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集群為灣區高科技產業集群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基礎
羊城晚報記者 趙鵬
8月15日,世界四大大學排行榜之一的「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布。全球領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學中,粵港澳三地21所高校入選榜單,其中20所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內。今年6月,英國「2021QS世界大學排名1000強榜單」顯示,82所中國大學上榜,其中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上榜高校14所。
灣區高校集群將會為粵港澳大灣區形成高科技產業集群、打造世界級城市圈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基礎。
灣區高校頻上排行榜
近日發布的「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顯示,廣東12所高校入選,中山大學排名中國內地高校第7—13名,躋身內地高校第一梯隊;華南理工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位列內地高校前50位;廣東工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進步明顯;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廣州大學、汕頭大學也榜上有名。香港共有7所高校上榜。澳門有兩所高校入選。榜單顯示,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均排名世界第101—150位,為大灣區內的「頭部高校」;深圳大學首次入圍全球前300名;廣東工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首次躋身全球500強。這展現了廣東大學快速提升的學術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無獨有偶,去年出爐的英國《泰晤士報》2020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國125所高校上榜,其中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校共有15所。廣東省內的主要高校,如中山大學(排名251-300區間)、南方科技大學(排名301-350區間)、深圳大學(排名501-600區間)華南理工大學(排名501-600區間)、廣東工業大學(排名801-1000區間)、暨南大學(排名801-1000區間)等悉數上榜。香港和澳門分別有6所和2所大學登上該榜單,其中香港大學排名第35,是這份榜單上排名最靠前的大灣區高校。
2020-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則顯示,14所灣區高校上榜。其中香港7所、澳門2所、廣東5所。廣東上榜高校為中山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和深圳大學。
大學排行榜依據的項目及權重各有差別,排行榜對於高校的具體排名也存在差異。不過,能穩定登上各個大學排行榜的高校無疑具有較高的科研實力。
區外名校為灣區「加分」
除了高校頻頻登上大學排行榜,粵港澳大灣區依託區位優勢和政策支持吸引區外高校進駐,正在令區外名校成為大灣區高等教育的「加分項」。
2005年,珠海落地了首個中國內地與香港合作創辦的重點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2014年教育部同意批准設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廣東又迎來一所知名強校。除此之外,深圳市更是引進了諸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一批頂尖大學的研究生院開展辦學,珠海市也建有吉林大學等一批知名大學的分校。
2017年出臺的《廣東省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要「加強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深化粵港澳臺教育合作交流」。2016年,由中山大學倡議,連同香港中文大學和澳門大學共同組建了「粵港澳高校聯盟」,吸引了三地的精英高校加盟。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將大灣區「打造成世界科技創新中心,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對於大灣區的高校而言,發揮自身優勢,深度參與「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不僅能推動大灣區的科技進步,也將有利於灣區高校推進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相信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深入,未來能湧現更多世界一流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