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還能天天下蛋?其他鳥類可以做到嗎?

2020-12-19 騰訊網

我們知道,雞屬於有性生殖的生物,只有公雞和母雞交配之後,才能繁衍後代,也就是產下受精卵。然而我們知道,在養雞場,尤其是蛋雞養殖場,很少能夠見到公雞的身影,清一色的都是母雞。但是這些母雞仍舊能夠正常下蛋,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雞蛋

雞屬於鳥綱,然而鳥綱中的其他生物只有在繁殖季節時才會下蛋。似乎只有雞是非常特別的生物,它們不僅能夠常年下蛋,還能夠不經過交配就產蛋。

其實它們之所以有這種天賦,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人為選擇的結果。

首先,鳥綱中的其他生物也有即使不交配也產蛋的生物,而且非常常見,比如:家庭飼養的寵物鸚鵡,在繁殖季節時即使它們沒有接觸過公鸚鵡,也會產蛋,只是產下的蛋沒有受精,所以無法孵化。

在自然界中,也有一些鳥類在繁殖季節時會產下沒有受精的蛋,但這種情況比較少,原因是它們在野外會經常遇到異性,並且在基因的驅使下與異性交配,所以我們在野外觀測到的蛋通常是受精卵,都能夠孵化出幼崽。

也就是說,雞之所以不交配也能產蛋,其實並不是它們有特殊技能,而是這本來就是鳥綱家族的常規操作。不過,如果沒有公雞,那麼母雞產下的蛋就無法孵化,所以公雞的存在仍舊非常有必要。

另外,相對於母雞而言,公雞的體型可以更大,生長速度較快,所以作為肉雞飼養時,農場主一般會選擇飼養公雞,而非母雞。

母雞為什麼能每天產蛋?

儘管鳥綱裡的其他鳥類也能夠不交配就產蛋,但是很少有物種能夠像雞鴨鵝等家禽一樣經常產蛋,其他鳥綱生物只是在繁殖季節裡產蛋,這是因為產蛋是一件非常耗費能量的事情,如果保持高頻次的產蛋,那麼許多生物將會因能量缺乏而死亡。

另外,許多鳥類有明顯的發情期,這是因為它們生活的環境並不像家禽一樣舒適,它們的食物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如果幼崽出生在寒冷的季節,那麼由於食物短缺,會導致幼崽成活率下降;而出生在食物豐盛季節的幼崽則會成活率變高。

正是因為鳥類具有明顯的發情期,所以它們只要在發情期裡產蛋就可以了,這既可以節省能量,又可以幫助它們撫育後代。

但是以雞為代表的家禽則被人類馴化了,最開始雞也只在繁殖季節才會產蛋,但是人類有意無意間充當了自然選擇,在遠古時期的女人們就懂得保留下蛋較多的雞,吃掉不喜歡下蛋的雞,久而久之,下蛋較多的基因就會被保留下來。

而現如今,自從孟德爾揭開生物遺傳規律後,一大批遺傳學家因此而誕生了,他們專門研究生物的性狀與遺傳關係,並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培養了一大批產蛋較高的雞。

比如:海蘭褐殼蛋雞,這種雞就是專門為產蛋而生,只要能夠滿足它們的能量供應,它們就能夠多下蛋,據統計發現,80周齡的海蘭褐殼蛋雞大約能夠產蛋344枚。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專門提供肉類的品種,比如:白羽雞,它的特點就是生長周期短,能夠快速出欄,滿足人們的需要。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育種師專門培育的這些雞,所產的雞蛋營養價值不如土雞,其實現如今研究發現,只要是科學養殖,即使是蛋雞產的雞蛋,營養價值和土雞也不相上下。

只是土雞價格昂貴,人們很難負擔得起,而洋雞蛋價格低廉,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人對蛋白質的要求,因此培育雞品種的育種師和袁隆平一樣,都是消滅饑荒的戰士。

總結

針對雞為什麼不交配也能產蛋,這一點其實是雞綱家族的老傳統了,只是很少有生物會像以雞為代表的家禽一樣產蛋那麼頻繁而已。

而它們產蛋頻繁的原因,也是因為人類的馴化,以及人類為它們提供穩定且充足的能量。當然,古代時的雞產蛋頻率並不如現如今的雞產蛋頻率高,而發生這樣轉變還要感謝現如今育種師們的努力。

