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不用交配,天天在下蛋,那公雞存在有啥用?

2020-12-17 騰訊網

小小的一隻雞為人類的健康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雞肉和雞蛋是人們生活中最優質、最廉價的蛋白質來源。

在消費量上僅次於豬肉,因此當豬肉漲價的時候,雞蛋也會跟著順勢水漲船高,因為買不起豬肉就只能吃雞蛋或者雞肉來獲取蛋白質了。

我國現在已經成為了禽蛋消費量第一大國,每年至少要吃掉4000億枚雞蛋,相當於兩千多萬噸,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這也意味著每時每刻養殖場的母雞都閒不下來,都需要加緊製造雞蛋。

你可能會想,那就算是母雞可以忙過來,那公雞能忙過來嗎?它們是不是有點太辛苦了,其實不然,養殖場裡只有母雞,沒有公雞;

這些母雞並不需要公雞給予受精,就能正常下蛋,而且每天一個蛋不成問題。我們現在每天吃的雞蛋,只要是在超市買的,而不是家裡散養的雞下的蛋, 基本上只有母雞的功勞,跟公雞沒啥關係。

那麼為什麼母雞可以離開公雞下蛋呢?那既然沒有公雞,母雞就可以咔咔的下蛋,那要公雞幹嘛用?

能產生這樣的問題,其實是我們哺乳動物和卵生動物生殖方式的巨大區別造成的。在我們哺乳動物這裡,想要有後代必須通過雌性和雄性的共同努力才行;

而在卵生動物這裡,雌性下不下蛋其實還真的跟雄性沒有太多關係。這次是雌性雞的正常操作。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雞蛋是什麼?

雞蛋的英文是egg,這個單詞還有一個意思叫卵子。沒錯,雞蛋其實就是母雞的卵子,母雞有沒有卵子跟雄性沒有關係,有關係的是這個卵子是不是受精卵。

上圖就是一個雞蛋的結構,而且是一顆受精的雞蛋,因為它有了胎盤,除了胎盤以外的其他物質和結構其實都會為了胎盤後續的發育所提供的營養和場所。

下面我們就看下雞蛋的形成過程:

我們知道人類每個月都會排卵一次,母雞也一樣會排卵,但是母雞的頻率會高出很多,一天一次是正常操作。

母雞的卵子形成於卵巢之中,被卵泡包裹,卵子在卵泡裡就繼續發育,被裹上一層又一層的卵黃物質,隨著物質積累的越來越多,卵細胞也會之間的變大成熟。

然後增大的卵細胞(卵黃)就會撐破卵泡,這次母雞會開始排卵,卵黃首先會來到一個叫漏鬥部的地方,並在這裡稍作停留,大約為15分鐘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內卵黃會在這裡形成卵黃膜以及系帶,更為重要的是,這段時間內也是卵黃受精的唯一機會,如果母雞體內儲存了公雞的遺傳物質,這是卵黃就會受精,形成受精卵。

我們知道公雞跟大多數的鳥類一樣,是沒有丁丁的。它主要依靠洩殖腔交配,這是一個多功能的器官,包括了排洩、下蛋以及交配的功能。

這就是為什麼有時雞蛋上會沾有髒東西的原因。

在交配的時候,公雞隻需要跳上母雞的背,然後簡單的將洩殖腔對準,將自己的遺傳物質釋放就可以了。

母雞會將公雞的遺傳物質儲存一段時間,每次排卵的時候,也就是在卵黃達到漏鬥部的時候使用,讓自己的卵子受精。

如果此時母雞的體內並沒有儲存下公雞的遺傳物質,那也不打緊,因為這並不影響以下的所有過程。

也就是說,當卵黃在漏鬥部沒有受精,也會照常進行下一步。

接下來卵黃就會來到膨大部,卵黃在這裡會裹上內蛋白,停留的時間大約為3小時,緊接著來到峽部繼續裹蛋白,大約為80分鐘。

這些都是營養物質,最終裹好蛋白的雞蛋就會在母雞的子宮內停留很長一段時間形成一個蛋白質盔甲,以保護裡面的所有物質。

一個發育成熟的雞蛋,也就是一個帶著豐富營養的雞卵子就會從子宮,通過洩殖腔排洩出來,母雞就下蛋了。

緊接著母雞又會重複以上的過程繼續下蛋,跟有沒有公雞沒有關係,唯一的區別就是這個雞蛋有沒有受精。

受精的雞蛋可以孵出一直正常的、健康的小雞,而沒有受精的雞蛋基本上是不能孵出小雞的。所以說我們吃的雞蛋都是不能孵小雞的雞蛋,因此吃雞蛋並不算是殺生!

