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了?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2020-12-19 科學黑洞

「雞生蛋,蛋生雞」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但是讓我們了解的很清楚,母雞產蛋蛋孵小雞,整個過程貌似沒有公雞啥事,因此有的小夥伴就好奇了,公雞的存在有何意義?

看「眼神」,竟然說公雞沒用

從常規道理來講地球上數百萬個物種發展進化到今天,形成了統一的繁殖模式,都是雌雄分別提供一半基因進行基因上的交流,最後誕生擁有親本雙方基因的後代。當然也有部分簡單的生物,它們採取的是無性生殖,只通過分類自己誕生後代,這個過程就不需要另一半的參與了。

但是無性繁殖得到的後代基因型和親本是相同的,這不利於生物的進化,生物的進化本質上來說就是基因突變和變異,最終被自然環境所選擇。而對於恐龍的後代現代的一些鳥類自然都是有性生殖的,它們需要親本雙方都提供一半基因。

我們家裡養的雞大多數都是紅原雞的亞種家雞,它們的馴化歷史已經超過了4000年,現在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來源,誰家早上還不吃點雞蛋的,可能只有灣灣某些目光短淺譁眾取寵的人才認為我們吃不起茶葉蛋。因此說雞蛋每天的消耗量都十分的巨大,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不能拒絕這個簡單易得的美食。

【「我們不一樣」,並非所有雞蛋都能孵化出小雞】

一般來講,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的大部分雞蛋,它們都是無法孵化出小雞的,它們的主要作用就是給我們提供營養了。因為我們吃的都是專業養雞場出售的雞蛋,這些小雞自從可以下蛋之後就被關在狹窄籠子裡,上下左右前後都是母雞,沒有公雞的參與自然雞蛋是無法孵化出小雞的。

而一些家裡散養的雞,沒事的時候出去閒逛尋找食物,因此即使家裡沒有養公雞,但也有可能在外尋覓到如意郎君,共同度過快樂時光,此後母雞產的蛋就都能孵化出小雞了。

很多鳥類都是為了使收益最大化,它們需要產一定數量的蛋之後才進行孵化,既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如果蛋太多了,後期孵化後難以全部養活,如果太少了孵化一個周期太不值了。因此當雞窩裡雞蛋積攢到一定數量,母雞會進入孵化模式了,身體溫度升高不吃不喝的開始「趴窩」。因此為了不讓它們進入這種孵化模式,只需要每天把它們產的蛋收走就行了。

【公雞到底做了什麼?才能讓雞蛋孵化出小雞?】

公雞雖然沒有小丁丁,但是它們擁有洩殖腔,是可以和母雞進行交配的。公雞踩到母雞身體上,洩殖腔相對,把生殖細胞傾瀉到母雞體內。這些精細胞會儲存在母雞輸卵管的精窩處,並且在那裡的保質期大約是24-25天,這也就意味著它們的一次交配,就可以保證母雞連續二十多天都產下能孵化小雞的雞蛋。

雞蛋有著堅硬的外殼、兩層卵殼膜、蛋白部分、卵黃膜、卵黃,如果是受精後的雞蛋還有胚珠。雞蛋的這些結構它們都是在母雞身體內,像流水線作業一樣,在它們不斷向下移動的時候形成的。

整個過程需要大約24個小時的時間,最終蛋殼才能硬化產出體外。在整個「流水線作業」中就有一個步驟經過精窩處,如果有精細胞存在,就會完成受精。如果沒有,雞蛋依然會繼續行程。這也就導致了雞蛋和雞蛋之間的不同,有的可以孵化出小雞而有的不能。

