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帶孩子,為什麼現在的媽媽身心俱疲,以前的媽媽卻很輕鬆?

2020-08-05 樂樂媽育兒

現在的寶媽們很容易就會在帶娃的過程中感到疲倦,而且經常就會被累得不行,甚至臨近崩潰的邊緣。

過去的媽媽們也都是這麼過來的,而且甚至有的家裡還生育三四個孩子,為什麼她們好像很輕鬆的樣子,到了現在的媽媽們身上就就不行了呢?

同樣是帶孩子,為什麼現在的媽媽身心俱疲,以前的媽媽卻很輕鬆?

有些網友們並不同意這個問題,他們認為過去的媽媽們也都十分辛苦,但是她們並沒有把這些辛苦掛在嘴上,說出口來。

實際上,我們不得不承認,雖然社會的發展在逐漸地進步,但也正是因為這種進步,現在的媽媽無論是在照顧孩子方面還是在教育孩子方面,都面臨著更大的壓力,自然也就更辛苦了。

同樣是帶孩子,為什麼現在的媽媽身心俱疲,以前的媽媽卻很輕鬆?

過去的媽媽更苦更累和現在是不同層面

其實,要說真正累的母親,應該是我們上一代的母親們,她們的累來自於各個方面:

  • 生活層面

在那個年代,幾乎人人都是為了填飽肚子,能夠吃上一頓好的而勞碌奔波。可以說,那個時候的大多數人都是吃不飽穿不暖的,光是活下去就已經很費力了,自然更是沒有人計較什麼精神需求了。

同樣是帶孩子,為什麼現在的媽媽身心俱疲,以前的媽媽卻很輕鬆?

過去的媽媽們每天都要去工作,回到家裡還要做飯照顧孩子,每天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再看看現在的生活,很多媽媽在生了寶寶以後都選擇做全職媽媽,在家裡安心照顧孩子,生活水平自然也不差,絕對不會為吃不飽飯這種事情發愁。

相比之下,過去的媽媽們不僅每天要進行重度的體力勞動,辛苦了一天以後還要照顧孩子,想辦法節約開支維持家裡面的生計,可以說是十分辛苦了。

同樣是帶孩子,為什麼現在的媽媽身心俱疲,以前的媽媽卻很輕鬆?

  • 家庭層面

雖然現在講究男女平等,不過仍然有很多男性習慣性地把家裡的一切家務瑣事都交給女性打理,自己美名其曰「在外面賺錢養家」,回到家裡只是吃喝睡覺,閒下來看看電視、玩玩手機,不會主動幫助妻子分擔家事。

他們不知道的是,寶媽們在家裡每天要照顧孩子,同時還要忙著做家務,出去買菜、準備每天的飯菜……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事情堆在一起,日復一日地重複進行,就算是再耐心的媽媽也終有耐心用盡的一天。

同樣是帶孩子,為什麼現在的媽媽身心俱疲,以前的媽媽卻很輕鬆?

不過,也有許多爸爸開始加入到照顧寶寶和家務的行列中,逐漸幫著媽媽們分擔這份辛苦。過去的媽媽們卻只能自己一個人在家裡面帶孩子,出了事情也要自己應對;現在的好多女性在家裡是嬌生慣養的大小姐,結婚之後還要靠公公婆婆在家裡照顧,自然也要輕鬆得多。

同樣是帶孩子,為什麼現在的媽媽身心俱疲,以前的媽媽卻很輕鬆?

  • 婆媳關係

婆媳關係在幾千年來一直都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很多家庭環境氣氛緊張也都是因為婆媳之間相處不融洽。

現在的女性接受了更先進開放的思想教育,自然會變得更加自立自強,這就導致了她們自己的看法和婆婆過去的守舊思想可能會產生碰撞;一言不合摩擦出「火花」就很可能「開戰」,而老公自然會夾在中間難做,處理不好還很可能會讓家庭矛盾惡化。

同樣是帶孩子,為什麼現在的媽媽身心俱疲,以前的媽媽卻很輕鬆?

