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散養母雞吃自己下的蛋,不是封建迷信,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2020-12-18 騰訊網

導讀:我們在養殖母雞的時候,明明已經到了產蛋的時期,而卻很難撿到雞蛋,你可能忽視了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你養殖的母雞產蛋量比較低,或者你養殖的母雞,因為一些特殊情況,將自己產的蛋「吃了」!

生活在農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有時感覺是一些封建迷信,但有時也會有一些科學道理。就比如我們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殖家禽,而在養殖的家禽中,其中雞的養殖比例比較大。畢竟所有的家禽當中,雞是最容易養殖,也是最容易管理。而我們為了每天早上有蛋吃,所以養殖的母雞其比例會比公雞多。在養雞母雞的時候,有一種情況在我們農村比較常見,那就是母雞可能出現吃自己蛋的情況。

老人們會覺得這是比較晦氣的事,畢竟虎毒還不食子,所以一般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會將吃自己蛋的母雞殺掉或者單獨餵養。其實,當母雞吃自己下的蛋,是有一定的原因,並不是什麼晦氣的事。

為什麼母雞會吃自己下的蛋

首先,母雞吃自己下的蛋,這類情況在我們農村比較常見,而在大型的養殖場一般很難出現。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a)我們農村養雞,一般都是散養狀態。而這樣的情況,極易造成我們養殖的雞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畢竟我們農村養雞,很多農戶都讓喜歡雞自行尋找食物。當母雞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後,會出現啄食自己蛋的情況發生。

(b)有部分農戶,喜歡將雞圈養在林木之下或者竹林當中。這時就容易讓雞出現缺鈣的情況,畢竟在林木或者竹林之下的雞,很難曬到太陽。而當母雞缺鈣比較嚴重時,就會啄食雞蛋殼來吃。

(c)雞也有很多天敵,特別是一些農村養殖的雞,最容易受到黃鼠狼、老鷹、部分吃了生肉的土狗等肉食動物的攻擊。一旦母雞受到驚嚇,就會將產下的雞蛋踩壞。這種情況就容易讓我們,以為是母雞將雞蛋吃了。

如何防止母雞吃自己產下的雞蛋

想要避免母雞將自己產下的雞蛋吃掉,或者避免其它公雞與母雞將雞蛋吃掉。我們首先就要避免雞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散養雞進行覓食後,對雞進行額外的投食。一般都是在上午9~10點,和下午17點左右進行額外的投食。

然後就是讓雞多曬太陽,曬太陽能增加雞體內鈣物質的吸收。或者是在投餵雞的食物當中,增加一些禽類補充鈣元素的鈣粉。也可以投餵一些動物的活體餌料,比如黃粉蟲、蛆等昆蟲。最後就是要避免雞受到天敵的攻擊與驚嚇,一般主要就是在養雞的時候,混養一些鵝,鵝對於陌生動物具有一定的警示與攻擊的作用,能很好的防禦雞的各種天敵。

