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原諒我的無知!全球三分之一的小提琴 竟然都產自一座中國小鎮

2020-12-16 央視財經

世界上約三分之一的小提琴竟來自這裡, 人均年收入一萬五!

黃橋燒餅是江蘇泰興市黃橋鎮古老的特色傳統美食,色澤金黃,香酥可口,不油不膩。黃橋燒餅是當地最具魅力的地域名片,無人不知。但是對於新時代的黃橋來說,這裡的一個新興產業,名揚四海。走進黃橋鎮,縈繞在你耳邊的,就是這美妙動聽的小提琴聲。校園、家中、工廠、田野,處處飄蕩著迷人的樂音。 黃飲冰,整個諸馬村裡「最忙」的人,每天早上天剛蒙蒙亮,他就已經來到了工廠,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了。 提琴製作工人 黃飲冰 : 對於我來說,我這個活幹不完。 管淑琴,劉陳村人,本來靠田為生的她,現在從事著「洋氣」的工作。

提琴製作車間女工 管淑琴: 我做的是裝配的配馬橋, 撐音柱。 顧龍慶,有經驗,有技術,人家現在的職業,拿到了國家級證書。 高級調音師 顧龍慶: 每天就是中檔高級琴的調音。 李國智,頗具藝術氣息。他的家就像一個現代行為藝術小屋,房梁上掛的全是製作精良的小提琴。 鑫月提琴製作廠老闆 李國智: 這間房就是說是我的小的一個工作室。 沒錯,這就是以「燒餅」聞名的黃橋鎮,如今發展小提琴產業,全世界有名,被譽為 「中國提琴產業之都」 。黃橋鎮目前已擁有各類樂器生產企業220多家,年產各類提琴產品70萬把, 分別佔全國總量的70%和世界總量的30%

中國提琴產業之都」生產的這些高雅的西洋樂器,價格從幾百元到數十萬不等,購買提琴的人有初學者,也有需要私人訂製的藝術大師,提琴的種類、品質應有盡有,放下鋤頭種地的農民,如今擁有了這門技能,坐在家裡就可以賺錢。 上個世紀60年代,六個從上海國營提琴廠回鄉的工人把提琴製作技術帶到了黃橋鎮。從簡單的加工琴頭到現如今各個提琴產業鏈的興起,黃橋鎮上的提琴產業已形成了不小的規模。那時的他們並不知道,因為自己的到來,改變了多少農民的命運。 對於年近50歲的管淑琴來說,每天上下班來回四十裡路的距離已經變成了習慣,裝配音柱和馬橋這高難度的制琴工序也已輕車熟路,風雨無阻,這條路她走了已經27年。

管淑琴的工作是在一家提琴製作生產車間裡專門裝配音柱和馬橋。從拎起鋤頭下地幹活到拿起小工具安裝樂器配件,這種轉變,對於管淑琴來說,並不容易。在小提琴製作工序中,她負責安裝小提琴音箱裡的音柱和支撐琴弦的馬橋,別小看了這個「一放」、「一撐」,一丁點的誤差就會直接影響提琴的音質和聲響。 管淑琴: 這個發音完全就是靠的音柱,必須要有它,假如沒有它的話,它肯定發音的質量是不好的,它這個馬橋,在這裡弦上上去之後,就壓住面板,通過這個面板傳遞音,振動那個面板,音柱在裡面起作用,然後它就發音。 這種裝配技藝需要日復一日不斷的練習才能慢慢上手。對於拿慣了鋤頭幹粗活的管淑琴來說,安裝幾釐米的音柱和馬橋,這樣的細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27年重複動作,每天上百把提琴配件的安裝,讓管淑琴也變成了一個製作提琴的「老手」。現在,管淑琴家裡的平房蓋起了三層小樓,管淑琴的小日子也過的越來越有滋味了。 管淑琴: 收入呢也不少,所以呢我就是感覺到在這個廠子裡面做小提琴,這個行業是我一個很滿意的一份工作。 管淑琴的手就這樣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工作,看似枯燥,但她卻樂在其中。 管淑琴的手一刻不停,遠在五公裡外的黃飲冰,在忙著安裝小提琴的琴頭,這像是個木匠活,但卻是門藝術。

