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裡經常看到大家一言不合,潑婦罵街。
在中國機場,飛機誤點,時不時就有很多人跑去問工作人員這飛機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起飛?可是同樣在德國機場,遇到同樣的情況,德國人卻顯得不急不躁,泰然自若。
在中國公路上,每個人開車都很兇猛,動不動就能聽到司機爆粗口,說很難聽的話去責怪那些不文明駕駛的人是不是趕著去投胎?
在中國家庭裡,看到父母逼著孩子去學習,剝奪孩子作為孩子的樂趣。而當國外7歲小孩能夠自信在街頭唱歌跳舞享受快樂時,中國小孩只能在家裡寫作業……
類似這樣的場景太多了,以前從來沒有仔細思考過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直到看了一些文章才知道,其實在外國人看來,中國人活得太累太累了。
高速發展的社會加快了所有現代人生活的節奏,每個人都深陷在沒房沒車沒資本就找不到愛人的恐懼裡。
以及中國人以來愛面子的傳統文化讓他們一直都在比較,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考試比我家孩子成績好?為什麼別人能住豪宅我卻住個小平房?為什麼別人有的我沒有?
各種各樣的比較讓中國人活得心累至極,到意外先來的那一天,才懊悔活著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好好享受生活。
其實想要擺脫這樣的生活,只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降低欲望
女作家周軼君說過,如果大學畢業生沒有買房的壓力,大家或許能活得更快樂些。
就像我從小就一直記住林則徐寫過的: 壁立千仞 無欲則剛。想要堂堂正正活在這個世界上,要減少不必要的欲望。
日本就是低欲望社會,年輕人遠離所有消費,活得非常簡樸和單純。
越來越多日本人不願意結婚,甚至只和動漫裡的虛擬女孩兒舉行了結婚儀式,即使父母不認可。
他們也不願意購買名牌包包,昂貴的車輛。大多數打工人不求上進,沒有欲望,更想在家裡看動漫和玩遊戲。
但日本製作的電影總是能治癒很多人,比如《小森林夏秋篇》和《人生果實》等等,向我們展示了慢生活和精緻生活的魅力。
因為只有當你越認真生活的時候,生活才會越美麗。
但在中國,有太多大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惜出賣身體借高利貸,為的不是一個美好未來,而是名牌化妝品。
消費欲望太強的年輕人刷爆了信用卡,用光了花唄額度,再被有心人利用就被毀掉一輩子。
大學生還不上貸款自殺,年紀輕輕的人還沒開始買車買房就負債纍纍等等,這就是欲望太強導致的種種悲劇。
二,知足常樂
為什麼我總覺得當小孩子特別快樂,沒有太多的煩惱,給他們一根棒棒糖他們就能開心好久。
我們長大以後,不能理解和享受孩子的那種天真無邪,棒棒糖已經很難滿足我們的需求。
可是就像《小王子》裡寫的: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人記得。這是悲哀的。
把欲望降低,才能感悟到人生不是有房有車就有幸福,而是無病無災就要知足。
只要每天能看見最親的親人,最普通的日出日落就感覺很幸福,因為又能在這個世界上多待一天。
而不是讓各種煩心事佔據腦海裡,或者把時間浪費在生氣和擔心上。
我想如果大家都可以降低欲望,知足常樂,活得就不會那麼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