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郭嫵:讓坐店翻書成為最美的風景

2020-12-14 封面新聞

郭嫵(江蘇)

「是誰傳下這行業,黃昏裡掛起一盞燈。」書店的燈光,總是這樣的溫暖人心。

書店從來不是一門好生意,它賺不了什麼錢,卻可以讓現世的人在過去的文字裡找到自由。開一家小小的、溫暖的書店,是很多讀書人的理想,2018年,經過近一年的籌備,我將這個小小的夢想變成了現實——在古城徐州雲龍山北門東坡文化城,開了一間小而美、小而雅的遇見書房獨立書店。

遇見書房是一家小眾文藝書店,門面不對主街,有一份遺世而獨立的安靜。之所以稱為「獨立書店」,是因為書店不依附於任何官方組織,所有書籍均由主人根據自己常年的閱讀喜好精心挑選,意在使書店能夠傳達個人精神理念,把這些私人閱讀寶藏與更多書友分享。

書店主營文學性強、文藝範兒濃、文化味兒重的圖書及文創產品,創辦伊始,就提出了「三不」運營理念——不勵志、不暢銷、不實用,旨在打造一間有靈魂、有溫度、有態度的獨立書店,一個集閱讀體驗、講座沙龍、咖啡與茶、創意美物為一體的多元城市文化空間。在這個喧譁浮躁、趨名逐利的時代,我們希望以靜默的力量,讓這個小小的書房,成為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間理想的書店,但無論是哪一種存在,書和人永遠是書店的靈魂。「只售一切與美好生活相關的無用之書,不暢銷,不勵志,不實用!」敢於在店門口打出這樣的招牌,並非一種花哨的噱頭,實際上這和我們在圖書行業長期的浸淫密不可分。

開書店之前,我一直在傳統紙媒從事編輯工作,並在工作之餘致力於獨立出版。「為好書找讀者,為讀者選好書」,是書店的立業之本。遇見書房的圖書,多淘選自各大出版社的庫存,很多都是十幾年前甚至二三十年前出版的初版本,其中也不乏已經絕版的稀見版本,以及毛邊本、籤名本等等,而且這些書都是全新品相。

遇見書房的意義也許在於,它給真正的愛書人懂書人提供了一個溫馨的站點,可以隨時淘到令人驚喜的好書。書友們喜歡這裡,正是因為書店用自己獨有氣質所選擇的書,這些關於藝術、文學、音樂、哲學、歷史、文化的書籍,共同構成了遇見書房小而雅致的空間。

如今讀書,電子書無處不在,除了手機、平板,還有電子閱讀器。很多人買幾本書,也懶得跑腿,網上點點滑鼠就可以搞定,今天下單明天到貨,太方便了,誰還逛書店?因此,我給遇見書房的定位是,它不只是一間懂書的小書店,更應是一個以書為媒,從閱讀出發,營建美好生活的體驗、創意、分享空間。因為對讀者而言,實體書店的現場感是網上所不能替代的。讀者需要直接與圖書、與作者的 「親密接觸」,需要文藝、休閒的環境氛圍,滿足體驗、社交等多方面需求,這些都是實體書店的優勢。

遇見書房仿佛是一個私人書房,主人的意趣性情,盡藏在書架之中了。於是買書也就不單單只是銀貨兩訖的交易,還可以是天南海北的閒聊,可以是傾蓋如故的盤桓,亦可以是讀書人之間一點萍水相逢的奇妙緣分。每個周末,總會有書友們不約而至,來到書房品茗聊天,大家因為書、因為書房而結識,並成為志趣相投的朋友。在遇見書房,有緣之人,遇見只是早晚的事。

儘管當下實體書店面臨網上書店、數字閱讀等多重衝擊,但其仍有不可替代的實際優勢。畢竟對於一個熱愛閱讀的人而言,輕輕翻閱、慢慢品讀的樂趣是難以複製的,穿行於書架之間、仔細研究比較的體驗也是無法比擬的。在書店,你也許會在不經意間和某本「你正需要卻不知道名字」的書不期而遇,像是一場浪漫的邂逅,一見鍾情然後買下,然後「一往情深」地看下去……誰說書店是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它分明是充滿著煙火氣和書香味的城市文化生活空間。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曾經發過一段話:當鍵盤、屏幕代替了紙筆和書香,我們似乎離世界越來越近,卻離心靈越來越遠。冰冷的數碼,代替不了閱讀的純粹,手指滑過紙張的弧線,仍是心靈不可或缺的溫暖。縱使有越來越多人選擇電子書,我們仍選擇用紙質書親觸時代。縱使有越來越多人從閱讀出走,我們仍選擇了與書相遇的信守。引導城市人文閱讀,推動精神文化成長。「遇見」身在民間,但我們不會放棄社會責任,我們相信,每一次努力的付出,都會潤物無聲地影響著一些東西,就像一灣清流。「遇見」在用清澈的人文之源,澆灌這座城市的閱讀風景,改變著城市的精神土壤。

