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嫦娥五號返回器需要大隊人馬搜尋?難道不能直接定位嗎?

2020-12-20 科學黑洞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歷經23天的嫦娥五號攜帶2公斤月球樣本順利回家,當然回歸地球的只是裝載月球樣本的返回器,而其它三部分著陸器和上升器留在月球表面,軌道器在距離地面5000公裡高處和返回器分離,按照它接近第二宇宙的速度,未來可能會和地球肩並肩繞日飛行吧!

要知道在返回器確定著陸的幾天前,地面上就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大隊人馬整裝待發,等待嫦娥五號返回器的順利歸來。

17日凌晨1時59分,返回器成功著陸在四子王旗著陸場預選區域,現場搜尋人員很快就定位到返回器,在熱成像儀中率先迎接嫦娥五號的竟然是一隻小動物,它的身份有待揭曉,有說是兔子的,有說是沙狐的,當然也有人說是兔遜,從其具體形態來看,兔遜可能性大一些。

嫦娥五號月球上採集樣本並返回地球,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從出發到返回共經歷11個大的步驟,每一步都至關重要。但奈何所有步驟都是在距離地球幾十萬公裡外進行的,唯獨這返回器著陸階段,也算是嫦娥五號的「果實」成熟階段,前期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這最後的2公斤月球樣本,因此會足夠重視。

雖然返回器上有新標指引,但是地面工作人員也不會在家裡等著它發信號回來之後再去尋找它。在這裡時間的長短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所以工作人員希望在返回器著陸地面的瞬間,到尋找回收,這個時間越短越好。

因此在返回器著陸前,搜尋人員就已經在預定著陸點周圍準備迎接,當然必須要有安全距離,總體的偏移距離不會很遠,但仍然會有小的偏移。例如根據央媽的直播信息,17日凌晨1:59分返回器安全著陸地面,到2:21分地面搜索隊確認目標位置,2:34紅外熱成像顯示出嫦娥五號返回艙,2:45地面三支搜索車隊到達嫦娥五號的著陸點。

其實可以看到,從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地面,到地面搜索隊發現併到達著陸點共用了46分鐘的時間。

在這46分的時間裡可以發生什麼事情誰都不知道,況且四子王旗著陸場區域遼闊,但趕上冬季積雪較厚,地面搜尋車隊行進速度有一定影響,甚至還會出現未知狀況等等,因此需要大隊的人馬參與搜尋工作。

其實任何國家針對返回器返回地球都十分的重視,無論是樣本的返回還是載人航天的返回,都是探測項目最後一步,也會是成功的果實,前期已經有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投入,自然不會吝嗇這最後一步的大張旗鼓。

對於返回器正常著陸後的搜尋工作實際上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各種設備的配合,不同功能的直升機、雷達車、指揮調度車、工程運輸車,如果是航天員返回地球還需要航天員運輸車以及救護直升機等等。

沒有辦法只要是類似的返回方式都需要地面上系統性大規模的來搜尋,一可以預防可能出現的事故並且有充足的人員設備可以解決、二是保護返回器中樣本或者航天員的安全,需要儘快到達著陸現場、三是對返回器中重要成果的「回收」工作。