能孵出小雞的雞蛋,對著太陽光或者暗室燈源看,能在雞蛋中心看到胚珠的存在。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公雞存在的意義並不是讓母雞產蛋,而是讓母雞繁衍後代。沒有公雞,母雞自己也能夠生蛋,但沒有公雞,母雞生的蛋就沒有靈魂,就不能孵出小雞寶寶。卵生VS胎生我們先來看看雞屬於哪一種生殖方式。「卵生」和「胎生」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動物生殖方式。
  • 母雞為什麼不需要公雞也能下蛋?公雞存在的還有意義嗎?
    但是,我們飼養下的母雞就是個例外,它不管受精與否,幾乎每天都在產卵,而且它們甚至不需要異性就能產卵。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樣的話公雞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但是,人工飼養下的母雞卻天天能夠產卵,甚至產下的都是未受精的卵,它們也毫不在乎。這就是原雞和家雞繁殖習性的差異。為什麼家雞可以天天產卵?這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根據科學家在早期人類的遺址中發現的雞骨來看,我國是最早將原雞馴化為家雞的,馴化史已經有了4400多年。
  • 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下蛋,為什麼公雞還沒有消失?
    從表面上看,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下蛋,而且現在的鬧鐘也代替了公雞的「叫起床服務」,因此,公雞好像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從三個角度來聊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母雞雖然自己就能下蛋,但是這不代表它能自己繁殖家雞是我們最常見的家禽之一,它被我們馴化後最大的功勞就是能夠每天提供營養價值較高的雞蛋。但是,你知道嗎?家雞每天下蛋的這個能力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人類定向培育的結果。為什麼這麼說呢?
  • 為什麼母雞和公雞不交配就能生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我相信這是很多人都疑惑的問題,為什麼母雞可以不交配直接產蛋,例如現在養殖戶的雞全部都是母雞沒有公雞的存在,養雞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可以得到美味有營養的雞蛋,那麼雞蛋既然可以直接孵化出小雞寶寶,那還要公雞有什麼用哪?
  • 母雞不需要進行交配,就能夠天天下蛋,那麼公雞存在有何意義?
    母雞不需要進行交配,就能夠天天下蛋,那麼公雞存在有何意義?目前我們國家是全世界消耗雞類產物最大的國家,其中像雞蛋,我們每一年要消耗掉將近4000多億枚,而雞肉也一直受到我們國家人們的喜愛,所以每一天都會大量的雞蛋投入市場,可是如果家裡養過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母雞在不需要進行交配的情況之下,就能夠天天的下蛋。
  • 母雞能夠自己下蛋,那麼公雞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當然是需要的!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會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母雞其實靠著自己也能生蛋。於是就有人產生了問題,他們迷惑,既然母雞自己能生蛋,那還要公雞幹啥?公雞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看到這類問題,黑嫂愣了好一陣,然後被逗笑了。
  • 公雞連「作案工具」都沒有,它是怎麼讓母雞生蛋孵小雞的?
    母雞能生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如果只是生蛋的話並不需要公雞的存在,要不然那麼多產蛋的母雞,公雞都要累死了!為什麼母雞獨自就能生蛋,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為什麼還需要公雞這個物種呢?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攻擊就能生蛋,公雞是不是沒有用了
    大家好,我是草原,有人問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公雞是不是沒有用了?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和題主一樣疑惑,雞、鴨、鵝在沒有公雞、公鴨、公鵝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會正常產蛋呢?而比如牛、羊、豬、狗等動物在沒有雄性的情況下是不會產仔的。
  • 母雞不用交配,天天在下蛋,那公雞存在有啥用?
    你可能會想,那就算是母雞可以忙過來,那公雞能忙過來嗎?它們是不是有點太辛苦了,其實不然,養殖場裡只有母雞,沒有公雞; 這些母雞並不需要公雞給予受精,就能正常下蛋,而且每天一個蛋不成問題。我們現在每天吃的雞蛋,只要是在超市買的,而不是家裡散養的雞下的蛋, 基本上只有母雞的功勞,跟公雞沒啥關係。
  • 沒有公雞的情況下,母雞為什麼也可以生出雞蛋?科學家給出了原因
    種胺基酸,一個雞蛋所包含的熱量相當於半個蘋果或者半杯牛奶,而且雞蛋具有修復人體組織、參與新陳代謝的作用,正因為於此,雞蛋非常受人喜愛,成為人類餐桌上最常見的一道菜,我們都知道日常所食用的雞蛋來源於母雞,母雞隔幾天就生一大堆雞蛋,說到這裡母雞的雞蛋產量高,那麼它的幸福生活肯定很頻繁吧,其實科學家表示,母雞其實不用與公雞的合作,也能夠生下很多蛋,這是怎麼回事呢?
  • 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也可以下蛋,這是什麼原因?雞蛋有什麼不同
