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風」建設融入企業 助力創新創業

2021-01-09 南昌新聞網
「三風」建設融入企業 助力創新創業

大字 日期:2018-11-14 來源:南昌新聞網

   南昌新聞網訊 11月13日,高新區在浙江大學江西科技園舉行科技企業文化格言展「三風」主題活動,將「三風」建設與科技園區建設緊密相融,弘揚企業創新文化,培育企業創新風氣,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精神動力。

  據悉,浙江大學江西科技園作為高新區「三風」建設示範單位,建立了良好的「三風」建設工作機制,積極開展「三風」進企業活動,堅持以「家風」樹「企風」,以「民風」提「園風」,以「社風」促「新風」,讓誠信經營、抱團發展、創新創造在園區內發揚和傳播,為園區快速發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撐。目前,浙江大學江西科技園的「三風」建設已真正融入企業生存發展之中,湧現出一批青年創業領軍人物,以及軟雲科技、三眾軟體、天域星空、芝麻互聯等一批「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型高科技企業。(南昌日報記者 張代豔)

[責任編輯:何珍燕]

南昌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本網轉載文字、圖片等稿件均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並且不以盈利為目的,轉載稿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2、本網站內凡註明「來源:南昌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均屬「南昌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網站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網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商業目的及應用建議。已經由本網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南昌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3、凡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採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繫,如果本網所轉載稿件的作者或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用電子郵件(ncnews123@sina.com)或電話(0791-86865371,0791-86865387)通知本網,本網將迅速採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4、對於已經授權本站獨家使用提供給本站資料的版權所有人的文章、圖片等資料,如需轉載使用,需取得本網站和版權所有人的同意。

