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藍字 關注訂閱 德瑞姆心理
我們生活在一個通貨膨脹率為正的社會裡,錢越多錢就越不值錢,但資本就越值錢。不斷地積累人力資本,是對抗通貨膨脹最有力的武器。」
在工作中的各種實踐就是在積累未來賺錢的資本,心理諮詢師的工作也是如此,需要通過實習去積累諮詢能力的資本。這個資本是應對未來不同來訪者最有力的工具。
為什麼心理諮詢師需要實習?
在130萬的國家二、三級持證人員中,僅有6%真正踏上了心理諮詢的道路。這其中的一個原因正是: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怎麼走出心理諮詢的第一步,也不知道怎麼把理論轉化為實踐。
因此,對於新手諮詢師來說,實習對每個心理諮詢師至關重要,這是因為:
首先,這是由心理諮詢的工作性質決定的。
「心理諮詢」的定義是指運用心理學方法,對心理適應方面存在問題並且希望解決問題的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
由於工作對象是「求助者」,也就是來訪者,他/她是一個擁有複雜情感和思想的人。「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何況是人。對人開展的工作,難度不言而喻。
對於這項工作的高難度,一些學者表達了他們的擔心: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張厚粲曾指出,很多缺乏必要心理學素質的人邁入了這個專業型極強、專業風險高的行業門檻,這是極度危險的。
而上海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系教授傅安球也說,一個心理諮詢師的判斷非常重要,如果把抑鬱症的人當成一般心理問題,那很可能對這個來訪者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甚至會有自殺的風險。
有時諮詢師的一句話,可能會影響來訪者的一生。在這份沉重的職業使命感面前,為了減輕風險,同時對來訪者負責,長期的實習是有必要的。
其次,理論知識應結合實踐機會,方能雙管齊下。
心理學是一門非常年輕的學科,學習心理學的資源非常有限。在我國的綜合院校中,僅有20%開設了心理系。但在學習基礎理論後,許多科班畢業的心理學本科生、研究生雖然獲得了較好的專業知識基礎,也學會了一些科研的方法,但仍不會做心理諮詢。
而有些高校已發現了實習的重要性,並把實習納入了教學的範圍。比如北京大學的應用心理學碩士在讀期間就可參加醫院見習,同時得到個案機會和督導,在有理論基礎的前提下,學生們在觀摩中學習,在學習中驗證,並在畢業時就已經積累了較多個案經驗,相比於其他還在摸索的新手諮詢師,他們已經贏在了起跑線。
這其中的差距就是,充分的實習機會。實習可幫助諮詢師更快成長,讓他們明白理論和實際的差距,並讓他們學會如何轉化和應用理論知識,學會如何應對各種來訪者。同時,因為有督導師的指導,整個諮詢過程相對比較安全。
針對科班畢業的諮詢師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對於大多數轉行從事心理諮詢的人士來說,參加實習更是當務之急。因為實習也是一種學習,相比理論學習,實習不僅是一種模擬,更是一種演練,是未來諮詢工作的基礎。
再次,實習是心理行業的硬性要求。
在心理行業中,會有3個硬性指標來評估一個心理諮詢師的職業成熟度。分別是:個案小時數、個人體驗小時數和督導小時數。而這3個小時數都是從實習開始的,諮詢師都要經歷實習的階段,才能走向成熟。
這3個小時數的意義是什麼?
(1)個案小時數:就是付費諮詢的小時數,這代表了諮詢師與來訪者工作的時間,同時也是諮詢經驗的一個硬指標。隨著小時數的積累,諮詢師就可以申請一些行業資質或向諮詢機構/平臺發出入駐申請。通常,平臺會要求諮詢師有1000小時的個案小時數,而最早的小時數正是來自於實習。
(2)個人體驗小時數:「個人體驗」也叫「被治療」,它是心理諮詢師找另一位心理諮詢師做諮詢。在諮詢的過程中,這位諮詢師變成了來訪者,他可以對自己的諮詢師暢所欲言,同時觀察對方的諮詢過程,感受作為來訪者的體驗。這也會成為諮詢師的一種自我成長,對諮詢工作的開展非常重要。
(3)督導小時數:督導就是心理諮詢師的老師,每做完一次諮詢後,都建議做一次督導。在督導的過程中,督導師會傳授諮詢的技巧,幫諮詢師答疑解惑,並做風險評估。缺乏諮詢經驗的新手尤其需要督導的指點,在督導的過程中,他們的進步會非常顯著。
實習是每個諮詢師必經的階段,那參加實習的渠道有哪些呢?