40多歲的黃飲冰家中有兩個兒子,為了攢錢給兒子娶媳婦,他一周要往返於幾個工廠來加工小提琴琴頭,這給他帶來了不少的收入。 黃飲冰: (收入)一萬多(一個月),我在六個人家(幹活),專門安裝這個高級的這個琴頭。 黃飲冰對自己的手藝非常自信,小提琴的琴頭是整個製作工序中最漂亮、最養眼的。一把琴頭安裝位置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小提琴的外觀和整體質量。 手藝好,活就多,一天到晚黃飲冰忙個不停。一年下來,經過黃飲冰的手安裝的提琴琴頭就高達4萬多個,雖然忙的應接不暇,但黃飲冰樂此不疲,錢包越來越鼓,這是最實在、最踏實的回報。 顧龍慶的手藝也很了不起,他是黃橋鎮「最專業」的小提琴調音師,被國家輕工業樂器質量監督檢測中心聘請為江蘇提琴產品質量監督檢測的評價專家。從他手中經過的琴,顧龍慶一打眼便知道好壞。 高級調音師 顧龍慶: 這個是調音柱的,調這個裡面的音柱的,這個是對弦的。 除了當調音師,顧龍慶自己拉琴也不錯,閒暇之餘,他還會當老師,教人拉琴,這個雙重身份,給顧龍慶帶來了不小的成就感。顧龍慶現在有28個學生,最小的幼兒園中班,最大的已經是高中生。李國智的鑫樂提琴製作公司就專門給這些藝術學生生產小提琴。

李國智的公司就開在自己家裡,房梁上掛著的這一排排小提琴,都是人家自己生產出來的,在家做琴已經成了當地村民的普遍現象。 某提琴生產企業負責人 李國智: 光我們這個村,規模有廠的,正常產小提琴的,有十五六個。 隨著提琴市場需求量的不斷上升,李國智的提琴廠,產量也在逐年提高,年銷售額能達到兩三百萬。 李國智: 我們固定客戶、固定市場有七八個不是很多的,因為我們的量就是這麼這樣的量,像這樣的銷量我們每年要銷3000到5000把。

製作一把小提琴共有197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相關產業都在黃橋鎮發展壯大。如今,黃橋鎮共有3萬多人都在從事小提琴以及其它弦樂樂器的製作。 革命老區闖出一條走出國門的提琴產業發展之路

從最初期的只會加工琴頭,到如今可以獨立製作整把小提琴。大到琴頭面板,小到音柱馬橋。黃橋鎮的樂器產業還遠遠不止這些,還有大提琴,電吉他,電提琴等各種弓弦類樂器。如今的黃橋已經形成了全國最大的提琴製造產業鏈,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提琴製造加工基地。 徐小峰,黃橋鎮人,農民家庭出生的他,自小耳濡目染村民們製作提琴,長大後,他便萌生出了學習制琴的想法。2001年,他考入了上海音樂學院提琴製作專業,在完成了四年的專業知識學習後,又去中央音樂學院提琴製作專業進修了一年。學成之後他又重新回到了黃橋鎮。

高級制琴師 徐曉峰: 因為我們本身這個地方已經形成了產業,然後你再到外面去學習豐富一下一些知識,然後回來應該會更好一點。 經過專業的技術訓練,徐小峰在當地已經是赫赫有名的工匠師,雖然在外人看來他的工作單調乏味,可他自己卻覺得手藝人的生活就該如此,簡單,平靜,周而復始。雖然他看起來不善言辭,但談起國內外提琴製造的差別,他也有著自己獨道的看法。 徐曉峰: 可能以前我們覺得是國外的東西比較好一點,國內的東西相對來說欠缺一點,但是從我製作的這種琴的角度來講,其實目前僅缺什麼,可能就是義大利是小提琴的發源地,欠缺的可能就是一些審美觀點不一樣,或者是文化不一樣,但是這些差距在慢慢縮小。