    文/玉濁清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也可以下蛋,這是什麼原因?雞蛋有什麼不同很多人都覺得農村的生活非常的無聊,因為沒有過多的娛樂方式,也沒有娛樂場所。不過,人們對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總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疑惑。但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眾說紛紜。同時也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我們並不討論這個問題的答案,反而要解決另外一個問題,很多人都不明白母雞不需要公雞的幫助,自己也能下蛋,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雞也是一種動物,和其它的動物一樣也需要進行交配,然後才能生下來小動物。
  •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實事求是地講,小雞孵出比例中,公母比例差不多,不存在公雞比母雞少這一說。之所以造成您覺得公雞比母雞少的誤解,應該是您在雞場中所見,屬於人為的公母比例調整。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 母雞能獨自產生蛋,那要公雞有什麼用?看完就明白了!
    為什麼母雞單獨就能產生蛋?如果是這樣,公雞存在有什麼用?相信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有同樣疑惑,我們知道任何一個生命誕生的時候,都需要父親和母親共同的努力,除了一些雌雄同體的生物之外。雞卻成了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但很多的養殖戶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母雞,公雞卻很少看到,這些母雞也輕而易舉得道雞蛋。既然如此那麼公雞,在這個過程當中所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還能天天下蛋?其他鳥類可以做到嗎?
    我們知道,雞屬於有性生殖的生物,只有公雞和母雞交配之後,才能繁衍後代,也就是產下受精卵。然而我們知道,在養雞場,尤其是蛋雞養殖場,很少能夠見到公雞的身影,清一色的都是母雞。但是這些母雞仍舊能夠正常下蛋,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公雞會打鳴,而母雞不會,這是為什麼?
    公雞打鳴是一件在我們看來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同樣是雞,為什麼母雞不打鳴呢?公雞又為什麼要打鳴呢?難道只是為了當個「鬧鐘」?答案顯然並不是如此的簡單。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公雞打鳴的目的。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公雞會鳴叫,而母雞不會?
  • 如果沒有公雞,母雞下的蛋是沒有「靈魂」的,孵不出小雞來
    之前一直覺得母雞下蛋就是生小雞,一直覺得很奇怪,不是需要公母一起結合才能生出寶寶來嗎?可是有時候沒有養公雞,母雞自己就能下蛋了。在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幾隻土雞,因為地方大,養的母雞會下蛋,肉質又比飼料飼養的雞要鮮美,營養價值高。
  • 母雞生不生蛋生蛋多少與公雞有多大關係?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使很多不鳥進化論的人迷惑了一輩子,其實只要知道了生物進化的規律,就沒有這個扯蛋問題了。現在有人扯蛋又扯出了新問題,突然發現母雞沒有公雞也能生出蛋來,百思不得其解~人生崽沒有男女糾纏一番就生不下來,這雞咋回事呢,是不是弄通了就能解決糾纏了自己半輩子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問題呢?於是提出了這個雞沒有公雞授精怎麼也會生蛋的問題。時空通訊見此公很焦急,很同情,就冒昧班門弄斧說說雞的戀愛與生蛋的關係問題。
  • 有的母雞很勤快,天天都生蛋,那公雞不累嗎?
    沒養過雞的朋友可能不清楚,有的母雞可是非常勤快的,幾乎天天都會下雞蛋,那麼公雞不累嗎?其實,母雞不需要公雞的幫忙,自己就能下蛋的,因為雞是卵生動物,母雞排出的卵就是我們所說的雞蛋了。所以,就算沒有公雞的幫忙,母雞通過自身生理規律的調控下,也可以正常排卵,也就是下雞蛋了。
  • 沒有公雞,母雞為何也能下蛋,為什麼雞和雞蛋總是這麼的神奇?
    以前就有一個令人非常矛盾的問題,那就是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難題存在了幾個世紀,同樣也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這雞下蛋是很正常的事情,小雞會在雞蛋會在經過孵化最終破殼而出。但是有的家裡餵養的只有母雞,沒有公雞,但是母雞也一樣天天下蛋,有人就會納悶了,沒有公雞的幫忙,雞蛋是怎麼生出來的呢?想要了解雞蛋從哪裡來的,那肯定就要先了解一下母雞了。
  • 母雞不用和公雞交配就能產蛋?看完這個過程,你就知道了
    曾經在家裡養過雞的小夥伴,可能多多少少了解母雞下蛋都是不用公雞的,母雞隻需要自己咯咯咯幾天就能夠下雞蛋,那麼母雞真的不用跟公雞交配,就可以自己生雞蛋嗎?還是人們比較好奇的。可是按理說公雞不同於人類,它是沒有丁丁的,需要交配那就只能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孔對孔傳送物質,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鄉下可能會看到這樣一個畫面,公雞抓著母雞的背部磨蹭,其實那就是在交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