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母雞和公雞不交配就能生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2020-12-25 科學黑洞

我相信這是很多人都疑惑的問題,為什麼母雞可以不交配直接產蛋,例如現在養殖戶的雞全部都是母雞沒有公雞的存在,養雞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可以得到美味有營養的雞蛋,那麼雞蛋既然可以直接孵化出小雞寶寶,那還要公雞有什麼用哪?

其實我們要清楚雞這種動物也是需要交配才能繁殖後代的,但雞蛋的產生和是否交配沒有關係,公雞和母雞交配決定的是母雞產下的雞蛋是否可以孵化出小雞,說白了只有受精的雞蛋才能孵化小雞,像養殖場的雞蛋因為沒有公雞,所以都是沒有被受精的。不要小看「雞」這種動物,它們對於人類的發展幫助是非常大的,據考古以及史籍的記載在4000多年前人類就開始馴化它,讓雞可以持續性的充當人類的食物來源。

如果繼續往上追溯我們可以發現雞竟然是恐龍的後代,雞屬於鳥綱-今鳥亞綱下的物種,而鳥綱可以追溯至鳥翼類,而鳥翼類又是手盜龍下的分支,而手盜龍就是恐龍的一個分支了,科學家發現的手盜龍化石最早出現在侏羅紀,算是恐龍鼎盛的一個時期,在此之後經歷過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大部分的恐龍都在這次小行星你撞擊事件中滅絕了,而部分手盜龍倖存下來,隨著發展演化變成了今天的鳥類(9000多種」,而雞就是其中的一種。

「吃雞」原來是在「吃恐龍」,這你也許沒有想到吧!

繼續說回母雞下蛋的事情,雞雖然也是恆溫動物,但是它完全不同於哺乳動物,雞的生殖系統比較特殊,公雞是沒有「小雞雞」的,在交配的時候公雞和母雞的洩殖腔相對,直接把「精細胞」傾瀉進去,最後儲存在母雞輸卵管的精子腺窩中,並且最長儲存時間是24天,這也就意味著公雞和母雞的一次交配,可以讓母雞連續24天產下「受精卵」,最後經過一系列的包裝變成了餐桌上的雞蛋。

有的人感覺雞的繁殖方式也太過於高效率了,只需要交配一次就可以連續20天產下受精的雞蛋,這些雞蛋都是可以孵化出小雞的,這種特殊的繁殖方式對於人類也很有好處,因為不需要受精母雞就可以產下雞蛋,這樣就成為了人類持續的食物供應。如果在自然界中公雞母雞交配過後,母雞產下的雞蛋沒有人去取走,當達到一定數量母雞就不再產蛋了,開始進入孵化的模式。

在這個期間,它的體溫會升高,為了更好的把小雞孵化出來。這個期間母雞就不在下蛋了,因此在農村一般都不喜歡母雞進入這個狀態,所以雞蛋每天都要去取走,這樣就可以讓母雞一直在下蛋,但就是無法進行孵化。可以說它們真的是「戰鬥雞」,為了人類的發展進步也付出了「青春」。

雞蛋中只有蛋黃部分才是真正的卵子,外邊的蛋清等部分都是提前準備的營養物質,為了以後雞蛋的孵化,受精卵變成「小雞」,其實都是它們的功勞。而如果中間沒有經歷過受精這個過程,那麼整個流程依然會進行,只不過這個時候的蛋黃不是受精卵只是卵細胞而已,並不能孵化出小雞。受過精的雞蛋,在暗的環境下對著光源去看,可以看到雞蛋中間存在的血絲,它其實就是剛要發育的胚胎盤。

