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9】為什麼中國人養孩子那麼累

2021-02-21 積極素養

在絕大多數有孩子的中國家庭裡面,孩子都是中心中的中心。父母們整天圍著孩子轉,事事為孩子籌謀,從未生、出生、上幼兒園、上小學中學高中,直到上大學、孩子工作、結婚、買房、孩子自己生孩子,幾乎無一日間斷。

這期間是各種操心、各種比較、各種選擇、各種糾結、各種傾盡全力、各種力不從心、各種滿心希望、各種灰心失望、各種早知今日、各種悔不當初,常常是孩子大了,自己也老了,然後又是對孩子回報父母、孝順父母的各種期待。

如此心力交瘁地幾十年,怎麼能不累?

這麼累的根源,就在於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期望太高,既包括對孩子自己發展的期望,也包括對孩子回報父母的期望。

期望如此之高,壓力山大的不但是父母,還有孩子。但是,我們為什麼要對孩子期望這麼高呢?他能成為獨立的、自主的、幸福的成人,不是已經很好了嗎?

如果爸爸媽媽能夠看開這一點,拋開對孩子所有外在功名利祿的期待,關心孩子和父母自己內心的安寧和滿足,育兒生活,會輕鬆很多。

我們經常看到,國外的父母,嬰兒車上推一個,懷裡抱一個,手裡還牽一個,兩個人,甚至一個人,就能帶上一小隊娃兒。

而中國家庭的典型景象,卻是一隊人,帶一個娃,爸爸媽媽呵護著,姥姥姥爺爺爺奶奶伺候著,甚至還跟著個保姆阿姨背著大包小包做後勤支持,排場陣仗,簡直能趕得上皇帝出巡。

我們不妨打個比方。一個小家庭,好比是一間公司,原本爸爸媽媽自己應該是全資股東、最高負責人,有各項事務的決策權。

但不少家庭,接受了來自長輩的各種「投資」——資助買房、伺候月子、幫助帶娃等等,於是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因為自己的「投資」,擁有了這個家庭或多或少的所有權,成為了「股東」。

既是股東,就要發表意見、參與決策,有的還要求自己有「一票否決權」。這樣的治理結構,讓原本簡單的家庭事務變得複雜無比,作為一家之主的爸爸媽媽,如何能不累?

甚至更糟糕的是,有的爸爸媽媽,連一家之主的地位都不保,自己的家庭事務,還需要聽憑自己的父母做主,於是大家更是勞心勞力,矛盾叢生。

別的孩子都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了,我們要不要上?如果不上,孩子會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別的孩子都在吃好幾百塊一桶的洋奶粉,我們不吃,會不會影響孩子發育?

別的孩子都在穿名牌、大牌,我們不買,會不會被笑話很窮?

別人、別人、別人……在相當多爸爸媽媽的眼裡,時時刻刻都看到太多別人,自己做什麼、怎麼做,常常以別人做什麼、怎麼做為準則、指南。

既要時刻看著別人,自己又要時刻努力跟上,以免掉隊,如此怎能不焦慮、不累心?

但是,別人是別人,我們是我們,我們自己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的選擇、有自己的行為方式,為什麼要跟著別人跑呢?

相信爸爸媽媽們能看開這一點,育兒之路上的勞心勞力,又會省去很多。

做父母的,都希望對孩子盡心盡力,但常常是對孩子的事務插手太多,培養出從小到大都不能自主的孩子。

孩子上學,幫著背書包、記作業;孩子寫作業,爸爸媽媽在一旁陪著、盯著;老師布置了什麼任務,常常是孩子還沒搞清楚要做什麼,爸爸媽媽已經奮不顧身地撲上去,幫著孩子完成了。更不用說盯著孩子吃飯、穿衣、洗澡、上廁所這些日常的吃喝拉撒。

這樣被「照顧」著的孩子,生活中幾乎只剩下了上課、上興趣班這兩件事,既發展不出自主學習的能力,也發展不出自主生活的能力,爸爸媽媽就只好一直照顧著、伺候著、累著了。

只有從小培養孩子自主,包括自主生活、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情感,爸爸媽媽才能做到真正的輕鬆。這樣不是為了偷懶,而是讓孩子真正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自由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中國爸媽養孩子累,除了上面說的這些原因,還有一個不是那麼明顯,但是很確定存在的原因,就是接觸過多信息,但對如何育兒,缺乏主見。