媽媽們不能和婆婆直接頂嘴,但是又不想讓自己落敗,經常是據理力爭,一番爭論下來不僅勞心費神,還要擔心自己以後如果當上了婆婆,是不是也要經受如此「遭遇」,可謂是精神上的一道重壓。過去的媽媽們熬成了婆婆,卻並沒有能享受「清福」,比起現在的媽媽來說自然是辛苦很多。

同樣是帶孩子,為什麼現在的媽媽身心俱疲,以前的媽媽卻很輕鬆?

不過,有一個方面卻是現在的媽媽比過去媽媽們還要辛苦的原因:教育

過去媽媽們的辛苦勞累並不是因為孩子,而是源於生活與時代背景之下的無奈,可現在的媽媽們,要說十有八九都是因為孩子們愁壞了也不為過。

以前的孩子大多數都是放養的,孩子們自己在外面玩耍,通過遊戲學習;而現在的孩子,哪一個不是從小就泡在補習班裡,生怕她們會輸在起跑線上。家裡的一切也自然都是圍著這個孩子轉,孩子哪裡不如意,父母都會立刻衝上前去想辦法解決。

同樣是帶孩子,為什麼現在的媽媽身心俱疲,以前的媽媽卻很輕鬆?

而且,現在的孩子們很多都比較早熟,這也導致他們的內心更加敏感脆弱,如果父母不能夠找到正確的方法來關懷他們的精神世界,他們就很有可能變得叛逆、不聽話,這讓許多的父母在教育方面都要愁白了頭。

因此,現在的媽媽們在教育上面受到的精神壓力比過去的媽媽們要大得多。

同樣是帶孩子,為什麼現在的媽媽身心俱疲,以前的媽媽卻很輕鬆?

往期文章回顧:

只靠努力很難進入清華的!30位清華學霸的學習方法,值得父母借鑑

6歲玩數獨,12歲擊敗世界第一,從小玩數獨的孩子有多優秀?

寶寶0~6歲時,我為什麼和她玩開發右腦的遊戲?

我是樂樂媽,不僅是一名10年的幼兒教師,還是一位80後寶媽,


在這裡向大家分享我在育兒和教育孩子道路上的一些小事兒,


主要專注於孩子大腦的潛能開發,和我一起培養聰明伶俐的孩子吧!