相關焦點

  •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
    原因有以下三個:一、不管是養雞場還是農村家庭養雞,均以讓母雞生蛋為主要目標。在農村,春季賣雞苗的來了,農村大媽大嬸挑雞苗,都照著母的挑。公雞苗比母雞苗便宜,也少人買。阿兮兒時曾見過有不法商販,以公雞苗冒寵母雞苗賣給不會挑的農村人,小雞長大,院子裡十幾隻公雞,惹得村裡許多媳婦賣那商販的「挨千刀的」。
  • 農村集市上有100元4隻的母雞賣,這種雞能吃嗎?看了明白了
    ,這下讓很多的養殖戶受到了重創,疫情期間由於肉雞使用的飼料運輸問題導致很多的養殖戶不得不便宜出售肉雞,我們這裡也是按只賣的,一斤2-3斤的579賣到15-20元一隻,價格屬實的是便宜了不少,對於說小區門口和農村有100元4隻的老母雞在賣,這個是不是正常呢?
  • 在農村,為什麼母雞學公雞半夜打鳴,就會被殺掉?有道理嗎?
    在農村,母雞如果半夜打鳴就會被殺掉,這是一種怎樣的民俗?有道理嗎?而農村人養雞的原因也是比較好理解的,農村的場地大,養雞也比較方便,每天早上把雞舍打開,把它們餵飽以後就不用管了,等到天黑了會自己從野外回來,吃完了雞食又會自己主動進入到雞舍,算得上是一種很讓人省心的家禽了。而且養雞還能下蛋,吃不完的雞蛋、雞都是可以拿去集市上售賣的,然後可以補貼家用。那你可聽過這樣一種說法:如果自家養的母雞在半夜的時候學公雞打鳴,那就要把它殺掉,這是一種怎樣的民俗呢?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了?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雞生蛋,蛋生雞」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但是讓我們了解的很清楚,母雞產蛋蛋孵小雞,整個過程貌似沒有公雞啥事,因此有的小夥伴就好奇了,公雞的存在有何意義?當然也有部分簡單的生物,它們採取的是無性生殖,只通過分類自己誕生後代,這個過程就不需要另一半的參與了。但是無性繁殖得到的後代基因型和親本是相同的,這不利於生物的進化,生物的進化本質上來說就是基因突變和變異,最終被自然環境所選擇。而對於恐龍的後代現代的一些鳥類自然都是有性生殖的,它們需要親本雙方都提供一半基因。
  • 走地跑、枝頭飛、性子野,一隻自由不羈的散養母雞是啥味道?
    冬春之際很多人會遇到手腳發冷、臉色蒼白無血色,這時不妨來碗鮮美又暖胃的雞湯,替自己和家人進補一下,不僅可以滋補養顏、滋陰潤燥,更有補氣養脾等功效,那麼,用什麼雞燉湯最好呢?我們都喜歡舒心優美的環境,母雞也一樣。土養母雞,真正的樹林散養,陽光樹林深呼吸、青草昆蟲來嬉戲。母雞可以在林間自由散步、覓食。正宗原生態老母雞與市場所售的菜雞不同,遠離城市汙染,是在農村天然一體的生態環境下散養的老母雞,生長期在兩年以上。林間自由覓食,肌間脂肪分布均勻,雞肉鮮而不老,湯汁濃鬱可口。只放簡單的蔥姜蒜,就可煲一鍋鮮美的雞湯。
  • 母雞下蛋咯咯叫,為什麼會這樣叫喚?不叫就下不了蛋了嗎?
    文濤聲依舊母雞下蛋咯咯叫,為什麼會這樣叫喚?不叫就下不了蛋了嗎?相信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們一定見過母雞下蛋了,以前老母雞下蛋可是一件十分令人高興的事情,因為代表著又有新鮮的雞蛋可以吃了,其實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老母雞下單的時候會咯咯咯叫,這讓人有些好奇,為什麼會叫呢?不叫就生不了蛋嗎?其實這都是有原因的,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農村散養的雞就是土雞?
    現在大家所理解的土雞,可能是指農村散養的土雞,事實上大都雜交了洋雞基因,它只是養殖方式「土」,品種並不「土」。更何況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農村的土雞還有沒有原生態的生存環境,也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農村飼養的「土雞」和市面上流通的「土雞」主要就是這種,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土雞。所以,我們再提「土雞」的時候,需要結合兩層含義看:是不是原種雞?是不是自然放養?不能再把土雞等同於自然放養的雞了。
  • 在農村,打鳴的母雞活不長,老人們說不吉利,有道理嗎?
    公雞打鳴這個現象很常見,在農村地區每天凌晨總是能夠聽到公雞此起彼伏的叫聲,每當這個時候人們就會起床勞作,它簡直就是鬧鐘一般的存在。而母雞的作用就是下蛋,平時它基本沒什麼聲音,只會在下蛋的時候發出一些咯咯的聲響。
  • 這段時間農村很多人養的母雞都不下蛋,是什麼原因?