這裡看到孩子需要胎教,就趕緊去學著做胎教;那裡看到孩子需要早教,就趕緊帶著孩子去上各種各樣的早教班;這裡看到新生兒需要遊泳鍛鍊,就帶著娃去嬰兒遊泳館;那裡看到孩子要補這個補那個,就趕緊去買給孩子吃。

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搜集儘可能多的信息,然後跟著這些信息東奔西跑上了。

育兒生活中需要做一定程度的「斷舍離」——我們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通過自主的閱讀、學習,形成自己的「主見」——我知道什麼樣的方法是好的,我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我知道自己的哪些做法要堅持,哪些方法要調試。

這樣,既不需要被過載的信息衝擊、淹沒,又能夠在育兒生活中採取簡潔、有效、恆定的方式,整個過程,會簡單、輕鬆很多。

有一個很犀利的說法,叫「喪偶式育兒」,說的是爸爸不參與育兒、缺席孩子成長的狀況。

爸爸不參與帶孩子,帶孩子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兒,恐怕是不少中國家庭的常態,也是相當多媽媽覺得帶孩子累得不行的重要原因。

父母一起帶娃,既分擔育兒生活中的具體工作,也共同討論關於孩子的各種大小問題,得出一致見解,然後一起付諸行動。

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工作量通過分擔得以減輕,二是孩子與父母兩個人,都可以建立起親密關係,當然更重要的是,父母的共同陪伴,讓孩子的心理和人格,發展得更健康、健全。

養孩子累,最後一個,同時也是最不可迴避的一個原因,是經濟壓力。部分爸媽片面地認為要傾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消費不夠理性,造成過大的經濟壓力。

有這樣一個個案:一位普通工薪族爸爸,給自己三四歲的女兒買一條裙子,就花了700塊。700塊一條的裙子,當然很可能是品質和設計都很不錯的,而且孩子穿起來,可能確實非常漂亮。

但是,爸爸媽媽不考慮自己的負擔能力,一味地如此消費,又能堅持多久,怎麼能不感到壓力巨大呢?

俗話說「一個孩子十畝地」,把孩子從呱呱墜地的小嬰兒養育成人,要說一點都不辛苦,肯定不現實,但辛苦不等於壓力、疲憊。我們見過帶孩子累得不行的父母,也見過不少帶娃倍感輕鬆、愉悅的父母。