把這樣的雞蛋挑選出來,最後就可以進行小雞的孵化了,那些沒受精的直接變成食物就可以了。當然現在在農村養雞都是為了吃雞蛋的,並不會去孵化小雞,因此也不會有挑選這個過程,最終無論雞蛋是否被受精,都會變成人類的食物。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公雞存在的意義並不是讓母雞產蛋,而是讓母雞繁衍後代。沒有公雞,母雞自己也能夠生蛋,但沒有公雞,母雞生的蛋就沒有靈魂,就不能孵出小雞寶寶。卵生VS胎生我們先來看看雞屬於哪一種生殖方式。「卵生」和「胎生」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動物生殖方式。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了?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雞生蛋,蛋生雞」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但是讓我們了解的很清楚,母雞產蛋蛋孵小雞,整個過程貌似沒有公雞啥事,因此有的小夥伴就好奇了,公雞的存在有何意義?當然也有部分簡單的生物,它們採取的是無性生殖,只通過分類自己誕生後代,這個過程就不需要另一半的參與了。但是無性繁殖得到的後代基因型和親本是相同的,這不利於生物的進化,生物的進化本質上來說就是基因突變和變異,最終被自然環境所選擇。而對於恐龍的後代現代的一些鳥類自然都是有性生殖的,它們需要親本雙方都提供一半基因。
  • 母雞為什麼不需要公雞也能下蛋?公雞存在的還有意義嗎?
    但是,我們飼養下的母雞就是個例外,它不管受精與否,幾乎每天都在產卵,而且它們甚至不需要異性就能產卵。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樣的話公雞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但是,人工飼養下的母雞卻天天能夠產卵,甚至產下的都是未受精的卵,它們也毫不在乎。這就是原雞和家雞繁殖習性的差異。為什麼家雞可以天天產卵?這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根據科學家在早期人類的遺址中發現的雞骨來看,我國是最早將原雞馴化為家雞的,馴化史已經有了4400多年。
  • 母雞生不生蛋生蛋多少與公雞有多大關係?
    現在有人扯蛋又扯出了新問題,突然發現母雞沒有公雞也能生出蛋來,百思不得其解~人生崽沒有男女糾纏一番就生不下來,這雞咋回事呢,是不是弄通了就能解決糾纏了自己半輩子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問題呢?於是提出了這個雞沒有公雞授精怎麼也會生蛋的問題。時空通訊見此公很焦急,很同情,就冒昧班門弄斧說說雞的戀愛與生蛋的關係問題。
  • 母雞不需要進行交配,就能夠天天下蛋,那麼公雞存在有何意義?
    母雞不需要進行交配,就能夠天天下蛋,那麼公雞存在有何意義?目前我們國家是全世界消耗雞類產物最大的國家,其中像雞蛋,我們每一年要消耗掉將近4000多億枚,而雞肉也一直受到我們國家人們的喜愛,所以每一天都會大量的雞蛋投入市場,可是如果家裡養過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母雞在不需要進行交配的情況之下,就能夠天天的下蛋。
  • 有的母雞很勤快,天天都生蛋,那公雞不累嗎?
    沒養過雞的朋友可能不清楚,有的母雞可是非常勤快的,幾乎天天都會下雞蛋,那麼公雞不累嗎?其實,母雞不需要公雞的幫忙,自己就能下蛋的,因為雞是卵生動物,母雞排出的卵就是我們所說的雞蛋了。所以,就算沒有公雞的幫忙,母雞通過自身生理規律的調控下,也可以正常排卵,也就是下雞蛋了。
  • 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下蛋,為什麼公雞還沒有消失?
    從表面上看,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下蛋,而且現在的鬧鐘也代替了公雞的「叫起床服務」,因此,公雞好像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從三個角度來聊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母雞雖然自己就能下蛋,但是這不代表它能自己繁殖家雞是我們最常見的家禽之一,它被我們馴化後最大的功勞就是能夠每天提供營養價值較高的雞蛋。但是,你知道嗎?家雞每天下蛋的這個能力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人類定向培育的結果。為什麼這麼說呢?
  • 母雞不用交配,天天在下蛋,那公雞存在有啥用?
    你可能會想,那就算是母雞可以忙過來,那公雞能忙過來嗎?它們是不是有點太辛苦了,其實不然,養殖場裡只有母雞,沒有公雞; 這些母雞並不需要公雞給予受精,就能正常下蛋,而且每天一個蛋不成問題。我們現在每天吃的雞蛋,只要是在超市買的,而不是家裡散養的雞下的蛋, 基本上只有母雞的功勞,跟公雞沒啥關係。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攻擊就能生蛋,公雞是不是沒有用了
    大家好,我是草原,有人問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公雞是不是沒有用了?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和題主一樣疑惑,雞、鴨、鵝在沒有公雞、公鴨、公鵝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會正常產蛋呢?而比如牛、羊、豬、狗等動物在沒有雄性的情況下是不會產仔的。
  •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實事求是地講,小雞孵出比例中,公母比例差不多,不存在公雞比母雞少這一說。之所以造成您覺得公雞比母雞少的誤解,應該是您在雞場中所見,屬於人為的公母比例調整。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 母雞不用和公雞交配就能產蛋?看完這個過程,你就知道了