如果你也喜歡樂樂媽的育兒小知識,


記得點讚、分享、加關注哦~

相關焦點

  • 現在很多媽媽容易崩潰,但同樣帶娃,為什麼以前的媽媽沒現在累?
    在問答平臺上看到有朋友提出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感覺現在很多媽媽很容易崩潰?同樣帶娃這麼累,為什麼我們自己的媽媽們當年都這麼過來了也沒說啥?以前的媽媽更累更苦,但不是來源於孩子以前當媽的累嗎?肯定比我們現在的媽媽累。
  • 「多個人幫忙帶娃該多好!」可婆婆來了之後,寶媽反倒身心俱疲
    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很多新晉升的寶媽以為熬過了這些,就躲過了最難熬的日子,殊不知,真當了媽才知道,相比帶孩子,生孩子根本不算什麼。尤其是現在家庭,還會面臨一個要不要老人幫忙帶娃的問題。
  • 這樣的婚姻生活,讓「妻子」身心俱疲
    一直到1950年,中國才真正徹底廢除一夫多妻制度,取而代之的便是現在的「一夫一妻」。隨著時代文明的發展,摒棄不良的風俗制度無可厚非,雖然「一夫多妻」制度消失了,但是「一妻多夫」的制度,即使在高度文明的現代社會仍舊存在。「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實行的地區相對較少,在斯裡蘭卡的中部地區、一些非洲的原始部落、還有美國的摩門教徒等,正是實行這樣的婚姻制度。
  • 國內全家帶孩子都嫌累,日本媽媽獨自帶娃卻很輕鬆?有點值得學習
    ,中國媽媽一家帶一個娃還嫌累?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在帶娃這件事情上,我們中國媽媽經常會覺得疲憊不堪,哪怕只帶一個娃也感覺耗盡了全力,但反觀鄰國日本的媽媽們,似乎又是另外一種景象,人家為啥一個人帶好幾個孩子都不嫌累呢?
  • 身心俱疲,先禱告還是先睡覺?
    有很多教會同工,他們想要為主忠心侍奉,卻因為能力不夠,遭人毀謗等各種原因導致身心俱疲,給人一種油盡燈枯的感覺。也有很多教會成員,他們被世俗的誘惑,工作的壓力,家庭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再也沒有餘力服侍主。過去一年,因為生了孩子,我常常感到自己被耗盡。孩子生病,自己生病,妻子生病,還有諸多的工作要處理,有時候還要處理教會裡出現的許多不愉快的事情,我被徹底耗盡了。因為耗盡,我開始退縮。
  • 為什麼中國媽媽這麼累?
    沒有人否認「中國媽媽」的用心,以及在培養孩子方面所做的努力,然而為什麼這麼多中國媽媽帶孩子累死累活、叫苦連天? 中國媽媽太勤快,活的太操勞。 中國媽媽常掛嘴邊的是「把你拉扯這麼大我容易嗎」。「拉扯」二字極形象地表達了養孩子的操勞辛苦。為孩子起早摸黑,天一亮就買菜做飯,送孩子上學,下課後給孩子輔導作業,深更半夜洗衣服。
  • 孕期38周,感覺自己越來越熬不住了,身心俱疲,作為孕婦的你們有何...
    分娩之前身體的種種不適,讓她想要立馬就去醫院裡做剖腹產把孩子生下來算了,但是她身體條件很好,符合分娩的條件孕期38周,感覺自己越來越熬不住了,身心俱疲,作為孕婦的你們有何感想呢?
  • 為何中國媽媽帶娃總是累成狗?一組中外寶媽帶娃對比圖揭示了真相
    執筆:邵菲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很多人都說,帶娃是一件輕鬆活,可只有過來人寶媽知道其中的苦楚,不少人直言,如果再給一個選擇的機會,我選擇不帶娃,可是,看看外國的寶媽,很少有像中國媽媽這麼累的,這是為什麼呢?
  • 「藍委」張嘉郡退選 王金平:可能張父身心俱疲
    臺「立法院長」王金平今天說,可能是張嘉郡父親、前雲林縣長張榮味在雲林縣獨撐局面、身心俱疲,孝順的張嘉郡因此退選。    王金平上午受訪,媒體詢問先有國民黨「立委」李鴻鈞、現有張嘉郡退選,王金平一直強調團結的重要,是否幫忙勸說?    王金平表示,黨怎麼處理這些事情,他都不知道,沒有收到諮詢。像是張嘉郡要退選,他事前也完全不知。
  • 我是一位全職媽媽,一人帶娃,心酸自知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一個人帶娃,孩子還太小,出門你去哪裡也不方便,像是捆住了手腳,就算是不得已必須要出門,也需要帶的東西太多,奶粉,尿布,奶瓶,衣服等,又或者為沒帶寶寶的什麼必需品而自責,自己是不是一孕傻三年啦!
  • 聰明的孩子往往很難帶,如果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就偷著樂吧
    文丨逗逗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最近閨蜜跟我抱怨,說帶娃真的太累了,身心俱疲不說,還要跟熊娃鬥智鬥勇,腦細胞都死了不少。有時候還被熊娃擊敗,真是無語了。以我這智商,以後輔導他做作業是不太可能了。