    農村人自己家養的母雞到了冬天,按道理來說是很少下蛋了,不過母雞下不下蛋,也不是一概而論,這就要看你家每天給母雞投放的食量多不多來決定的。到了冬天母雞為什麼都很少下蛋了呢?這就要以下兩個主要原因來決定了。
  • 農村有句俗語,母雞鳴叫只因疼,公雞鳴叫為送行,是什麼意思呢
    母雞在什麼情況下會鳴叫呢,在農村養雞的人都知道,就是在母雞下蛋以後,母雞會咯咯咯的叫,母雞為什麼要叫呢,有幾種說法。有的說母雞下蛋以後鳴叫,是提醒主人趕緊來收雞蛋,生怕雞蛋被別人拿走或者是被其他的動物破壞,這是一種說法。
  • 母雞能夠自己下蛋,那麼公雞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當然是需要的!
    就這個問題,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母雞為啥不靠公雞能下蛋這個母雞的蛋,其實就是它自產的卵,不管有沒有公雞,它自己都能產出這些卵。人類同樣,家禽類大多如此。到一定程度,雞就會把這些卵排出來,這就是雞蛋。這是母雞自產的蛋,跟公雞完全沒有問題,接下來就是重點了,既然母雞能自己產蛋,那要公雞幹啥?
  • 魚禽肉蛋-到底是農村散養的好還是集中養殖的好
    她說這是土雞蛋,值這個價,打小在農村長大,所以對土雞蛋還比較了解,這個蛋除了個頭像之外真就沒有土雞蛋的「氣質」。晚上打了幾個雞蛋在碗裡,徹底破案了,蛋液微黃,炒出來的雞蛋也是發白,就是飼料蛋。之是把比較小的蛋挑出來,或者馬上要被淘汰的蛋雞下的最後一茬蛋,因為長得小,冒充一下土雞蛋,有不認識的就花高價買了。
  • 農村散養的鴨子下河用嘴巴往洞裡找食物,不怕洞裡有蛇咬到嘴巴?
    農村散養鴨子下河用嘴巴尋找食物吃,難道不怕有蛇咬到嘴巴嗎?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裡養鴨子的還是比較多的,尤其是靠近水源的地方,基本上都會養殖幾隻鴨子。而且農民養鴨子,和養雞的模式是一樣是,採取的是散養的。不過,土雞往往都是往山上跑,而鴨子就是往水源地。
  • 如果沒有公雞,母雞下的蛋是沒有「靈魂」的,孵不出小雞來
    之前一直覺得母雞下蛋就是生小雞,一直覺得很奇怪,不是需要公母一起結合才能生出寶寶來嗎?可是有時候沒有養公雞,母雞自己就能下蛋了。在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幾隻土雞,因為地方大,養的母雞會下蛋,肉質又比飼料飼養的雞要鮮美,營養價值高。
  • 母雞學公雞叫,就要立馬殺掉!這是為什麼?
    相信養殖的朋友都比較了解,公雞母雞的叫聲是不一樣的,當發現母雞學公雞叫,有封建思想的人則認為是兇禍之兆,將會有大事發生,想要避免壞事發生,就要把母雞殺掉!其實大家都明白這是封建迷信,但是有一句老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的俗語也不會憑空的出現,都是有科學依據的。其實母雞打鳴和雞的生理結構有關係,每隻雞都是既有精巢又有卵巢。
  • 公雞會打鳴,而母雞不會,這是為什麼?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公雞打鳴是一件在我們看來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同樣是雞,為什麼母雞不打鳴呢?公雞又為什麼要打鳴呢?難道只是為了當個「鬧鐘」?答案顯然並不是如此的簡單。
  • 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大自然的規律下,每天按部就班的。
  • 雙黃蛋可以孵化出什麼樣的小雞?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都吃過雙黃蛋,從外觀來看就是它們的個頭要比普通雞蛋大一些,在內部就是擁有兩個蛋黃,而蛋清相對會多一些。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雙黃蛋是否能孵化出小雞?如果能孵化出小雞會是什麼樣的?單只、兩隻或者是畸形的?我們接下來可以看一下。
  • 母雞下蛋後發出鳴叫要注意!可能不只是因為疼痛
    雞相較於其他家禽來說,具有投入較少、流轉較快等優點,也不需要特別複雜嚴格的飼養環境,所以有很多農村家庭都在院子中養雞。母雞價值更高,不僅可以以雞肉形式賣出,也可以將它下的蛋出售,所以養一隻母雞就有著雙重回報。
  • 在農村,公雞要被閹割,有什麼好處?
    農村被閹割過的公雞有什麼好處?我們在電視劇中,肯定看到過許多被閹割過的男人,這種男人統一被稱之為太監,但是到了如今的這個年代以後,人中的太監已經是不存在了,不過倒是有很多的動物們被閹割掉的,像一些公豬,公羊之類的動物都會被閹割掉,但是大家見到過閹割公雞的嗎?公雞被閹割過以後又有哪些好處呢?我認為公雞被閹過的好處有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