    也許強大的好幾千萬年前基因讓雞保留了下來,身形和能力倒是沒留下,膽子倒是要跟數一數二的「平頭哥」爭勇,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公雞看人不爽就來鼓足幹勁,拿著小雞嘴就來啄你了曾經在家裡養過雞的小夥伴,可能多多少少了解母雞下蛋都是不用公雞的,母雞隻需要自己咯咯咯幾天就能夠下雞蛋,那麼母雞真的不用跟公雞交配,就可以自己生雞蛋嗎?還是人們比較好奇的。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還能天天下蛋?其他鳥類可以做到嗎?
    我們知道,雞屬於有性生殖的生物,只有公雞和母雞交配之後,才能繁衍後代,也就是產下受精卵。然而我們知道,在養雞場,尤其是蛋雞養殖場,很少能夠見到公雞的身影,清一色的都是母雞。但是這些母雞仍舊能夠正常下蛋,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也可以下蛋,這是什麼原因?雞蛋有什麼不同
    文/玉濁清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也可以下蛋,這是什麼原因?雞蛋有什麼不同很多人都覺得農村的生活非常的無聊,因為沒有過多的娛樂方式,也沒有娛樂場所。我們並不討論這個問題的答案,反而要解決另外一個問題,很多人都不明白母雞不需要公雞的幫助,自己也能下蛋,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雞也是一種動物,和其它的動物一樣也需要進行交配,然後才能生下來小動物。可是卻不需要和公雞交配就能夠生下雞蛋,其實這個問題從生物學方面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雞是一個卵生動物,不需要和雄性交配就可以獨立生下雞蛋。
  • 母雞能夠自己下蛋,那麼公雞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當然是需要的!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會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母雞其實靠著自己也能生蛋。於是就有人產生了問題,他們迷惑,既然母雞自己能生蛋,那還要公雞幹啥?公雞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看到這類問題,黑嫂愣了好一陣,然後被逗笑了。
  • 如果沒有公雞,母雞下的蛋是沒有「靈魂」的,孵不出小雞來
    之前一直覺得母雞下蛋就是生小雞,一直覺得很奇怪,不是需要公母一起結合才能生出寶寶來嗎?可是有時候沒有養公雞,母雞自己就能下蛋了。在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幾隻土雞,因為地方大,養的母雞會下蛋,肉質又比飼料飼養的雞要鮮美,營養價值高。
  • 公雞連「作案工具」都沒有,它是怎麼讓母雞生蛋孵小雞的?
    母雞能生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如果只是生蛋的話並不需要公雞的存在,要不然那麼多產蛋的母雞,公雞都要累死了!為什麼母雞獨自就能生蛋,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為什麼還需要公雞這個物種呢?
  • 公雞和母鴨交配?專家:生理構造差異不能交配(圖)
    網友聲稱拍攝到的公雞和母鴨交配視頻。廣西新聞網視頻截圖。    廣西新聞網南寧3月22日訊(記者伍永志)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近日,廣西北海的一網友向記者發來一段公雞和母鴨交配的視頻。專家表示,因兩者之間的生理構造不一,是不可能完成交配的。    網友「餓死鬼╬」稱,他一從事雞鴨生意的朋友最近發現,關在一個籠子裡的公雞和母鴨竟然在交配,「只要你把籠子裡面的其它雞鴨分開了,再餵它們點水喝,不到3分鐘母鴨就會和公雞親熱一下,馬上就蹲下給公雞跳上去,然後進行交配。」
  • 母雞能獨自產生蛋,那要公雞有什麼用?看完就明白了!
    為什麼母雞單獨就能產生蛋?如果是這樣,公雞存在有什麼用?相信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有同樣疑惑,我們知道任何一個生命誕生的時候,都需要父親和母親共同的努力,除了一些雌雄同體的生物之外。雞卻成了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但很多的養殖戶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母雞,公雞卻很少看到,這些母雞也輕而易舉得道雞蛋。既然如此那麼公雞,在這個過程當中所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 沒有公雞的情況下,母雞為什麼也可以生出雞蛋?科學家給出了原因
    營養豐富的雞蛋如果母雞不用與公雞合作,就能夠產蛋,那麼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我們可以確定母雞在沒有公雞情況下就可以產蛋了,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公雞其實是沒有丁丁的,而且把母雞單獨圈養它也可以產蛋,因此母雞不需要公雞的配合也可以生下蛋,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我們需要了解雞蛋在母雞體內是如何形成的,雞蛋形成於母雞的卵子,當母雞在排卵的時候,卵子在母雞的卵巢內開始發育,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育,形成了蛋黃和蛋清,雖然我們叫做"蛋黃"和"蛋清",但是其實這兩種物質學名叫做"白卵黃"和"黃卵黃
  • 公雞能和母鴨交配?專家:生理差異不能成功/圖
    網友聲稱拍攝到的公雞和母鴨交配視頻。廣西新聞網視頻截圖。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近日,廣西北海的一網友向記者發來一段公雞和母鴨交配的視頻。專家表示,因兩者之間的生理構造不一,是不可能完成交配的。  網友「餓死鬼╬」稱,他一從事雞鴨生意的朋友最近發現,關在一個籠子裡的公雞和母鴨竟然在交配,「只要你把籠子裡面的其它雞鴨分開了,再餵它們點水喝,不到3分鐘母鴨就會和公雞親熱一下,馬上就蹲下給公雞跳上去,然後進行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