養孩子到底累不累?還是要看爸爸媽媽怎麼選。如果爸爸媽媽能剔除那些讓育兒生活疲憊不堪的因素,相信養育孩子會變成一段相當愉快、美好、輕鬆的人生旅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人養孩子這麼累?你怎麼看?
    在實行計劃生育之前,中國人養孩子並不累,因為一個家庭,基本上有三四個孩子,孩子間互相照顧,也沒聽說家長有多累。但是,計劃生育之後,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全家的希望都指望著這個孩子,那物以稀為貴,每個家庭的孩子都要被富養,都要全面呵護著。中國孩子是被一個團隊在照顧著,那養孩子自然是很累。更何況,中國人關愛下一代是沒有止盡的,不像歐美國家把孩子養到18歲就可以了,孩子要自己脫離家庭自謀生路,而中國人養孩子是從頭到底的付出的累。
  • 為什麼中國人養孩子這麼累?你怎麼看?
    在實行計劃生育之前,中國人養孩子並不累,因為一個家庭,基本上有三四個孩子,孩子間互相照顧,也沒聽說家長有多累。但是,計劃生育之後,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全家的希望都指望著這個孩子,那物以稀為貴,每個家庭的孩子都要被富養,都要全面呵護著。中國孩子是被一個團隊在照顧著,那養孩子自然是很累。
  • 為什麼中國人養孩子那麼累?(深度好文)
    中國爸媽總說養娃累,其實主要原因在這七個方面。對孩子期望太高在絕大多數有孩子的中國家庭裡面,孩子都是中心中的中心。父母們整天圍著孩子轉,事事為孩子籌謀,從未生、出生、上幼兒園、上小學中學高中,直到上大學、孩子工作、結婚、買房、孩子自己生孩子,幾乎無一日間斷。
  • 為什麼中國人養孩子那麼累?7大原因,你中了幾個?
    這麼累的根源,就在於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期望太高,既包括對孩子自己發展的期望,也包括對孩子回報父母的期望。期望如此之高,壓力山大的不但是父母,還有孩子。但是,我們為什麼要對孩子期望這麼高呢?既要時刻看著別人,自己又要時刻努力跟上,以免掉隊,如此怎能不焦慮、不累心?但是,別人是別人,我們是我們,我們自己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的選擇、有自己的行為方式,為什麼要跟著別人跑呢?
  • 中國父母為什麼養孩子那麼累?真相扎心了
    國外父母養孩子像喝水一樣簡單,而中國父母養孩子像被人扼住喉嚨一樣,動不動就喘不過氣。為什麼現在養孩子比以前累了?我總結了這幾個原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中國父母分三種: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嫌累不飛的;最後一種是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 同樣是養孩子,為什麼你會那麼累?
    導讀:同樣是養孩子,為什麼你會那麼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同樣是養孩子,為什麼你會那麼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中國人養孩子為什麼如此疲憊?
    今天老公回來過後,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頓飯,其實吃這頓飯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老公常常都在外面工作,只有我一個人在家裡照顧孩子,並且做著我的全職太太,還打理著家裡的一切事物,這讓我感覺到非常的疲憊,我跟老公說了這件事情,不過老公卻不解風情,他認為在家裡帶孩子並沒有什麼累的,但他卻不明白我的感受,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認為養孩子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因為養孩子不僅僅是要把孩子養大
  • 中國人養孩子為什麼這麼累?6大原因,你中了幾個?
    爸爸媽媽們,如果有一個問題,您被要求必須誠實回答:「養孩子,你覺得累嗎?」您會怎麼回答?真希望爸媽的回答是:「不累,很愉快。」但我們也確實聽聞過各種各樣的累:累成狗了!累成黃臉婆了!累得都後悔生孩子了!累得夫妻倆恨不得天天吵架!
  • 為什麼中國人養孩子這麼累?7大原因,你中了幾個?
    目前,中國爸媽養孩子累這麼累的根源,就在於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期望太高,既包括對孩子自身發展的期望,也包括對孩子回報父母的期望。期望如此之高,壓力山大的不止是父母,還有孩子。但是,我們為什麼要對孩子期望這麼高呢?他能成為獨立的、自主的、幸福的成人,不是已經很好了嗎?
  • 為什麼農村年輕父母養一個孩子叫累,養二胎反而感覺沒有那麼累了
    第一個孩子因為初為人父母,一時還不能適應,還有就是現在都有知識了,都要科學育兒,所以帶起來就更累了。也知道了父母的辛苦和有些帶大寶 經驗了,所以很多養二胎的農村年輕人基本都是自己帶孩子了,而且感覺比帶大寶要輕鬆很多了。
