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油田茨榆坨採油廠「文建明注水站」站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優秀班組長。
5月的遼河,春意濃濃。走進文建明注水站,文建明正用那滿是老繭的雙手,撫摸正在運轉的水泵。一位員工說:「別看文站長手粗糙,泵要是有一點小毛病,他都能用手感覺到」。由他維護保養的三臺「大隆泵」,超期服役多年,累計安全運轉近23萬小時,實現18個大修期免修。
從事注水工作22年,文建明沒有往自己的人生摻一滴水。
他把全部心血都傾注在站上,無論寒暑晝夜,不計報酬得失,奉獻著自己的人生,累計義務獻工15000小時。
他文化水平不高,卻樂於鑽研、勇於革新,腳不停、四處轉,眼不停、細心看,腦不停、琢磨幹,手不停、勤實踐。
他總結應用了「四熟、五精、十法」等管理絕招,設備完好率、優秀率、注水合格率始終保持在100%。
文建明有個「百寶箱」,小到2、3毫米大到36毫米的各種螺栓、螺母、墊片、鋼圈等零配件一應俱全。這些撿來的、換下來的小配件,在他的手裡準能派上大用場。這些年,他帶領站內員工挖潛創效,實施小改小革20多項,累計節約各項費用500多萬元,相當於再建一座注水站。
他把站上的事當成自己家裡的事,像照顧孩子一樣盡職盡責維護每臺設備,像家長一樣盡心盡力關愛每名員工,像愛惜寶貝一樣時刻看護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為了使站內外閘門 「軸見亮,溝見底」,文建明用透明的礦泉水瓶剪掉瓶口,粘在裸露閘門的絲槓和壓帽上,既防止閘門受風吹雨淋又不影響其開關。站門口4株14年樹齡的金銀花,是他從老家安徽坐火車背回來的,生長得枝繁葉茂,早已成為小站的風景樹。
他管理的注水站先後獲得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人先鋒號」、集團公司「先進班組」等38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