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反覆發燒,吃抗生素也沒用!檢查發現是得了這個要命的病

2021-01-09 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 通訊員 魏佳琳

男子反覆發燒,即便吃了抗生素也退不了熱。醫院一查,他已經出現膽囊壞疽穿孔,且若治療不及時,命可能都保不住。

【故事】男子反覆發燒,原因竟出在膽囊上

最近一段時間,楊先生總是反覆發燒,買了抗生素吃,但燒還是沒有退下去。無奈,只好到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住院治療。

住院期間,經彩超、CT檢查,醫生發現楊先生有膽囊結石、膽囊包裹性積液。在組織專家會診的過程中,該院普外二區主任醫師張楠說,楊先生的情況顯示,其膽囊壞疽穿孔的可能性非常大,必須儘快手術。

張楠的說法引起楊先生的不解,明明自己沒有任何腹部不適症狀,為啥要立刻手術,而且病情還被說的這麼嚴重?

看到楊先生的疑惑,張楠耐心地做起解釋,「臨床上膽囊結石的漏診率非常高,這是因為很多患者是非特異症狀膽囊結石,症狀表現不明顯。」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容易延誤該病的最佳手術時機,造成膽囊壞疽穿孔,甚至形成腹腔膿腫、菌血症等急危重症,從而帶來更大的痛苦。

得到楊先生的理解和認可後,張楠通過急診給他進行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中果然如張楠推測的一樣,楊先生膽囊壞疽穿孔,腹腔膿腫已經形成。

2個小時的手術非常成功,術後,張楠坦言,幸好手術及時,要不然可能會危及生命。術後通過抗感染及對症支持治療,楊先生恢復得很快,3天後便痊癒出院。

【解釋】膽囊結石常被「誤診和漏診」 有這幾種情況就屬高發人群

據張楠介紹,得益於醫學影像技術的快速發展,近年來,膽囊結石、膽囊息肉等膽囊良性病變的檢出率逐漸增高,其中,膽囊結石尤其常見,而該病好發於肥胖或超重者、育齡婦女及多產次婦女、40歲以上成年人,高脂肪飲食、長期腸外營養者,糖尿病、高脂血症者,以及胃切除或胃腸吻合手術患者等人群身上。

張楠說,膽囊結石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是膽石症的一種,多為膽固醇結石或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性結石和黑色素結石。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大多數膽囊結石患者沒有任何症狀,也就是「無症狀膽囊結石」,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治療,但如果合併有糖尿病、膽囊鈣化、膽囊無功能和反覆胰腺炎等疾病的話,那就要進行膽囊切除手術了。

當然,也因為在臨床上,非特異症狀膽囊結石沒有症狀,所以該病特別容易漏診,或被誤診為胃病等疾病,進而耽誤手術時機,造成膽囊壞疽穿孔,甚至形成腹腔膿腫、急性化膿性梗阻性膽管炎等,危及生命。

「雖然膽囊結石容易被誤診、漏診,但是仔細問診的話,還是有『蛛絲馬跡可尋的。」

張楠舉例稱,膽囊結石病的非特異症狀最常表現,就是進餐後尤其是進油膩食物後,出現上腹飽脹不適、隱痛、噯氣,而肥胖和高脂血症等人群也要考慮膽囊結石的可能,「必要的輔助檢查也可以讓膽囊結石無處可藏。」

【建議】發現膽囊結石,這3個要點別忘

要想避免膽囊結石被誤診、漏診,張楠認為,醫生和患者要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

對醫生而言,若臨床上遇到患有慢性胃炎樣症狀的老年患者,尤其是體態肥胖的,應考慮到非特異症狀膽囊結石病的可能,此時應詳細詢問病史,選擇膽囊B超檢查,以免誤診漏診。

張楠稱,膽囊結石病僅表現為飽脹不適、隱痛、噯氣等非特異腹症狀,即消化不良症狀時,極易被誤診為「胃病」。「綜合國內文獻,膽石症平均誤診率達 24.5%。」因此,他認為,如果給予治療「胃病」的藥物後依然沒有明顯療效,就要高度懷疑膽囊結石的可能。

除上述兩點外,輔助檢查也非常必要。

俗話說,「十人九胃」,慢性胃炎的發病率非常高。但是,對於反覆出現慢性胃炎樣症狀的患者,即使胃鏡榆查提示有慢性淺表性胃炎,醫務人員和有這方面問題的市民也不應該掉以輕心,「需要進一步做膽囊彩超檢查,以免漏診非特異性症狀膽囊結石病。」

張楠特別提醒,膽囊結石可通過腹腔鏡進行微創治療,手術僅需在腹部開1個10毫米、2個5毫米左右的孔即可,「手術創傷非常小,病人恢復起來也非常快,所以不用過於擔心。」

(編輯 吉倩倩 首席編輯 華麗娟)