相關焦點

  • 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公雞存在的意義並不是讓母雞產蛋,而是讓母雞繁衍後代。沒有公雞,母雞自己也能夠生蛋,但沒有公雞,母雞生的蛋就沒有靈魂,就不能孵出小雞寶寶。卵生VS胎生我們先來看看雞屬於哪一種生殖方式。「卵生」和「胎生」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動物生殖方式。
  • 母雞為什麼不需要公雞也能下蛋?公雞存在的還有意義嗎?
    但是,我們飼養下的母雞就是個例外,它不管受精與否,幾乎每天都在產卵,而且它們甚至不需要異性就能產卵。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樣的話公雞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但是,人工飼養下的母雞卻天天能夠產卵,甚至產下的都是未受精的卵,它們也毫不在乎。這就是原雞和家雞繁殖習性的差異。為什麼家雞可以天天產卵?這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根據科學家在早期人類的遺址中發現的雞骨來看,我國是最早將原雞馴化為家雞的,馴化史已經有了4400多年。
  • 有的母雞很勤快,天天都生蛋,那公雞不累嗎?
    沒養過雞的朋友可能不清楚,有的母雞可是非常勤快的,幾乎天天都會下雞蛋,那麼公雞不累嗎?其實,母雞不需要公雞的幫忙,自己就能下蛋的,因為雞是卵生動物,母雞排出的卵就是我們所說的雞蛋了。所以,就算沒有公雞的幫忙,母雞通過自身生理規律的調控下,也可以正常排卵,也就是下雞蛋了。
  • 母雞不需要進行交配,就能夠天天下蛋,那麼公雞存在有何意義?
    母雞不需要進行交配,就能夠天天下蛋,那麼公雞存在有何意義?目前我們國家是全世界消耗雞類產物最大的國家,其中像雞蛋,我們每一年要消耗掉將近4000多億枚,而雞肉也一直受到我們國家人們的喜愛,所以每一天都會大量的雞蛋投入市場,可是如果家裡養過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母雞在不需要進行交配的情況之下,就能夠天天的下蛋。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攻擊就能生蛋,公雞是不是沒有用了
    大家好,我是草原,有人問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公雞是不是沒有用了?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和題主一樣疑惑,雞、鴨、鵝在沒有公雞、公鴨、公鵝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會正常產蛋呢?而比如牛、羊、豬、狗等動物在沒有雄性的情況下是不會產仔的。
  • 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下蛋,為什麼公雞還沒有消失?
    從表面上看,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下蛋,而且現在的鬧鐘也代替了公雞的「叫起床服務」,因此,公雞好像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從三個角度來聊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母雞雖然自己就能下蛋,但是這不代表它能自己繁殖家雞是我們最常見的家禽之一,它被我們馴化後最大的功勞就是能夠每天提供營養價值較高的雞蛋。但是,你知道嗎?家雞每天下蛋的這個能力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人類定向培育的結果。為什麼這麼說呢?
  • 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也可以下蛋,這是什麼原因?雞蛋有什麼不同
    文/玉濁清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也可以下蛋,這是什麼原因?雞蛋有什麼不同很多人都覺得農村的生活非常的無聊,因為沒有過多的娛樂方式,也沒有娛樂場所。還能夠欣賞到美好的環境,同時隨時隨地都洗滌心靈,這無疑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也是讓城市人望塵莫及的事情!老師群的人在閒暇之餘也會養一些雞鴨鵝等牲畜不僅是為了打發時間,同時也為了自己在吃的時候比較方便。比如說再次家的院子裡養一些雞,還能夠生出一些雞蛋,這些雞蛋吃的時候也特別的放心,因為是自己家飼養的。不過,人們對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總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疑惑。
  • 沒有公雞,母雞為何也能下蛋,為什麼雞和雞蛋總是這麼的神奇?
    以前就有一個令人非常矛盾的問題,那就是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難題存在了幾個世紀,同樣也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這雞下蛋是很正常的事情,小雞會在雞蛋會在經過孵化最終破殼而出。但是有的家裡餵養的只有母雞,沒有公雞,但是母雞也一樣天天下蛋,有人就會納悶了,沒有公雞的幫忙,雞蛋是怎麼生出來的呢?想要了解雞蛋從哪裡來的,那肯定就要先了解一下母雞了。
  • 母雞生不生蛋生蛋多少與公雞有多大關係?
    現在有人扯蛋又扯出了新問題,突然發現母雞沒有公雞也能生出蛋來,百思不得其解~人生崽沒有男女糾纏一番就生不下來,這雞咋回事呢,是不是弄通了就能解決糾纏了自己半輩子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問題呢?於是提出了這個雞沒有公雞授精怎麼也會生蛋的問題。時空通訊見此公很焦急,很同情,就冒昧班門弄斧說說雞的戀愛與生蛋的關係問題。
