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上有兩處平時看似很「堅強」,但實則很「脆弱」,一旦出了問題,會讓你感受到「要命」的那種疼痛與折磨,這兩處就是牙齒和指甲。指甲又包括手指甲和腳趾甲,它們和牙齒一樣,在正常情況下,整整齊齊、安安靜靜地排列在我們的雙手和雙腳上。
由於指甲一直在不停地生長、更換,所以每個人都需要剪指甲,指甲太長,就容易積攢汙垢,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講衛生、懂禮貌,勤剪指甲就能一步滿足這兩個要求。
不過,剪指甲可是一個技術活。很多人認為的貼著肉把指甲剪到儘量短才幹淨,實際上是錯誤的。不管是手指甲還是腳趾甲,剪得太短,就容易出現長進肉裡(嵌甲)的現象,甚至引起感染髮炎,讓人十分痛苦,相信經歷過的人都深有體會。尤其是腳趾甲,當腳趾甲剪得太短,指甲就會往兩側的肉裡鑽,發炎了就會導致腳趾又紅又腫還很疼,嚴重的甚至還會化膿。
別看指甲小小的一塊,實際上它的結構一點兒也不簡單,一塊指甲包括甲板、甲母質以及甲周皮膚三部分,甲板就是我們常說的指甲蓋兒,是指甲最堅硬的部分;甲母質則在甲板的下層,用於產生新的指甲,從外表看不到;甲周皮膚則起到保護作用,它跟甲板之間的間隙就叫做甲溝。
所以嵌甲引起的發炎,往往就發生在甲溝裡。因為我們指甲周圍的皮膚是有彈性的,如果指甲總是剪得太短,這些皮膚組織就會將指甲的末端覆蓋起來,看著就像是指甲嵌在了肉裡。然後隨著指甲繼續向前生長,它的邊緣就會變成「釘子」,刺到肉裡,也就是向甲溝裡生長。如果你這時企圖把扎進肉裡的指甲「摳出來」,而選擇繼續修剪指甲,就會導致越剪越短、越短越扎,如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等到長出的指甲不小心把皮膚扎破了,細菌就可能趁虛而入,造成感染,引發炎症。
一般如果是嵌甲比較嚴重的人,疼痛就會很明顯,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可能到後來使你坐立難安、寢食不定,就像牙疼一樣,嚴重的牙疼需要拔牙,嚴重的嵌甲同樣需要拔甲。小編以前就有位需要定期去醫院做拔甲手術的同學,每天穿著拖鞋來上課,還不能參加正常的體育活動,而且等待痊癒還要好長一段時間。
剪指甲的正確姿勢是:平著剪,指甲的兩側適當留長1到2毫米,腳趾甲剪到和指尖齊平就差不多了,然後把邊緣稍微打磨光滑,就很完美了。相較於剪手指甲,剪腳趾甲也是一個力氣活,它充分考驗你的耐心、體力以及柔韌度。所以建議大家在修剪腳趾甲時,先用溫熱水把雙腳洗乾淨、及時擦乾,然後先剪一條直線邊緣,大約與指尖平齊,再繼續上述操作。
常言道,十指連心,指甲的健康也需要我們時刻關注。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指甲變色、變厚或者嵌入到肉裡,一定要及時就醫。另外,大小合適的鞋子也有利於我們腳趾甲的健康生長,千萬不要相信「穿穿就能撐大」這種說法,建議大家最好晚上去買鞋,因為我們在經過一天的活動後雙腳會發生腫脹,所以往往這時候能買到比較合適的鞋。與此同時,很多人的腳都是一隻大、一隻小,所以選鞋碼時最好以其中的大腳尺寸為主。人字拖、尖頭鞋、高跟鞋、坡跟鞋之類的,雖然新潮又好看,但是對我們的雙腳都是很不利的,偶爾穿一兩次就可以了,儘量別經常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