相關焦點

  • 孩子反覆發燒,要注意是否得了這個病!
    小兒免疫力低下,特別容易發生感冒發燒,一旦發燒家長往往會焦頭爛額。
  • 女孩吃飯磕碎半顆牙,結果反覆發燒!醫生提醒:這種病會要命
    這種病能有那麼嚴重的後果!!!那一定要一起去認識下這個疾病什麼是感染性心內膜炎?感染性心內膜炎:指因細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體、衣原體、螺旋體等)直接感染而產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內膜的炎症。發病率較低,僅為千分之一,然而1年死亡率近30%,令人談之色變。
  • 發燒拉肚子能吃抗生素嗎?
    網友:我家孩子一歲4個月了,經常生病,一會兒感冒了,一會兒呼吸道感染髮燒了,燒退下以後,孩子就拉肚子。到醫院去看,醫生基本上都說是呼吸道感染,給開點藥就回家了。一般給開的是頭孢克肟,和美林,還有清火的藥,名字記不得了,吃幾天也有效果,可是經常會反覆,最主要的是燒退了以後,孩子就開始拉肚子。很是擔心,怕抗生素的藥吃多了,對孩子不好。不知道這種情況該如何預防?
  • 46歲男子反覆發燒,醫生確診為愛滋病,卻求醫生向女兒隱瞞病情!
    46歲男子反覆發燒,醫生確診為愛滋病,卻求醫生向女兒隱瞞病情!46歲的張軍在女兒的陪同下到了醫院檢查身體,因為在4天前,他就一直出現不知道原因的反覆發燒,吃了感冒藥也沒有好,反而還過敏了,為此一家人都非常擔心。
  • 孩子反覆高燒,退燒藥也沒用,原來是……
    ▽寶寶高燒39℃反覆不退竟然是這個「羞羞的病」8個月大的小軒(化名),最近一個月反覆發燒,體溫經常在39℃以上。溫水擦身?沒用 🤷🏻‍♂️ 退熱貼?沒用 🤷🏻‍♂️ 餵退燒藥?還是沒用 🤷🏻‍♂️ 小軒父母急了,帶著他去了當地醫院。
  • 男子一到夜晚就發燒打冷顫
    男子一到夜晚就發燒打冷顫  餘老伯是陽江人,從上個月開始,他就莫名其妙每晚一到11點就開始高燒,打冷顫。一開始他以為只是發燒感冒,結果吃了一紮抗生素,感冒藥卻一點用都沒有。  在當地醫院餘老伯查來查去都不知道麼原因,一度他以為自己是得了狂犬病。  佛山第二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譚淑燕解釋:「他以前被狗咬過,就懷疑自己是得了狂犬,但是也查不出來。」
  • 因基因缺陷致長期反覆發燒 八歲男孩誤用八年抗生素
    記者昨日從港大深圳醫院獲悉,近日該院兒童免疫專科在深圳發現兩例罕見兒童基因缺陷疾病——周期性發熱症候群,此前國內醫學界尚未有該類兒童疾病的公開報導。由於該病難發現、易誤診,兩位患兒都因為反覆發燒而長期被誤用抗生素治療。
  • 寶寶反覆發燒當心是川崎病
    寧海新聞網訊(記者潘旭婷通訊員嚴銀燕)    時間:4月1日——4月5日  醫院:縣婦保院  門急診總量:2000餘人次,其中,確診為川崎病患兒3人    這個清明小長假,對新手媽媽小陳來說,簡直比上班還累。原來7個月的寶寶突然發燒,開始還以為是普通的感冒發燒,就在家裡簡單用了物理降溫。
  • mds病人反覆發燒,怎麼退燒?
    核心提示:臨床上,很多mds患者都有高燒不退、反覆發燒的症狀,這對患者病情和健康是很不利的。長期反反覆覆發發燒會導致了感染的發生,這是因為此病的發燒機制可能與白細胞的功能、形態學異常有關,因具有免疫作用的白細胞免疫功能紊亂,故機體的抵抗力降低,更易發生感染,且恢復緩慢,這是影響病人康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針對於MDS發燒,不能忽視。
  • 因為這個嚇人的症狀,我白白讓寶寶吃了這麼多抗生素
    ,本來以為大家已經很熟悉了,但直到前幾天我才知道,原來還有很多家長因為不了解這個病,被孩子的症狀嚇得團團轉,甚至讓孩子白白吃了各種抗生素。來,看看下面這個故事,看你能不能猜出答案:前幾天,朋友突然給我發消息,說他親戚的孩子剛一歲多,已經發燒五天了,吃藥打針都沒好。一家人看著孩子難受的樣子,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甚至懷疑孩子得了血液病,打算做骨穿。