不過也有例外,卵生動物和哺乳動物還有一個關鍵的區別在於,哺乳動物是無法做到孤雌生殖的,也就是僅僅依靠雌性的卵子就能發育成一個成熟的個體;

但是在卵生動物裡並沒有這樣的嚴格限制,有時沒有受精的卵子也能孵化出幼仔。但是這樣的幼仔往往相比於受精後誕生的幼仔身體健康狀況要差一些。

由於我們吃雞蛋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蛋黃和蛋清裡的營養,而不是為了雞蛋裡受精還未發育的胎盤,因此雞蛋有沒有受精其實對營養價值來說並沒有任何的影響。

因此作為養雞場,他們也不會專門飼養公雞來給母雞受精,這樣做沒有任何意義,還勞民傷財。

不過為了雞家族的繁衍生息,也會有專門的育種的養殖場,那裡就有公雞和母雞,他們下的蛋就專門用來孵小雞的,由於產量非常大,靠母雞放身下暖是不是現實的。

一般會有大型的溫室、或者保溫箱為母雞代勞,實現無限制的繁殖。除了育種,人們對雞肉的消費量也相當的可觀,保守估計人類每年要消費650億隻雞。

這麼大的數量也讓公雞感到力不從心,所以人們為他們注射激素或者食用含有激素的飼料,以讓公雞時刻在線,保持戰鬥狀態。

說到這裡,稍微的感覺到人類有些殘忍,雞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生命了,它更像是機器雞。下蛋的母雞,從一出生就被關在一個無法轉身的籠子裡,每天靠廉價出售自己的卵子來獲得生存的機會和每天的口糧。