在徐小峰看來,中國製作的提琴並不比國外的差,他期待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中國提琴,也希望用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將提琴製作這門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 技術的突破使小提琴品質大幅提升。成本優勢、價格優勢讓黃橋小提琴的市場份額迅速登上了全球第一。黃橋鎮也發展成為擁有200多家樂器加工企業,產值超過20億人民幣的樂器生產基地。 李書,是黃橋鎮小提琴產業的領軍人物,他的企業是成立最早、也是規模最大、專業生產提琴、吉他系列產品的大型企業,提琴的生產規模、技術力量、出口創匯均居世界首位。 鳳靈集團董事長 李書: 從1983年來開始來管企業,到90年代就是企業創立品牌,到2000年以後就是資本的運作,最近的十年,2008年到現在,就是打造企業的文化和企業的創新發展。 打鐵還需自身硬,李書深知這個道理,為了研究小提琴的生產,他把提琴製作全過程的197道工序都仔仔細細摸了一遍,材料成本多少錢、製作耗時要多久,他心裡一本帳清清楚楚。

李書: 我把義大利的琴,日本鈴木的琴,韓國三A的琴買了幾把回來,找出我們跟他們的差距,用他們最好的方面(作)我的標準。 「以竹代木」樂器產品的創新,給樂器生產企業打開了另一扇大門,除此之外,李書和他的團隊很快研究出了一種用微生物環保方法對提琴木料進行光電處理的技術,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木材的實用價值,同時還提高了小提琴的音質品質。 李書: 現在我在考慮用毛竹生產提琴,因為木材生產提琴要長50年,毛竹只要長5年,全中國有150億根毛竹,所以我們這個產品試驗好多年了。 李書的鳳靈樂器集團是黃橋鎮小提琴產業的黃埔軍校,鎮上很多制琴的人,都在他的企業工作過。何琴,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農民創業者,她曾經是鳳靈集團小提琴生產線上的一名女工。2011年,在李書的幫助下,何琴開始創業,自己也成立一個工廠,生產樂器。何琴的工廠是諸馬村一個廢棄的小學改建而來的,如今,已完全沒有了當初冷清的模樣。院子裡擺放著即將出廠的提琴,倉庫裡的木材塞得滿滿當當,車間裡的工人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工作,整個工廠忙碌卻又井然有序。 在創業初期,何琴並非一帆風順,政府和鳳靈集團對她提供了很多幫助。鳳靈老闆李書的創業鼓勵;方向指引;技術支持。政府剩餘勞動力的輸送,工廠廠房的提供,都為創業初期的何琴解決了不小的問題。

某樂器製作企業負責人 何琴: 村支書這一塊他就說你的工人不用擔心,本村裡面有這麼多的剩餘勞動力給你,人是不擔心的,村裡面幫助也是很大的。 儘管在創業期間遇到了很多困難和挫折,何琴還是堅持了下來,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何琴將原來只有一間廢棄學校大小規模的廠房,擴建到了四十畝地。並且還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 何琴: 我們這個企業,五年發展的方自己也立了一個規劃。現在做個兩三千萬,到那邊能不能做到八千萬,樂器這一塊。 革命老區的嫋嫋琴音 帶領村民奔上創富路

提琴製作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僅是給黃橋鎮上的農民帶來了財富,更重要的是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提升了他們的素養、陶冶了他們的情操。 老師: 兩個八分音符在一起的時候 我們用短弓去拉,最後這一塊我們要怎麼樣去拉呢,就是用吶喊聲「嘿」唱出來,弓子往上(揚),來看一下啊,「嘿」要上去 腳要有彈性。