無事此靜坐,有福方讀書。常去泡書店吧,邂逅心儀的書,偶遇有趣的人,找到悅讀的樂趣,找到與你一樣的讀書人,在閱讀中感受到故紙之美、鉛墨之香、藏書之樂。讓我們用讀書去拒絕無效社交,用好書去填補精神世界,讓坐店翻書成為城市裡最美的風景。

【作者簡介】

郭嫵,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新聞系,「遇見書房」獨立書店創始人。曾在《都市晨報》從事多年副刊編輯工作,先後主持「晨報文學獎」「校園文學獎」「快樂老年」等版面,所編輯的副刊作品、版面屢獲全國地市報及省、市報紙副刊獎項。

中學時代開始發表作品。作品散見於《新民晚報》《北京青年報》《南方都市報》《新華日報》《新京報》等報刊。有作品先後獲華東地市報副刊好作品二等獎、江蘇省報紙副刊好作品三等獎等。部分作品入選《獻詩:九十年代詩歷》《記得當時年紀小——有種溫熱叫初戀》《時文精選:愛笑的童年》,以及歷屆晨報文學獎年度作品精選集等多個選本。

相關焦點

  • 散文欣賞:人生 最美風景在路上
    作者:陳寶璐有人說,風景在遠方,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有人說,風景在身邊,只要你懂得觀察和欣賞;也有人說,風景在旁觀者的眼裡,你站在橋上時,看風景的人正在樓上看你。而我要說,人生,最美的風景就在路上,過程之美無可比擬。
  • 散文的寫法-風景遊記法
    風景遊記法就是記述遊覽風光和見聞的寫法。這種寫法寫成的散文有一個專有的文體名叫做遊記。我國遊記文學源遠流長,名家輩出,代代都有精彩的遊記散文膾炙人口。所以名山勝景的記遊散文數量也就相當大。但是,隨著意識的現代化,人民對人日常生活的環境越來越關注,一般社會環境的遊記散文也越來越多了。有的遊記散文更是把自然風景、名勝古蹟、日常生活環境,社會見聞組織在一起寫。比如矛盾的《見聞雜記》,掙振鐸的《西行書簡》等等就是這樣。新時期,還有一些作者邊遊邊想,大大加強了散文中的思想成分,比如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中的遊記,就寫下了許多遊覽所引起的文化的思考。
  • 點擊翻書丨願你多讀書,讀好書!
    「抗疫有『聲』」校園攝影作品賽投稿郵箱:tsgduzhe@njust.edu.cn時間:2020年4月23日—5月31日7.第三屆「最美朗讀聲」讀書活動時間:2020年4月23日—6月17日地點:線上提交8.第二屆江蘇省「圖書館杯」高校大學生英語口說大賽
  • 你是我心裡最美的那處風景
    每個人靜靜的心裡,都有一道最美麗的風景。儘管世事繁雜,心依然,情依然,情牽一處,你是我心裡最美的那處風景。漫步紅塵,沿著時光舉步拾階,穿梭與滴露的柔美與清蒼間,被風蕩著淡淡的漣漪,織成一個淺淺的夢。雲水深處,萬丈情緣,那駐足在生命中的情感,搖曳著記憶的湖畔,勾勒成寂寂的歡喜,重逢了舊時的風景。曾經以為一諾相許,會是青澀年華最永恆的風景,卻不知繁華有盡,落寞有時,世間風雨無存釀,終是讀不懂心頭的一絲纏綿,解不透人間的一抹情意。
  •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什麼?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什麼?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什麼再次成為一個疑問。可口可樂最近推出的臺灣瓶第二彈則試圖回答這一問題——此次傳播以「因為有你,臺灣好美」為主題發布了一支短片,帶觀眾尋找臺灣最美的風景,看見融於日常的每個幫助、每款熱心、每種體貼。短片告訴人們,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是最美的風景,但至少每個人都可以努力活成最美的風景。
  • 文明遊園,讓你我成為城市最美的風景
    文明城市乾淨整潔的環境貼心完善的服務銀川的眾多公園、公共休閒場所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休閒和健身在這些環境優美的場所內市民不僅將文明變成了自覺習慣也將文明變成銀川這座城市最美的風景儘管在這些區域,活動的市民很多,但是周邊卻乾淨整潔,整個現場也秩序井然,市民在公園裡跳舞、唱歌,不亂扔垃圾,不隨意丟棄菸頭,用自己的自覺行為,將文明變成了銀川這座城市最美的風景。志願服務站「我是前兩年剛從外地回到銀川,就覺得我們銀川,無論是從人的素質、服務業的服務、還是人居環境,都是槓槓的。」
  • 清風只想亂翻書(圖)
    (原標題:清風只想亂翻書(圖))
  • 人生最美的風景
    如今,外地人走進這個山鎮一看,最漂亮的建築是學校,最美的環境在校園。這位年輕的校長告訴我,如今的伏口中學是曾經的縣五中,五中培養出了一批社會英才,這讓伏口中學的領導深感肩上擔子之重,於是在短短幾年裡將學校改建為今天這個樣子。閒聊中他說,他原是中心小學的校長,調到中學來才半年。從小學到中學,他都堅持抓兩點,一是閱讀,一是運動。一個靜,一個動。閱讀是塑造人的心靈,運動是強健人的體魄。
  • 菏澤市定陶區冉堌鎮第二中學:讓文明成為學校最美的風景
