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1日,大慶喇嘛甸油田注入井利用率、注水合格率較三年前分別提高了1.07、2.8個百分點,水驅遞減率控制在5.5%以內,這是他們實施為期三年注水質量提升工程取得的可喜成績。
水驅開發是大慶油田的看家本領。三年來,這個油田進行了4.5萬項次探索實踐,從「試點先行」到「全面開花」,精細注水高效注水,油田開發效果持續改善。
精細管理,水質指標一升再升
對大慶長垣老區來說,水質指標每提高一個百分點,都將對油田開發產生深遠影響。因此,這個油田始終把「注好水、注夠水、有效注水」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先強化管理、再技術攻關、後立項完善」的總體思路,做到「重管理、強調控、提質量、降成本」。
他們三年持續探索實踐,轉變「重油輕水」的思想觀念,精細注水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他們細化管理標準,建立一套注水質量管理制度體系,實現注水管理工作規範化、制度化、有形化;他們強化水質監督考核,將水質考核落實到小隊、班組,推動全員參與「抓水質」;他們建立廠、礦季度例會,定期開展問題剖析,研究制定治理對策,豐富了水質治理手段,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效率,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
三年來,他們累計實施各類管理措施4343項、維護措施1388項,汙水站達標站數由13座提高到22座,水質達標率由48.1%提高到92.6%。
創新攻關,無效注水一降再降
在注水質量提升工作中,這個油田成立專題研究小組,不斷在技術上深化創新,大膽實踐,最終實現了注水質量持續提升的目標。
這個油田廣大技術幹部勇於挑戰、銳意創新,完善低效無效循環識別治理技術,年控制無效注水300萬立方米以上,控制無效產液160萬噸以上;創新小排量連續收油技術,解決了24小時不間斷收油技術難題,有效降低電脫負荷,改善放水水質;攻克了變強度反衝洗技術,改善濾料再生能力,提高過濾效果。
這些技術的創新和突破,有效解決了注水質量提升上的難點問題。
長效機制,標杆站庫一有再有
注水工作,是一項複雜的長期性系統工程,只有建立長效運行機制,用科學的手段、有效的制度持續推動,才能不斷促進油田高質高效開發。
他們按照「邊摸索、邊實踐、邊總結」的工作思路,提鍊形成了轉油放水站「兩提兩降」、精準定時定量收油、個性化注水支幹線衝洗等一系列實用性強,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做法和先進經驗。
他們不斷挖掘、提煉、完善這些金點子、好做法,用制度固化下來,形成標準。他們還打造了以喇170轉油放水站為代表的一批標杆站庫,以點帶面,示範引領,對標提升,全面深化注水質量提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