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金氏世界紀錄」是一項全球熱捧、歷史久遠的挑戰類活動,它代表的是一種永不止步、挑戰極限的卓越精神。能在「金氏世界紀錄」榜上有名,憑藉的是高超的技術水平和硬核實力。
事實上,大慶油田在6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創下了多項全國乃至世界級「之最」,創造了「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堪稱油田版的「吉尼斯紀錄」。本期讀本,帶你了解一下大慶油田都創下了哪些全國乃至世界紀錄,一起探究紀錄背後大慶石油人付出的努力和其中蘊含的精神。
大慶油田誕生本身就可以說是一項「世界之最」,被譽為「世界石油開發史的奇蹟」。從1955年石油地質踏勘到1959年出油,中國的地質學家們在「中國貧油論」的壓力下,一舉發現了大慶油田,並在短時間內建成了大油田。至今累計生產原油24億噸、原油5000萬噸連續27年高產穩產、油氣當量至今仍保持4000萬噸以上,這同樣創造了世界同類型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蹟。
資源有限,科技無限。大慶油田多項技術在全世界領跑。陸相油田勘探開發技術、一整套油田勘探開發技術系列、三元複合驅技術,建成全球最大的三次採油基地,主力油田採收率突破50%、居國內外同類油田之首,一批重大技術成為國之重器,奠定了我國石油工業在世界油氣行業中的重要地位。
如果說大慶油田是中國工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那麼「鋼鐵」1205鑽井隊和「尖刀」1202鑽井隊無疑是這面旗幟上最亮的兩顆星。這兩支隊伍7項世界紀錄「傍身」,還創造了20項全國紀錄和多項油田紀錄。
大慶油田的施工隊伍在世界也是「響噹噹」。塔克拉瑪幹維語意為「進得去出不來的地方」,那裡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人稱「死亡之海」。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大慶油田工程建設公司油建公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流動沙漠聯合站——塔中四聯合站。它至今還是世界上自動化程度最高的一座沙漠聯合站,集5個國家9家外方公司先進技術為一體,各個系統全部採用計算機控制。
說完「世界之最」,再來看看大慶油田的「全國之最」。建成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目前產量仍保持3000萬噸以上,居國內油田首位;全國原油年產量第一、主力油層採收率第一、上繳利稅第一,全國第一個產量突破億噸的採油礦、全國第一個產量上百萬噸的採油隊、薄差層水淹層測井解釋技術水平國內第一,等等,大慶油田的「全國之最」還有很多。
本期讀本選擇這樣的角度,再一次回憶這些「高光時刻」,就是為了「讓歷史照亮行程」。
如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迴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今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斷崖式下跌的國際油價、三場颱風的接連入侵、汛期降雨量遠超歷年同期……大慶石油人在這一系列困難挑戰面前,更需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賀信重要指示精神,堅定信心、苦幹實幹。
對歷史進行梳理,系統性地展示、回顧,力爭把故事還原出來,把歷史還原出來,將精神挖掘出來,這無疑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選題,也是主流媒體角色賦予的一份責任。我們選取擁有7項世界紀錄的「鋼鐵」1205鑽井隊和「尖刀」1202鑽井隊,勇徵「死亡之海」、建成世界首座流動沙漠聯合站的油建隊伍,以及全國石油集輸系統安全生產最高紀錄保持者——採油二廠第三作業區南五聯合站這三個「範本」進行「解剖」,再一次探究這些紀錄背後的故事和精神,以及他們新時期的新作為。我們相信,它所展示的歷史細節、精神傳承、創新發展,必將進一步激勵大慶石油人奮發有為,當好標杆旗幟,建設百年油田。
大慶日報記者 張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