  • 為什麼很多人養孩子會那麼累,這五種原因,你佔了幾個
    在現在的社會中,幾乎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一個孩子被五六個長輩圍繞著,然而即使有這麼多人圍繞著一個孩子,還是會讓很多人感覺到有了孩子很累,那麼為什麼養孩子會這麼累呢。這五種原因,你佔了幾個?今早坐地鐵時,正好上來兩位母親,她們是同事,互相訴說著家裡的事情。
  • 為什麼中國人養孩子那麼累?五張圖、五句話告訴你問題的根源
    文 | 幸孕姐在中國家庭中,有一個極為常見的現象:一個寶寶,身邊有5、6個大人圍著轉,儘管如此,父母還是忍不住抱怨,養孩子真累,且表示不願意生二胎,為何會這樣呢?每位父母都希望能給孩子創造一個舒適的生長環境,於是拼命努力工作,然而即使如此,工資上漲得幅度遠遠跟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養育一個孩子成本和代價實在太高,加上現在的孩子都是屬於精養模式,養育成本更上一層樓,父母心中的苦悶與無力感誰人能懂?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 為什麼養男孩比女孩累?嚴格的家長調皮的孩子,原來錯的是我們
    這次和大家聊的話題是:為什麼養男孩比女孩累養孩子累嗎?累!養男孩累嗎?更累!相信有一百個母親就會有100個肯定的答案,養男孩太累人了。當媽媽看著鬧的翻天覆地的兒子時,心裡想的是恨不得把這小子塞回去,埋怨自己當初怎麼會生了個兒子。
  • 為什麼你養孩子那麼累?這五大原因,你種了哪幾個?
    父母常說養孩子累,養孩子不容易,要耗費很多的精力和財力,更重要的是心累,中國爸媽養娃累,主要體現在以下這5個方面,看看你有沒有中招?1、對孩子期望太高在絕大多數有孩子的中國家庭裡面,孩子都是中心中的中心。
  • 降低欲望,知足常樂,中國人就不會活得那麼累了
    在中國家庭裡,看到父母逼著孩子去學習,剝奪孩子作為孩子的樂趣。而當國外7歲小孩能夠自信在街頭唱歌跳舞享受快樂時,中國小孩只能在家裡寫作業……類似這樣的場景太多了,以前從來沒有仔細思考過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 為什麼現代人養一個子女就非常累?
    導讀:在沒有計劃生育的農村,一個家庭生5~7個孩子是很正常的行為。隨著計劃生育的執行,慢慢地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但是現在很多人卻抱怨將一個孩子養大非常的累。可是為什麼在以前養活那麼多孩子都不會累呢?1.重視程度提高在以前,養孩子的方式就是只要孩子不餓著,不出事故就可以。在每天吃食方面就是隨便給做點吃的就成。一般要出去工作都是讓家裡的大孩子照顧小孩子。所以以前的孩子幾乎都缺少家庭關愛和營養。但是現在的孩子,不僅僅需要營養均衡,還需要讓孩子心理健康的長大。
  • 中國父母為什麼養小孩感覺那麼累,這5點原因很真實
    有一種父母叫中國父母,他們天天都在喊累,不管幾個人帶小孩,不管經濟多好,不管孩子多懂事,他們還是在喊累。他們對孩子是全身心地投入和付出,雖然不計回報,但是孩子也很累,因為父母把焦慮感傳到了他們身上。我們來看看為什麼中國父母感覺那麼累。
  • 與歐美小學生相比,中國小學生的學習為什麼那麼累?不累不行嗎?
    很多人感慨中國小學生的學習太累了!要寫很多作業,要上各種學習班。確實中國的小學生很累,為什麼會那麼累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對孩子沒有過高的要求,願意陪孩子玩耍,鼓勵孩子做得更好。中國的父母對孩子的分數特別重視,如果分數低了,通常會受到批評。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特別高,中國人講究光宗耀祖,講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講究一代更比一代強。中國父母希望孩子比自己強,希望孩子給自己爭光,爭得面子。
  • 為什麼養男孩比養女孩累?生女兒的樂了
    都說女人生完孩子,前兩年是最難熬的階段,但對於生兒子的寶媽來說,兩歲之後才是「噩夢」的開始,被氣得上竄下跳都是常事。有一組數據顯示,生兒子的寶媽,要比生女兒的寶媽平均壽命短8個月。看完下面這些,你就知道為什麼養兒子要比養女兒累!1. 男孩語言理解能力發育較晚,共情能力差,你給他講道理他根本聽不進去,每天說的口乾舌燥還是沒效果,打又不敢打;哪像女孩子,感知能力發育早,講的道理她都能明白。2. 養女兒的媽媽大都是很溫柔;養兒子的媽媽早就把溫柔拋在了一邊,每天都在衝孩子「河東獅吼」,臉上皺紋都變多了。
  • 與歐美國家的小學生相比,中國小學生的學習為什麼那麼累?
    確實中國的小學生很累,為什麼會那麼累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一、歐美國家的公立小學是普惠教育,中國的小學傾向於精英教育。什麼是普惠教育?就是最普通的、惠及大眾的教育。歐美公立小學提供的就是這種最普通的,沒有一點拔高知識的教育。歐美小學生基本是沒有家庭作業的,即使有也很少。在校學習時間與中國小學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