心理諮詢師的實習渠道
大多數心理學愛好者都帶著一顆「助人」的初心,他們希望幫別人排憂解難,突破人生的瓶頸。在《助人技術》一書中也提到:助人者認真傾聽,能夠共情同感,不做判斷與評價,鼓勵別人對思想和情感進行探索,幫助他人獲取對問題的新看法,鼓勵他人為了改善生活狀態而採取行動。
「傾聽」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諮詢技術,可以在心理熱線中得到很好的訓練。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他們起初可能會害怕獨自面對陌生的來訪者,他們也不太會利用各種非言語溝通和來訪互動,他們對理論知識的應用不夠熟練。
熱線可以很好地避開以上的問題,不需要面對面,也不需要做出除語言之外的各種反饋,只要將注意力集中在耳朵,對來訪者的表述、語音、語調做出合理的判斷,難度較低。
與心理諮詢不同的是,熱線可以在短時間內接觸到更多不同類型的來訪者,如抑鬱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等不常見的案例,會因為高頻的來電,讓諮詢師提前得到學習和了解的機會。
此外,低費的個案也是很多新手諮詢師採取的一種實習方式。在有些課程中,培訓機構會招募志願來訪者,同時向來訪者說明:諮詢師是學員,但機構會提供督導,可保證諮詢的質量。這些來訪可能因為經濟原因,或對諮詢本身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成為諮詢師最早的個案。
低費個案比較容易「脫落」(在諮詢的前幾次就因為各種原因暫停了諮詢,造成諮詢的中斷),但這不僅與來訪者的心態有關,也與諮詢師的技術不夠成熟有關。
還有一些實習機會可向當地的精神衛生中心或醫院申請,之後進入精神科參加正式的見習或實習。在精神科醫生的帶領下,可以掌握精神科常見症狀;掌握焦慮譜系障礙、人格障礙及應激相關障礙的診斷標準;了解心境障礙、精神分裂症及妄想相關障礙等常見重性精神障礙,並能夠排除精神病性障礙及轉診。
在觀摩醫生的問詢中,還可以通過案例觀摩、討論、督導等形式了解心理諮詢從初診接待、心理評估、個案概念化、制定諮詢方案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除了以上的各種實習渠道,還有一些「註冊系統」認可的實習基地可作為考慮,如:北京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
為了幫助更多心理諮詢師獲得職業生涯的成長,旨在推廣心理教育的德瑞姆也順勢推出了心理諮詢師專屬的實習基地。
在基地中,學員的實習主要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大模塊,線上主要通過接聽心理熱線進行,這可以強化學員的傾聽技巧,克服首次諮詢的恐懼,並積累更多的溝通技巧。線下則提供付費的諮詢個案,幫助學員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諮詢生涯。
線上和線下兩塊呈階梯式的銜接,從淺入深,逐級遞進。實習全程更有督導師保駕護航,在每個重要的時刻給予學員指導和幫助,讓學員更快成長。
在實習結束後,德瑞姆還將為基地學員提供「諮詢時長證明」和「督導時長證書」,在實習期中表現優秀的學員,更有機會成為德瑞姆的籤約心理諮詢師,與機構長期合作。
參加本次實習是免費的,但我們會優先考慮錄取德瑞姆的學員。如果你有興趣參加實習,請掃描圖中的二維碼報名。名額有限,欲報從速。
我們將會選擇最適合的人員發出邀約,敬請留意後續通知。
祝願每一位立志成為心理諮詢師的夥伴,都能順利通過磨人的「實習期」,在心理諮詢的道路上乘風破浪!
掃描二維碼,立即免費預約實習名額↓↓↓(註:德瑞姆學員優先安排)
-End-
參考文獻:
1.《助人技術》,克拉拉E希爾[美]
2.《當前心理諮詢師培養中出現的問題及其對策》,汪新建,中國心理衛生雜誌
3.《心理諮詢師的培訓現狀》許敏 白楊 李建 盧九星 韓德民《醫學教育管理》
就在文末點個「在看」吧戳「閱讀原文」,立即免費預約【心理諮詢師實習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