  • 10天後,身心俱疲,淚眼模糊,3星座猝不及防,說走就走
    10天後,身心俱疲,淚眼模糊,3星座猝不及防,說走就走。水瓶座水瓶座的人,他們隨性灑脫,又追求自由,仿佛什麼事情都不能阻止他們最自由的嚮往。在生活中,這樣的水瓶座當然會有很多的朋友,尤其是對他們有好感的異性。
  • 四十不惑是閱歷增加的頓悟還是身心俱疲的無奈?
    如果你問我,四十不惑是閱歷增加的頓悟還是身心俱疲的無奈?我的回到是兩者都有。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對自己所面對的感情亦或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迷茫不知所措,有甚者,惶惶不安。曾有人講,現代人兩三年的感情生活和人際關係甚至超過父輩二三十年所經歷過的,大多數的城市青年也許不用等到「四十不惑」,就已歷經人生,滿是身心疲憊。
  • 為何國外媽媽一人帶一窩娃,中國全家帶一個娃?這些值得我們學習
    現在養育一個孩子,不僅經濟成本高,人力成本也高。常態是,一個孩子由一家人照顧著、寵著,還要不斷往裡投錢。然而饒是如此,還是覺得養孩子累得不行,一家人忙不過來,甚至因育兒理念不同爆發家庭大戰。與這種常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外的媽媽們帶娃的畫風是這樣的:一個人帶一窩孩子毫無壓力,出門常常推著好幾個。
  • 1歲的孩子最難帶?掌握這2個「套路」,媽媽省心孩子聰明
    隔壁的朵朵媽媽又在大聲的斥責孩子,幾乎每天都能聽到他們家傳來的哭鬧聲、責罵聲,一邊是媽媽聲嘶力竭的呵斥朵朵,另一邊是朵朵用盡全力發出刺耳的尖叫表示反抗。朵朵媽媽經常和小區裡的寶媽們訴苦,說朵朵現在完全沒有以前那麼乖巧聽話,越是大人叫她不要做的事情,朵朵越是會去做。
  • 為何國外媽媽一人帶一窩娃,中國全家帶一個娃?有些優勢比不了
    然而饒是如此,還是覺得養孩子累得不行,一家人忙不過來,甚至因育兒理念不同爆發家庭大戰。與這種常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外的媽媽們帶娃的畫風是這樣的:一個人帶一窩孩子毫無壓力,出門常常推著好幾個。為何國外媽媽一人帶一窩娃綽綽有餘,中國全家帶一個娃還身心俱疲呢?主要是她們的有些優勢,我們真比不了。國外媽媽帶娃為何比我們輕鬆那麼多?
  • 新生寶寶夜晚需求高,媽媽「時刻準備著」,身心俱疲如何解決
    而我們往往卻發現,寶寶晚上睡覺的時候,經常會醒,睡的不踏實,寶寶好像並不是很習慣從睡眠到醒來的轉變,一醒就哭,帶孩子一大難題就是因為寶寶經常醒寶寶睡不好,媽媽很疲憊堂姐生孩子那時候,吃了不少苦頭,堂姐就經常說:吃了這麼多的苦才生下的這個寶貝,一定要要好好照顧,一定要當作一個真正的掌上明珠來對待,堂姐是感性的人,從懷孕之前就打算好,要自己帶孩子,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階段。
  • 如果你是這6類媽媽,再累也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還記得一些幼兒園媽媽群裡分享的情景——明明是孩子忘帶某樣東西,卻毫無擔當地埋怨媽媽:「都怪你,忘了給我帶上,害我被老師罵!」受到譴責時,你甚至連聲道歉:「對不起,媽媽一著急就忘了,下不為例。」為的就是讓孩子少點愧疚感,不哭鬧,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扛。
  • 為什麼老輩人帶孩子似乎很輕鬆,而年輕媽媽自己帶孩子卻要崩潰了
    ,為啥老一輩人那時候帶孩子似乎很輕鬆?那麼,為什麼老一輩人帶孩子看起來似乎特別輕鬆呢在我看來,只不過是因為老一輩人和現在年輕人帶孩子的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不同罷了。其實帶孩子從來都不是什麼輕鬆的活兒,無論在哪個年代。老一輩人的養娃方式基本都是散養,教育方法簡單粗暴。
  • 這6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很多媽媽第1條每天都在犯
    ,卻毫無擔當地埋怨媽媽:「都怪你,忘了給我帶上,害我被老師罵!」你是否對孩子疼愛到極端,你是否感到身心俱疲?但這種付出,長此以往很難得到回報,當孩子碰到解決不了的難題,只會養成怪別人、找客觀理由的品性,無法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更沒辦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