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自己預約了這篇遊記,當時我說:帶著疲憊不堪的靈魂,去追尋寧靜純美的夢境
DAY1
忽然,窗外的風景開始向後緩緩移動,列車漸漸使離了平安驛火車站。遠方的山連綿起伏,被滿枯黃的草,只覺荒蕪與蕭條,令人昏昏欲睡。然而剛才發生的事卻令人難以入睡。在進站時我們受到了嚴格的安檢,水果刀被沒收,指甲刀也受到了懷疑,周圍隨處可見戴著蓋頭的穆斯林,總讓我們這些剛剛離開熟悉環境的人不免有些惴惴不安。
事實上,真正令我難以入睡的是旅行第一天的激動。這大部分興奮,和著小部分惴恐,總是讓我無法合上雙眼,只得看著窗外枯燥的風景。雖然還只是早晨,我心中卻已似過了一整天似的。凌晨到達的飛機,因修路而偏僻的酒店,暴躁的計程車司機,一幕幕掠過我的眼前。它與窗外的荒山相呼相應,為那乏味添加了些許無聊的生氣。
但是一想起那瞿曇寺的壁畫殿宇,我便毛髮賁張,不由得又清醒了過來。在半迷糊半清醒的狀態中,列車到了站。我跳下列車,深吸一口氣,感覺大腦中已只剩下了興奮,而那疲倦卻早已一掃而空了。
在出站口,我們上了一輛麵包車。幾經波折,最終敲定包他的車去瞿曇寺。司機師傅的小孫女約摸三四歲左右,長得機靈可愛。我們一路在車上逗她,以至於她最後放出「我不跟你玩兒了」的話來,為我們的旅程平添了許多樂趣。
在前往瞿曇寺的路上,有一位大姐搭了我們的車。她操著難懂的當地話,熱情地告訴我們今天在藥草臺有「花兒會」,建議我們有時間可以去看一下。二只覺得麵包車在山路裡行駛了很久。突然,遠處的臺地上驀地現出一片殿宇,那麼巍峨,那麼宏大。待車駛到近處,才發現竟有一條小河徑直從寺門前流過。霎時,三羅喇嘛、朱元璋、朱棣、朱允炆……數不清熟悉而又陌生的人名躍在眼前,又隨著奔流不息的河水化為過眼的煙塵。
瞿曇寺從明太祖朱元璋起,直至宣德帝朱瞻基,因為皇室意識到宗教領袖對當地人民的影響,歷代皇帝均撥款建寺,瞿曇寺才形成如今規模。更有民間傳說建文帝在南京失陷後逃來此地避難,一片疑雲便從此籠罩在瞿曇寺上空。我們先買票進入自行參觀,發現實在是難以看透其中的玄機,便請了一位講解。因為她恰好帶了一隊客人從山門正著講解到隆國殿,所以是她從後向前為我們倒著講解。
隆國殿由宣德皇帝朱瞻基敕建,仿故宮太和殿而造,雙層屋簷,氣勢非凡。但是相比太和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象徵「九五至尊」,這裡面闊七間、進深三間不免有些侷促。在殿內沿順時針轉一圈,珍貴的壁畫大多為紅布所遮擋,只留下兩鋪供遊人欣賞。壁畫的重要部分用金箔裝飾,富麗堂皇。而因為金箔打得極細極薄,因此非常省料。殿內燈光昏暗,壁畫的其他部分看不太清楚,只有那熠熠生輝的金片似乎還在炫耀著它昨日的輝煌。