黃橋鎮中心小學的提琴教室裡,老師正在給孩子們上課,帶著他們練習即將要參加演出的網絡歌曲」小蘋果「。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早已成為了這些孩子們的「老朋友」。西洋樂器與中國網絡神曲的完美結合,也給這些孩子們增添了一抹獨特的氣質。 村民因為小提琴富了,鄉鎮因為小提琴變了。鎮上的百姓近3萬人投入到了這項富民產業中,人均純收入以10%的速度逐年提升,2016年,黃橋鎮百姓的人均收入就已經超過了一萬五千元。提琴產業已經成為黃橋鎮一張嶄新的名片,鎮上的百姓們也都成為了黃橋提琴產業的代言人。 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鎮長 王曉云: 我們黃橋(鎮)的提琴(產業)佔到了全國市場份額的70%,世界的三分之一,那麼從事提琴產業製造的呢已經達到了近三萬人左右,那麼應該說這個樂器企業的發展主要是富民產業。 黃橋鎮在這幾年先後獲得了「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提琴產業之都」、「全國文明鎮」、「國家級生態鎮」等16個國家級稱號。2016年,實現工業國稅開票銷售100.7億元,完成工商稅收收入7.12億元。 因為提琴產業的發展,黃橋成為了江蘇省首批25家特色小鎮之一,並於2017年8月被評定為「全國特色小鎮」。黃橋「琴韻小鎮」的建設給鎮上的老百姓帶來了新的希望。 泰興市黃橋鎮鎮長 王曉云: 那我們琴韻小鎮,一是打造我們樂器製造的一個高地,第二個主要是打造音樂文化的聖地。 一把提琴讓黃橋引來世界的目光,希望的田野奏響新的樂章。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產業興旺」被排在首位。鄉村要振興,產業必須打頭陣。 人多地少是中國農村普遍面臨的現狀,對許多地方來說,有限的土地可以解決溫飽,但很難致富。俗話說「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發展非農產業是不少農村的必要選擇,而選擇什麼產業卻大有講究。倒退十年,恐怕沒有幾個人能想到,這個以燒餅出名的中國小鎮能夠成為全球最大的提琴製造基地。事實上,黃橋的崛起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發達手工業鑄造的工匠精神基因,這些優勢和提琴生產所需的產業環境十分契合,再加上大膽創新的勇氣、政府的有效引導,黃橋的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

為中國提琴之鄉點讚!

