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營造良好創新創業氛圍,讓廣大同學能夠最迅捷、最全面的了解我校創新創業相關信息。就相關問題特向我校李家林副校長(以下簡稱李)做了一次採訪,以下是採訪內容。
記:李家林副校長,您好!很高興您能接受我們的採訪,我是青年之聲廣播站的記者方琦瑤,我是羅俊傑。
李:你好!很高興接受你們的採訪。
記:對於一個學校,優秀的師資隊伍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造教育教學特色的有力支撐。那麼我校是如何建設創新創業教師隊伍?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對老師的創新創業能力有什麼標準或要求嗎?
李:首先我校主要採取「內培外聘」的方式建設創新創業教師隊伍。所謂「內培」,就是對全體教師進行各種形式的創新創業理論與技能培養,提高他們的創新創業教育水平。所謂「外聘」,就是從社會上聘請創業成功者、企業家、風險投資人、青年創客等各級各類優秀人才來校任教;聘請優秀高技能人才來校授課傳技,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
因為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了高校人才培養的主軸,所以,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必然會對老師的創新創業能力提出明確要求。這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要具備結合專業開展創新創業課程教學的能力;二是要具備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類社團活動、大賽活動的能力;三是要具備指導和服務學生從事創業實踐的能力。
記: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成為必然趨勢,學校如何轉變學生從「只會考試」到「動手實踐,甚至走創新創業道路」呢?
李: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轉變,一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樹立「做中教」、「做中學」、「化知道為做到」的教學理念,採取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翻轉課堂、小組學習等方式,構建「做-學-導」課程教學模式。二是改變傳統的考試模式。加大平時形成性考核比重,推行期末非筆試考試和非標準答案考試,構建「以能力測評為核心,以過程考核為重點」的開放性、多元型課程考試模式。三是加大課外實踐學分認定與轉換力度。支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並將實踐活動成果進行課程學分認定或課程學分置換。
記:全國各高校掀起創新創業熱潮,您覺得我校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上有哪些特點和優勢?
李:特點方面歸結為一個字:全。首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貫穿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三年不斷線。其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滲透專業人才培養的全時空,課內課外、校內校外不留死角。最後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覆蓋全校教師和學生,任何人沒有例外。
優勢體現在三個方面:包括獨特的地域文化優勢:新幹大洋洲青銅文化、吉州窯陶瓷文化、井岡山紅色文化;獨特的合作辦學優勢:與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深度合作;獨特的師資隊伍優勢:300名青年碩士學歷教師。
記: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推動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我校特別強調創新創業,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李: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做了如下一些工作:
(1)建立全方位的創新創業教育保障體系:組織保障、制度保障、平臺保障、師資保障、資金保障、服務保障
(2)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必修課(理論課程、實踐課程)、選修課、創業檔案
(3)構建「認知-體驗-實作-實戰」進階式創新創業實訓體系:包括認知性實訓:培養創新創業意識和精神;體驗性實訓:訓練創新創業基本技能;實作性實訓:提升創新創業綜合能力;實戰性實訓:增強創新創業實戰水平
(4)構建「做中學」進階式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體系有沙龍,社團,競賽,創業實踐。
主要工作成果:
(1)創新創業大賽成績斐然。學生在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中取得了驕人成績。截止今年8月,我校學生參賽獲市級以上獎81項,其中國家級獎項9項,省級獎項67項,市級獎項5項。
(2)大學生創業人數。在校生或畢業生自主創業或校內創業人數逐年增加,截止今年8月,學生註冊開辦企業10個,2名畢業生成功創業。
(3)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成果受到關注。今年10月29-30日,我校受邀參加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創業教育聯盟主辦,有來自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美國、德國、韓國、南非、克羅埃西亞、菲律賓、中國等83個機構的近200名代表與會,在浙江杭州舉行的「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建設」國際研討會。會上,我校以「融入地方文化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為主題,從緣由、思路、做法和案例四個方面對我校融入井岡山紅色文化和吉州窯陶瓷文化構建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探索與實踐進行了專題發言,其本土化的獨特理論研究視角和突出的實踐成果,得到了大會的高度關注與充分肯定,並在大會總結報告中給予了高度評價。
記:最後,非常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們的採訪,謝謝!
1.吉安職業技術學院宣傳片(2016年版)
2.吉安職業技術學院720度全景拍攝
校記者:方琦瑤、羅俊傑
來源:新媒體中心、廣播站
責編:巫南海
地址:中國江西省吉安市中心城區吉安南大道133號
招生熱線:0796-8263123,招生郵箱:jazyjsxyzj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