店內還存有一塊以漢、梵、藏三種文字書寫的「皇帝萬萬歲」牌以及一尊象背雲鼓。象背雲鼓的鼓架由一整塊質地細潤的巖石雕鑿而成,小象伏著身子、收著長鼻臥在最底,向上蓮花與雲朵急速上抽,託住鼓身。與隆國殿相連的是繪有壁畫的抄手迴廊。壁畫大多為佛傳故事畫,現存完好的只有「降生」和「涅槃」兩部分,大量密教壁畫被破壞。「降生」中,剛出生在花園中的釋迦牟尼步步生蓮,天龍吐水為其洗澡;
「涅槃」中,釋迦牟尼右側臥安然涅槃,眾弟子有哭有笑,接著眾人分舍利。還有一幅當地民眾供養一位深山中的修行者,修行者可能為建文帝或者是三羅喇嘛。總之迴廊中的明代壁畫,用色豐富與現代相近,人物刻畫較為生動,繪畫風格與大部分明代畫作類似。迴廊南部的壁畫大多損毀,我們發現了一鋪表現人皮的壁畫,頗為駭人。兩側迴廊分別融入了鐘樓和鼓樓,頗具特色。鼓樓上藏有一面人皮繃制的鼓,但是早已不允許遊人參觀。往南是寶光殿,由永樂帝敕建。再往南是瞿曇寺最早的殿堂瞿曇殿,內藏有朱元璋手書「瞿曇寺」匾,筆法遒勁有力,是全天下僅存兩處朱元璋手跡之一。這塊古匾並不像我們想像的用金粉刷出顏色,而是用一片片金箔鑲嵌連接而成,渾然一體。殿的前廳繪有兩鋪壇城,其中樹木、房屋、水池等造型規整,左右對稱。瞿曇殿周圍有兩座配殿、四座白塔環繞,殿頂的石雕中也不乏藝術佳品。
接著往南出金剛殿,就到前院。兩座碑亭分別位於道路兩側,內分別存有朱高熾、朱瞻基兩位皇帝的重修瞿曇寺碑。整座瞿曇寺背靠鳳凰山,面朝羅漢山,靠、照二山俱全,風水奇佳。邁出山門,忽覺中華民族高超的、精深的、宏偉的、細緻的、繁瑣的、偉大的技藝,都融在了座寺廟裡。又是一段火車上的旅程。原本對於下一個目的地,我在青海省博物館與中國藏醫藥文化博物館(青海藏文化博物院)之間猶豫,最終在樂都南站由王同學拍板決定,就去藏醫藥文化博物館。乘坐新開通的蘭新高鐵,一忽兒就到了西寧。
輾轉來到博物館,離閉館就只有一個半小時了。我們匆匆買了票,匆匆請了講解,就直奔特展中長達618米的巨幅唐卡而去。唐卡由各種寶石礦物繪製而成,顏色豔麗,勾勒細膩。據講解員講只有用最細的筆才能勾畫出每個人物的鬚髮眉毛。
這幅唐卡通過圖案的形式介紹了藏族的歷史、藏傳佛教的發展與派別、苯教的歷史、藏醫藥的思想等內容。其中密宗的各個神佛在寺院中一般都會用紅布遮起來,但是在這裡可以一覽無餘。不過那些詭異的身相令人發怵,如果不用紅布遮起來確實有讓毫無根底之人走火入魔的危險。唐卡的下部用立體堆繡的手法繡出各種花紋圖案,頗為精美。
其它展廳藏有一座用寶石堆砌的壇城,以及大量的藏醫藥經卷如善本《晶珠本草》等,讓我對醫藥有了初步了解。我們的講解員是一位藏族姑娘,漢語說得不是很好,但是臉上隨時掛著微笑,乘電梯時也攔著電梯門讓我們先走。在離開博物館等車時,還遇到她穿著便服熱情地與我們打招呼。我想,只有如此熱情善良的文化,才能薰陶出如此熱情善良的人吧!
