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出臺80條金融舉措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華虹半導體宣布加速...

2021-01-10 騰訊網

同未來道聲早安【2020.08.01】

國內新聞

01

廣東出臺80條金融舉措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等共同印發了《關於貫徹落實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見的實施方案》。針對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提出20條具體措施。包括:加快推動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內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支持粵港澳大灣區證券基金期貨法人機構積極申請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或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資格等。(來源:南方報業)

02

浙江移動採用螞蟻自研資料庫,OceanBase首次落地運營商

浙江移動正式引入螞蟻集團的自研資料庫OceanBase,首期應用於其政企網格智慧運營系統,這是OceanBase首次落地於運營商場景。此前不久,螞蟻集團將OceanBase獨立成公司,同時宣布在未來3年服務全球1萬家以上企業客戶。

(來源:金融界)

03

哈囉在其共享兩輪出行服務中應用4G Cat.1通訊網絡

哈囉出行「科技美好你的出行」首屆科技開放日活動於7月30日在上海舉辦。哈囉在此間公布三個成果:聯合中國聯通、紫光展銳、廣和通三家企業共同宣布哈囉在其共享兩輪出行服務中應用4G Cat.1通訊網絡;與上海聯通物聯網研究院共同發布《共享兩輪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演進及其生態價值》白皮書;首次公開展示與千尋位置共同研發的「車輛高精度定位及電子圍欄停車技術」。

(來源:鳳凰科技)

04

華虹半導體宣布加速進軍IGBT市場

華虹半導體宣布,公司將全面發力與IGBT產品客戶的合作,打造IGBT生態鏈。目前公司代工的IGBT晶片具有市場競爭力,已加速導入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白色智能家電等市場,進一步豐富IGBT產品線,為公司尋求新業務增長點。

(來源:智通財經)

05

深圳聯通和中興通訊率先完成深圳5G SA規模商用示範網絡部署

中興通訊成功協助深圳聯通快速完成部署5G SA規模商用示範網絡,為深圳「新基建」中5G基站建設事業推波助瀾,並助力深圳聯通完成與多終端晶片商及全球主流手機廠商的基於5G新空口NR標準的IoDT聯合測試,用例100%通過,顯示性能優異,對於推動5G產業邁向成熟具有關鍵意義。

(來源:新浪財經)

06

國家能源局:上半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1152萬千瓦

國家能源局統計,2020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1152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裝機708.2萬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443.5萬千瓦。上半年,全國光伏發電量12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全國光伏利用小時數595小時,同比增長19小時。

(來源:東方財富網)

國際動態

01

海外新冠肺炎疫情數據(前十)

02

馬斯克:星際飛船原型SN5完成發動機測試,低空短距離飛行測試發生在即

據媒體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馬斯克表示,其星際飛船全尺寸原型SN5已經成功完成了對其猛禽發動機的關鍵靜態點火測試,並已經準備好進行150米高度的短距離飛行測試,這將標誌著首艘原型飛船通過了SpaceX的原定開發計劃。

(來源:騰訊科技)

03

LG化學第二季度電池業務銷售額達165.85億元,創歷年最高紀錄

LG化學第二季度電池業務銷售額達165.85億元,創歷年最高紀錄。LG化學表示,電池業務增長歸因於歐洲、中國等全球環保政策的擴展使電動汽車的銷量有所增長,以及北美地區大型ESS項目的供應等。

(來源:TechWeb)

04

比亞迪進軍TWS電池生產

旭日移動終端產業研究所旗下手機報稱,比亞迪今年開始研發生產TWS電池,雖然時間較晚,但布局的速度很快,其中一款針狀TWS電池,已經可以正常供貨,扣式電池還在測試中。

(來源:界面)

05

亞馬遜CEO:今年的第一戰略是要保證員工和客戶安全

亞馬遜美股周四收盤後公布了2020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在之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亞馬遜CFO布萊恩·奧薩維斯基表示,「今年我們的第一戰略還是要先保證員工和客戶的安全,第二才是擴大倉儲容量以及繼續提升物流速度。」另外他不認為亞馬遜「當日達」的項目馬上就要失敗,相反是在不斷進步,「今年二季度的營收比去年四個季度的都要高,這是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來源:騰訊科技)