  • 母雞不用交配,天天在下蛋,那公雞存在有啥用?
    你可能會想,那就算是母雞可以忙過來,那公雞能忙過來嗎?它們是不是有點太辛苦了,其實不然,養殖場裡只有母雞,沒有公雞; 這些母雞並不需要公雞給予受精,就能正常下蛋,而且每天一個蛋不成問題。我們現在每天吃的雞蛋,只要是在超市買的,而不是家裡散養的雞下的蛋, 基本上只有母雞的功勞,跟公雞沒啥關係。
  • 為什麼母雞和公雞不交配就能生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我相信這是很多人都疑惑的問題,為什麼母雞可以不交配直接產蛋,例如現在養殖戶的雞全部都是母雞沒有公雞的存在,養雞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可以得到美味有營養的雞蛋,那麼雞蛋既然可以直接孵化出小雞寶寶,那還要公雞有什麼用哪?
  • 母雞能夠自己下蛋,那麼公雞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當然是需要的!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會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母雞其實靠著自己也能生蛋。於是就有人產生了問題,他們迷惑,既然母雞自己能生蛋,那還要公雞幹啥?公雞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看到這類問題,黑嫂愣了好一陣,然後被逗笑了。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了?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雞生蛋,蛋生雞」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但是讓我們了解的很清楚,母雞產蛋蛋孵小雞,整個過程貌似沒有公雞啥事,因此有的小夥伴就好奇了,公雞的存在有何意義?當然也有部分簡單的生物,它們採取的是無性生殖,只通過分類自己誕生後代,這個過程就不需要另一半的參與了。但是無性繁殖得到的後代基因型和親本是相同的,這不利於生物的進化,生物的進化本質上來說就是基因突變和變異,最終被自然環境所選擇。而對於恐龍的後代現代的一些鳥類自然都是有性生殖的,它們需要親本雙方都提供一半基因。
  • 為什麼母雞有沒有公雞都能下蛋,難道是雌雄同體嗎?怎樣區分?
    這個問題也成為了一個千古難題,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不過也是一個奇葩的問題,但是細心的朋友們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那麼母雞為什麼沒有公雞也能夠下蛋呢?難道是雌雄同體嗎?其實在我們所認知的範圍內,是需要雌性和雄性交配以後,才能夠受精從而產生卵,然後才會有結晶,可是有些母雞根本就不需要公雞也能夠下蛋,這不禁讓人感到驚訝,也讓人感到好奇。
  • 公雞被宰殺後母雞不再下蛋 每日寂寞打鳴終變性
    嬌媚母雞變成公雞 不下蛋只打鳴  大邑縣一村民家中母雞突現變性特徵,專家稱,母雞變公雞古已有之  春晚上,趙本山說,公雞下蛋,那它怎麼能去見過去那些相好的小母雞?下蛋公雞如何見母雞倒不知道,但大邑的陳文元卻知道,變性母雞如何與同籠姐妹相處!這隻母雞(該叫公雞還是母雞,記者很為難)先是不下蛋,然後變羽毛,現在學打鳴……但這隻怪雞卻沒因此飛黃騰達,反而差點遭來殺身之禍!這些天,當地村民說這不吉祥,建議主人殺了它!
  • 如果沒有公雞,母雞下的蛋是沒有「靈魂」的,孵不出小雞來
    之前一直覺得母雞下蛋就是生小雞,一直覺得很奇怪,不是需要公母一起結合才能生出寶寶來嗎?可是有時候沒有養公雞,母雞自己就能下蛋了。在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幾隻土雞,因為地方大,養的母雞會下蛋,肉質又比飼料飼養的雞要鮮美,營養價值高。
  •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實事求是地講,小雞孵出比例中,公母比例差不多,不存在公雞比母雞少這一說。之所以造成您覺得公雞比母雞少的誤解,應該是您在雞場中所見,屬於人為的公母比例調整。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 母雞下蛋後為什麼要叫?是因為痛苦嗎?其實原因很簡單!
    從農村出來的夥伴,相信對於母雞下蛋以後,會發出「咯啖—咯啖—」的叫聲並不陌生,那你知道為什麼母雞下蛋後要叫嗎?是為了炫耀還是報喜?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其實母雞生蛋後會咯咯地叫,這是一種高興的行為,也是在向公雞通報。
  • 為什麼母雞下蛋後會「咯咯」叫?在野外不是應該儘量減少動靜嗎?
    如果你曾經在農村生活過,那你肯定見識過母雞下蛋後的一些有趣行為,下蛋後的母雞會不停的「咯咯」叫,即使你去追趕它,它也完全停不下來。這是一個有趣的反常行為,估計大多人也很難回答上來為什麼會這樣,其實雞和我們一樣,它們也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它們也會通過聲音表達悲傷和喜悅。
  • 公雞會下蛋?母雞也打鳴?專家:雞或出現「性反轉」
    來源|都市現場原創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下蛋公雞,公雞中的戰鬥機。趙本山小品裡的經典臺詞,還真變為了現實。「公雞」真會下蛋嗎?小編可不是在開玩笑。——一隻公雞的自述公雞的主人況大爺也發現了這個變化,「它的雞冠有點變幹了,成了白色,以前都是紅的。再後來,它的叫聲都有點轉母雞樣了,咯咯咯咯咯……」而接下來,這隻公雞不光變成了母雞的樣子,關鍵是還開始下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