要知道嫦娥五號的返回器整體重量300多公斤,必須有相應的設備才可以進行運輸移動。還有一點,那就是嫦娥五號返回器再入大氣層,很多國家都可以跟蹤觀測,甚至可以推斷出一個具體的著陸範圍,避免勞動成果被拾取或者破壞,因此地面搜索人員需要儘快的到達著陸現場,並且是第一個達到著陸現場。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多種新裝備迎接嫦娥五號返回器平安回家
    多種新裝備迎接嫦娥五號返回器平安回家   針對這次搜索回收返回器的任務特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更新改造了十餘套設備。目前,著陸場系統已進行了多次針對性演練,考核驗證了改造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針對夜間搜尋,搜索回收分隊還對搜索車照明設備進行了加改裝。  總臺央視記者 常豔玲:一般情況下,普通車輛照明能看清前方30米的物體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我現在所處的位置距離我們地面搜救車輛有100多米,從畫面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視線沒有任何問題,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針對嫦娥五號返回器夜間搜索特點,地面分隊升級改造了多項照明系統。
  • 嫦娥五號返回器安全著陸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壤成功著陸地球!一文讀懂你關心的六大問題
    據悉,嫦娥五號返回器的體積只有神舟飛船返回艙的七分之一,落區範圍(著陸面積)卻是後者的16倍,加上著陸場高寒冰雪的環境,這些都給搜尋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難。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
  • 嫦娥五號返回器,真的貼滿了暖寶寶?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月球採樣任務,平安到家啦!好玩的是,返回器的一個小細節勾起了網友的好奇心:「這是貼滿了暖寶寶嗎?」有網友調侃說:「高端的設備,往往只用最樸素的保溫方式。」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17日報導,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時正值凌晨,為給其保溫,防止剩餘燃料被凍住、增加後續處置的難度,地面回收人員為返回器穿上了兩層厚厚的棉衣,最外層還要套上迷彩外罩。至於「貼暖寶寶」,央視直播時也有介紹。這是因為返回艙內部的推進劑還有剩餘,擔心凍住後不好排出,所以貼暖寶寶給它暫時保暖。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揭秘:返回器為何用「打水漂」的形式回家
    新華社記者 連振攝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
  • 嫦娥五號,安全到家
    ━━━━━出發容易回家難嫦娥五號為什麼打個「水漂」才能到家?「神舟飛船從200公裡左右的近地軌道返回,嫦娥五號則是從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飛回,速度要快得多。」航天技術專家、空氣動力學家黃志澄告訴新京報記者,如果採用神舟飛船同樣的防熱技術和返回方式,一不小心,返回器可能會撞毀或者燒壞。漫漫徵途,不能在家門口摔倒。
  • 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北京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舉行歡迎儀式
    2020年12月17日晚,北京,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了它的誕生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0多名五院航天人夾道歡迎「嫦五」和任務試驗隊隊員凱旋。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的嫦娥五號返回器,經過一天的奔波,於17日晚上回到了它的誕生地——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京,為歡迎嫦娥五號任務試驗隊凱旋和返回器回家,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在航天城玉琮廣場隆重舉行歡迎活動,500多名五院航天人夾道歡迎。12月17日晚,北京,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了它的誕生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 嫦娥五號返回器旁跑過的小可愛到底是誰?
    01 最先找到嫦娥五號返回器的小可愛到底是誰?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地區,然鵝第一個迎接「嫦娥」回家的,是一個不知名的小可愛。貓貓和兔子一起生活久了,走路也會一跳一跳的圖片小可愛會是兔猻嗎?可能性比較小。兔猻的膽子可是超級小的,碰上嫦娥五號這麼個「來路不明的怪物」,估計早就嚇跑啦,才不會在附近逗留。
  • 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誕生地
    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誕生地   12月17日晚8點,一輛軍綠色卡車緩緩駛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十六發禮炮依次響起,等候已久的人群發出陣陣歡呼和掌聲。卡車上載著的是嫦娥五號返回器,而作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抓總研製單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正是她「誕生」的地方。   帶著月球「土特產」,遠遊的「孩子」回了家。
  • 視頻丨嫦娥五號返回器如何平穩著陸?這次它帶了一頂大傘