一生無法停歇,當它們老去以後,又被人端上了餐桌,育種的公雞也一樣。

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人類也沒有做錯什麼,因為自然的本質就是弱肉強食。

相關焦點

  • 母雞不需要進行交配,就能夠天天下蛋,那麼公雞存在有何意義?
    母雞不需要進行交配,就能夠天天下蛋,那麼公雞存在有何意義?目前我們國家是全世界消耗雞類產物最大的國家,其中像雞蛋,我們每一年要消耗掉將近4000多億枚,而雞肉也一直受到我們國家人們的喜愛,所以每一天都會大量的雞蛋投入市場,可是如果家裡養過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母雞在不需要進行交配的情況之下,就能夠天天的下蛋。
  • 母雞為什麼不需要公雞也能下蛋?公雞存在的還有意義嗎?
    但是,人工飼養下的母雞卻天天能夠產卵,甚至產下的都是未受精的卵,它們也毫不在乎。這就是原雞和家雞繁殖習性的差異。為什麼家雞可以天天產卵?這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根據科學家在早期人類的遺址中發現的雞骨來看,我國是最早將原雞馴化為家雞的,馴化史已經有了4400多年。
  • 為什麼母雞和公雞不交配就能生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我相信這是很多人都疑惑的問題,為什麼母雞可以不交配直接產蛋,例如現在養殖戶的雞全部都是母雞沒有公雞的存在,養雞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可以得到美味有營養的雞蛋,那麼雞蛋既然可以直接孵化出小雞寶寶,那還要公雞有什麼用哪?
  • 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公雞存在的意義並不是讓母雞產蛋,而是讓母雞繁衍後代。沒有公雞,母雞自己也能夠生蛋,但沒有公雞,母雞生的蛋就沒有靈魂,就不能孵出小雞寶寶。卵生VS胎生我們先來看看雞屬於哪一種生殖方式。「卵生」和「胎生」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動物生殖方式。
  • 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下蛋,為什麼公雞還沒有消失?
    從表面上看,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下蛋,而且現在的鬧鐘也代替了公雞的「叫起床服務」,因此,公雞好像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從三個角度來聊一下這個問題。但是,在人將原雞馴化之後,由於人提供的食物較多,而且定向的選擇這些排卵能力強的母雞,再加上母雞大都與公雞分開養,這樣慢慢的母雞就具備了每天產卵,而且不用異性的能力。
  • 有的母雞很勤快,天天都生蛋,那公雞不累嗎?
    沒養過雞的朋友可能不清楚,有的母雞可是非常勤快的,幾乎天天都會下雞蛋,那麼公雞不累嗎?其實,母雞不需要公雞的幫忙,自己就能下蛋的,因為雞是卵生動物,母雞排出的卵就是我們所說的雞蛋了。所以,就算沒有公雞的幫忙,母雞通過自身生理規律的調控下,也可以正常排卵,也就是下雞蛋了。
  • 母雞不用和公雞交配就能產蛋?看完這個過程,你就知道了
    母雞不用交配就可以下單,還要公雞何用?曾經在家裡養過雞的小夥伴,可能多多少少了解母雞下蛋都是不用公雞的,母雞隻需要自己咯咯咯幾天就能夠下雞蛋,那麼母雞真的不用跟公雞交配,就可以自己生雞蛋嗎?還是人們比較好奇的。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還能天天下蛋?其他鳥類可以做到嗎?
    我們知道,雞屬於有性生殖的生物,只有公雞和母雞交配之後,才能繁衍後代,也就是產下受精卵。然而我們知道,在養雞場,尤其是蛋雞養殖場,很少能夠見到公雞的身影,清一色的都是母雞。但是這些母雞仍舊能夠正常下蛋,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公雞被宰殺後母雞不再下蛋 每日寂寞打鳴終變性
    嬌媚母雞變成公雞 不下蛋只打鳴  大邑縣一村民家中母雞突現變性特徵,專家稱,母雞變公雞古已有之  春晚上,趙本山說,公雞下蛋,那它怎麼能去見過去那些相好的小母雞?  雞中有5隻大公雞,公雞們多,讓小母雞們很有安全感。但這些公雞總是打架,因為它們常常爭著與那隻土黃雞交配。主人陳文元曾經研究過,但研究過去研究過來,始終鬧不明白:這隻土黃雞也沒啥特別嘛!咋都喜歡與它交配呢?不過女主人倒是很樂意,因為這隻土黃雞下的蛋孵出來的小雞,個頭都長得很大。  按說,這日子就這樣過著。但天有不測風雲,主人的心思不好琢磨啊!這天早上,院外鞭炮聲大作。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了?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雞生蛋,蛋生雞」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但是讓我們了解的很清楚,母雞產蛋蛋孵小雞,整個過程貌似沒有公雞啥事,因此有的小夥伴就好奇了,公雞的存在有何意義?因為我們吃的都是專業養雞場出售的雞蛋,這些小雞自從可以下蛋之後就被關在狹窄籠子裡,上下左右前後都是母雞,沒有公雞的參與自然雞蛋是無法孵化出小雞的。而一些家裡散養的雞,沒事的時候出去閒逛尋找食物,因此即使家裡沒有養公雞,但也有可能在外尋覓到如意郎君,共同度過快樂時光,此後母雞產的蛋就都能孵化出小雞了。
  • 老農說公雞交配靠「壓蛋兒」,你知道母雞如何受孕的嗎?