06

Twitter:比特幣黑客下載了7個帳戶數據,正在改進防止進入內部系統的方法

Twitter更新了比特幣黑客事件的最新信息,稱黑客在員工中獲得了支持工具,攻擊者下載了7個帳戶的Twitter數據。Twitter稱,正在改進防止進入內部系統的方法,大幅限制了對內部工具和系統的訪問。Twitter表示,在能夠安全地恢復正常運營之前,對一些支持需求和報告的響應速度將變慢。

(來源:彭博)

投融資

01

能源網際網路服務平臺「能源匯」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

「能源匯」近日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匯禾資本領投,遠東周濟同歷、老股東找油網繼續跟投,道樸資本、極值資本共同擔任財務顧問。能源匯是一個能源網際網路服務平臺,主要服務於商用車企業的車輛加油以及相關生態。本輪融資後,能源匯將著力於油品前置倉的部署。

(來源:獵雲網)

02

財富管理TAMP平臺「棲盟科技」獲千萬元級Pre-A輪融資

「棲盟科技」今日正式宣布獲千萬級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青松基金。棲盟科技定位為TAMP平臺(全託資產管理服務平臺),為中小券商及獨立財富管理機構提供服務。棲盟科技旗下的培訓品牌「探普學堂」,能提供基金策略詳細拆解、基金投資認知提升、資產組合配置理論講解等投資課程。團隊方面,棲盟團隊約40人左右,其中科技團隊人數超過50%。

(來源:和訊網)

03

農特產品社交新零售平臺「來三斤」獲2000萬元Pre-A輪戰略融資

農產品電商平臺「來三斤」近日正式完成2000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廣州萊檬集團。來三斤創始人陳坤祥表示,本輪融資將用於供應鏈和雲計算的研發升級、市場開拓及團隊建設等方面。

(來源:投資界)

04

工業柔性物流服務商「斯坦德機器人」獲1億元B輪融資

工業柔性物流服務商斯坦德機器人於近期完成1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光速中國和源碼資本聯合領投。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線升級、量產和海外市場拓展等方面。

(來源:中投顧問)

05

自主研發4K超高清內窺鏡系統,「圖格醫療」獲5000萬元A輪融資

南京圖格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於本月完成A輪5000萬元人民幣融資,由上海聯和領投,南京市創新投資集團和南京麒麟產投跟投,老股東新流域創投持續跟投。公司自主研發4K超高清內窺鏡系統,曾獲國內第一批4K內窺鏡系統的NMPA註冊證。本次融資將主要用於不斷擴展4K微創手術成像領域產品線、以及新技術研發和市場活動。

(來源:騰訊網)