    視頻丨嫦娥五號返回器如何平穩著陸?視頻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01:46)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17日消息,嫦娥五號返回器已經搭載著珍貴的月球樣品返回地球。而嫦娥五號返回器的傘究竟是一面什麼傘?製作降落傘又需要什麼工藝呢?總臺央視記者 陶嘉樹:嫦娥五號這次探月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將從月面上採集的月壤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返回器如何回到地球?專家揭秘:要先在大氣層上打個水漂
    中國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採樣返回,已經完成了大部分使命,即將帶著2千克月巖和月壤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五號」被稱為是中國航天史上難度最大任務之一,該探測器返回地球的過程也相當複雜。
  • 「嫦娥」五號貼滿暖寶寶 網友:想擁有同款暖寶寶,求連結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12月17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微發布「接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的消息,由於四子王旗著陸場的氣溫達到零下20攝氏度,為了保暖,搜尋人員給嫦娥五號返回器渾身貼滿了暖寶寶。這則圖片消息發布之後,瞬間萌翻一眾網友。
  • 嫦娥五號回來了!不僅去月球挖了「土」,還帶回了「玉兔」
    從11月24日成功發射到12月17日返回地球,嫦娥五號這趟「月球之旅」共經歷了23天,至此,它圓滿完成了首次從月球「挖土」的任務,可謂功不可沒!當搜尋隊找到返回器時,第一時間給它全身貼滿暖寶寶(密集恐懼症者慎看),生怕它凍著(內蒙古四子王旗當地溫度低至-26℃)!
  • 嫦娥五號返回器如何平穩著陸?聽說它這次帶了一頂大傘
    嫦娥五號返回器已經搭載著珍貴的月球樣品返回地球。而嫦娥五號返回器的傘究竟是一面什麼傘?製作降落傘又需要什麼工藝呢?總臺央視記者陶嘉樹:嫦娥五號這次探月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將從月面上採集的月壤帶回地球。聽說嫦娥五號這次帶了一頂大傘。總臺央視記者陶嘉樹:這個呢就是嫦娥五號降落傘的試驗傘,和最後嫦娥五號上使用的那面傘是一模一樣的。那這面傘我們看到它的外形和尺寸與我們想像的都可能不太一樣。為了提前驗證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的技術,我國在2014年發射了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它是嫦娥五號的開路先鋒,我們把它稱作「小嫦娥」。
  • 嫦娥五號「回家」之際,「嫦娥之父」有話說
    【環球網軍事/航空報導】攜帶此前採集的月壤樣品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目前正在從月球返回地球的途中。待組合體飛行到距離地球5000公裡的高度時,承擔地月往返運輸任務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將與返回器分離,返回器將獨自攜帶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12月17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發布,北京時間 12 月 17 日 1 時 59 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空地聯合迎接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
    空地聯合迎接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目前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攜帶此前採集的月壤樣品正在從月球返回地球的途中。等飛行到距離地球5000公裡的高度時,承擔地月往返運輸任務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將與返回器分離,未來,返回器將獨自攜帶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16日早上,參與此次搜索回收任務的直升機分隊將按照計劃飛抵著陸場區。
  • 嫦娥五號軌道器或變軌探索金星,「嫦娥」與「維納斯」的約會
    我們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由四部分組成:軌道器,著陸器,返回器和上升器。返回器是唯一帶有月球土壤樣本返回地球的人。那麼剩下的三個部分又去了哪裡呢? 嫦娥五號軌道器上共有39臺發動機,分布在機艙的各個位置。目的是控制軌道器的姿態或整個嫦娥五號的姿態。在嫦娥五號的整個飛行階段中,軌道器經歷了19次飛行階段,共有三個飛行階段,八個飛行姿態和五種不同的配置(在不同階段與著陸器,返回器或上升器組合),整個過程。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卡車上載著的是嫦娥五號返回器,而作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抓總研製單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正是她「誕生」的地方。 帶著月球「土特產」,遠遊的「孩子」回了家。歷經約23天、11個飛行階段後,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誌著我國已具備地月往返的能力,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
  • 嫦娥五號將月球上的土壤帶回地球有什麼用?現在沒用,有用在未來
    大家都知道,前幾天嫦娥五號將月球上的土壤帶回了地球,有人就問了個這樣的問題,說嫦娥五號將月球土壤帶回地球到底有什麼有?是月球的土壤有什麼特殊的稀有物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