我們在傍晚時分到達了東關清真大寺。正好遇到大殿中穆斯林在做功課,誦經聲飄揚。從東關清真大寺出來,我們在大街上吃烤羊肉。烤肉香嫩可口,瘦者不柴,肥者不膩。還有西寧的酸奶也值得一提,口感滑潤酸甜,表皮上一層黃色的油脂更增添了它的乳香。
在烤肉店滿足了食慾後,我們穿過湟水,在西寧站等候前往張掖的列車。在當地人口裡,湟水是被叫做「湟水河」的,不知道是它真有那黃河奪人的氣勢,還是人們早已忘了「水」一詞就已經具有了「河」的意思。
走在湟水橋上,細數才發現今天竟已經五次越過這條河流。在火車站等候晚點一小時的列車時,我拿出筆來,在紙上寫下了這一段話:「從地圖上看,湟水是一條既不大,也不小的河流。她發源於巍峨的祁連山脈,裹挾著萬古冰雪的寒氣,劈山鑿谷而來。在接納了大通河後,她漸漸失去了奪人的氣勢,衝積出了平坦肥沃的湟水谷地,孕育了多彩的文明。」
Tips
1、從樂都火車站到瞿曇寺會有大量司機拉客,如果人多無需去客運站乘巴士2、瞿曇寺最好請一名講解,否則無法看透壁畫中的玄機3、同樣,藏文化博物院的唐卡也是必須要請講解的4、進入火車站乘車時不要攜帶水果刀
瞿曇寺
山門
瞿曇寺
瞿曇寺
瞿曇殿內有兩鋪精美的壇城壁畫,還有朱元璋的手跡
瞿曇寺
迴廊及鐘樓
瞿曇寺
瞿曇寺
高大的隆國殿
瞿曇寺
漢式風格中體現的藏文化氣息。
瞿曇寺
瞿曇寺
獨特的抄手迴廊,明清宮廷建築的幸運遺存
瞿曇寺
鐘樓與迴廊融為一體
瞿曇寺
瞿曇寺
瞿曇寺
瞿曇土城遺址
中國藏醫藥文化博物館
藏醫藥文化博物館的外觀是彌勒壇城
東關清真大寺
東關清真大寺
西寧的酸奶是每個到過此地的人都無法忘記的
西寧火車站前的湟水
DAY2
一前往高臺縣的高速公路上,我們一輛車孤獨地行駛著。有時導航會莫名其妙地播報導:「前方有……米行駛緩慢」,然而終才見到一二輛車罷了。道路的左邊一直伴著連綿的祁連山脈,山峰躲在雲霧之中,時隱時現。雲南的山很多,但從沒有像這樣的一座山,從平坦的原野中橫亙而出,似一塊屏障般擋住了你的視線。或許這樣的山,才會讓匈奴發出「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嘆息罷!二我們是在今天早晨才決定去高臺的。今天早晨張掖市區降下了大雨,我們也從電話中得知金塔寺石窟不對外開放,時間便寬鬆些,再加之公寓中高臺旅遊宣傳冊的吸引,我們便決定去高臺。高臺不是張掖的旅遊旺地,連租車公司的人都說:「沒意思,我們都不去。」但是在雨簾中鑽入我們所租的標緻車,導航的目標依然堅定地指向著——高臺博物館!高臺博物館藏品極豐,不僅有著駱駝城墓群等地出土的各式壁畫磚及陪葬品,還藏有數卷珍貴的敦煌遺書。先前在雲南省圖借了一本介紹河西魏晉十六國壁畫墓的書,十分枯燥,只記得介紹了一塊「二人對坐」磚畫,人物的眼神開始得到強調。
當在高臺博物館看見這幅磚畫時,只覺得除了面部以外頗似剛學畫的小孩的手筆,兩個人物身子勾勒得極其粗略,只有面部較為精細,左側的人長著遊牧民族特有的小鬍子,瞪著右側的人,頗為可愛。整個高臺的磚畫,無論車輛、馬匹、人物、神仙,都具有古樸簡拙的藝術氣質。由於斯坦因、伯希和等人的掠奪,
敦煌遺書在中國已所剩無幾,而在高臺博物館卻藏有幾卷珍貴的敦煌遺書。經卷的書體非常工整美觀,令我們大為佩服。三從高臺博物館出來後,大雨已經停歇,我們便抓緊時間前往駱駝城遺址。在導航到達目的地後,有一條一條車道寬的瀝青路通向荒野深處,上方有一塊廣告牌寫著:「駱駝城遺址」。這條道路上時長行駛著一些農用三輪車,每一輛車上的人都會用難懂的方言為你指明道路。我們問了兩次路,——第二次還問到一個會講普通話的年輕人——才找到了通往遺址的土路。