  • 寶寶反覆發燒,當心這種高危病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一言不合就發燒。上午還活蹦亂跳元氣十足,下午就開始沒精神渾身滾燙,吃不下睡不好,都表情都是一臉冷漠。而發燒,往往可能預示著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腦膜炎、急疹和各種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炎症。如果發燒反覆不退,麻麻要小心近來逐年多發的「川崎病」,被稱為寶寶心臟第一殺手。
  • 孩子發燒到38度吃退燒藥,病的時間會更長?!
    很多病毒對溫度都很敏感,當體溫升高到38℃時,病毒就無法繁殖,也不能形成新病毒了,這個溫度有利於抗體的形成。  如果孩子剛燒到38℃馬上給他吃退燒藥,或者期望吃了退燒藥一下子退到37℃以下,就等於給了病毒一個喘息的機會,讓它有機會再次抬頭,使孩子病的時間更長。因此,只有當孩子體溫升到38.5℃以上,為防止出現高熱驚厥,才需要用退燒藥。2.發燒不是病,不是病,不是病!!!
  • 抗生素沒用夠也會惹來病
    我在臨床上曾遇到這樣一個案例,一個5歲的女孩1個月裡有3次因扁桃體發炎而發燒,父母帶著她頻繁跑到診所輸液。每次輸抗生素3天,燒就退了,但不到一個星期,她又開始發燒。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她的症狀是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治療3天後雖然退燒了,但真正痊癒卻需要10天。孩子熱度稍退、症狀緩解,家長就趕緊把藥停掉。
  • 孩子反覆咳嗽、發燒、過敏性鼻炎......原來是因為脾虛
    讓家長們最焦頭爛額的,莫過於孩子反覆發燒咳嗽、過敏性鼻炎、哮喘、吃飯不好、睡覺不好…… 各種檢查報告也達數十頁。原來,患兒已斷斷續續咳嗽五個月。患兒平素腹痛頻繁,食慾差。常年反覆咳嗽,發燒,吃不好、睡不好。父母的心情也抑鬱至極。以止咳平喘思路用藥,囑咐家長不要穿戴過嚴實,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另外,建議家長:痰濁清理後,應當堅持調理脾胃。孩子脾胃強健後,身體抵抗力增強,能大大減少反覆生病的機率。
  • 感冒後寶寶容易得這個病,沒及時發現會要命
    比如最近有寶媽在家庭醫生後臺問診:「孩子幾天前開始感冒發燒,燒退了就一直咳嗽,餵奶也不好好吃,還一直哭鬧用手抓耳朵,看起來很疼痛,是不是中耳炎,要不要去醫院?」像這些症狀,確實要考慮是急性中耳炎(AOM)。
  • 寶寶反覆發燒原來是因為這個
    話說承寶從出生到現在只得過一次病就是那次的反覆發燒了。那是承寶九個月時,那天早起一起床跟承寶穿衣服感覺承寶不對勁渾身都特別熱,特別是脖子很熱很熱,所以我斷定承寶發燒了。現在必須量體溫,然後物理降溫,最後去醫院。
  • 吃了一頓肉,結果得了這種病
    吃了一頓肉,結果得了這種病最近,鄒先生總是感覺發熱、四肢乏力、全身酸痛,以為是感冒了還很納悶:自己平時注重鍛鍊,經常健身,身體向來很好,怎麼突然就感冒了呢?那就吃點藥吧!結果吃藥快一周了不僅沒見好轉,相反症狀還越來越重。趕緊到醫院就診,經醫生詳細檢查後,才知道原來自己不是得了感冒,而是布魯氏菌病。醫生為他進行了對症治療後,各種症狀很快就得到好轉,不再發熱了,身上有勁了,酸痛現象也有了明顯緩解。
  • 孩子老是反覆扁桃體炎 抗生素要慎用!
    孩子如果總是反覆扁桃體發炎,發燒、咽痛,爸爸媽媽就會很擔心,不知如何是好:是自己買點藥給孩子吃,還是輸液好得快?今天,我們就來聽聽專業耳鼻喉科醫生的意見!扁桃體反覆發炎有啥危害?形成病灶,甚至引起全身疾病!如果孩子經常感冒發燒,扁桃體就會經常發炎。
  • 為何寶寶發燒不退,醫生卻說不是病?
    昨天,奶奶發現1歲半的嘟嘟身子有點熱,給他量了量體溫,發現是38度5,就趕緊找出退燒藥給他吃,又在嘟嘟的額頭上貼上了退燒貼。沒想到下午嘟嘟媽媽下班回家的時候,他還沒有退燒。嘟嘟媽媽不放心,就帶孩子去了醫院急診,抽血查了各項指標,都顯示一切正常。
  • 孩子咳嗽、流膿涕,反覆發燒39℃以上,這個原因可能被家長忽略了
    「咳咳咳……」這樣的咳嗽幾乎每隔一分鐘就要發生一次,正在開網絡會議的晴晴媽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