    很長時間以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都很難找出答案。即便是現在,也很難有人描述出標準答案。當然我們不是科學家,也很難回答這個問題。所以我們就略過這個問題卻探討下一個問題。即公雞沒有生殖器官,那麼它是如何交配的呢?
  • 母雞能夠自己下蛋,那麼公雞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當然是需要的!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會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母雞其實靠著自己也能生蛋。於是就有人產生了問題,他們迷惑,既然母雞自己能生蛋,那還要公雞幹啥?公雞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看到這類問題,黑嫂愣了好一陣,然後被逗笑了。
  • 為什麼母雞有沒有公雞都能下蛋,難道是雌雄同體嗎?怎樣區分?
    這個問題也成為了一個千古難題,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不過也是一個奇葩的問題,但是細心的朋友們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那麼母雞為什麼沒有公雞也能夠下蛋呢?難道是雌雄同體嗎?其實在我們所認知的範圍內,是需要雌性和雄性交配以後,才能夠受精從而產生卵,然後才會有結晶,可是有些母雞根本就不需要公雞也能夠下蛋,這不禁讓人感到驚訝,也讓人感到好奇。
  • 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也可以下蛋,這是什麼原因?雞蛋有什麼不同
    文/玉濁清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也可以下蛋,這是什麼原因?雞蛋有什麼不同很多人都覺得農村的生活非常的無聊,因為沒有過多的娛樂方式,也沒有娛樂場所。甚至覺得農村人是比較乏味的,其實這只是城市人對農村的錯誤認知,畢竟每個人群都有一定的休閒方式,只不過方式不同而已,並不能說一個地方沒有娛樂!其實在農村人們過的非常的充實,而且也非常的快樂,他們生活在這個慢節奏,生活壓力又比較小的地方,而且還擁有著大自然的風光。還能夠欣賞到美好的環境,同時隨時隨地都洗滌心靈,這無疑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也是讓城市人望塵莫及的事情!
  • 沒有公雞母雞也能下蛋,這是什麼情況?看完你就懂了
    沒有公雞母雞也能下蛋,這是什麼情況?看完你就懂了想必大家都會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那便是世界上先有的雞呢,還是先有的蛋,據科學家研究,其實是物種變異後形成了雞。隨後即培育了蛋,養過雞的小夥伴們都會見到母雞下蛋,也可以說它每天都會在產卵,那麼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呢?就是在沒有公雞的情況下,母雞也會產卵,那是因為母雞是卵生動物,它們卵巢內含有非常多的卵泡。
  • 沒有公雞,母雞會不會下蛋?什麼樣的雞蛋才能孵出小雞?
    那時候村民們也不買小雞,一般都是找一些新鮮的雞蛋,用自己家的母雞孵一些小雞來飼養。 每年春季天氣變暖的時候,有些母雞就開始長時間趴在窩裡,並且體溫升高,就算用手碰一下它也懶得動,會發出咕咕的叫聲,有經驗的農民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時候母雞就可以孵小雞了,農村人俗稱
  • 沒有公雞,母雞為何也能下蛋,為什麼雞和雞蛋總是這麼的神奇?
    以前就有一個令人非常矛盾的問題,那就是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難題存在了幾個世紀,同樣也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這雞下蛋是很正常的事情,小雞會在雞蛋會在經過孵化最終破殼而出。但是有的家裡餵養的只有母雞,沒有公雞,但是母雞也一樣天天下蛋,有人就會納悶了,沒有公雞的幫忙,雞蛋是怎麼生出來的呢?想要了解雞蛋從哪裡來的,那肯定就要先了解一下母雞了。
  •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實事求是地講,小雞孵出比例中,公母比例差不多,不存在公雞比母雞少這一說。之所以造成您覺得公雞比母雞少的誤解,應該是您在雞場中所見,屬於人為的公母比例調整。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 小學生造句:公雞不僅不下蛋,而且還要母雞背。你明白嗎?
    公雞不僅不下蛋,而且還要母雞背。語文課上,學習了關聯詞「不僅……而且………」然後布置作業,讓學生造句。上面就是幾年前三年級的小朋友寫的句子。你要是在城裡長大,可能不太明白寫的什麼,農村人很清楚,這是公雞母雞的交配圖。所謂童言無忌,孩子就是孩子,看到什麼說什麼,想到什麼說什麼。他們最直觀,最真實!孩子們心裡,最主要的是非觀就是好和壞,他們眼睛裡,不是好的就是壞的。這個句子中,孩子知道母雞要負責下蛋,現在還要背公雞。
  • 「學公雞叫的母雞要不能留下」人們:因為會有壞事發生
    母雞生完蛋後咯咯地叫起來,好像在炫耀自己的成就,公雞則每天早上把人叫起來。這是他們的職責,但是在鄉下,老人說如果母雞像公雞一樣啼叫,她就不能留下來,應該立刻被殺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在一些鄉下老人的眼裡,如果母雞像公雞一樣啼叫,那是重大的事情要發生的徵兆,而且大多數都是不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