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令人們面臨超負荷的精神壓力,各種負面情緒不斷累積,極易引發精神疾病,嚴重影響到人們的健康生活。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劇了公眾的焦慮和恐慌,引發諸多情緒或心理健康問題。10月9日,在世衛組織舉行的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上,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給數百萬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沉重打擊,並凸顯了在這一被忽視的健康領域增加投資的緊迫性。
在社會、工作和生活的重重壓力下,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的人群,都可能出現精神健康問題,有時這些精神健康問題本身並不可怕,缺少對它們的認識和理解才能導致更嚴重後果的原因。隨著社會的廣泛需求和「健康中國」戰略的指引,以及人們自身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心理諮詢師」這一職業,既是出於對未來的職業發展考慮,也是想要做好個人心理健康的「第一守門人」,學慧網「成為心理諮詢師項目」學員賈莉就是其中的一名。通過學習課程,她不僅在職業技能和競爭力方面得到了提升,同時在自我心理健康防護和家庭教育方面獲益匪淺。
(學慧網學員:賈莉)
始於興趣,愛於深入學習,陷於獲益良多
一直以來,賈莉都對心理學很感興趣,她笑稱年輕的時候朋友們都喜歡叫她「政委」,說她做思想工作特別厲害,以後可以開個心理工作室,更好地幫助別人。作為一家公司老闆,她認為在招聘員工和給員工培訓時,多少也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用人時才能更加遊刃有餘。朋友的鼓勵和工作上的經歷給了賈莉關於職業發展方向上的靈感,她對心理學知識愈發地感興趣,也萌生了日後開一家心理工作室的想法。經歷了婚姻的失敗,賈莉還希望通過學習心理學為自己的人生答疑解惑,於是報名了學慧網的「成為心理諮詢師項目」,將興趣付諸實踐。
賈莉說:「初次系統地學習心理學知識,完全打破了她之前對心理學的認知,有太多的理論知識,雖然讓人頭痛,又會覺得受益無窮,越是深入了解,越是讓人著迷。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己身上發生的一些變化,不會那麼容易情緒崩潰,更加容易感知別人的心情。這段時間的學習成果同樣作用於家裡的親子教育。」
賈莉有兩個孩子,大女兒青春期,小兒子正處於淘氣的年紀,之前她經常採用「嘶吼式」或「說教式」的教育,學習心理課程後,她變得更加溫和、理性。賈莉表示,她開始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建立起與他們之間的邊界感,同時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不再用媽媽的權威逼迫讓孩子接受她給出的建議。將心理學知識應用於家庭教育實踐中,令親子關係更和諧,家庭氛圍更愉悅。
知理論、重實踐、強互動,助力培養合格的心理諮詢師
近幾年,在線教育行業十分火爆,職業教育課程既多且雜,選到一門可信合心的課程可以讓學習事半功倍,賈莉很慶幸選擇了學慧網的成為心理諮詢師課程,不管是課程內容還是師資力量都讓她非常滿意。
學慧網「成為心理諮詢師項目」的授課老師不僅有著豐富的心理諮詢方面的工作經驗及授課經驗,而且每位老師都有鮮明的講課風格,或幽默、或細膩、或擅實操培訓、或擅理論講授,獨特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授課方式,拓寬了大家的眼界和思路,令賈莉受益匪淺。區別於其他心理諮詢師課程, 「成為心理諮詢師項目」特別注重培養學員的實踐能力,沉浸式課堂培訓助力學員高效掌握相關心理學知識,擁有成為心理諮詢師的關鍵能力。賈莉覺得如何記憶和運用心理學專業術語是個大挑戰,這也是大部分心理學員都會遇到的情況,這個問題在成為心理諮詢師課程中得到很好的解決,學員在一遍又一遍的實操練習中不斷進行記憶強化,比枯燥的背誦更有效果。
賈莉還分享了高效學習的方法,通過學員之間的互助學習,快速吸收課上的知識。「成為心理諮詢師項目」採用ZOOM授課的小班制,每堂課十幾名同學一起上課,同學及老師之間能相互看到,課上互動性強,學員與學員、學員與老師之間的交流也很友好。賈莉在課後與學員組成學習小組,經常在群裡分享資料、討論學習上的問題,還會互相充當彼此的心理諮詢師,為對方進行情緒上的疏導。
談起關於開設心理諮詢工作室的計劃,賈莉認為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需要具備專業能力和親和力,就專業能力而言,她還需要繼續學習精進,所以未來一段時間都會將重心放在持續提升個人專業技能方面,她也期待課程結束後能到專業的心理諮詢平臺實習積累經驗,真正學有所成之際,運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幫助到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