(導航顯示到達目的地後會有廣告牌寫著「駱駝城遺址9公裡」,這時拐進新修的瀝青路,一路直行,在第一個明顯的丁字口向左前方行駛,過了橋以後向右前方的土路進入)土路的盡頭,立著一塊文保牌。文保牌後不遠,就是斷斷續續的夯土城牆。那就是北涼故都駱駝城。這裡於漢代始置表是縣,前涼時改置建康郡,後成為北涼政權的發祥地。
我們停下車,走進了甕城。不似西安城牆,駱駝城的甕城是從側面向外開門,進了甕門後要九十度轉彎才能進入城門。還有如角樓、馬面等殘留建築,似乎正昭示著這座城市過往的繁華與榮光。沿著被衝毀的古樓梯登上甕城,殘破的城牆圈出一片寂寞無奈的荒涼,原本房屋林立的城內早已荒草叢生。
天空中壓抑著黑雲,似乎那些五涼更替戰亂的冤魂會就此復活,借著那滾燙未涼的鮮血而復活。抓起一把黃土,那黃土中可不知關鎖著多少無辜平民的鮮血與靈魂。那些甕城、角樓、馬面……哪一樣不是防城的利器,卻仍阻不住城破,阻不住荒涼。
正出神,忽然聽見有人好像在對我們喊叫,可能是文管所的人,嚇得我馬上就從甕城上下來。走到近處才發現是來玩耍的本地人。還有一些本地人來此燒烤,破碎的啤酒瓶埋入了那些漢瓦唐磚,腐蝕著千年的文明。
我忽地打了個激靈,我似乎犯下了什麼與那些啤酒瓶同等的罪孽。我只得拾起幾個塑料瓶,以贖清我的罪過。城牆上我們還發現了一個可供休憩的小洞,或許是後人無知,竟對千年的土城造成了無可挽回的破壞。「千年城垣血未涼」,這駱駝城,伴著一抔血色黃土,在慘澹萬裡的愁雲下,靜默無語。有時候,最美的是偶然。就在兩年前,我在西安的街頭偶然遇到一家「山西刀撥面」,在那裡,我吃到了人生中最好吃的一碗番茄雞蛋面。我也從沒想過,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西北小鎮,一碗普通的白皮面,竟可以與「山西刀撥面」並駕齊驅。就在一年前,我在嵩山的腳下偶然路過了一個瓜攤,在那裡,我吃到了最甜最沙的西瓜。我也從沒想過,南華鎮卡車上的一個瓜,竟和記憶中的味道如此相似。
離開駱駝城,我們打算去吃午飯。我們先找路邊的老鄉買了一個瓜。瓜汁水豐盈,口感沙脆,異常解渴。因為已經下午,臨近連霍高速的南華鎮上餐廳大部分打烊了。幸好賣瓜的老鄉幫我們發現了一家餐廳尚在營業。
餐廳不大,只有幾張桌子,一架電風扇。老闆拿出菜譜,我們立刻就被頭一欄的「大盤雞」三個字所吸引。「就要一份大盤雞,然後煮四碗面。」大盤雞的口味頗似黃燜雞,只是盤大、塊大。以及一種與雞肉共同烹調的粉皮,晶瑩剔透、黏糯彈牙,至今難忘。
白皮面與大盤雞確是絕配,面仍具有自然的筋骨與麥香,加之雞肉的鮮嫩,令我毫不猶豫就將它評為此行最美味的一頓。選擇在這個小鎮停留,是一種幸運。五如果要給張掖評一個「城市名片」,那麼必然首推丹霞地貌。丹霞先是在地下進行了千萬年的地質活動而產生後,在慢慢抬升至地表,從而形成今天的七彩丹霞。
若是天晴,那麼當陽光照在這些以紅色為主而五彩斑斕的山體上時,定然美不勝收。而今天天色昏暗,遊人也頗多,玩興大敗。只有在遊人不多的2號觀景臺上,才有一些明豔與荒涼的對比。我們遊玩後匆匆離開趕回張掖還車。及至到了張掖,天空中忽然放出大片火燒雲,染紅了西邊的天空。母親頓時頗為懊悔,沒有在丹霞看完日落再走。而我和王同學卻認為這是一個吉兆,將給我們接下來幾天的旅程帶來好運。
張掖火車站頗為簡陋,我們進站時再次受到了嚴格的安檢,防曬噴霧險些被沒收。將近十二點,我們在睡意蒙蒙中上了火車,隨後就在列車的搖晃中進入了夢鄉。而那榆林河畔的榆林窟,似乎正在前方招著手,等待著我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