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一平方
在北島的筆下,海邊是這樣的:
沙灘上,你睡著了
風停在你的嘴邊
波浪悄悄湧來
匯成柔和的曲線
鬆軟的沙灘、輕柔的海風,這是多少人神往的美景。如果足不出戶便能欣賞到海與天的一片湛藍,乃是新時代美好生活的不二之選。
於是,到環境更好的地方去旅遊居住成了當下樂享生活的潮流,旅居地產也成了近幾年不折不扣的風口。
今天五一,文末來聊聊偌大一個中國,究竟哪裡的旅居地產才更有價值呢?
海南
坐看雲起之地,靜賞海天之景。
海南島,一個全中國旅居人氣最高的地方,其居住價值自然不必多說。
擁有四季無冬的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5℃,無冬可能是海南最大的王牌。
擁有常年排在全國第一的空氣品質,海口的空氣優良天數全年佔比100%。
最最重要的是,因為維度問題,加上海南全島均不直接連通大陸,屬於外海,海南擁有了全中國最為美麗的沙灘,沒有之一。
每一個選擇海南的人,都無外乎以上幾點理由。但你的選擇,也是全中國的選擇。
人氣太高,同樣也造成了海南旅居的一些困境。
每年過年的時候,你可能都能在新聞聯播上看到同樣的新聞:加速打通海南「離島難」的路線。
2018年過年的離島機票,更是被炒到了將近2萬,依稀記得當年有個小夥,寧願先飛個洛杉磯,也要按時返工。
春節假日,聚上一家子老小來自己的海南豪宅,一起過個溫暖舒心的中國年,無疑是對美好生活最崇高的致敬,但等到年罷返程的時候,一切就沒有那麼高興了。
關於交通,海南的限行政策也給旅居人士帶來了許多不便。
外省車輛每年通行總天數不超過120天,新增車輛需通過搖號或排號(新能源為排號)的方式取得,且非海南戶口參與搖號,要連繳24個月或累計繳納48個月社保。
也就是說這年頭,在海南有房容易,有車難。沒有一輛屬於自己的寶馬香車,旅居體驗也是要打折扣的。
最後,不得不提的一點,就是海南的經濟。
爆炸的人氣讓這裡的房地產市場一片繁榮,在房價最鼎盛的2017年,海南房地產投資額佔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達到了46.01%,其中三亞更是超過了80%。而同期多產業並存的深圳,這個數字是9%。
這種嚴重依賴房地產的經濟模式,對任何一個城市而言都不能為長久之計,海南也意識到了產業單一的嚴重性。
於是,就有了去年的422史上最嚴厲政策,海南全域限購,堪稱壯士斷腕。
如今,海南失去房地產已有一年,其經濟發展的腳步也跟著慢了下來。
在公布了第一季度GDP數據的23個省份中,海南的增速倒數第二。
今年一季度,海南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32.5%,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下降30.3%。
去年4月,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這意味著,海南的經濟開始進入一個陣痛轉型期,許多規劃圖中的各種基建項目,還有許多未落地的一些旅居商業配套等等,都可能要重新調整兌現。
雲南
很多美好的辭藻可以聯想到雲南。
風花雪月、民謠似詩、四季如春、山清水秀。。。
自帶文藝氣息的雲南,在這幾年逐漸崛起成為新一代的旅居聖地。
昆明,麗江,大理,西雙版納,騰衝,澄江等等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紛紛開啟井噴式發展,全國旅居地產的投資方向,也逐漸向雲南這一片處女地轉移。
雲南,真的是一個旅居的好地方嗎?