相關焦點

  • 「創客中國」又一大賽在京啟動 助力兩岸三地創新創業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30日訊(記者 鄧浩)2019年「創客中國」兩岸三地新興產業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29日在北京啟動。福建泉州成為本次大賽的主辦地。與會領導出席大賽啟動儀式。(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鄧浩/攝)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中國投資協會新興產業中心、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面向港澳臺的新興產業創新創業企業和團隊,旨在為兩岸三地的創新創業提供一個嶄新的交流平臺,支持參賽項目落戶泉州臺商投資區,共同打造兩岸三地創新創業聚集區。
  • 杭州為小微企業發放「三券」助力創業創新
    新華社杭州2月4日電(記者魏董華)記者4日從杭州市財政局獲悉,該市依託小微企業專業化服務平臺、創業社交平臺和科技雲服務平臺為1.8萬家小微企業免費發放「服務券」「活動券」和「創新券」,助力創業創新,幫助企業提高創業成功率。
  • ...民三庭黨支部:以「知產520」品牌建設助力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一支部一品牌】民三庭黨支部:以「知產520」品牌建設助力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2020-12-17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融創新助力創業浪潮
    浙江在線10月18日訊(記者 顧志鵬 通訊員 奚藝媛)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民營經濟撐起了實體經濟廣闊的藍天。金融機構如何更好地服務於量大面廣的民營小微企業,成為擺在具有社會責任感的銀行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為民而生,與民共生。
  • 創新創業能力對創新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要求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內涵決定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的方向、內容和授課方式。一、課程建設方向 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設置應著力於培養大學生具有較好的人文素質修養,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某種程度上,大學生人文素質修養的高低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首要質量標準。
  • 「金風杯」第六屆北京亦莊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創新鏈+產業鏈+資本...
    自2015年舉辦首屆賽事以來,北京亦莊創新創業大賽已連續舉辦六屆,均取得良好效果,累計服務企業超過2000家,獲得風險投資項目超過300個,受到國內外創業者的積極參與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已穩步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綜合性平臺。
  • 把創新創業故事寫在祖國大地上
    針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度不高、思政教育活力不強、雙創教育思想引領不足等的問題,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途徑,該校計算機與設計學院黨總支形成了「黨建引領,思創融合」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師生黨員帶頭創新創業,投身廣闊的鄉村、繁忙的工廠,助力精準脫貧,服務鄉村振興,助力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取得一系列育人成效,得到了老師學生、社會企業的廣泛認可
  • 南昌掀起「三風」校園建設熱潮
    南師附小教育集團  7個校區1.3萬師生宣傳「三風」  「20日-21日,我們學校舉辦了首屆家長節活動,邀請了家委會成員來校參加活動。」昨日,記者在南師附小教育集團玉泉島校區了解到,自開展「三風」活動以來,該校將「三風」融入學校各項工作中,還舉辦了獨具特色的家長節活動,通過家長辯論會、教育成果展示等形式,展示學校「三風」建設成果。
  • 福田區推動設立天使基金,助力港澳青年在深創新創業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虹辰12月11日,「匯聚青年力量助力雙區建設」——2020年深港澳青年峰會在深圳舉辦。會上,福田區支持設立的國宏嘉信天使基金與福田香港青年福田創新創業社區等全市12家深港澳青年雙創基地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杜玲出席活動並致辭,各區統戰部長見證籤約儀式。杜玲指出,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和關心港澳青年在深圳學習、就業、生活,積極實施利港惠港「萬千百十」工程,出臺便利港澳居民在深發展18條措施。
  • 「三風」吹來滿眼春——記北京懷柔「三風」建設綜述
    與會人員認為,橋梓鎮的「三風」建設工作抓的準,抓的細,抓的實,起到了黨建引領文明鎮村建設的效果。橋梓鎮「正家風、清村風、淳民風,做文明有禮橋梓人」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歷時6年,6年中,他們年年有重點,年年有創新,年年有突破。如今已經形成了「三風」建設的長效機制。
  • 華山創業創新產業園:打造優質服務平臺 助力中小企業騰飛
    (記者:王保華)今年以來,渭南市工信局積極貫徹落實中省「雙創」戰略,將小微企業「雙創」基地建設作為推進全市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通過加強指導服務,聚集創新資源,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不斷提升基地建設和運營水平,推進全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向縱深發展,助力了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 數字經濟新發展⑦丨雲從科技:助力重慶建設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
    6月22日,重慶發布的《重慶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方案上提到,將著力布局技術創新平臺集群。」依託中科雲從、商湯科技等核心企業,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 「青春之島 創業之城」青創先鋒行動啟動,十大板塊助力青年創新創業
    活動現場,團市委發布了「青春之島 創業之城」青創先鋒行動方案,並與青島農商銀行、青島出版集團分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團市委與青島農商銀行共同揭牌「青創先鋒貸」,現場為青年創業者發放青年創業專項貸。青島出版集團介紹了支持青創先鋒行動舉措,將有效助力我市青年創新創業工作。
  • 蘇州工業園區建設國際精英人才創新創業首選地
    7月11日,2020年(第十二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蘇州工業園區分會場開幕,現場發布一攬子人才政策和服務。蘇州工業園區加快建設國際精英人才創新創業首選地。蘇州市委常委、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說,「園區始終秉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大力實施金雞湖人才計劃,在全球範圍集聚各類創新創業要素,全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發展環境。」目前,園區已集聚院士領銜創新創業團隊47個、國家級重點人才計劃159人、省雙創人才240人、外籍人才4000餘人,人才總量位居全國開發區首位。
  • 大學生創新創業「束縛沒了,限制少了」
    本報訊(陳舒 張涵爽)前不久,教育部直屬機關黨委組織開展了「根在基層」中央若干項重大政策落實情況調研,來自教育部、財政部、商務部、中國教科院、國家開放大學、中國教育報刊社等單位的16名青年幹部組成調研團,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推進情況進行了調研。
  • 創新創業訪談——李家林副校長暢談創新創業
    那麼我校是如何建設創新創業教師隊伍?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對老師的創新創業能力有什麼標準或要求嗎?李:首先我校主要採取「內培外聘」的方式建設創新創業教師隊伍。所謂「內培」,就是對全體教師進行各種形式的創新創業理論與技能培養,提高他們的創新創業教育水平。
  • 雙創文化培育助力雲南大學滇池學院畢業生高質量創業就業
    如何支持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創業?雲南大學滇池學院院長、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會長馬傑表示,在促進學子創業就業方面,要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把培育雙創文化作為雙創工作的長效機制,讓創新創業教育和參與雙創實踐成為學校的文化。「這幾年,經過我們的精心培育,創新創業已經成為滇池學院的重要文化。
  • 永川舉辦第六屆創新創業節「雲創永川」系列活動 助力中小企業高...
    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發揮大企業引領作用,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永川區作為全國雙創示範基地、全國創業先進城市、全國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地區,歷來重視創新創業工作,「雲創永川」系列活動,旨在為立志創新創業者搭建思想碰撞平臺,進一步培育雙創主體,提升雙創能力,助力創新型小微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 「就在蘇州 樂業吳江」熱力導引圖上線 助力建設「勞動者就業創業...
    現場,2020年就業創業服務月活動同步啟動。今年5月20日,蘇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設勞動者就業創業首選城市」的重大部署,打造「最能融入,最被關愛,最有成長」的「就在蘇州」就業創業公共服務品牌。作為蘇州長三角一體建設「C」位中的「C」位,吳江更是積極響應,把「就業創業」作為當前經濟發展的「C」位。
  • 國匠融入蘇錫通,賦能企業轉型升級
    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緊扣「打造跨江融合發展試驗區」的新使命,秉承「兩國合作、三地共建」的獨特合作優勢、肩扛「跨國合作、跨江融合、跨越發展」三桿大旗,希望通過對雙創、企業服務和製造業企業生態圈的重視將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變成長三角地區最具發展活力的產業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