你會喜歡

相關焦點

  • 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小提琴,都源自於一座中國小鎮,請原諒我的無知
    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小提琴,都源自於一座中國小鎮,請原諒我的無知,音樂是最能反映一個人現實生活情感的藝術,可以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類,音樂可以在提高人的審美能力的同時,淨化我們的心靈,通過抒發情感來排解我們的情緒,在很多音樂中,我特別喜歡器樂,比起聲樂,器樂的曲調更悠閒。
  • 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小提琴竟產自中國這個小鎮,「東方小提琴之鄉」
    小提琴是一種弦樂器,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國,是現代管弦樂隊弦樂組中最主要的樂器,小提琴的起源雖然不在中國,但你知道嗎?現在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小提琴竟產自中國這個小鎮,有著「東方小提琴之鄉」之稱的黃橋。黃橋鎮,江蘇泰興市下轄鎮,地處長江北岸的蘇中平原,處於長江三角洲北翼,素有"北分淮委,南接江潮"的水上樞紐之稱,這座小鎮曾以「黃橋燒餅」 而聞名,現在有了另外一個稱號「東方小提琴之鄉」。
  • 中國製造有多牛?全世界三成的提琴,都產自這個小鎮!
    本文首發於總第896期《中國新聞周刊》一把中國製造的小提琴能有多便宜?在淘寶網上,產自江蘇黃橋的入門琴價格從199元起。就是這不可思議的低價位,撐起了中國提琴總產量的70%,也佔據了世界提琴版圖的30%。
  • 泰興一小鎮成「小提琴之鄉」 全國七成提琴產自黃橋
    圖說:東方小提琴之鄉——泰興。 網絡圖【新民晚報·新民網】走在泰興古鎮黃橋的街頭巷尾,常有陣陣悠揚琴聲縈繞耳邊。黃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提琴生產基地,被譽為「東方小提琴之鄉」。當初自創品牌叫不響上世紀60年代末,6位曾在上海提琴廠當過制琴師傅的黃橋人回到家鄉,租下幾間簡易房成立了個小廠子,專門幫上海提琴廠加工做配件,加工一把琴頭能換回5毛錢。幾年後,他們打出自創的提琴品牌「向陽」,並生產出第一批小提琴。
  • 請原諒我的年少無知
    印象最深的那次,期末考試我拿了第一名,老爸笑不攏嘴,竟不是為了我的成績,而是她在學生手冊上寫我個性「小氣」,我看著撫掌大笑的老爹,一臉懵!直到多年以後,不得不佩服老師眼光毒辣:年少的我並不合群,而且有仇必報。第二個印象深刻的老師,是啟蒙老師的先生,兒時的我,覺得他帥氣、儒雅,講課也是溫聲細語,屢次被評為優秀教師。
  • 盤點中國小鎮的冷門生意,不僅全球壟斷,還這麼賺錢?
    聽我慢慢往下說,很多人清明回農村老家祭掃,帶回來這樣一條回鄉見聞,中國的許多小鎮,悄悄地壟斷了一些產業,可謂是「藏在小鎮裡的大生意」。   藏在小鎮裡的億萬生意   我先來給大家總結一下中國小鎮們的壟斷生意:
  • 全球三分之一的濃縮蘋果汁來自這裡!《你所不知道的中國Ⅲ》這回去...
    今天我們來到中國西北部   大家請握好手中的手機   千萬不要為了片中的蘋果   饞到摔掉了你的「蘋果7」! 跟著小荔枝,一起到《你所不知道的中國Ⅲ》第四集裡尋找真相吧!   這裡的蘋果遠銷海內外   世界上將近一半的蘋果,都產自中國,而陝西出產的蘋果,比其他地方都要多。2015年,這裡的蘋果產量超過了1000萬噸!陝西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大約1000萬人,都在從事和蘋果產業相關的工作。
  • 阿迪耐克博柏利童裝被檢含毒 超三分之一產自中國
    調查報告顯示,包括adidas和Nike在內的國際知名品牌雖然已經在網站上公開化學物質管理政策,但並不完備,仍欠缺實際可行的詳細計劃、也拒絕向消費者公開其供貨商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信息,被認為是在「漂綠」   本報記者 矯 月  據國際環保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童流河汙—全球品牌童裝有毒有害物質殘留調查
  • 原諒我竟然如此無知
    當時看到這這個消息我感到很疑惑,到底是什麼摩託車這麼貴?居然把勞斯萊斯賣了都賠不起?後來我便找到了這篇文章,文章介紹當時是勞斯萊斯以80邁的速度急速變道與一輛摩託車發生相撞才造成了這起事故。最後勞斯萊斯車主及時閃躲才沒有產生什麼嚴重的後果,最終勞斯萊斯撞到了一個水泥柱上,面目全非。
  • 全球四分之三的手機產自中國 三分之一在中國售出
    【手機中國新聞】近年來,國產手機品牌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飛速提升,不外乎我們能以更低的成本生產出使用體驗更好的手機產品,而這樣的成績和立足國內手機市場脫不開關係,在手機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或人工成本,而國內的人力資源恰好提供了優良的土壤,國外手機品牌也紛紛將工廠設在中國。