從氣候看,雲南大部分地區屬於全人類最適宜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天最熱的時候不過19°C~22°C,冬天最冷的日子也能有6°C~8°C,其四季如春的名號可以說是名副其實,雲南人甚至會告訴你,他們家裡壓根都不裝空調。
從景色看,喜歡山水相間的朋友一定會喜歡這裡。雲南旅居房產大多依山傍水,可以呼吸著從森林淨化而來的第一手空氣,也可以感受到從湖面倒映而來的第一縷月光。尤其大理的蒼山洱海畔,水色如天,月光似水。
如果單看居住的自然環境,雲南的確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如果海南第一,雲南絕對緊隨其後。
可我們無法忽視的是,雲南這些旅居房產為了滿足消費者充分感受自然的需求,往往藏於「深山老林」裡。
本來整個雲南境內就只有一條高鐵線(玉溪到昆明的昆玉線),而且雲南的道路還多為蜿蜒曲折的山路,想暢遊於省內的各個景點,實在是一件麻煩事兒。比如從昆明如果要開車去版納或騰衝,大約要從天亮開到天黑。
如果項目以親近自然的概念藏於某偏僻山區,出來接個地氣恐怕更是要跋山涉水,要是不來幾段顫顫巍巍的盤山公路,一般是不符合雲南的特色的。
拿我們對騰衝的考察來說,這裡80%森林覆蓋率的環境肯定沒得說,但從昆明出發到騰衝的鐵路暫未開通,飛機也一般要在昆明轉機,且騰衝的公共運輸比較匱乏,只有一些黑車或者中小巴士,道路也是多為曲折山路。以騰衝最出名的雅居樂項目來說,雖然背靠綿延的高黎貢山,又有黑魚河和溫泉加持,但處於一個遠離城區遠離機場的鎮子上,出行非常耗時間。
所以,倘若過個歸園田居的生活,常年不出遠門倒是沒問題。但旅居旅居,畢竟邊旅遊邊居住,時常到處逛逛才是旅居的真諦所在。交通的不便,也是雲南的唯一劣勢。
珠海
「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每年會發布一個宜居城市榜單,過去五年,有四年的最宜居城市是同一個地方--珠海。
珠海的氣候比海南涼點,比雲南暖點,年均23℃的氣溫,真正算得上是冬暖夏涼。
作為一個海濱城市,能否有舒適的陽光沙灘必然是宜居與否的關鍵指標。
深圳靠海,但大梅沙小梅沙的人多如下水餃,想要找尋一片開闊的海濱之地,恐怕得驅車兩小時前往隔壁的惠陽才行。
湛江靠海,但那兒的海灘往往屬於純野生風景,無人維護,毫無開發,夜晚連個燈都不一定有,這人是沒多少,看海的興致也沒多少了。
而珠海的海,人流適中,開發適度,可謂恰到好處。
珠海的人口密度大約在943人/平方公裡,是廣州的三分之一,東京的七分之一。除了拱北澳門口岸那一塊稍顯擁擠,其餘所有地方均給人一種安逸而閒適的慢節奏生活感。
不過,節奏慢不等於經濟弱,珠海的人均GDP可是高居廣東省第二位,格力、魅族、金山、湯臣、華發等知名企業都設立在珠海。珠海有足夠的財政預算,來把臨海的每一片土地,打造成精緻的海濱公園。
我們行駛在珠海的情侶南路上,由衷地羨慕能夠擁有整條海岸線的珠海居民。
相對來說,珠海這個城市從氣候、環境、商業、經濟、人口密度等多個角度來看,均無明顯的短板,在有足夠的財力支撐下,是旅居的首選之地。2018年珠海人口增速7%,超過深廣排名廣東第一的數據,也從側面證實了這一點。
沿海小城市
近幾年由於旅居概念的興起,不少沿海小城市也紛紛打起了旅居的旗號,這些遠離大都市喧囂的「旅居小鎮」,旅居價值又如何呢?
很顯然,這類強行在不毛之地上開發的旅居地產,都在炒熱度。
廣西的北海、防城港等城市,大炒北部灣戰略和邊境旅遊示範區,房價一度達到10000/平,然而去了就知道,除了一片荒山野嶺,就是一堆碎得紮腳的爛貝殼和粗石沙,當然,還少不了遍地開花的傳銷。
廣東的吳川、徐聞等地,不僅鄰近大灣區,還和海南「同享一片海」,也吸引了不少開發商入駐,然而這些地方連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除了幾十個貧困縣密布周圍,基本沒有一點生活氣息。交通更是國道省道轉縣道,毫無便利可言。
這樣的地方,談什麼旅居呢?
中國有個特色,就是跟風。看到海南雲南等地旅居市場的興起,開發商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投資熱情,看到可能有旅居概念的地就瘋狂入手。由於小城市小縣區的地好拿,他們更是飢不擇食加碼拍地。
可市場不傻,不是所有開發商都想用旅居的名號割一輪韭菜,不信我們可以看一看,那些冷門的旅居地段,有幾個大開發商願意入駐?
中國還有個特色,就是集中力量幹大事。縱觀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經濟便是靠著集中發展一線城市才有了今天的輝煌。
所以,即便是旅居地產,也必須依賴著政策的春風,而國家的政策導向向來明晰:集中火力,聚合發展。多點開花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些沙盤裡恢弘大氣的概念和規劃,絕大多數都只是開發商的美好設想罷了。
所以,對那些「旅居搭臺,房產唱戲」的沿海小城市,還是不買為妙。
總之,一套優質的旅居地產可以開啟人生的另一段美好生活,把生活暫借給一個心愛的城市,猶如把生活託付給一個心愛的人,要是選擇不慎,後悔藥可是都沒得吃的。
大鬍子有話說:
海南、雲南、珠海都是氣候非常宜人的地方,除了海南的夏天稍微有些熱,基本都是冬天溫暖、夏天舒適,是旅居首選的三個位置。
海南是最有價值也是最稀缺的旅居目的地,如果有條件購買,可以放心入手,但項目大多不在城市,屬於短期旅居首選。
雲南基建稍稍落後,交通配套也不太完善,建議對出行沒有太多要求的旅居客選擇,或者對溫度更敏感對海景沒有需求的客群。
珠海無明顯劣勢,目前全市均價在21000左右,也配得上優質的城市界面,且處於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的高速時期,有產業有經濟有配套,長居、養老、移民首選。
湛江、徐聞、防城港等沿海小城市很難短期內將配套完善,後期建設也難度較大,不建議考慮。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大鬍子說房。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