相關焦點

  • 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段芳媛)6月28日,由珠海市金融工作局、華發集團旗下珠海華發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發投控」)主辦的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旨在搭建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與著名專家學者研討交流的平臺,切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融合發展
  •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報告即將發布,前言摘要先睹為快
    編者語: 為持續跟蹤研究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發展進展,由巴曙松教授擔任課題主持人開展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報告》研究項目,並由北京大學滙豐金融研究院作為學術支持單位
  • ...廣州分行行長白鶴祥:提高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改革試驗田的功能作用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鍾小韻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步伐提速,央行廣州分行在推進大灣區金融發展方面有何舉措,大灣區金融改革試驗田的功能作用如何進一步提高。為此,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了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白鶴祥。
  • 境內外資本蓄勢待發——金融支持大灣區...
    編者按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日前,由央行等四大核心金融監管部門發布的《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金融這一關鍵領域放到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中心。
  •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飛:金融支持大灣區建設「施工圖...
    7月31日,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保監局、廣東證監局、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銀保監局、深圳證監局共同發布了《關於貫徹落實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見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該份文件被認為是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施工圖」和「任務書」。
  • 消除制度銜接障礙 粵港澳大灣區融合加速 港澳律師可到內地9市執業
    符合條件的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取得內地執業資質的,可以從事一定範圍內的內地法律事務。  消除制度銜接障礙,在法律層面實現合理對接和「軟聯通」,不僅為港澳律師打開了一扇門,更為加速粵港澳大灣區融合、實現高質量發展加了一把力。
  • 集齊港澳臺金融力量,東莞正構建多元化金融服務體系丨「東莞金融80...
    「東莞金融80條」提出通過擴大銀行、證券和保險業開放、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提質增效發展、持續拓寬重點領域的直接融資渠道、進一步加大「險資入莞」工作力度等17條行動措施促進金融業對外開放,推進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激發轄內銀行業、保險業服務灣區能動性。
  • 滙豐:把握大灣區金融開放新動能
    來源:時刻頭條作為中國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粵港澳大灣區」已連續第四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繼央行等四部門在兩會前發布26條支持大灣區建設的金融措之後,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門金融管理局近日宣布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以下簡稱「跨境理財通」)。 金融開放措施的密集出臺無疑將為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 廣東東莞出臺政策深化莞港澳金融合作
    來源:中新社中新社東莞12月22日電 (李映民 李獲)廣東東莞市22日正式印發《東莞市貫徹落實〈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深化東莞與港澳金融合作。本次印發的《方案》主要包含五大部分,含括35個方面合計80條措施,立足東莞外貿外資企業的跨境貿易和投融資實際需求。
  • 智庫研究|增創新優勢:「十四五」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路徑探析
    在外部需求銳減、香港和澳門境內消費市場基本飽和的情況下,依託廣東作為香港、澳門的經濟腹地和進入內地的橋梁,提升粵港澳貨物和服務貿易自由化水平,儘快實現粵港澳市場一體化,不僅有利於香港、澳門延長現有的產業鏈供應鏈,分享內地消費大市場,也將對我國釋放內需潛力產生牽引作用,是破解《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到的「產能過剩」「供給與需求結構不平衡不匹配」「經濟增長內生動力有待增強」等問題的重大舉措。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大中心...
    具體提到,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探索有利於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臺。廣州、深圳、香港、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重要的城市,產業經濟發展各具優勢,不論是金融、貿易、科創、旅遊等多方面共同推進大灣區發展。
  • 至2025年基本建成粵港澳大灣區網架(廣東電網目標網架) 南方電網...
    2020年11月16日,粵港澳大灣區網架(廣東電網目標網架)系統方案論證成果通過專家組評審,並取得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南方電網」)正式批覆。這標誌著廣東省未來電網的主網架和技術發展路線最終明確。
  • GDP直逼紐約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時代來臨
    其時恰逢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香港的製造業得以向廣東北移, 將珠江三角洲作為生產基地,既帶動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騰飛,也推動了自身的經濟發展。在長期的合作中,粵港兩地已經形成了互補互利, 互相促進, 共同發展的經濟合作關係, 逐步形成了 "前店後廠" 式的合作模式。80年代,香港70%的大型工廠已將部分或全部生產線北遷,1991年香港工廠有4.9萬家,1995年減少到3.1萬家。
  • 問政智庫|粵港澳大灣區與舊金山、東京灣區發展特徵的比較
    同年4月,國務院印發《中國(廣東)自由貿易實驗區總體方案》,將廣東自貿區定位為「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合作示範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意味著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規劃下,廣東、香港、澳門的深度互動邁上了更高層級。
  • 粵港澳灣區建設優勢互補 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龍頭股一覽
    大灣區約有7000萬人口,面積達56000平方公裡,經濟規模達1.6萬億美元,為香港提供了重大的新機遇。  崔世安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承擔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希望成為全球最佳創新之地的使命,為澳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 綠色金融被多份文件頻繁提及 大灣區金融如何做好「綠」文章?
    9月2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貫徹落實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見的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66條」),提出66條具體措施加大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力度,其中5條措施共提及綠色金融15次。此前,包括《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在內的文件也多次強調綠色金融。  在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為何如此重要?構建統一的綠色金融標準有何必要?
  • 廣發銀行為大灣區發展注入金融新動能
    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公布。  作為根植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的商業銀行,廣發銀行積極踐行金融本職,響應國家戰略,通過產品與服務創新,主動融入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去,成為金融服務重要平臺的一分子,為實體經濟輸送活水,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為大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新動能。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_2019年第7號...
    充分發揮粵港澳科技和產業優勢,積極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建設開放互通、布局合理的區域創新體系。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探索有利於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臺。
  • 東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
    如今的廣東東莞,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前沿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千億、百億優質招商項目紛紛落地,在產業巨頭的輻射效應下,一條創新經濟帶正在東莞逐漸形成。   當前,東莞正牢牢把握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機遇,堅持以製造業為本,推動製造業從產業、產品、製造手段、產業工人四方面邁向高端化,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為東莞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 深圳、廣州、香港,誰才是粵港澳大灣區「智慧第一城」?
    科技助力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金融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石,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在融合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一環,肩負著打通三地經濟血脈、為大灣區發展提供持續穩定資金支持的重任。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最重要的落子之處,隨著深圳金融科技「玩家」的不斷湧現,未來依託「香港的場景、深圳的科技」,將推進深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同時,在公共運輸和金融互通的相互作用下,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將在未來實現。