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已經落下帷幕,隨著各地高考錄取結果的公布,新一屆高三的考生和家長們也開始備戰2021年高考,對於準高三生來說,一個良好的心態和學習環境至關重要。作為家長,在這關鍵的一年裡,雖然學習上幫不了什麼忙,但是這5點一定要做到!
剛上高三,孩子們本身的壓力已經很大了,如果這個時候父母的嘮叨過多,會引起孩子叛逆的心理。比如有的父母會說「高考還剩多少天了,你複習的怎麼樣呢?」、「孩子,要努力啊,咱家看就靠你出人頭地了!」、「你得考個好大學啊,要不以後工作都不好做找!」這些話聽起來是為了孩子好,關心孩子,但是卻在無形之中給了他們很大的壓力。
所以,一定要避免這點,孩子上高三了,要理解孩子、相信孩子,少一點嘮叨,孩子已經不小了,他有自己的規劃、有自己的打算,家長能做的事情就是相信他、支持他。
沒有哪個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關心的,但有時候過度關心,會讓孩子覺得壓抑,沒有自己的自由和空間,什麼都要聽從父母的安排。有的家長還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覺得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但這樣,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影響孩子學習心態。有時候適當放手,尊重孩子的想法,營造一個和諧愉悅的家庭氛圍,會更好。
很多家長高一高二不注重孩子學習情況,到了高三才開始著急,緊盯著孩子成績,成績不好,就要報班,殊不知,很多時候,補習班對於孩子是累贅、是壓力!
對於家長來說,給孩子報補習班,要合理,一定要先分析孩子的學習情況,考試成績出來以後,要看孩子的失分點在哪裡,比如是因為馬虎丟分,還是因為本身基礎就差,找到原因,有針對性的填補,這樣才是真的為孩子好!
攀比是每個家長的通病,看到或聽到別人家的孩子優秀,就拿這些刺激孩子,卻不知道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讓孩子越來越沒自信。對於十六七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自尊心也很強,你過多的誇獎別人家的孩子,並拿自己的孩子跟他們作比較,孩子會反感。關鍵時期,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攀比,學會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多鼓勵孩子、表揚孩子,即使孩子有一分的進步,也值得慶祝!
當孩子升入高中時,一些家長心裡就開始緊張,尤其是當孩子進入高三後,更是心急火燎一般,開始掛高考倒計時,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如臨大敵,嚴格要求家庭每個人,殊不知,突然改變氛圍,不僅是增加家長的焦慮,也是給孩子增加焦慮,吃不好、睡不好,導致孩子精神也變得緊張,反而不能靜下心來好好複習。
其實,這個時期,家長首先自己的心態要平和,很多時候,孩子的焦慮都是家長傳染的。孩子的學習習慣不是一天就能改變的,不要心急,慢慢來,給孩子一定的緩衝期。
剛剛進入高三,考生和家長們的壓力都會比較大,家長們在這個時候要做孩子最堅強的後盾,少嘮叨多體諒,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