  • 中國小鎮丨看完這篇,你可能真的需要一把吉他!
    全國三分之一的電吉他,全球三分之一的襪子,全球八成的中高端小提琴,全球市場近一半的微波爐轉盤……你可能想像不到,以上的這些記錄其實都是一個個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小鎮創造出來的。他們雖然是小鎮,但是卻能迸發出巨大的活力,形成區域發展的強大動能,撬動全國乃至全球大市場。
  • 全球最貴的大米,產自中國卻很少見,吃過的不是土豪就是貴族
    全球最貴的大米,產自中國卻很少見,吃過的不是土豪就是貴族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種植國和消費國,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全世界上"最珍貴最頂級"的大米,不是在日本,也不是在美國,或者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而正是在我們偉大的祖國:中國!大米是我們中國人最主要的主食之一,我國的東北雲南江浙一帶都是大米盛產地區,要說吃大米我國的歷史可以說是很悠久的了,但是最近有一個全球大米排行榜引起了網友們的注意,這個榜單是從大米的香氣色澤,口感等各方面綜合評估的。
  • 2014財富報告:中國中產階層佔全球三成(圖)
    報告預測,今後5年,全球財富將增加40%,達369萬億美元。    不過,雖然財富總量增加,但是分配差距在加大。    財富都在誰手中?    百萬富翁達3480萬人    全球個人財富的平均值達5.6萬美元,創新紀錄,但是個人財富的中值(資產較多的半數人和較少的另一半人的財富分界線)自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下降14%。自2008年以來,財富分配兩極分化趨勢在加深,尤其是在發展中經濟體。
  • 貴如黃金的瓷器產自這裡——梅森小鎮
    在德勒斯登西北方向,距離約30公裡的地方,有一座千年小鎮梅森(Meissen),僅有3萬人口。從17世紀開始,來自中國的瓷器和絲綢、茶葉一起進入歐洲,成為當時的上流社會的摯愛,當時歐洲的達官貴人們以穿絲綢衣服、用瓷器、喝中國茶為榮。
  • Sandy當場道歉:原諒我的無知
    Sandy(吳姍儒)畢業於美國華盛頓大學,回臺後曾在新北市光復高中國中部擔任英文老師。13日適逢母親節,她回想起過去當老師點名時,有次到隔壁班代課,班上有位同學的名字諧音常被鬧著玩,她也就順勢開了玩笑:「你媽媽幫你取名字的時候在想什麼啦~!」
  • 中國雲谷籤約金塘螺杆小鎮打造世界級產城融合範本
    12月6日,中國雲谷科技集團與舟山市金塘管委會正式籤署中國雲谷金塘螺杆小鎮合作協議。雙方立足金塘「中國螺杆之鄉」產業優勢,依託金塘遠東國際重要樞紐的區位優勢,發揮中國雲谷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已有20餘個項目的科研、資本、人才、信息集群優勢,提供金融服務、科研引入、人才培育,實現螺杆產業科研升級。
  • 河南超級小鎮有多牛?假髮之鄉、捲尺王國、提琴之都……
    圖為即將收穫的河南小麥 韓章雲 攝其實,除了糧食種植及食品加工,廣袤的河南還暗藏許多超級小鎮:全國每十頂假髮至少有六頂是許昌造;全國95%的古箏、古琴、琵琶音板產自蘭考堌陽鎮;確山竹溝鎮中高端提琴佔據全國
  • 中國的製造業有多牛?一戰封神的義烏,只是冰山一角
    ,生產了全國50%、全世界30%的泳衣;江蘇丹陽市,生產了全國75%以上、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眼鏡;湖南邵東市生產了全世界70%的打火機;江蘇揚州的杭集鎮,生產了全世界70%的酒店用品;這些小鎮、小城從一個個的手工作坊不斷成長為壟斷全球市場的現代化企業
  • 報告: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伺服器約佔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
    報告: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伺服器約佔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夏賓)IDC與浪潮15日在京聯合發布的
  • 英文早自習|我知道,你永遠都不會原諒我
    原諒;免除(債務、義務等)過去式:forgave  過去分詞:forgiven【用法拓展】1. forgive sb. 原諒某人I'll never forgive her for what she did.我絕不會原諒她做的事。2. forgive sb. s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