校定位也是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同樣令西蒙教授自豪的是,崑山杜克的總體師生比為1:11,課程主要實行小於20人的小班全英語授課。而根據中國教育部數據,國內高校平均師生比約為1:18。他預計,4年之後,招滿4屆的在校生規模將達2000人,其中60%來自中國內地。
從西蒙博士本人的教育背景看,這個會說點中文的亞洲通從紐約州立大學獲得亞洲研究學士學位,之後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亞洲研究碩士學位以及政治學博士學位,目前他也是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中國商業與科技事務教授。他說,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過去許多中國、家長願意將孩子送到美國、歐洲國家去留學,認為那裡才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如今,越來越多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等國家的學生則會選擇來崑山杜克留學。「40年前,正是一筆獎學金讓我得到了來東亞留學的機會;這段獨特的教育經歷不僅開闊了我的眼界,也為我的職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當然,崑山杜克全校學生都可獲得海外學習的機會,其中包括在美國杜克大學交流學習兩個學期。
對於落戶崑山,西蒙坦陳其獨特區位,「在蘇州與上海中間,向左向右都處於高鐵20分鐘都市圈內」。可以預見,這條滬蘇國際化教育走廊將對本地及周邊地區生源富有吸引力。
今年年中,上海紐約大學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名首屆本科生一起迎來了畢業季,從上海走向世界。而成立最早的西安交通大學、利物浦大學創辦的西交利物浦大學,已形成對長三角區域的人才輸出效應。西浦上海校友會會長陳杰夫介紹,「我們進校時,都算不上是高考精英,但畢業後,我們敢於參與全球化競爭。」據初步統計,近5年來僅在上海就聚集了3400多名西浦畢業生,他們當中有一人已成為上市公司總裁,16人正在創業,2人已獲天使輪融資,160多人身處企業管理層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