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舊時候的人們迷信良辰吉日,即使是孩子已經臨盆,依然遲遲不願意生產,還試圖把孩子憋回去。
隨著剖宮產技術逐漸成熟起來,生孩子真的可以擇日了,也讓不少準媽媽開始自己設計生娃的時辰。
剖宮產的時間確實有講究,選擇好的時辰並不是「風水好」,而是確實對產婦媽媽身體有益處。
準媽媽剖宮產的手術時間有講究,不是封建迷信
小芳今年36歲了,年齡擺在這裡,生娃確實是困難重重,孕期各種併發症著實是把小芳折磨壞了。
到了臨產前,小芳連選擇的餘地也沒有,妊娠併發症太多了,要想生娃就只能「挨一刀」。
朋友給小芳建議說:「我聽人說剖宮產最好上午手術,對寶媽跟孩子都好。」小芳一項不信邪,對這種言論嗤之以鼻,也就沒太在意。
跟醫院預約了時間,因為當天生產的寶媽比較多,小芳就順其自然地排到了下午。真的進了手術室以後,小芳卻開始後悔了。
手術當天的大清早,小芳就緊張地醒來了,輾轉難眠,盯著天花板,肚子餓得咕咕叫,因為術前需要禁食禁水,小芳只能空著肚子苦苦等著。
這樣乏味又難受地熬過了整整一個上午,小芳才進了手術室。打完半身麻醉以後,小芳感覺身體軟綿綿的,心裡還在回想著飢餓的感覺,那滋味是真難受。
如果能重來,小芳一定會選擇上午手術。早上剛剛起床,空著肚子直接就可以進手術室了,也不會餓得這麼難受了。
剖宮產最佳的時間選擇
黃道吉日是不存在的,最合適的日期就是媽媽和寶寶的「良辰吉日」。一般情況下,剖宮產手術都會選在39周來進行。一般胎兒滿37周,就可以算作是足月兒。
相比之下,39周出生的寶寶發育更完善,呼吸系統受到感染的機率更小。美國的婦產科醫師協會把足月兒的定義更改為39~41周。
醫院的醫生和床位都是有限的,所以當預約較多的時候,寶媽難免對遇到下午手術的情況。建議媽媽儘量選擇上午手術,這樣手術過程體驗會更加舒服一些。
為什麼要選在上午手術
1)術前的禁食
進行剖宮產手術,並不是像很多寶媽想像的那樣簡單:隨時去醫院就可以迅速手術生完了。剖宮產需要提前24小時住院觀察,在術前還需要8小時禁食水。
如果上午手術的話,經歷了一夜的休息,準媽媽精神狀態比較好。夜裡一直在睡覺,已經實現了禁食水,早上直接進手術室就行了,比較方便。
2)醫生的操作
上午是一天當中人的精神最清醒的時候,醫生也是人,也會有睏倦打盹的時候,因此上午手術,醫生可以施展更好的技術,對寶媽來說安全性更高。
等到了下午或晚上,醫生的精力已經有一部分消耗,操作上就沒有上午手術那樣精確了。
3)產後的恢復
上午手術,對術後的恢復也有幫助。做完手術以後,基本上到了中午,媽媽就可以嘗試給寶寶哺乳了。經過一下午的恢復,晚上傷口痛感減輕了,媽媽可以休息得更好。
如果是下午進行手術,術後還需要輸液,而這個時候已經是晚上了,陪護的家人也比較疲憊,很難做到萬無一失。
剖宮產的手術時長
雖然一場剖宮產手術,僅僅需要20~30分鐘,和順產比起來簡直太快活,但真正難受的時間卻不止如此。
媽媽們需要提前24小時辦理住院,在術前8小時就停掉食水,術後依然長達6小時不能進食水還需要觀察、排氣等,一直等到術後第7天,才能辦理出院比起那30分鐘的手術時間,前前後後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經歷,比起順產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剖宮產的媽媽也是非常辛苦的。
如果你的老婆剖宮產生娃,千萬別輕視她的付出,更不要對剖宮產有任何意見,不管是哪種分娩方式,都需要拿命做賭注,剖宮產媽媽,承受的苦累只多不少。
【孕育島寄語】
孕前再怎麼美麗優雅,一旦上了分娩手術臺,都感覺自己猶如砧板上一塊肉。
生孩子是一件偉大的事情,也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希望每個媽媽都可以平安。
【今日話題】
媽媽們是剖宮產生娃嗎?什麼時間做的手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