    菏澤市定陶區冉堌鎮第二中學一直注重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培養,以習慣養成,責任擔當,理想信念為抓手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將文明意識,文明習慣融入日常,形成風尚,從而推動文明校園建設,讓文明成為學校最美的風景
  • 招名威啟示錄:臺灣,最醜的風景是政治;最美的風景還是人?
    中原大學這起事件,其實只是臺灣社會當前「反中仇中」民粹情緒的冰山一角,前些年還有藍營輿論節制,如今儼然已成為社會主流意見。以兩岸文教交流來說,年初蔡當局以防疫優先理由,全面禁止大陸學生來臺就學,將近9成(約7000多位)陸籍學位生無法入境就學,引發歧視陸生的爭議,約百位民間團體與學者組成「境外生權益小組」,要求蔡當局不要對陸生區別對待,但民進黨當局置之不理。
  • 九月,你們是校園裡最美的風景
    九月,你們是校園裡最美的風景 2020-09-08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忙碌的身影 最美的風景
    ——忙碌的身影 最美的風景——4月2日,131團4連蔬菜大棚內職工正在為菜苗封土。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七師胡楊河市各行各業的建設者響應號召,積極復產復工。讓我們隨著記者的鏡頭一起感受普通如你我的人在工作中煥發出的不一樣的光彩,一起感受那些忙碌身影秀出的最美的風景。3月26日,師市流轉檢測點醫護人員堅守崗位。4月1日,老師正在為學生上課。
  • 早春三月最美的季節最美的風景
    我的家在河北省唐山市,每年的這個時候迎春花開了靚麗的花讓四周的人們心情舒暢下圖是迎春花的一種每年早春三月就會發芽開花、其實它的葉子就是金光色的所以發芽就開花了這是白色的玉蘭也花也有別的顏色的紫色的、粉色的、含苞待放了這個季節它們最美過幾天就會完全開放了那會是另外一種美怎麼樣我拍的美吧
  • 【高三校長備考日誌】你,就是最美的風景
    美豔絕倫的風景! 風景,總在你不經意間給予你視覺上和心理上強大的衝擊,令你心動,讓你震撼! 昨天課上和學生們談論南京二模作文題:「有人說,無限風光在險峰;有人說,尋常巷陌亦風景。發現風景,欣賞風景,關乎閱歷, 關乎眼界,關乎胸襟。」 其實,風景存在與否,與險峰和巷陌並無必然的關聯。風景,她應該存在於每個人的心裡!
  • 《中國最美散文》子欲養而親不待?少年及時醒悟,莫留遺憾
    《中國最美散文》提煉出來的每一篇都被是公認的上乘之作,而每一篇美文都是一道獨特的人生風景,今天同大家分享的分別是梅友的《湯水一生》、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史鐵生創作的散文《我與地壇》鼓勵了無數的人。2002年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協會評議委員會委員。
  • 遊復旦大學:讓知識的校園成為我們心中最美的風景
    校園最美的風景在雕像旁,一位男生坐在長椅上,專心地在電腦上寫著什麼。從這個意義上講,所有的校園都是我們心中的聖地,都是培育祖國未來和希望的搖籃,都是我們心中最美的風景。
  • 文明已成為校園裡最美的風景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文明校園創建激發了師生普遍的文明自覺,文明已成為校園裡最美的風景。(記者 安勝藍)
  • 初中材料作文:最美的風景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材料作文:最美的風景,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告訴流淌的小溪,告訴溪底的石頭,告訴溪邊的小草,告訴芳香的桃花……   這,在我們的心中是必不可少的記憶,也是我們心中最美的風景……   相關推薦:   點擊查看更多知識點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 每日經典語錄:最美的風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經典語錄:最美的風景 2013-01-28 16:18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初中生優秀作文《最美的風景》
    最美的風景文/王熙璇她在斑駁的光影裡來回走動,用她略顯枯瘦的手在黑板上擦寫,給同學們講解。那便是最美的風景。有一句話說:「人的一生會遇到兩種人, 一個驚豔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我的小學語文老師黃老師簡直就是溫柔本身。黃老師中等個子,有著一雙炯炯有神洞察一切的眼睛,高挺的鼻梁為她增添了幾分神氣,全身散發著書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